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园出入管理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园出入管理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学校平面结构功能分区绿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华南师范大学惠阳附属学校位于星河丹堤项目用地最南端,用地呈带状,四周为校区及城市道路。用地红线范围内面积约为5.8ha,用地呈南高北低之势,场地内高差达近10m。总用地面积约为6.22万m2,总建筑面积为2.8万m2,其中幼儿园3900m2,中小学2.0~2.4万m2,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2%,是集景观、办公、教学和环保为一体的建筑特色。
2 设计理念
(1)结合原有总图规划设计,学校用地需充分利用周边景观资源,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完善规划方案的合理布局与形态。
(2)尽量集合规划区内景观资源。规划以充分利用山体、山谷、水域的现有资源,建筑总体布局用该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合理共享内部教学及管理资源,体育运动场地可相应集中,便于社区共享使用,学校使用面向楼盘业主,同时也应兼顾外来适龄儿童,学校的停车场地可以适当与周边小区停车场共享。
(3)加强环保和节能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1)注重环境保护,力求环境不受污染。2)设计中尽量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做到安全、节能。
3 总平面及单体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3.1平面结构规划
本新校园的平面结构规划主要采用“一心、一轴”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突出惠州文化,合理的空间布置和绿化环境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学习。
(1)“一心”,即入口礼仪广场核心区。在校区主入口设置礼仪广场,由行政办公楼、幼儿园教学楼围合而成,既是学校标志性的入口空间,又是师生在校园内休闲、交往的“客厅”。校前广场内可以进行迎宾、庆典、聚会、展览、表演等多种公共活动,是学校最重要的礼仪性空间。广场周围绿树环绕,视廊通透。
(2)“一轴”,即文化轴——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从幼儿园主入口开始,由教学楼和
实验楼之间的线性绿化长廊组成长约300 m的文化轴,突出惠州文化、华师文化和惠州阳光新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用环境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两区”主要是针对幼儿园要求有独立用地的规定,规划方案在形象上是整体化的设计,同时也兼顾幼儿园的特殊要求,将整片用地分为北面的幼儿园区域和南面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区域,实行分区管理。
功能分区
校园分区依照“全盘考虑,相对独立,集中布局,方便联系”的原则,从北到南将校园分为两大分区。分别为:幼儿园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区。
规划方案在形象上是整体化设计的基础上,同时也兼顾幼儿园针有独立用地的规定,将整片用地分为北面的幼儿园区域和南面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区域,实行分区管理。
(1)幼儿园区——位于用地最北端和主入口礼仪广场之间,由教学用房、后勤及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等,该区四周以绿篱与周边用地相隔,独立管理。
(2)九年一贯制学校去——位于主入口礼仪广场以南。由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食堂(含风雨操场)、教师宿舍、学生宿舍以及200米跑道和五片篮排球场组成。该区按照“品”字型结构合理布置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体育活动的场地。
3.3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校园交通组织遵循“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原则,创造舒适、宜人、安全的学习环境。
3.3.1口设计
用地主要设4个主要出入口,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各设置两个。
(1)幼儿园主出入口:用地北侧与小区道路相接,兼顾业主及外来人员的儿童就读,避免将接送人员大量引入小区内部。
(2)幼儿园次出入口:幼儿园东南角设置后勤处入口,方便后勤的货运出入及教师上下班需要。
(3)学校主出入口:设置用地的西侧,以辅道与城市内环道路相连,既减少外来接送人员对小区内部生活的干扰,又与礼仪广场一起形成沿街的立面形象。
(4)学校次入口:设置在用地的东南侧,与小区的内部道路相连,兼顾小区内部儿童出入和后勤货物出入的需要。
用地范围内部采用周边环形道路,按照通而不畅的原则设计,既可以满足消防需要,也可以降低内部车行的车速,避免对于内部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干扰。
3.3.2人行
根据“步行优先”的原则,在校园中心区域结合景观、轴线布置步行道路。校内主要人流在各处广场集散,同时方便课间大量学生流的移动。沿文化轴布置的休闲步行小径,为师生提供“非正式交往空间”。
3.3.3 停车场设置
为适应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接送的需要,规划充分考虑了汽车的停放问题。在校园主入口外侧及周边区域,在入口广场、校前区和厨房堆场等处布置相应数量的停车场地。满足中学校车车位按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校车车位≥0.6个,小学、幼儿园按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校车车位≥0.8个的要求。
3.4消防规划
(1)规划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规划及建筑防火规范,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工种积极配合,使硬件设施等达到规范要求。
(2)用地范围内一共设置四个出入口。两个区域均按组团进行布局,每个组团规划有两个出入口。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或小区内部主要道路对接。
(3)规划中,各建筑物安全疏散出口均不少于2个,消防车道均可到达每个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等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
(4)除机动车道外,人行道在紧急情况下均可作为消防通道,各建筑单体四周均形成环形的消防通道或场地。
竖向设计
(1)规划顺应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依据原有地形,采用不同台地布置建筑和运动场地,对局部山体进行合理的整治,保证用地内土方基本平衡。
(2)建筑物地台标高高出室外地面为0.3-0.45米,道路控制坡度为i=0.002至i=0.05。
绿化景观系统
整个用地按花园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校园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临近道路交通噪音的干扰。校区内集中绿地是区内老师与学生活动、交往的重要场所,区内的集中绿地分五处设置,分别位于主要建筑周围。区内绿地与广场、行政楼、实验楼等建筑有机结合。以绿化景观中心为主要元素,并通过道路绿化,与各建筑组群的庭院绿化联为一体,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
(1)第一层次是主入口礼仪广场区:礼仪广场区是整个校园的共享活动中心与景观中心,师生休憩交往的理想场所,提高了整个校园的环境品质。
(2)第二层次是文化轴绿化:以惠州文化、华师文化及惠州惠州阳光新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为线索,结合重要历史人物,以雕塑和小品为手段,突出强调校园文化和品味。
(3)第三层次是组团间绿化:将规则严谨的建筑群体与自由开放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疏密有致,建筑通过道路和围合的院落空间融为一个整体。
(4)第四层次是建筑组团内部庭院围合感比较强的过渡空间。为行政办公、学术研究提供清静、幽雅,又富于生趣的理想环境。
总体来说,校园景观空间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将山林、绿地、文化和建筑相互结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在校园建筑设计时,如何充分利用周边景观资源,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完善规划方案成为建筑设计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建筑总体布局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并能合理共享内部教学及资源,实现学校的停车场地可以适当与周边小区停车场共享。另外,还要加强建筑的环保和节能设计,实现校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校园出入管理方案】相关文章:
车辆出入校园安全管理制度12-03
校园绿化管理方案04-07
校园物业管理方案09-05
学生出入校管理制度08-18
车辆出入管理制度(精选3篇)05-21
启用校园车辆出入识别系统通知03-24
校园管理方案范文(精选13篇)04-29
校园车辆安全管理方案通用11-05
校园网格化管理方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