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时间:2024-12-17 11:45:01 晶敏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通用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通用5篇)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

  一、团体名称

  “探索自我,掌控情绪”

  二、团体目标

  1. 协助服刑人员深入认识自己,包括性格特点、行为模式、价值观等。

  2. 帮助服刑人员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3. 增强服刑人员的自我接纳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心理成长和改造。

  三、团体对象

  xxx的服刑人员,预计 10 - 12 人。

  四、团体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共 8 次,每次 90 分钟。

  地点:监狱心理咨询室或活动教室。

  五、团体活动内容安排

  1. 第一次:有缘相聚

  活动:成员自我介绍、名字接龙游戏。

  分享:谈谈对团体的期望和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

  目的:建立团体氛围,促进成员间初步认识。

  2. 第二次:自我画像

  活动:成员绘制自画像并分享其中的含义。

  分享:从自画像中发现自己未察觉的自我形象特点。

  目的:深入自我探索,开启自我认知之旅。

  3. 第三次:情绪大揭秘

  活动:播放不同情绪的视频片段,成员识别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分享:回忆近期自己的情绪经历并分类。

  目的:提高情绪识别能力。

  4. 第四次:情绪根源探寻

  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

  分享:成员探讨自己某些情绪产生的深层根源。

  目的:理解情绪背后的心理因素。

  5. 第五次:情绪调节策略学习

  活动:介绍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成员练习。

  分享:分享自己以往调节情绪的方法并交流。

  目的:掌握实用的情绪调节技能。

  6. 第六次:角色扮演与情绪应对

  活动:设置一些可能引发情绪冲突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分享:对角色扮演中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进行反思。

  目的:在模拟情境中练习情绪应对。

  7. 第七次:自我成长规划

  活动:成员制定基于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个人成长计划。

  分享:互相交流成长计划并提出建议。

  目的:将所学应用到个人改造实践。

  8. 第八次:告别与展望

  活动:成员回顾团体历程,分享收获与感悟。

  分享:互相鼓励,展望未来的改造生活。

  目的:巩固团体成果,促进成员持续成长。

  六、团体评估

  1. 每次活动后成员填写反馈表,评估活动满意度和收获。

  2. 观察成员在团体中的表现变化,如情绪稳定性、自我表达能力等。

  3. 在团体结束后 1 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成员在实际改造中的应用情况。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

  一、团体名称

  “重建关系,温暖心灵”

  二、团体目标

  1. 帮助服刑人员认识到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协助服刑人员提升人际交往技巧,如沟通、倾听、理解等。

  3. 改善服刑人员与同监舍人员、监狱工作人员的关系,营造和谐改造环境。

  三、团体对象

  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服刑人员,约 12 - 15 人。

  四、团体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两周[具体时间],共 6 次,每次 120 分钟。

  地点:监狱团体辅导室。

  五、团体活动内容安排

  1. 第一次:相遇与破冰

  活动:“大风吹”游戏、成员相互介绍兴趣爱好。

  分享:分享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惑和期望。

  目的:打破陌生感,建立信任基础。

  2. 第二次:人际关系体检

  活动:成员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图并分析。

  分享:探讨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区域和优势区域。

  目的:全面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3. 第三次:沟通技巧训练(一)

  活动:讲解沟通的'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分享:分析练习中沟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目的:初步学习沟通技巧。

  4. 第四次:沟通技巧训练(二)

  活动:角色扮演复杂的沟通场景,如冲突调解。

  分享:总结在角色扮演中有效沟通的策略。

  目的:深化沟通技巧的掌握。

  5. 第五次:理解与包容

  活动:讲述理解和包容在人际关系中的案例,小组讨论。

  分享:成员分享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如何实践理解与包容。

  目的: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态。

  6. 第六次:关系修复与展望

  活动:成员制定改善人际关系的行动计划。

  分享:互相鼓励并承诺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计划。

  目的:促进人际关系的实际改善。

  六、团体评估

  1. 采用人际关系自评量表在团体前后进行测量对比。

  2. 观察成员在监狱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互动变化。

  3. 收集监狱管教人员对成员人际关系改善情况的反馈。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3

  一、团体名称

  “抗压前行,坚韧重生”

  二、团体目标

  1. 帮助服刑人员正确认识服刑期间面临的压力源。

  2. 教授服刑人员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如心理放松、问题解决策略等。

  3. 提升服刑人员的心理韧性,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三、团体对象

  感觉压力较大、心理韧性较弱的服刑人员,10 - 12 人。

  四、团体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共 7 次,每次 100 分钟。

  地点:监狱活动室。

  五、团体活动内容安排

  1. 第一次:压力初体验

  活动:“压力气球”游戏,成员将自己的压力写在纸条放入气球后吹大。

  分享:分享自己目前感受到的`主要压力。

  目的:直观感受压力并引出主题。

  2. 第二次:压力源剖析

  活动:成员分组讨论服刑期间可能的压力源,如改造任务、人际关系等。

  分享: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交流。

  目的:全面分析压力来源。

  3. 第三次:放松技巧学习(一)

  活动:教授冥想放松的方法,成员进行初次体验。

  分享:分享冥想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目的:掌握基础的放松技能。

  4. 第四次:放松技巧学习(二)

  活动:引导成员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练习。

  分享:比较不同放松方法的效果和适用场景。

  目的:丰富放松手段。

  5. 第五次:问题解决策略

  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介绍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成员练习。

  分享:分享自己在面对压力问题时如何运用策略。

  目的:提升应对压力的实际能力。

  6. 第六次:心理韧性故事分享

  活动:成员分享自己或他人在困境中展现心理韧性的故事。

  分享:从故事中汲取提升心理韧性的经验。

  目的:激发内在的韧性力量。

  7. 第七次:未来之路

  活动:成员制定应对压力和提升韧性的长期计划。

  分享:互相监督并鼓励坚持计划。

  目的:巩固团体成果,促进持续成长。

  六、团体评估

  1. 用压力自评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在团体前后评估变化。

  2. 记录成员在面对监狱内压力事件时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变化。

  3. 定期回访成员对压力应对和心理韧性提升方法的持续运用情况。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4

  一、团体名称

  “心怀感恩,重塑新生”

  二、团体目标

  1. 引导服刑人员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值得感恩之事。

  2. 培养服刑人员的感恩之心,促进其情感的积极转变。

  3. 借助感恩的力量帮助服刑人员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生,助力改造。

  三、团体对象

  愿意进行心灵重塑、改善心态的服刑人员,约 8 - 10 人。

  四、团体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两周[具体时间],共 5 次,每次 110 分钟。

  地点:监狱心理咨询室。

  五、团体活动内容安排

  1. 第一次:感恩觉醒

  活动:播放感人的感恩视频,成员分享观后感。

  分享:谈谈自己生命中曾经被忽视的感恩瞬间。

  目的:唤起感恩意识。

  2. 第二次:感恩之旅

  活动:成员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找出感恩的人或事并记录。

  分享:依次分享自己的感恩之旅,感受他人的故事。

  目的:深入挖掘感恩素材。

  3. 第三次:感恩表达

  活动:成员制作感恩卡片或信件(可以是给家人、受害者等)。

  分享:部分成员分享自己的感恩作品内容和创作感受。

  目的: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4. 第四次:感恩与自我成长

  活动:讨论感恩对个人改造和成长的'意义,成员分享自己的感悟。

  分享:制定基于感恩的自我成长目标和计划。

  目的:将感恩融入自我改造。

  5. 第五次:感恩传承

  活动:成员讨论如何在监狱环境中传播感恩文化,形成互助氛围。

  分享: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践行感恩并带动他人。

  目的:扩大感恩的影响力,促进群体积极改变。

  六、团体评估

  1. 成员在团体前后填写感恩态度量表,评估感恩心态变化。

  2. 观察成员在监狱中的行为表现是否更加积极友善。

  3. 收集成员对感恩活动在心灵重塑方面作用的自我报告。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5

  一、团体名称

  “规划职业,重燃希望”

  二、团体目标

  1. 帮助服刑人员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

  2. 引导服刑人员认识社会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协助服刑人员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激发对未来的希望和改造动力。

  三、团体对象

  即将刑满释放或对职业规划有需求的服刑人员,10 - 15 人。

  四、团体时间与地点

  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共 6 次,每次 100 分钟。

  地点:监狱职业培训教室。

  五、团体活动内容安排

  1. 第一次:职业梦想起航

  活动:成员分享自己入狱前的.职业经历或梦想职业。

  分享:谈谈对职业规划的初步理解和期望。

  目的:引出职业规划主题,了解成员基础情况。

  2. 第二次:自我职业探索

  活动:进行职业兴趣测试、能力评估等活动。

  分享:成员解读自己的测试结果,发现自身职业优势和不足。

  目的:深入认识自我职业特质。

  3. 第三次:职业世界瞭望

  活动:介绍当前热门职业、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

  分享:成员讨论哪些职业适合自己并说明理由。

  目的:拓宽职业视野,建立职业认知。

  4. 第四次:职业目标设定

  活动:根据自我探索和职业世界了解,成员制定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

  分享:小组内交流职业目标,互相提出建议和完善。

  目的:明确职业方向,制定合理目标。

  5. 第五次:职业规划行动

  活动:成员制定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技能学习、资源获取等。

  分享:分享自己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目的:规划具体行动路径,提高可操作性。

  6. 第六次:希望与告别

  活动:成员回顾团体过程,强化对职业规划的信心,展望未来。

  分享:互相鼓励,带着希望迎接出狱后的生活。

  目的:巩固团体成果,激发改造热情。

  六、团体评估

  1. 职业规划合理性评估,检查成员职业目标和计划的科学性。

  2. 观察成员在职业培训课程和监狱劳动中的表现是否更加积极主动。

  3. 出狱后随访成员职业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就业情况。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相关文章: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7-28

心理团体辅导方案12-11

心理团体辅导方案03-16

(经典)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7-28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05-19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7-10

学校心理团体辅导方案03-30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04-15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