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 1
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重、难点)
2、能大胆的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准备:
水果胸饰若干、图谱
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课题
1、 小朋友,听,音乐响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2、 音乐起,师幼一起律动《碰一碰》
3、 我们玩得这么开心,有些水果宝宝也忍不住想跟我们一起玩了
呢,听听他们怎么唱的。
二、学唱歌曲
1、老师清唱《水果碰碰碰》
2、提问: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哪些水果宝宝?(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水果)
3、小朋友们再听老师唱一遍,听听到底是不是这四种水果?
4、这么好听的一首歌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水果碰碰碰》(老师说“碰碰碰”时双手碰一碰,幼儿易于理解碰的意思)
5、提问:你还听到歌曲中怎么唱苹果的?
6、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打开图谱“果。”,并清晰、稍慢的示范唱。
7、告诉幼儿这里有很多的果果果果,不能唱多,也不能唱少。指导幼儿学唱(老师点着果果。)
8、提问:那梨子他是怎么唱的呢?
9、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打开图谱“梨梨。”,并清晰、稍慢的示范唱
10、指导幼儿学唱“梨。”
11、小朋友,苹果和梨子在唱的时候我听出来有不一样的地方哦。请你仔细听听看,哪里不一样?
12、老师唱第一、第二句(这里老师可以点的'图谱并用手势引导幼儿观察到音高和音低的变化)
13、提问:你听到哪里不一样了吗?
14、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梳理小结:说得真好,苹果是往高的地方唱上去的;梨子是往低的地方唱下来的。
15、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幼共同唱第一、第二两句。
16、小朋友真棒。歌曲中怎么唱西瓜的呢?(同上)教师在后两句可以适当放手
17、葡萄?(同上)
18、师幼看图谱集体唱。
19、师幼一起边唱歌曲边表演(扭)
三、游戏中学习歌曲
1、小朋友唱得真好听。今天,我们也来到果园里来做做水果宝宝好不好?
2、幼儿贴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图饰,相互介绍、认识。(老师先说:我是XX宝宝)。
3、老师介入:嘿,我是XX宝宝,让我也一起玩玩好吗?
4、老师和幼儿进行碰碰碰的表演。
5、师幼一起找到自己对应的水果碰碰碰表演(2边)
四、延伸
1、师:除了我们今天唱的四个水果宝宝,还有哪些水果宝宝是我们没有唱到的?
2、请小朋友们把这些没唱到的水果宝宝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 2
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水果碰碰碰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 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感受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 尝试将认识的水果编进歌曲中进行游戏。
2、尝试接唱歌词,边唱边游戏。
重点: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难点:将认识的水果创编进歌曲里游戏(此环节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接唱“果果果果果果……”
活动准备
1、 磁带及录音机。
2、 水果胸饰。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
1、教师播放歌曲,请幼儿听听歌曲里唱了哪些水果。
2、教师请出这些水果。
二、初步体验游戏
1.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此环节不要求幼儿马上学会唱歌,重点是让幼儿在反复感受歌曲的过程中熟悉旋律,了解歌曲中提到的水果,并能随着歌曲节奏做简单动作)
2.幼儿初步体验音乐游戏规则。
分角色,教师出示相应的水果胸饰:你想当什么水果宝宝?(分别请苹果宝宝、梨子宝宝、西瓜宝宝、葡萄宝宝上来戴好头饰,相互碰一碰,拉拉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引导幼儿触碰同伴不同的身体部位,如:肩膀、鼻子、小脚、肚子、屁股等)
三、音乐游戏
全体幼儿扮演的水果宝宝围成一个大圆 圈,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碰一碰。苹果宝宝们在听到“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这句时来到圆圈中间随着“果果果果果果……”的音乐节奏找个苹果伙伴碰一碰,这句结束后苹果宝宝们回到圆圈上站好。其余三种水果宝宝听着音乐拍手。(教师弹琴伴奏,以灵活调整音乐速度)
(2)变一变。苹果宝宝们在听到“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这句时来到圆圈中间随着“果果果果果果……”手拉手,变大苹果或变小苹果,这句结束后苹果宝宝们回到圆圈上站好。其余三种水果宝宝听着音乐拍手。
四、替换歌词游戏。
引导幼儿将认识的水果替换歌曲中的水果进行游戏。
附音乐:
水果碰碰碰
1 1 /1 3 2 1 /5 5/
来 来,我 是 一 个 苹 果,
西 瓜,
5 6 3 4 /2 2 /2 4 3 2 /
果 果 果 果 果 果,果 果 果 果
瓜 瓜 瓜 瓜 瓜 瓜,瓜 瓜 瓜 瓜
1 1 7 6 /5 4 3 2 /
果 果 果 果 果 果 果 果
瓜 瓜 瓜 瓜 瓜 瓜 瓜 瓜
1 1 /1 3 2 1 /5 5/
来 来,我 是 一 个 梨 子,
葡 萄,
5 6 3 4 /2 2 /2 4 3 2 /
梨 梨 梨 梨 梨 梨,梨 梨 梨 梨
萄 萄 萄 萄 萄 萄,萄 萄 萄 萄
1 5 2 3 /1 - //
梨 梨 梨 梨 梨。
萄 萄 萄 萄 萄。
指导老师评议
1、一开始“水果宝宝”碰一碰的游戏中,发现孩子大多只碰屁股,可以及早引导孩子碰碰头,碰碰手,以正面为主。
2、在分配角色环节中教师能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选较好。但孩子对自己的`角色意识还不是很强,教师最好不要马上开始游戏,而是先以口头形式让幼儿熟悉自己的角色,或听到“西瓜”,西瓜宝宝快快站起,等熟悉后再正式进入游戏阶段。另外,教师的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游戏有点出入,关系不大,第一次只请了四个不一样的水果,互相碰的也不是同种水果,不利于第二环节游戏的巩固。最好第一环节多请几个水果宝宝,还是让孩子找一样的水果。
3、在第二环节正式开始游戏时,最好让孩子接唱“果果果果果果……”因为这毕竟是一个音乐游戏,音乐的部分也该有所体现。具体可先玩语言游戏——接龙。教师说苹果,幼儿找到规律,接唱“果果果……”再过渡到歌曲。
4、两个音乐游戏设计较好,孩子较感兴趣。
指导教师总体评议
音乐游戏是建立在孩子已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活动之前或活动中应该有让孩子熟悉这个歌曲的时间或环节,而丹丹过分地强调了游戏,忽视了孩子对歌曲的学习,不过,孩子对游戏倒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可见,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符合孩子的兴趣。
实习教师反思
本堂课我的设计初衷是让孩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比较欣慰的是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都特别投入,特别积极。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在这类课程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我太强调“游戏”,而忽视了“音乐”。尽管整堂课一直有老师伴奏,但孩子们只沉浸在游戏中,并没有几个孩子在随着音乐节奏拍手或接唱。
所以对此我的改进方法是平时让孩子多听听旋律,熟悉这首歌曲,在课堂上便可以很快带过,歌词的记忆也有一定的规律,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会比直接告诉他们有效果,而且这样更容易使孩子对此感兴趣。
相信在以后的此类活动中,我会设计得比这次精彩。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 3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区分4种常见水果(如香蕉、桔子、苹果、葡萄)的颜色,通过游戏加深印象。
2.通过参与游戏,增进幼儿肢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根据老师的指令快速反应,找到与自己颜色圈相匹配的朋友,体验游戏的互动性和乐趣。
活动准备:
1.户外场地,确保安全、宽敞,适合幼儿活动。
2.人手一个圆圈,共4种颜色(与4种水果颜色相对应,如黄色代表香蕉,橙色代表桔子,红色代表苹果,紫色代表葡萄)。
3.水果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介绍水果)。
4.动感音乐(用于热身和放松环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热身活动:
1.播放动感音乐,带领幼儿做动物模仿操,活动身体主要关节,如头部、肩膀、手腕、膝盖等。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小兔子跳、小猫走、大象甩鼻子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介绍水果:
1.展示水果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和颜色。
2.设定不同颜色的圆圈代表不同的`水果,如黄色圆圈代表香蕉,橙色圆圈代表桔子,红色圆圈代表苹果,紫色圆圈代表葡萄。
二、游戏《水果碰碰乐》
1.讲述游戏规则:
1.老师详细讲述游戏规则:每人手持一个圆圈,代表一种水果。
2.当老师说出某种水果的名称时,持有相应颜色圆圈的幼儿要快速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圈的朋友,并小手挨在一起。
3.强调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要求幼儿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2.示范玩法:
1.老师选取两种水果进行示范,如:“香蕉桔子碰一碰,小手小手动一动。”
2.示范过程中,老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清楚了解游戏的玩法。
3.开始游戏:
1.老师依次说出不同水果的名称,幼儿根据指令快速反应,找到与自己颜色圈相匹配的朋友。
2.游戏进行4~5遍,每遍结束后,老师及时纠错,表扬表现好的幼儿,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3.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调整游戏的难度和速度,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
1.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慢走、甩手等。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分享快乐。
2.收拾回班:
1.组织幼儿收拾圆圈,放回指定位置。
2.带领幼儿有序地回到教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继续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它们的颜色和味道。
2.可以将游戏《水果碰碰乐》与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如语言、艺术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3.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在家玩类似的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 4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常见水果(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感知颜色、形状、触感等特征。
2. 技能目标: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抓、捏、配对),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养成爱吃水果的'健康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清单:
1. 仿真水果:苹果、香蕉、橘子、葡萄各5个(软胶材质,安全无毒)。
2. 教具:
水果配对卡片(图卡+实物轮廓卡)
蒙眼布2条、不透明布袋1个
水果贴纸奖励若干
3. 环境布置:
圆形地毯(活动主区域)
墙面悬挂“水果乐园”主题装饰画
活动流程
环节1:水果宝宝来见面(5分钟)
1. 儿歌导入:
播放《水果歌》,教师手持仿真水果随节奏摆动,吸引幼儿注意力。
歌词示例:
“红苹果,圆又圆;黄香蕉,弯弯像小船;
紫葡萄,一串串;小橘子,脱下外套酸又甜!”
2. 感官体验:
幼儿围坐传递水果,用语言描述触感:
“香蕉摸起来滑滑的”“橘子表面有小点点!”
环节2:水果碰碰碰游戏(15分钟)
游戏1:神秘袋猜一猜
规则:将水果放入布袋,幼儿轮流伸手触摸并说出名称,答对可贴1枚水果贴纸。
教师引导:
“小手轻轻摸,先摸形状再摸纹路,猜猜谁是水果国王?”
游戏2:水果影子对对碰
规则:
1. 地面摆放水果实物,墙面投影水果轮廓;
2. 幼儿将实物放到对应的影子位置,配对成功集体鼓掌。
能力拓展:
“橘子的影子为什么是圆形?香蕉的影子像月亮!”
游戏3:蒙眼水果碰碰乐
规则:
1. 两名幼儿蒙眼,听指令用水果轻碰对方手中水果;
2. 教师提示:“苹果碰橘子”“葡萄碰香蕉”,碰撞后说出水果名。
安全教育:强调“轻轻碰,不扔不抢”。
环节3:水果分享会(5分钟)
1. 健康小课堂:
展示真实水果切片,讲解营养知识:
“苹果皮有维生素,香蕉能让便便通畅哦!”
2. 模拟水果沙拉:
幼儿用仿真水果练习“剥香蕉”“掰橘子”,放入玩具碗中,体验制作乐趣。
活动延伸
1. 家庭任务:
发放《水果调查表》,请家长带孩子认识3种新水果并画下来。
2. 区角联动:
美工区:水果拓印画(切面蘸颜料按压)
角色区:开设“水果超市”情景游戏
注意事项
1. 仿真水果需定期消毒,避免幼儿啃咬;
2. 关注过敏幼儿,活动中不提供真实水果食用;
3. 蒙眼游戏需教师全程保护,防止磕碰。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 5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多种感官感知苹果、香蕉、橙子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圆圆的苹果""弯弯的.香蕉"等短句。
2. 技能目标: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水果,尝试用印章拓印水果轮廓。
3.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萌发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魔术箱(内装苹果、香蕉、橙子实物)、水果图片卡(每种3张)、音乐《水果歌》、水粉颜料、胡萝卜印章、圆形海绵拓印工具。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水果,能说出至少2种水果名称。
活动过程
一、魔法箱激趣(5分钟)
1. 神秘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法箱,里面住着水果宝宝,谁愿意来摸一摸?"
2. 感官探索:
幼儿闭眼触摸水果,描述触感:"苹果圆圆的,香蕉弯弯的。"
教师引导观察颜色:"苹果红红的,橙子黄黄的。"
3. 巩固认知:"请水果宝宝回家"——根据特征将水果送回对应颜色的篮子。
二、游戏"水果蹲蹲乐"(8分钟)
1. 规则示范:教师戴苹果头饰示范:"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
2. 分组游戏:
幼儿佩戴水果胸牌,3人一组进行游戏。
教师随机增加难度:"红苹果蹲,黄香蕉蹲。"引导关注颜色特征。
3. 点数练习:每组根据指令取对应数量水果:"拿2个苹果,3个橙子。"
三、创意美术"水果印画"(10分钟)
1. 教师示范:用胡萝卜印章蘸红色颜料印苹果,海绵拓印工具蘸黄色印橙子。
2. 幼儿操作:
自由选择材料创作水果图案,教师巡回指导:"弯弯的香蕉用什么工具印?"
鼓励添加背景:"水果宝宝住在果园里,我们用绿色画小草。"
3. 作品展示:将画纸贴在"水果园"主题墙上,幼儿用"我印了XX水果"句式介绍。
四、活动延伸(2分钟)
1. 生活渗透:午餐时开展"水果品尝会",引导观察切开的水果形状。
2. 家园共育:发放《家庭水果调查表》,记录周末认识的新水果。
教学反思
亮点:魔术箱和印画环节激发幼儿参与热情,90%幼儿能准确描述至少2种水果特征。
不足:部分幼儿在点数时出现手口不一致,需增加实物操作机会。
改进:在角色区投放"水果店"材料,通过买卖游戏强化数物对应。
【水果碰碰碰小班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小班综合活动方案碰碰车03-16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给娃娃送水果03-16
小班社会活动方案蔬菜和水果10-04
小班水果教案07-21
小班舞蹈教学方案01-25
小班健康活动方案干净的水果真好吃03-16
小班教案《分水果》10-27
小班教案《水果歌》10-27
小班水果歌教案11-05
小班教案认识水果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