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技术方案

时间:2022-08-14 05:43:13 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技术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技术方案范文集合七篇

技术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标

  1.以推广和践行我县“高效课堂基本范式”来探索网络教研常态化的模式,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范式。

  2.加强我县教师的`网络研修意识,促进学校的网络教研。

  3.促进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新修订教材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落实省信息技术教学的量化。

  二、工作流程

  1.选择实验学校(现场),确定每次现场活动的授课人、学科指导教师。

  2.针对每个主题,授课人第一次备课,形成教学设计、上传到网上,在本校上课,指导教师点评。

  3.授课人根据点评改进教学设计,将改后的教学设计传到网上。

  4.组织教师参加现场活动,上课、录像,指导教师进行点评。

  5.组织在线研讨,将现场点评放到网上,本市县教师参加网络在线研讨。

  6.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上网。

  三、工作计划表

  主题

  实验学校(现场)

  授课人

  第1次备、上课时间

  第2次备、上课时间

  学科指导教师(2-3人)

  活动一

  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保亭中学

  王朝旺

  4月

  5月

  黄x、谭xx

  活动二

  活动三

  四、评价:

  计学分(按县方案给学分)

技术方案 篇2

  一、师德(10分)

  结合《镇沅县直属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细则》,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再参与考核;合格以上的,按教研组考评占40%,学校考评组占60%的量化结果,以最高分为满分依次计算个人该项得分。

  二、履职考核(40分)

  按照履职考核分的最高者为满分计算出每分分值,依次计算出各人此项得分,再求出近三年的平均分。

  三、教龄(参考30分)

  以待聘人员中教龄最长的为满分计算出每年分值,再依次计算出各人此项得分。

  四、学历(参考10分)

  本科10分,专科9分,中师及同等学历8分。

  五、校龄(参考10分)

  以待聘人员中校龄最长的为满分计算出每年分值,再依次计算出各人此项得分。

  六 、其它加分

  1、待聘加分。被评定为小学高级教师的从待聘之日起(已聘之前的待聘年限不计算),每年加1分。

  2、先进加分待聘期内,被评为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同等荣誉的`,县级每次加0.5分,市级每次加1分,省级每次加1.5分,国家级每次加2分。

  3、教育科研成果加分

  (1)、课题类。待聘期内,承担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并经相关部门专家评审、鉴定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县级每次加1分,市级每次加1.5分,省级每次加2分,国家级每次加2.5分。课题参与者县级每次加0.5分,市级每次加1分,省级每次加1.5分,国家级每次加2分。

  (2)学术论文类。待聘期内,凡参加教育科研部门(不含学会、社会团体组织或编辑部等)组织的学术论文评比获国家级一等奖每篇加1.5分,二等奖每篇加1.2分,三等奖每篇加1分;获省级一等奖每篇加1.2分,二等奖每篇加1分,三等奖每篇加0.8分;获市级一等奖每篇加1分,二等奖每篇加0.8分,三等奖每篇加0.6分;获县级一等奖每篇加0.8分,二等奖每篇加0.6分,三等奖每篇加0.5分;

  凡在重要教育刊物(不含增刊、成果集、论文集之类的刊物)发表的,国家级刊物每篇加2分,省级刊物每篇加1.5分,市级刊物每篇加1分,县级刊物每篇加0.5分,

  聘用时按以上方案计算出个人得分,然后按从高到底根据指标依次聘用。

  此方案于20xx年12月17日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即日起开始执行。

技术方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声音的方法;学会调整幻灯片的方法。

  2、技能目标:能熟练地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掌握幻灯片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山东的景观名胜,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2、难点: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

  三、知识点

  1、 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

  2、 向幻灯片中添加声音。

  3、 幻灯片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第六课 家乡的历史名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背景对美化幻灯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种背景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设计为主题服务的意识。

  2、技能目标:能够设置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3、情感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和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二)难点: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

  三、知识点

  1、背景的颜色设置和填充效果设置。

  2、背景设置对话框中应用和全部应用的区别。

  3、对幻灯片中插入的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

  4、幻灯片的放映。

  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第七课 家乡的地域特色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链接在幻灯片中的作用;感受幻灯片切换在放映中的动画效果。

  2、技能目标:学会利用设置超级链接来灵活组织幻灯片,增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

  3、情感目标:渗透地理文化教育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二)难点: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

  三、知识点

  1、在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建立超级链接。

  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设置中应用和全部应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第八课 作品的.发布与评价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学会评价作品。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准确地评价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

  2、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难点:如何评价作品。

  三、知识点

  1、作品的打包与释放。

  2、作品的评价角度。

  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技术方案 篇4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为了进一步做好本学期工作,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的教学以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南,本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二、三年级及六年八班共十二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二、三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由原来的一无所知过渡到了初步领会和掌握,为今年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由于本校学生特殊性,所任班级学生掌握情况不一。像六年八班就是新成立的班级,班级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对信息技术课还感到很陌生。因此,本学期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段教学。

  三、学习目标

  1、总目标:

  面向小学教材,分析:电脑的认识、电脑系统的初步了解、鼠标的使用、windows画图软件的认识;继续熟练鼠标的操作、windows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的应用、用windows画图软件画一副完整的画;文字的'输入、输入法的教学、给予学生题目写一段话。继续熟悉文字的输入,加快输入度,了解和认识word软件,初步掌握word的基础操作。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分段目标:

  二年级学生:重点熟练鼠标的操作、windows画图软件和各种工具的应用。

  三年级学生:重点巩固文字的输入、训练学生文字输入的速度及word的初步认识。

  六年八班学生:电脑的认识,电脑系统的了解、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及word的认识。

  四、个人方面

  1、通过自学、与高手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2、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喝下及有关的实践操作。做到每课必备,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好教案。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五、其他工作任务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除了保证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外,协调领导与其他老师,共同完成好各项临时性的任务。如电子档案、学生学籍、教学信息、考试培训、教学资源的管理、网站的维护与管理、电脑检修等一切可能的任务。保证优质、高效完成。

技术方案 篇5

  为确保我校初三信息技术毕业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市教育局相关文件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考试是中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试,促进受教育者信息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组织管理:

  1、成立信息技术考试领导小组:

  组 长:z

  副组长:z

  组 员:z 全体初三年级班主任。

  2、明确职责。在校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校信息中心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并做好考试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3、精心组织。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局考试方案中提出的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备考工作,落实好相关机构和专职人员,特别在硬件设施设备及信息技术常规教学等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4、严肃考纪。

  三、组考:

  保密员:z

  调 度:z

  监考员:z

  流 动:z(纪律管理)

  四、考试时间、地点:

  时间:6月12日下午14:50-16:40

  班级:C98 14:50-15:20(14:40考生进入候考区)

  C99 15:30-16:00(15:2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0 16:10-16:40(16:00考生进入候考区)

  时间:6月13日下午14:50-18:40

  班级:C101 14:50-15:20(14:4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2 15:30-16:00(15:2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3 16:10-16:40(16:0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4 16:50-17:20(16:4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5 17:30-18:00(17:20考生进入候考区)

  C106 18:10-18:40(18:00考生进入候考区)

技术方案 篇6

  本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电话对讲系统、消防广播系统。

  (1)、配线

  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穿线前应将管内或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对于管道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0。25Mpa的压缩空气吹入已敷好的管子。

  2)、采用绑以擦布成拖把状的钢丝在管内来回拉数次。

  管路清扫后随即向管内吹入滑石粉,并在管子端部安上护线套。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水平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穿管敷设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一“线应为蓝色,联动系统的线,其颜色按功能用途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导线通过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兆欧。

  (2)、报警设备的安装

  ①、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应按设计要求区分的类型选用,并且要逐个进行模拟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A、感烟、感温探测器具体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2)、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离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B、探测器底座应固定牢靠,并应使探头报警灯面对从主要入口处便于观察的方向。

  C、探测器的端子应根据不同类型,按照功能与极性正确联线,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线头搪锡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及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厘米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②、模块的安装

  模块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模块。

  模块具体安装方式按要求可分:

  1)、集中放置的模块箱内的安装。

  2)、现场就地模块盒内的安装。

  模块安装应固定牢靠,其导线的连接应按信号线、电源线之功能正确联线,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线头搪锡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模块在盒和箱内的安装联线后的穿线孔应封堵。

  ③、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米处,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厘米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④、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的安装

  A、设备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有渗漏;

  2)、结束室内地面工作;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4)、门窗安装完毕;

  5)、对安装设备有影响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B、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米,落地安装时,其底端宜高出地坪0。1--0。2米,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C、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4)、电缆芯和导线的端部,应留有不小于20厘米的余量;

  5)、导线应绑扎成束;

  6)、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D、控制器与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工作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

  2)、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

  ⑤、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米,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米,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⑥、消防对讲电话系统及消防广播系统的安装。

  两系统主机的安装可参照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进行安装。

  消防对讲电话插孔的安装可参照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消防喇叭的安装可参照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⑦、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用专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6平方毫米,在通过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毫米。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

  ①、调试前的准备

  A、调试前应对系统设备作以下查验

  1)、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编程手册等资

  料是否齐全。

  3)、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插接件及连线有无松动与脱接。

  B、按GB50166-92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检查导线的连接、绝缘包扎、配线及金属槽管间的接地跨接等施工质量情况。

  C、检查系统线路,对错线、开路、短路和虚焊等进行处理。

  D、进一步查对以下情况并作必要的妥善处理。

  1)、竣工后的系统配置是否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

  2)、检查原测试的绝缘电阻与接地电阻。

  E、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操作说明书、编程手册等资料。

  F、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调试

  A、调试人员的组成。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资深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调试人员应职责分明。

  B、调试中应特别注意事项

  注意强弱电结合部,防止强电窜入弱电,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件。

  C、调试中应先进行单机通电检查后作系统调试。

  1)、通过逐个单机通电检测,剔除不报或误报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

  2)、区域机、主机应作以下检查。

  通电前应作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的检查。

  Ⅰ、自检正常后方可接入报警回路进行报警部分的调试。

  Ⅱ、声光警报器等火灾警报装置先外接直流电源进行功能检查。

  Ⅲ、火灾事故广播可用外接扬声器或监听扬声器作放音检查。

  Ⅳ、消防控制设备可用三用表,外接灯泡、继电器等进行检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按GB4717的要求进行相关功能检验。

  E、单机调试后进入系统调试

  1)、报警回路逐个接入,一个回路调试正常后,再接入下一个回路。

  2)、对探测器、按钮等逐个进行检验,排除错号、重号。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功能软硬件编程,并在检查控制模块、联动继电器的动作符合编程指令后,接入控制对象进行联动调试。

  4)、检查主、备电分别供电时,各项控制和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F、火灾事故广播的调试开通

  1)、测量每个分路电阻,判断和各式各分路是否短路,开路或未接入扬声器。

  2)、用磁带播放音乐,由上往下或由下而上依次监听相邻层放音情况。

  固定消防电话和消防电话插孔逐个与消防电话主机进行通话试验。

  妥善做好调试完后设备的管理工作。

  系统调试完毕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后,填写调试报告,申请系统验收。

技术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评价是教育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既要让学生学得基础知识,又需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过程同为重要。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二、评价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对象

  小学三年级

  四、评价内容

  1、平时表现(上课纪律、上课发言、是否爱护计算机设备等)20%

  2、金山打字通——英文文章输入——20%

  评价原则:

  (1)速度在90字/分,正确率在90%以上,分数为20分

  (2)速度在80/分,正确率在80%以上,分数为17—19分

  (3)速度在70字/分,正确率在70%以上,分数为14—16分

  (4)速度在60字/分,正确率在60%以上,分数为10—13分

  3、画图软件绘画——20%

  评价原则:

  (1)主题鲜明,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分数20分

  (2)主题较明确,使用画图工具能够画出基本图形,色彩搭配较合理,分数15—19分

  (3)主题较明确,但是图形绘制的.简单,颜色搭配不合理10—14分

  4、word自选图形绘画——20%

  评价原则:

  (1)主题鲜明,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分数20分

  (2)主题较明确,使用word自选图形能够画出基本图形,色彩搭配较合理,分数15—19分

  (3)主题较明确,但是图形绘制的简单,颜色搭配不合理10—14分

  5、word圣诞贺卡的制作——20%

  评价原则:

  (1)插入主题需要的图片和艺术字,图片位置摆放合适,页面有背景颜色和边框,并且色彩搭配合理,分数20分

  (2)插入图片与文字,图片位置摆放较合理,页面背景颜色与边框少一个扣2分,分数为15—19分

  (3)没有插入合适的图片与艺术字,主题不突出,分数为10—14分

  五、评价等级

  90—100分为优秀

  80—89分为良好

  60—79分为合格

  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技术方案】相关文章:

技术方案10-05

技术的方案11-15

技术方案10-02

实用的技术方案10-27

技术方案(优秀)07-29

技术方案模板11-16

有关技术方案11-10

关于技术方案11-11

技术方案(经典15篇)07-29

技术方案(精选15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