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23 15:45:42 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匆匆》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新入选的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给我们以珍惜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激趣导入。

  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送给别人或自己。

  揭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对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认识,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介绍当时社会背景。

  二、初读,感知课文大意。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荐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二)、交流学习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认真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读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是这种感受?

  指导朗读:画横线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③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理解:徘徊罢了

  匆匆罢了

  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

  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理解画横线部分,体会作者感情。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复吟读,说说自己的感想。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品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你也来一两句。

  五、综合活动:与时间老人真情告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备注

  [学生活动设计]:朗读

  讨论

  自读自悟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缩写《小英雄雨来》

  教学重点:

  分清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按照缩写方法进行缩写。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反馈:(总结评比作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能在词语中辨析多音字;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习课文,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3、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4、 想像说话,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教学难点: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一、回忆揭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已学过的课文《老张卖糖果》,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一抓就准”是什么意思?

  像这样的人,老师也碰到过,我每次去城西菜场买豆芽菜时,我说买一元,那妇女也是一抓一称,正好一元。像他们这样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碰到,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本领吗?

  出示:熟能生巧 读课题

  这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它的故事。

  二、 自学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你最佩服谁?

  2、 读后交流: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武士 射箭 百步穿杨

  老翁 卖油 滴油不沾

  谈谈你佩服谁?

  三、 学习体会:

  老师读了课文后也很佩服他们高超的本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描写武士射箭部分。

  1、 自由读第1--2段:哪些地方让你最佩服?找到具体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 读后交流:

  读有关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练习朗读

  能演示一下这一段的内容吗?

  3、 演一演:你们演示得不错,但老师总觉得没有像武士那样好?为什么?

  4、 假如你在场会说什么?分小组说说---交流 朗读大家欢呼的句子。

  5、 当大家一片喝彩时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读老翁的话: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手熟罢了。

  6、 练习朗读体会,老翁说此话的语气。

  7、 假如你听到此话会怎么想呢?读武士的话。

  他能说此话,必有其道理。请学下面的内容,谁谁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 你想试一试真的注油吗?指名上前演示。

  9、 自我评价一下注油的过程。

  读老翁注油的过程。你想说什么?在场的人和你们一样的惊讶、佩服、赞叹。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么呢?

  11、讨论:假如老人和武士换一下呢?(都不行了。)

  12、 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时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杨,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经历了好多年这么一次次的练习,练得多了,找到了窍门,本领就高了。

  出示句子: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不必炫耀)

  我也没什么,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很谦虚)

  四、 总结明理:

  我们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们不能百步穿杨,而武士却能。他们的那手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

  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学习课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很好,学习就是这样。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找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事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知识目标:1、懂得教育对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2、明白自己享有受教育的权3、知道义务教育的特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和维护受教育的权利的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本框包括两部分: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是难点,同时它也是第二框内容的铺垫。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目标教学

  教学流程:

  一、先学

  1、导入:观察两幅图片,题目是《我要上学》。图中的大眼睛女孩名叫苏明绢。

  下面是她在的自述:“照片上的我,正上小学一年级。那时,我家全年的收入仅仅够全家吃三个月,父亲每天起早贪黑,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用换来的钱,买点口粮,维持生计。1990年9月,我上学了。当父亲把100多元学费交到老师手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这是父亲砍了多少柴、卖了多少鱼才挣来的钱,我更不知道以后父亲是否都能给我拿出钱来交学费。

  1992年,“大眼睛”的照片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刊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我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名人”。此后,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并于20xx年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我要上大学”的梦想终于实了

  旁白:

  从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的她,已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如今,昔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被已成银行白领。 那么,她靠什么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探究这位“大眼睛”姐姐的成长历程。

  板书课题: 知识助我成长

  1、知道受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2、理解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3、知道义务教育的含义,理解其特征。 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本节的学习目标。

  4、诵读课文,感知课文:(时间5分钟) 老师温馨提示:学们要注意教材中的插图,并出示自学指导。

  5、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内容,自主完成下列各题,找到答案,可以画在书上,答案分散的,可以集中在一起。

  比一比,看谁找的快,看谁找的准。

  1、教育对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2、读完59面下插图,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

  3、什么是受教育权?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主答题,不懂的可小声与小组同学计论,解决为了的也可举手询问老师。时间6分钟后老师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后教

  老师巡视学生自主答题情况,抽查学生答题答成度和质量,梳理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研究、答疑。

  三、探索 发现

  材料一:记者采访放牛娃时的一段对话

  记 者: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娃:挣钱记 者:为什么挣钱?放牛娃:找媳妇

  记 者:为什么找媳妇放牛娃:生儿子记 者:儿子将来干什么?放牛娃:放牛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材料二: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 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这个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员聂海胜。

  材料三:在《大国崛起--德国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课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

  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

  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一段。

  ⑴ 解释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⑶ 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⑷ 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二段。

  ⑴ 解释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⑶ 齐读并速背本段。

  3、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三段。

  ⑴ 解释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⑵ 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⑶ 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六、欣赏图片,巩固课文内容

  1、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请看图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七、学生质疑

  请同学们提出疑问。解决后,完成作业。

  八、作业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míng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向)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填空题

  4、《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5、对偶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09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03-01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08-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1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10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2-20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9-30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2-19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