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5-02-11 08:49:43 欧敏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精选6篇)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1

  活动目标

  1.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在扮演角色的游戏过程中,感受身体活动的快乐,乐意参与学习和表演儿歌的.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鸡、鱼、菜若干,篮子。

  教学过程

  一、游戏《买菜》

  1.出示篮子

  提问:这是什么?我们能用它干什么?

  2.游戏

  (1)陪妈妈去买菜

  教师:我来做妈妈,谁愿做我的小乖乖?(请一位幼儿)

  教师一手提篮,一手携着幼儿,边走边说:

  “小乖乖,上菜场,陪妈妈,去买菜。”

  (2)选菜

  教师:菜场到了,小乖乖买什么菜?

  我和小乖乖选了什么菜呀?(鸡呀、鱼呀、大青菜)

  (3)抬菜

  教师:这么多菜怎么拿回去呀?

  我们一起用两只手抬,哎唷哎唷抬回来。

  二、欣赏和学习儿歌

  1.朗诵

  教师:买菜的游戏真有趣,我把买菜的事编了一首儿歌,名字叫《买菜》。

  2.听录音,边拍节奏。

  3.跟着录音学念一遍。

  4.分组练习,请幼儿分成两组,先后随妈妈去买菜,同时念儿歌。

  三、练习巩固儿歌

  1.如果妈妈去上班,家里还有哪些人可以去买菜?

  2.请个别幼儿扮演奶奶、爷爷找乖乖去买菜。

  3.请男孩做爸爸,女孩做乖乖一起去买菜。

  四、结束部分

  教师:买了这么多菜,放到娃娃家给娃娃做好吃的哟。

  儿歌:小兔买菜

  小兔子去买菜,

  卖白菜给爷爷。

  卖萝卜给奶奶,

  爷爷夸他好宝宝。

  奶奶说他好乖乖,

  小兔小兔你真乖。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 幼儿能理解故事《小兔买菜》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如“我要买……”“多少钱一斤?”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蔬菜的认知,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 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

  1. 《小兔买菜》的故事图片、视频。

  2. 各种蔬菜的实物或卡片,如胡萝卜、白菜、西红柿等。

  3. 模拟菜市场的场景道具,如小摊位、小秤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买菜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跳。歌曲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也会去买菜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小兔买菜》的故事。”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生动地讲述《小兔买菜》的'故事,同时展示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小兔子去买了哪些菜?”“它是怎么和卖菜的叔叔阿姨说的?”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3. 学说对话(10分钟):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讲到对话部分时,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如讲到“小兔子说:‘我要买胡萝卜,多少钱一斤?’”时,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兔子的语气学说这句话。然后,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对话表演,一组幼儿扮演小兔子,另一组幼儿扮演卖菜的人,练习对话。

  4. 认识蔬菜(10分钟):教师拿出各种蔬菜的实物或卡片,向幼儿介绍蔬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营养价值。让幼儿观察、触摸蔬菜,加深对蔬菜的认识。同时,提问幼儿:“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游戏环节(10分钟):创设模拟菜市场的场景,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顾客和摊主。顾客要说出自己想买的蔬菜名称和数量,摊主则要回答价格并进行交易。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学到的对话进行交流,如“我要买……”“多少钱一斤?”“给你钱,谢谢!”等。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买菜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延伸

  1.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蔬菜。

  2. 在角色扮演区投放更多的菜市场道具,丰富游戏内容。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熟悉故事《小兔买菜》的情节,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合作。

  3.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蔬菜,了解蔬菜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在游戏中体验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2. 难点: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小兔买菜》的故事音频、PPT。

  2. 制作蔬菜卡片,上面标有蔬菜名称和价格。

  3. 准备小篮子、小钱包等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播放《小兔买菜》的故事音频,同时展示PPT,引导幼儿安静地倾听和观看。音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小兔子去做什么了?”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回顾(10分钟):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同时结合PPT进行讲解,帮助幼儿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讲完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小兔子在买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游戏一:蔬菜分类(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蔬菜卡片。教师说出蔬菜的名称,如“胡萝卜”,让幼儿快速找出对应的卡片,并将卡片按照蔬菜的种类进行分类,如根茎类、叶菜类等。在分类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蔬菜的名称和特点,如“胡萝卜是橙色的,长长的”。

  4. 游戏二:买菜游戏(15分钟):创设菜市场的游戏场景,在教室里摆放几张桌子作为摊位,每个摊位上放上不同的蔬菜卡片和价格标签。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扮演摊主,一组幼儿扮演顾客。顾客拿着小钱包和小篮子去买菜,要说出自己想买的蔬菜名称和数量,如“我要买两根黄瓜”,摊主则要根据顾客的要求收取相应的“钱”,并将蔬菜卡片放入顾客的篮子里。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5. 总结(5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尤其是在语言表达和合作方面表现出色的幼儿。同时,再次强调常见蔬菜的名称和特点。

  五、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买菜的游戏,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买的蔬菜。

  2. 在科学区投放一些蔬菜的种子,让幼儿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幼儿能积极参与情景模拟活动,理解并讲述《小兔买菜》的故事内容。

  2. 在情景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3. 增强幼儿对蔬菜的认识,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难点:引导幼儿在情景中自然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互动。

  三、教学准备

  1. 布置一个模拟菜市场的场景,包括摊位、蔬菜模型、价格牌等。

  2. 小兔、卖菜阿姨等角色头饰若干。

  3. 《小兔买菜》的故事视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播放《小兔买菜》的故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像小兔子一样去买菜呀?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买菜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介绍(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模拟菜市场,向幼儿介绍各个摊位上的.蔬菜名称、价格和特点。同时,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小朋友们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卖菜阿姨,小兔子要去菜市场买菜,和卖菜阿姨进行对话,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再见”等。

  3. 情景模拟(20分钟):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头饰,开始进行情景模拟。扮演小兔子的幼儿拿着小篮子来到菜市场,走到卖菜阿姨的摊位前,说:“阿姨,您好!我想买……”卖菜阿姨回答:“好的,你要多少?”小兔子说出要买的数量,然后付款,说:“谢谢阿姨,再见!”在情景模拟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对话内容,如询问蔬菜的做法等。同时,教师在旁边观察,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分享与总结(5分钟):情景模拟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多吃蔬菜,不挑食。

  五、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小兔买菜》的故事。

  2. 在阅读区投放与蔬菜相关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手工制作和故事讲述,让幼儿理解《小兔买菜》的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制作简单的蔬菜手工。

  3. 引导幼儿认识蔬菜,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锻炼语言表达。

  2. 难点: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技巧,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

  1. 《小兔买菜》的故事图片、绘本。

  2.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材料。

  3. 各种蔬菜的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本《小兔买菜》的绘本,向幼儿展示封面,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封面上有谁?它要去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翻开绘本,生动地讲述《小兔买菜》的故事,同时展示故事图片,让幼儿仔细倾听和观看。故事讲完后,和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如“小兔子先买了什么菜?”“它是怎么和卖菜的人交流的?”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

  3. 认识蔬菜(10分钟):教师拿出各种蔬菜的实物或图片,向幼儿介绍蔬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味道。让幼儿观察、触摸蔬菜,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特点,如“西红柿是红红的,圆圆的”“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

  4. 手工制作(15分钟):教师示范用彩色卡纸制作一种蔬菜,如胡萝卜。先剪出胡萝卜的形状,然后用彩笔涂上颜色,最后用胶水粘贴。示范结束后,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进行手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蔬菜,它有什么特点。

  5. 故事表演(5分钟):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后,邀请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蔬菜,一起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扮演相应的角色,用手工蔬菜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

  1. 将幼儿制作的蔬菜手工展示在教室的美工区,供幼儿欣赏。

  2.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蔬菜手工,并讲述《小兔买菜》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律动和故事讲述,让幼儿感受《小兔买菜》的故事氛围,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在音乐中体验快乐。

  3. 引导幼儿认识常见蔬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在音乐律动中,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语言。

  2. 难点: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然地表现自己,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小兔买菜》的故事音频、动画视频。

  2. 制作与蔬菜相关的音乐律动视频,如《蔬菜歌》。

  3. 小兔、卖菜阿姨等角色头饰若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律动视频《蔬菜歌》,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唱一唱蔬菜的名称。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哪些蔬菜?”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播放《小兔买菜》的故事音频,同时展示动画视频,让幼儿安静地倾听和观看。音频和视频结束后,提问幼儿:“小兔子去买菜的时候,都遇到了谁?”“它买了哪些菜?”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3. 音乐律动(15分钟):教师再次播放《蔬菜歌》的音乐律动视频,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如模仿小兔子跳、模仿摘蔬菜的动作等。在律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蔬菜的名称,如“我摘了一个大南瓜”“我买了一把小青菜”等。然后,邀请幼儿分组进行音乐律动表演,一组幼儿扮演小兔子去买菜,另一组幼儿扮演蔬菜,随着音乐进行互动。

  4. 故事表演(10分钟):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头饰,进行《小兔买菜》的故事表演。教师播放故事音频作为背景,幼儿根据音频中的情节进行表演,说出故事中的`对话。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5. 总结(5分钟):故事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保持健康的身体。

  五、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听《小兔买菜》的故事音频,进行故事表演。

  2. 在音乐区投放与蔬菜相关的音乐,供幼儿自主欣赏和表演。

【幼儿园小班语《小兔买菜》教学方案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02-20

小班活动方案设计范本08-13

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文06-16

小班小兔春游教案10-17

幼儿园《买菜》教案11-23

藏戏教学方案设计10-06

小班语言教案《小兔上幼儿园》反思12-25

小兔跳跳跳小班教案09-18

小班小兔送蘑菇教案07-19

小兔乖乖幼儿小班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