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24-01-02 13:41:04 方案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方案汇编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方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方案汇编4篇

课题研究方案 篇1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1.课题提出背景或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应和“返朴归真”的'呼声,为了避免课堂走上“重分析轻感悟”的老路子,于是,“琅琅书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唱起了主角。于琅琅书声中,我们看到了一幕幕由师生共同演绎的激情飞扬。每一次聆听中,也总期待着心潮与之共同起伏的时刻,然而,又有几次真能让自己尽兴而归呢!。基于以上情况,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是当务之急,根据本人所任教年级和区教科室对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提出的相关建议,特确立此课题。

  2.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朗读,如何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收获,如何让朗读读得有意义,这都是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于“琅琅书声”中我们共同期待着:“读”占鳌头的阅读教学中,真能“读”当一面!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

  1.研究目标:

  (1)进一步研究小学四年级此年龄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2)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切合学生并利于培养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地相关练习片断;

  (3)通过研究,形成小学四年级朗读能力训练的相关方法及系列性集子。

  2.研究内容:

  (1)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及相应的训练要点;

  (2)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现象和特点;

  (3)立足课堂,设计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反复实践,证明其有效性。

  3.研究措施

  (1)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的内容和训练要点排出并进行整合;

  (2)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现象和特点设计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3)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朗读训练是否有效,并归纳整理。

  (三)研究时间与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时间:

  2.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或报告;

  (2)《立足课堂,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篇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说,数学的概念教学应该是教学命脉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数学概念,思考其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措施。在我区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中,初赛与复赛确定的课题《相交线》《变量与函数》都是概念课,从比赛中看有接近一半的选手在概念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给出定义,尤其不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在解题中的应用,这也是我们选择概念课教学来研究的目的之一。此项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十二·五哈市科研课题《新授课研究》的子课题。那么如何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将做为我们学科本年度研究的`小课题。

  二、研究的策略及过程设计

  1、吃透概念的结构,研究揭示概念教学的主要过程。

  教研员与名师工作室的八名成员,做为课题的先行组织者,利用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团队,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形成概念教学的主 要框架。本学期每位名师利用此框架进行教学实践一次,深度体会感悟。

  2、学科开展专项教研活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操作,进行系列

  研究,检验并完善形成的教学框架,学科教师经历研究的过程,体会教学中应让学生如何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计划本年度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研究。

  本学期11月12日利用教研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形式:名师工作室教师同课异构。

  3、分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在此领悟其内涵,形成比较完备的概念教学基本框架。

  4、区域联合体活动研究,区域联合集体备课,确定概念课教学内容,可在区域联合体活动中通过同课异构加以论证。

  11月26日区域联合体活动,名师参与指导的青年教师同课异构。

  三、研究方法

  采取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人员确定

  1、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

  2、六、八学年全体教师

  五、成果的预期

  1、形成比较完备的概念教学基本框架。

  2、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达到学科教师会备概念课,会上概念课,会评概念课。

课题研究方案 篇3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的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学习。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是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也只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读书能力。《课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文60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说:“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探索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已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三、研究内容

  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中外名著、跟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介绍、优美的儿童诗歌、泰戈尔散文诗等。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

  五、主要措施

  1、营造书香教室,吸引学生课外阅读。

  2、结合课文教学,指引学生课外阅读。

  3、组织相关读书活动,激活学生课外阅读。

  4、开展读书竞赛,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好本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制订出班级读书计划。

  3.征求学生意见,完善研究内容。

  4.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着手进行实验研究;

  2.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课题实验研究的终结性报告。

  2.实验研究成果展示。

  七、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阅读能力。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研究方案 篇4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自己从教的实践及有关理论,不难看出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所起的作用。本学期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研究内容,以中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研究方案制定如下:

  一、课题提出新《纲要》提出:

  幼儿美术活动的目标在于幼儿兴趣的培养、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通过手的动作,利用五彩的线条、大块的色面,刺激幼儿的视觉,给予幼儿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一定的兴趣。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美术专指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的内容。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其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

  二、研究意义《纲要》中指出:

  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而在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中,绘画活动以其灵活的形式、鲜活的图象、丰富的内容、灵动的线条、艳丽的色彩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也特别喜欢进行绘画活动,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飞心灵,跨越时空的自由想象,因此,绘画活动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宣泄自己的情感的重要途径,而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享受着自由与创作的快乐的同时,其它各方面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 正确的教育意识直接带动教师积极的教育行为。有着如何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意识,在以往的绘画课堂中,教师总会拼命地去强调安静作画并以此为理想的作画常规,侧重于技能的掌握,以至于往往评价的是作品形象临摹的准确性,把评价点落在“像”与“不像”上,这些都是对幼儿为何要进行绘画活动的理解上的偏离。我们应认识到:孩子参与绘画活动是一种乐趣,在这种愉悦中,他们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尽管他们画的形象也许有些歪斜,也许与生活中的真实还有些距离,却恰恰是他们在创造“艺术”,是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传达、去表现自己的感知。

  当然,有些年轻的教师又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中走过了场,出现了只要求幼儿的“充分想象”,以至于模糊了绘画教学最基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没有一定的技能,幼儿最终也难表达自己的所想。因此,当我们树立和认识到幼儿园绘画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借助绘画这一载体,以达到将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因素的提高与发展与绘画融合一起、相互影响,有效促进时,我们也会全方位的考虑影响着这一能够促使幼儿多重能力发展的活动形式的各方面因素。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材料的展示,让幼儿形成多种感官表象。

  2、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3、运用多种绘画方式,提高幼儿绘画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探索如何帮助幼儿形成多种感官表象。

  2、研究怎样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如何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即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研究结论,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结论。

  2、观察法: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论述进行直接、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3、调查法:通过现场考察、观察、调查、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现 状作出科学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方法。

  4、经验总结法:以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为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分析、核实、验证,从而使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收集相关的资料 卢梭的话 “应完全依赖具体事物”,就是说幼儿应通过感觉直接接触事物而学习,因为唯有通过这种直接接触,才能为幼儿抽象思维打下坚实基础。所以一开始要收集大量与绘画相关的材料。不仅对于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师自身也要收集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实施研究。

  2第二阶段:提高绘画兴趣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而且让幼儿觉得绘画是在游戏。运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引起绘画的兴趣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能激起幼儿的操作欲望,绘画可选择的工具十分丰富,有油画棒、蜡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毛笔、油画笔、棉签、彩色粉笔、印章、水墨、水粉等。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通过线条、图形、色彩、构图等手段,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3、第三阶段:提高绘画技能研究何种方式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单一的绘画方式往往让孩子们枯燥乏味,我们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多样性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玩在其中并能学到知识。在这个阶段就要培养幼儿的基本技能。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作品,让幼儿觉得绘画就是在“玩”游戏,同时让幼儿感受绘画是件快乐有趣的事情,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设计活动来锻炼幼儿的技能。如《下雨了》、《大草坪》、《妈妈的长头发》等等,不断提高幼儿的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4、第四阶段;总结

  ①、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

  ②、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方案】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方案11-11

[经典]课题研究方案11-27

课题研究方案11-14

课题研究方案11-08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04-25

(优秀)课题研究方案07-17

课题研究方案[推荐]07-09

课题研究方案【优】07-09

【集合】课题研究方案07-21

课题研究方案[优选]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