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陈涉世家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涉世家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涉世家读后感1
开学伊始,吾师常让吾众读一文。此文乃《陈涉世家》,每至此课,师领朗读,读之复读,读熟。后要吾众将其背诵,呜呼!此文甚长,何时得以熟背完也?但所谓师命难违也便日日苦背其文。
师抽查,见吾众已读、背皆全也,乃领吾等意解其文,此文甚长,分三段,足六百六十余一字,详写其秦之二世末年,陈涉吴叔率数百士卒大泽乡起义事件也。陈涉者,少时便已胸怀大志矣,此人饱尝秦之苛政也。九百士卒遇雨屯大泽乡时,正是其初展手脚,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中时也。若非一般人,莫敢一般事。陈涉与同担屯长之任吴叔同谋起义之事,先以鬼神之名威之众耳,又连使激将苦肉计并杀两慰,联合士卒,攻下大泽乡,又攻其群县。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应天下,比至陈,乃自立为王,定国号张楚,震秦之朝野,扼秦王之喉。此次起义虽以败终之,但其声势必流芳千古,脍天下之口,为天下广传。
自古英雄多矣,试问谁人堪比陈涉也?先天下之忧而忧,以佣者身份至至尊王者,虽一步步犹似刀尖火海,一步险用一步,亦从未怯步,以其过人之谋略,非凡之胆识,撼秦之半壁江山矣!
陈涉世家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史记》这本千古名著中的《陈涉世家》,受益匪浅。
陈胜,字涉,阳城人,是一介草民。后来,秦二世命陈胜等人去守卫渔阳,中途行进到大泽乡时遇上暴雨,耽误了行程,按秦律当斩,于是陈胜率众起义抗秦,并宣称:“天下苦秦久矣!”很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要推翻秦朝的暴政。过了几个月,秦二世命令章邯率军攻打起义军,陈胜也被杀害。然而,陈胜掀起了反秦的风波,最终,汉高祖刘邦攻入秦都咸阳,灭掉了秦朝。汉高祖即位后,说陈胜首先抗秦有功,并把他封为隐王,名人杀牲祭祀。
一介草民,却改变了秦朝的命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陈胜有着远大的志向。他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也就是说,没有志向的.人怎能知道志向远大的人的志向呢!其次,他对自己的志向付出了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只说不做。正因为这两点,陈胜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受人赏识。同样的,我们也要做志向远大的“鸿鹄”,而不能做没有志向的“燕雀”,并把志向付诸行动,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天生的富贵命。不立志,不付诸行动,怎能获取成功?俗话说得好,立志要趁早!同学们,立业,先立志!
陈涉世家读后感3
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 今天,读了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它选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是前面的大部分文字。《史记》叙事严谨真实,史料可靠,善于记事写人,后世奉为史文学的.典范,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世家”是其中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因陈胜(字涉)首事发难反秦,功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故编入此列。这篇课文我上初中时也学过,如今重读,觉得十分熟悉和亲切,其中的句子“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难忘。
本文先写陈胜年轻时胸怀“鸿鹄之志”,接着写在秦末民怨沸腾的大形势下,他与吴广造出声势、舆论提出口号,发动民众揭杆起义,民众拥立他为王的过程,最后写胜利进军,建立政权。
课后附录了《史记·陈涉世家》的结尾文字,我以前没有读过。主要写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淡忘“故人”,听信谗言,滥杀无辜,自立为王仅六个月就被人杀死。
全文高度评价了陈胜的历史功绩,又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历史局限性,启发我们应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陈涉世家读后感4
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 今天,读了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它选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是前面的大部分文字。《史记》叙事严谨真实,史料可靠,善于记事写人,后世奉为史文学的典范,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世家”是其中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因陈胜(字涉)首事发难反秦,功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故编入此列。这篇课文我上初中时也学过,如今重读,觉得十分熟悉和亲切,其中的句子“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难忘。
本文先写陈胜年轻时胸怀“鸿鹄之志”,接着写在秦末民怨沸腾的.大形势下,他与吴广造出声势、舆论提出口号,发动民众揭杆起义,民众拥立他为王的过程,最后写胜利进军,建立政权。
课后附录了《史记·陈涉世家》的结尾文字,我以前没有读过。主要写陈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淡忘“故人”,听信谗言,滥杀无辜,自立为王仅六个月就被人杀死。
全文高度评价了陈胜的历史功绩,又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历史局限性,启发我们应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陈涉世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03-22
《陈涉世家》读后感10-21
去世家属答谢悼词08-22
《金粉世家》读后感06-11
父亲去世家属悼词范文08-19
父亲去世家属悼词范文10-28
逝世家属感谢信02-07
涉稳风险化解方案12-09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