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七上《对联六副》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5 08:19:37 对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七上《对联六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七上《对联六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上《对联六副》教学反思

  新课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了六幅对联,打破了以往对联难以入选教材的格局,很有点“敢为天下先‘的感觉,我为此感到十分欣慰。但对此却作了一些反思:

  对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有的实用性文学创作形式,是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联可歌颂,可讽谕,长短灵活,雅俗共赏。既可用于寄托思想抱负,表达爱憎情感。还可以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或用于红白喜事,寄寓悲欢哀乐,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兼而有之。尤其过春节所用的春联,可以表现一年的新气象,歌颂新生活,用得最普遍,穷乡僻壤,在困难的人家,过年都要贴一幅春联表示表示的。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程度之深,运用之广,影响之大,非同一般。

  对联的种类很多,除贴在门上欢庆春节的春联外,还有贴在相对的两根柱子上的楹联,挂在堂屋下面墙上的堂联等等。从用途上说,祝寿用的叫寿联,结婚用的叫婚联,吊祭死者的叫挽联,题国画上的叫国画联,用于风景名胜处的叫名胜联……那么,对联这一文学形式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其原因有二:

  其一,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字一音,除少量联绵词外,一字一义,方正整齐,音调分明,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如果是拼音文字,就难以做到了。

  其二,我国古代就以“阴”、“阳”来概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这一认识通过语言表达为相反相对之义。因而在《诗经》、《楚辞》、《庄子》等古籍中,就有不少对句,后来,对句在汉赋、骈文以及唐代律诗中大量使用,要求渐趋趋严格,从律诗的对偶句中发展而形成对联。

  社会文化学告诉我们:一种语言和文学样式,越是广泛地运用,就越应该被社会所重视。然而,与此规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是:如今的对联面临着江河日下、风光不再的危机——语文教材不选对联,语文老师不讲对联,或索性不懂对联,写作课更与对联无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建国后基本不提倡。所以对联被大多数人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甚至是笔墨游戏。对联,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冷落,与民间对它的喜爱形成巨大反差。

  二、汉语教学的现状

  传统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地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加淡薄了。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被淡化甚至抹杀,对传统的人文精神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曾几何时,我们有些人用印欧语系的语法规律来硬套汉语,结果只能使汉语变得呆板、僵化,毫无生气可言。而我们汉语的组合是重意合,语义、语境的因素大于西方语言意义上的“句法因素,汉语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精神的语言,是一种“神摄”而非“形摄”的语言。应该反思一下: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的语法。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望着“语法”,一声叹息!我真觉得奇怪,自己的母语,反而学不懂,是这些人“笨”呢?还是“语法”有什么问题?

  在民间,一些不懂“语法”的人话却说得好极了,生动极了。好多不懂语法的作家文章不是也写得很出色吗?从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算起,只不过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难道之前的人没有语法就不说话、写文章了吗?人是活的,语言是活的,干嘛要给僵死的“语法”管住了呢?好多语言现象是语法所管不了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过:“西洋的语法是法治的,中国的语法是人治的。所以不能以其法为万灵仙丹,而必须重视人的体味、领悟,神而明之。”

  现在的汉语教学,存在的现象却是:“辛辛苦苦学习十余载,却不会写诗作文;忙忙碌碌读书千百篇,仍不会阅读交际。”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搞语法、排查知识点,像燕子衔泥筑巢一样,一点一点地精心构筑着知识的殿堂。学生们也犹如嗷嗷待哺的乳燕,如饥似渴地吞咽着诸如“读字、正音、遣词、造句……”在考试这根“魔棒”的指挥下,师生被训练成解答a、b、c、d的高手,可到了实际生活中却成了“百无一用是书生”。文章,少文采;交际,口木讷;运用,一头雾。难怪语文界的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要发出如此的感叹:“十年时间,2700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都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老的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因此,课堂教学要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深文化积淀。

  三、传统的对联教学

  古人对对联是相当重视的,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联为基本功,这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周先生指明对联是各种韵文的“基础”。强调学好对联这门“基本功”是大有裨益的。

  旧式教育盛行对联之风,上至尊荣显贵的皇族仕宦、下至凡夫俗子、耕猎渔樵,无不视对联为体现个人才华素质的有效手段。我们大家常见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就是当时常见的练习对联的教材。这是集语音、词汇、沟通古今于一身的极好形式。旧时儿童学习对联,从感性入手,先读有关对联的通俗读物,然后练习对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就是这样的书籍。下面分别对这两册书各选一例来体会: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天对地,风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读了这两则例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词语的对仗,必须在词汇意义上属于同一大类,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事对人事等。如“云对雨,雪对风”,又如“三尺剑,六钧弓”;景对景,物对物,工整、严格。另外,在词性上也要求基本相同,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还要求平仄相对。如:“云”是平声,“雪”便是仄声;“雨”是仄声,“风”就是平声。

  这样,学生熟读成诵,习惯成自然,最后达到应对自如的目的。难怪经常有人说:“过去的中国,是诗人的国土,是诗人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对联是一种全民参与的语文活动。前人有“学诗先学对联”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远的就不说了,就拿大家所推崇的鲁迅">鲁迅先生来说吧!他从小就受到传统的封建教育,,他在三味书屋时就学习过对联诗句。后来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回忆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篇文章建国后历年以来的教材好像都没有删除过,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学者钱剑夫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新中国成立后,不知何因,这种极富魅力的语文教学活动被革了“命”!

  四、汉语中对联的作用

  好多大师、学者受益于对联是不言而喻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关于对联的论述是很精辟的,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对“对联”的作用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1、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

  2、对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

  3、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4、对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旧时教师出对子考学生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鲁迅上私塾时,老师出上联“独角兽”让学生对,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老师独以鲁迅对的“比目鱼”为最佳,给予表扬。因为“独角兽”中的"独“字不是数词,却含有”一“的意思。而“比目鱼”中的“比”同样不是数词,却含有“二”的意思,对得非常工整。郭沫若少年早慧,六、七岁念私塾时,有一天,他和同学偷偷去摘庙里的果子。被老师知道后,先是要体罚他们,后来又转念,出了个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有谁?”让孩子们对出下联,并说谁对得好就免除处罚。郭沫若马上对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表现出他志大才高,至今传为佳话。好的对联,本身就是篇好文章。象清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一百八十字,被公认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雨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纵观这幅对联,上联写四周景色,下联写云南历史,洋洋洒洒,写景寓情,情景交融,借史抒怀,气势不凡,浑然一体。联语对仗工整严谨,字子珠圆玉润,有色有声,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是一种‘提炼’,是一种‘结晶’或是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教益。”

  如清人戴远山赠友人联:

  诗堪入画方称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该联语言简练扼要,含蕴深切,警策动人。又如苏州拙政园四方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该联清新自然,形象、生动、传神,言简意深。

  对联“文字天地小,含蕴天地大”,集中、鲜明地体现了汉语的特色和魅力,做到了“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对联,是我们汉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以新的视角全面观照它,鉴赏它、传承它、光大它,使对联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受到合理的重视,并占有一席之地!

【七上《对联六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对联》教学反思04-02

虎年对联七字04-15

七字兔年对联02-10

龙年七字对联02-22

七言的对联经典01-07

兔年七字对联01-12

七字寓意对联精选02-07

经典七字结婚对联01-20

七字猴年春联对联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