- 相关推荐
读《父亲母亲》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父亲母亲》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父亲母亲》有感 篇1
昨天看了张艺谋拍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非常感动。
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我以为是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一部电影。后来发现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看了不禁潸然泪下。与《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身怀绝技精明干练的女侠截然不同,章子怡在这部电影里面饰演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我也难以忘怀电影中那个穿着红棉袄的女人在门口等着骆先生的美丽动人的.身影,冬天的阳光洒在了青春的脸上,脸上泛着红晕,有些激动,因为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爱的人,有些娇羞,因为这是她爱的人。另外一个难以忘怀的场景就是她发着高烧在飘着大雪的严冬去县城找骆先生,我心想,这个傻女人,难道连命都不想要了吗,现在社会还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女人吗?
更让人赞叹的就是这个女人竟然爱骆先生爱了一辈子,喜欢听他上课时洪亮的声音,一听就是四十年。没有杂质的爱情是那么的美好。
他们都是幸福的,因为彼此深爱着对方,不离不弃。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更是值得赞赏。
读《父亲母亲》有感 篇2
作者以贺龙女儿的身份记录下那段红色的岁月,她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更是最有资格的倾听者,她在至亲的故事中寻访那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足迹,以不一样的角度为我们展现那威名震耳和不知名的英雄们最真实的一面。 ——————题记
他们不应该被神化
他们并不是神,走进那越来越稀的沼泥,每一步都得使出全身的气力。皮带和枪套被煮熟后拼命的往胃里塞,为的是活命。他们没有使不尽的气力,没有吃不完的口粮,但他们愣是在这草地中趟出了一条道,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也是平凡之躯,他们也有家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换取这条光明的道路。
他们并不是神,他们在至亲失踪后,也一样会慌乱,在那树林中策马狂奔,早已吓出一身冷汗。失而复得后,也会欣喜若狂,将其搂在怀里,语无伦次。即使命运不饶人,也只有咬牙接受,心中默默哀悼,带着那份信仰继续向前,任凭惆怅、悲愤不断在心中回荡。
他们并不是神,没有金刚之躯,没有铁石心肠。霍尔果斯桥上,没有人知道前路将有多少苦难,一头是可以享受的和平与安详,一头是万分凶险的抗日前线。没有踌躇不前地停留,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自己的`亲人正在奋不顾身,他内心无法不煎熬,为了信仰他毅然踏上那块血雨腥风的土地,踏进那无法预料的命运之中,奋战在抗日一线!
所以他们不应该被神话!
他们不应该被忽视
在新中国背后,有多少个为国捐躯的战士,在那胜利背后,有多少个无人知晓的英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妇孺皆知,他确实值得敬仰,无法否认,但至少董存瑞的名字名传千古,而周成荣的名字却只存于战后的检讨文书中。
白雪皑皑中,结着冰层的城墙巍然耸立,无数身躯想要抓住胜利,却只能坠入深渊,自然仿佛在嘲笑渺小的人类。周成荣站在那城墙之下,身旁不断是被击倒、落下的战友,手中本是最后希望的炸药包,在这毫无破绽的厚厚冰层面前似乎变成了累赘。斜下肩膀,脊背挺住,按住炸药,拉下引线,轰隆一声,留下的只是一股浓烟与小小黑洞。人类的力量竟是如此的渺小,以至于生命化成了长虹,也无法撼动这长墙,但他撼动了在场所有战友的心,化为了战友们的力量。
他的死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令人揪心,战局无法改变,似乎一切都是徒劳,他本将响彻云霄,却也只能留存于战后的文书中,无人问津。他也许已经预料到了即使粉身碎骨,胜利却也依旧渺茫,不知在耳边响起爆鸣时,家人的身影是否映入眼前;不知他向前狂奔时,他的脚步是否有所磕绊。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依旧选择了向前,因为他知道那巨响虽然无法传遍世界,但至少在场的战士一定被深深震撼,至少那一秒,他引燃了他心中最灿烂的烟火,虽是昙花一现,但绝对闪耀人间。
所以他们不应该被忽视!
他们不应该被亵渎
寒风呼啸着吹,窗外的枯树正张牙舞爪,夜是那样的无边无际,没有尽头,牛棚内星星烛火,摇曳着,忽闪忽现,也牵动着屋内人的心。他侧躺在破旧的木板床上,忍受着腰间的疼痛,感受着内心的煎熬,回想起当年那段光辉的岁月,虽然也充满了艰险,甚至随时付出鲜血和生命,但至少不像现这样暗无天日。
当年的他单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与两把菜刀在那长河中点燃起属于自己的点点星光,也许并不耀眼,但绝对灿烂!耳边回荡的是那马蹄声、厮杀声,这是他生命中最熟悉的声响。那段岁月也许比现在都艰苦不已,但至少一行人都怀着共同信仰。没想到如今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倒不是因为这破旧的牛棚,自己本就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大少爷,只是觉得自己的内心被寒冰封冻。
他不禁自嘲的笑了笑,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粗汉子竟会被莫须有的罪名击倒,要说没有不甘是不可能的。但,后悔吗?后悔放弃当时优越的地位为了革命的信仰?后悔让家人经历那战争的残酷后还要身陷于无数的诋毁中?后悔已经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最后却到了如此地步吗?不,不后悔!不甘也许占据心头,但后悔永远不会侵入心底,他知道自己当初坚信的信仰永远不会错,不管怎样正义终会降临,清白终会恢复,仰天大笑,即使自己也许无法亲眼见证……
在那霍尔果斯桥上,他也许有过踌躇;在那冰冷城墙下,他也许有过胆颤;在那破旧牛棚中,他也许有过惆怅。
由于信仰,在桥上,她相信这座桥终将连接的是和平和安详,即使这世界依旧风云变幻;由于信仰,在城墙下,他相信终将高举光芒,撼动这沉重的城墙,即使无名,依旧荡气回肠;由于信仰,在牛棚里,他相信自己的清白终将平反,本就不是为了个人的辉煌,荣光迟早会洒下!他们就是这样付出一生的相信着,相信着……而留给我们的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你,能忘记他们吗?
读《父亲母亲》有感 篇3
我好像特别感性,喜欢作家的一些记叙文,尤其是关于亲人的,可能我们都是感受深刻的人,能体会到亲人无私的爱。父亲的爱格外深沉,深到看不见底,母亲的爱格外细腻,细到方方面面。作为儿女我们可能不太能理解父母的爱而自己成家立业有了孩子,才更能体会那种爱。父亲是一个家的顶梁柱,那母亲就是这个家的水泥,能抹平每一处坑坑洼洼。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慈爱的。
父亲不拘小节,母亲却注重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爱父亲也爱母亲。父亲掌握着大的'方向盘,而母亲顾及到每一件小事儿。比如作者小时候爱看书,母亲就拿钱给买书,儿子看见母亲的工作环境,心里很难过,于是他给母亲买了罐头,心思这样细腻,尽管家里贫寒,但母亲从来没有阻止他买书。他弄坏了父亲的工具,父亲也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而且原谅了他,尽管那是一家人吃饭的家伙事儿。
父母尽量给了孩子最好的一切,以及最好的教育,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孩子永远不会犯大错误。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做了父母就想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我喜欢作家梁晓声,在他的书里看到了自己的父母,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字的魅力。作者让我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读《父亲母亲》有感 篇4
由着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影片以第一人称“我”独白的方式展开故事线索,叙事上采用倒叙,开场是“我”通过车窗看到的崎岖山路,路上飘着大雪。此时的电影画面以黑白呈现,给人以压抑之感,我们可以窥见叙事者“我”此时沉痛的心情,他是去给死去的父亲料理后事。
故事情节随着第一人称“我”的行动轨迹继续推进,我们看到了在破旧的学校外面黯然神伤的老年母亲,推镜头从风雪中的学校逐渐打到母亲的脸上,母亲的面部特写,让我们看到了她痛彻心扉的哀伤。父亲母亲的感情之深,至此毋庸赘言。
电影做足了铺垫,故事情节自然过渡到父亲母亲的青年时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逐渐浮现于观众眼前。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画面到这时转为彩色,以红绿黄等亮色为主,观众得以从压抑的黑白色画面中解脱出来,以较轻松的`心情领略父亲母亲昂扬绚烂的青春。电影的色彩基调反映出的是父亲母亲唯美的爱情。另外,青年母亲的穿着为红色,红色象征热情,这与母亲敢爱敢恨,勇于追逐所爱,成为村里自由恋爱第一人所表现出的奔放勇毅性情相契合;父亲则为黑色穿着,这同样符合他沉稳冷静的性格特征。
第一人称“我”所要叙述的是一段动人心魄的唯美爱情,这自然少不了对青年母亲的美的呈现。影片在对母亲美的描摹上无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按笔者所见,影片中主要以中镜头展现母亲之美,如母亲织布时的劳动之美、母亲借机窥探父亲时面部表情的变化之美、母亲在树林中追逐父亲足迹时的动态之美、母亲为父亲做饭时举动含情的动作之美等等。关于母亲在林中追逐父亲的唯美镜头,我们会发现导演在此处作了背景虚化处理,这不仅突出了母亲的形象,使画面有层次感,同时也给这段剧情涂上梦幻色彩,轻易触及观众心中的柔情。
当然,表现母亲之美的镜头还有很多,如母亲做好饺子后倚在门首守望父亲的镜头中有一个逆光(轮廓光)的全景画面;母亲苦苦寻觅发夹时的运动镜头是一个影像重叠的全景画面,母亲带病走进风雪找寻父亲时有一小段跟镜头……
除了对人物的描摹刻画,电影还在对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特写上用去不少篇幅,如母亲给父亲送饭用的青花瓷碗,就有多个刻意强调的特写镜头。匠人焗碗的手部特写,在起到推动剧情发展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对民间传统技艺的尊重和赞美。
母亲携着装饺子的青花瓷碗在路上追逐父亲的画面给我们烙下深刻的印象。此处采用交叉蒙太奇手法,一边表现父亲的马车走远,一边表现母亲气喘吁吁的追逐,扣人心弦,令人揪心。
整部电影剧情丰满,画面唯美,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沉思与震撼。影片中父亲母亲的爱情,感人至深,具有时代感。片中母亲敢于冲破桎梏寻求真爱的人性魅力,不仅能触动当代人藏于心灵深处的柔情,同时也是对当代冷漠空气的一份深层叩问。
读《父亲母亲》有感 篇5
有一种爱,如山似水;有一种爱,血浓于水……这就是源于世间最伟大无私的父爱与母爱。
想必我们都体会过父爱与母爱,但你有真正的回报过他们吗?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视我们为宝。
父母的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避风港,时时接纳我们,包容我们;父母的爱是我们人生中的加油站,鼓励我们奋力向前,敢于挑战。就是这样一种爱,绵延千年,恒古不变。
母亲双鬓的每一根白发,父亲额头的每一道皱纹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父母用无私无悔的爱来滋润着我们。
通过读《感恩父爱,感恩母爱》这本书我更加有深刻的感受。这本书是由三百个故事组成的。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孩子学习归来,为父亲买了一双鞋,本想尽一份儿女的孝心,可却不知鞋码买大了,到鞋店里去退时,听售货员说,父亲来这两次了,特别想买那双鞋,但是舍不得,最后孩子为他买回了家。
想想现在,我们吃的穿的都是父母辛苦挣钱换来的,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为了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生活在外不辞奔波,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说起父母,你了解多少,知道他们鞋码多大?爱吃什么?这恐怕没有几个知道。父母那么了解我们,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
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给我们更多的财产,但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
我们不奢求父母给多么奢华的生活,我们要自己去争取,我们一定要让父母过上美好的生活。
你们都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是哪天吗?你们为父母送过礼物吗?其实父母不用准备什么好的礼物,而是我们做做家务,为父母做个饭,陪他们聊聊天,一起散散步,父母也就满足了。
中国是文明古国,古训就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听取父母的教诲。
青春期的我们很有叛逆性,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跟父母叫板。可想过没有我们这么做父母会有多么伤心,会令他们有多么难过。我们不应该这样回报他们,与父母发生争吵时,应先冷静思考,自己有没有过错,要尝试与父母沟通,争取和我们意见达成一致。
父母给予我们呵护与包容。我们受伤的时候父母来呵护;在失败的时候,父母给予我们鼓励。父母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的避风港。
如今我们现在越来越忙,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应时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妈,吃饭没?爸,最近好吗?天冷了,该加衣服了……一句简单的小问候,会使父母开心一整天,这就是感恩。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每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你是否还记得母亲烧的饭菜的味道?是否还记得父亲常与你聊天的内容?如果你记不清了,应多陪陪他们。
父母为子女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都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
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做到真心实意。感恩便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感激。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感恩父母。
懂得感恩,世界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实际行动去报恩,感恩父母。
【读《父亲母亲》有感】相关文章:
《父亲母亲》作文10-06
《父亲母亲》的作文10-06
读《父亲》有感04-23
我的父亲母亲散文04-01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04-05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10-05
读《父亲的病》有感02-25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10-06
我的父亲母亲精选小学作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