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4-13 08:34:47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热]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方案[热]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课前准备】

  1、拍摄学生参观特殊学校的活动场景;

  2、布置学生收集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

  3、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4、了解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并想一想该怎样安慰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

  情境一:

  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看大屏幕。

  (师点击课件,课件出故障。)

  2、请老师帮忙,课件恢复正常。

  3、引入教师对帮助者的感谢。

  4、引导学生向他表示感谢!

  (师生共同鼓掌表示感谢。)

  情境二:

  1、播放课件: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2、师揭题:

  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

  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真心实意表示感谢并及时给予评价。)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

  情景三:

  1、(放录像天地对话)31岁的聂海胜叔叔和他妻子女儿的天地对话。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看后,师问:聂海胜叔叔的妻子和女儿说了些什么?聂海胜叔叔有什么反应?

  2、师小结:

  安慰别人,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用鼓励、同情、委婉、动情等得体的话语打动人心,使别人得到真正心灵上的安慰。

  板书:

  话语得体

  3、你们看,我们的小烦恼信箱还有很多有烦恼的同学需要沟通: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他同学试着用你们得体的话语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同学,排解烦恼。

  (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

  4、小组愿意上台展示安慰同学排解烦恼的招数?

  全班互动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纳溪区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同时大屏幕出示:

  诗《安慰》。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验证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含用字母表示);

  2、能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引发猜想

  1、谈话:在数学课堂中,大家都非常欣赏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同学,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哪位同学最先博得大家的欣赏!

  2、教师报题,学生起立抢答。

  3、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很难分出高下,下面换一种比赛形式。

  (课件演示:一次性计算两道题,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启发猜想:这几天我们在学什么计算题,(笔算乘法)感觉怎样?联系刚才我们做的两题加法,你想到了什么?

  5、引导猜想:a、乘法中可能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b、猜想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它们。

  {板书猜想结果: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二、合作探究,举例验证

  1、引导验证方法:老师为什么要在等号上加“?”!谁有办法把问号去掉?

  请学生当即举一个乘法交换律的例子。(板书:学生所举例子,注:举例证明)

  质疑:举一个例子能证明这个运算定律的正确性吗?(可能是巧合)

  那怎么办?需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一起举例!

  2、小组合作验证

  3、归纳两条乘法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揭示课题。

  三、学以致用,加强巩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笔者认为将两课时合并为一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计算应用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

  2、经历过程,强化体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从猜想→验证→应用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引导、参与。更多的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是学生感觉学习知识的需要而展开学习。如:由加法的简算快捷而受启发联想到乘法要是也有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该多好!从而激起探索新知的`渴望。再如:当体会到举一个例子无法验证说明问题,需要举更多的例子时,让学生考虑怎么办?从而讨论解决方法:大家一起举例。再如:得出结论后,当然想到拿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这比由老师步步安排好学习步骤要好得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高涨。

  3、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在数学知识领域内,“猜想→验证→结论”是十分有效的思考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同时,在验证环节中涉及到常见的证明方法——举例证明。同时渗透了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辨证关系。总体上说: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了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设计方案 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

  【师生学习目标】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重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互评。课文、生字都在一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奖励、评价的方法也与课文紧密结合,如设“荷叶金奖”、“开心荷花”等。教学过程适当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入情入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看我写两个字,书写:荷叶。能读出来吗?再读一次会更好。(给叶注音)加一个词你们能再读一读吗?

  板贴“圆圆”。

  生读。

  真好,读得再圆些。

  (生读)

  师:这美丽的荷叶长在什么时候啊?

  生:夏季。

  师:同学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夏天,谁愿意把画拿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

  (小组交流,师随机展示图画。)

  师:同学们的夏天真美,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池塘里找夏天,因为那里有美丽的荷叶姑娘等着我们呢!

  (播放影片)

  师:你想对荷叶姑娘说一句什么话?

  生自由表达,师随机板画,并请同学读第一段。

  师:真美啊,我还想听一遍。

  生再读第一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图说:“这美丽活泼的荷叶姑娘,有许多好朋友和她在一起玩,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听,他们来了”。

  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你听到了什么?都有谁在说话?我这里有许多的小伙伴,同学们能把他们找出来,送到玩的地方吗?生板贴,

  师:你们真是能干的孩子,荷叶姑娘感谢你们,这是她送你们的礼物。送荷叶。

  2、生自读课文:

  师:这么美的故事,同学们快美美地读一读吧,荷叶姑娘今天还设了荷叶金奖,奖励读得认真的小组,看哪组能拿到。得了金奖组的小朋友,如果读完后对自己很满意,就拿一片荷叶,那是荷叶姑娘的礼物,开始。

  3、汇报:

  师:谁拿到了礼物?真棒!课文读得好,字也一定能读准。我有几个字请教小朋友们,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4、理解课文,美读课文: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到池塘中看看,小伙伴们都在干什么。师先出示文中荷叶水珠的动画,请同学说一句话。师说: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图意?生先自由说,再读文。

  (结合画面来读,并相机指导字音。)

  5、师生活动:

  师: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小伙伴们正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也做小伙伴去玩吧。放音乐活动。

  三、学习理解课文

  师:为了玩得更愉快,我们分成几个小队,跟着故事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哪个小组做小水珠宝宝队、小蜻蜓飞行队、小青蛙合唱队、小鱼儿游泳队。哪个小队玩得最尽兴,就奖荷花一朵。每个小组自读自演本段,一个人读,几个人演或几人读一人演 。

  (生活动)

  1、汇报:

  各队自愿上台,师询问刚才自己队把荷叶姑娘当成了什么,谈感受。板贴。下面的“观众”做评委,通过观看作出评价,“快乐指数”为多少,超过 4分就可以为本组摘走开心荷花。

  2、看板贴总结句式:

  师:这些小伙伴看同学们这么高兴,好象要告诉同学什么,我们听,小水珠说:生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后同前。

  3、扩展练习:

  师点击鼠标,回到荷叶图片。师:荷叶给小伙伴们带来了欢乐,如果小朋友们去池塘边玩,你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比一比谁是今天的创作大王。

  几个学生汇报后,师组织小组交流。

  4、巩固字词:

  师:我们就要离开池塘了,小伙伴们向我们告别,出示文中4个句子:

  ⑴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

  ⑵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⑶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歌。

  ⑷ 小鱼儿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读通。

  隐去句子,读生字。

  师:字宝宝也来了。这些字宝宝是谁呢?

  生读:荷、透、翅膀、蹲、嘻。

  师:字宝宝和我们是好朋友了,他们搬家了,你们还能认出来吗?读扩展练习短文:《夏季的早晨》。

  夏季的早晨

  清晨,草坪上静悄悄的。一位妈妈蹲在摇篮旁,笑嘻嘻地看着躺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小水珠也蹲在小草的肩膀上,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只蝴蝶飞来了,停在摇篮边,展开彩色的翅膀,跳着欢快的舞蹈,花儿笑了,小草也 笑了。夏季的早晨多美呀!

  5、写字:

  荷叶这么美,要把荷叶写美,出示“叶、美”生字卡片。

  生先读,再说怎样记,师写,问同学发现什么,生自己写,师注意指导写字姿势。师选择展示,小组内交流。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26

设计方案【经典】02-07

设计方案(经典)03-14

(经典)设计方案02-15

[经典]设计方案02-17

设计方案(精选)02-29

【经典】设计方案01-14

[精选]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经典)设计方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