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科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08 17:31:52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科学工作计划合集九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工作计划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工作计划合集九篇

科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涉及温度的测量和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从我们知道的磁铁开始,来了解磁铁的两极和作用,制作指南针。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2.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3.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问题,做到有秩有序,该做实验的时候认真做,该听讲的时候不能开小差。在教学中,觉得是重点的,要求学生划线,或做其他记号,及时背诵和复习。

  4.作业本能做到及时批改,及时校对,及时订正。

  (二)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科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1)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2)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3)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4)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1)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2)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1)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2)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1)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2)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3)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B、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C、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D、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E、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F、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G、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H、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B、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C、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D、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B、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C、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B、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C、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E、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F、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B、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C、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D、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E、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B、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C、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D、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E、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F、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G、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H、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1)观察物质的变化。

  (2)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5)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8)制作饮料。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第7课: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第8课: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B、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C、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D、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E、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2)过程与方法。

  A、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B、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C、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D、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E、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B、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3、实验清单:

  (1)制作“月球卡”。

  (2)画月相;模拟月相变化;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3)模拟造“环形山”。

  (4)模拟日食;模拟月食。

  (5)建太阳系模型。

  (6)建星座模型;认识星座。

  (7)制作活动观星图。

  (三)“环境和我们”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第1——4课: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从研究“我家一天的垃圾”开始,认识垃圾的数量、成分,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垃圾和对垃圾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期望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垃圾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现在行动上。

  第5——7课:学生将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了解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改变“地球是水的星球,水资源取之不尽”的错误观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进而实际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8课: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改善环境。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C、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D、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E、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F、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G、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H、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A、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B、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C、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

  D、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E、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F、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

  B、关注垃圾的处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C、培养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D、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E、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3、实验清单:

  (1)统计一天的垃圾。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设计垃圾填埋场。

  (3)观察比较商品包装盒;设计废旧物品的重新使用。

  (4)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

  (5)统计一天的用水量;制订节水计划。

  (6)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参观污水处理厂。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

科学工作计划 篇3

  1、本学期要抓好实验教材的研究工作,利用好“江苏教育网”中的教材教法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向全镇科学教师展示一些精品课例、精典案例等。

  3、加强与溧阳市教研室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种培训的机会。

科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

  (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

  (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习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

  (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

  (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

  (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科学工作计划 篇5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常见冷热现象如加热、冷却、散热、热传递等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亲身感悟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引领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乐音与噪音展开研究。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自己的营养行为,使学生意识到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懂得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是常用的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排序和分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的教材从内容看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的是综合单元也有专门的单元,大多数还是一个整合的单元,如《冷与热》单元就是一个整合性强的单元。从探究过程技能看其中第一次出现了假设和搜集证据的单元。本册教材将继续以活动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共分5个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冷和热》、《奇妙的声音王国》、《吃的学问》、《排序和分类》。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一些特征,知道空气与物体和生命的关系,形成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习惯。第二单元《冷和热》是根据《课标》中能量的表现形式――热现象和物体与物质――物质的变化来设计的,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感受身边的科学,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是围绕“分类”这一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展开的,并与本册教材的其他单元前后呼应,贯穿始终,在本单元中,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强弱、高低,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且利用查找资料、实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在实践中逐步学会运用“假设与搜集证据”去解决问题。第四单元《吃的学问》是根据《课标》中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来设计编写的,本着针对性、实效性、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等原则,紧扣孩子们的饮食生活,从他们的饮食现状入手,设计了一系列丰富而有趣的探究活动,带领孩子们来关注、探究营养与消化中的科学。

  学情分析

  探究对象上看,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把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一步;从探究水平上看,仍然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由扶着走到逐步放手,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在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学习假设与搜集证据,懂得假设的必要性和搜集证据的重要性,适当地融入一些解释或建立模型,使学生逐步习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去理解所学的知识概念,科学地去想事情,科学地去做事情。

  教学措施

  1、要合理使用教材。小学科学课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当根据本校实际因生而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法,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保障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注重探究式教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强调直接体验,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些问题和证据可以来自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做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记录,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实验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科学地实施评价。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每一单元也要有评价,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科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贯彻教科处和教导处工作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科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优势,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教研活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情况:

  1、科学组有三位专职教师、二位兼职老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乐于钻研教材。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积极筹备各种实验器材,教学中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培养。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理念、新课标的学习和钻研。由于实验室不能满足大班额的学生,使科学实验准备和实验教学活动不容易开展,再加上部分人对科学教学的不重视和任课教师任务重等原因,使科学教师完整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大大打了折扣。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实验是主渠道,但由于学校只有两实验室,没有实践活动场所,四个年级24班使用实验室,这给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推进课改实验成果,继续保持科学教学质量的领先地位。

  2、加强进修,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树优秀教师形象。

  3、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转变只重视语、数、外观念,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要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重视科学学习,要学生有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

  5、用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让80%的学生进入科学兴趣小组(名单一式两份交林波)。

  6、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与班主任联系成立航模小组,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7、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结合科学课程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和记录,撰写好课题报告,开展“科学记录”比赛。

  8、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多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9、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升科技示范学校形象。

  四、工作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修养。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继续学习科学课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课题研讨,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全面掌握教学目标。

  3、用新课标来评价衡量课堂学质量,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利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更新评价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经验交流,学理论,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继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开展撰写札记、反思等教研活动,按时上好远程教育资源课(材料交远教办陈标),教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创新,依托自己的教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6、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合理地安排各项教学活动,争取教学上有突破,有创新;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

  7、教师要翻阅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把握教学方向;要互相听课,本期每人听课十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教师要按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处工作计划要求完成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任务,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为中枢一小的腾飞努力奋斗!

  科学教研组

科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意见,围绕“五区”创建、深入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及建构区域和谐教育等主体工作,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拓展研究领域,增强服务职能,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研究品质,不断出思想、出理论、出经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支撑。

  二、主要工作

  (一)打造一个特色

  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继续把微型课题品牌做大做强。第一,以“十二五”省级立项课题“微型课题研究的研究”为抓手,深入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改进、完善申报、立项以及管理与评价办法,逐步建立“发现问题——了解原因——制定对策——尝试改进——总结反思”的微型课题研究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参加微型课题研究的现状,加强对调查、课堂观察、实验、研究课、沙龙研讨和成果梳理等研究活动的指导,尤其是要大力推广研究课,把研究课作为微型课题研究的常态活动;通过展示、交流、评比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查,不断提高区域整体研究水平;第三,进一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微型课题,力争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研讨活动。

  (二)突出两个重点

  1.大力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依托“活动教学研究中心”和“微型课题项目中心”,规划10个招标项目、50个重点课题、500个微型课题,深入研究“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力求思想上有突破。系统地研究“活动教育”以及与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活动单导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让学生自由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进一步确立科学的、正确的改革观、教育观、质量观奠定思想基础。

  (2)力争理论上有发展。第一,进一步研究“活动单导学”的方法论,逐步理清、建立“活动单导学”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的原理与原则;第二,尽快做好“活动单导学”具体教学方法的分类工作,揭示不同方法的应用手段、作用、性质以及效果,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用、会用的教学方法。

  (3)力推实践上有创新。第一,通过深入总结、反思和提炼教育 教学实践,不断发现新做法、挖掘新经验、树立新典型;第二,建立“活动教育研究中心”基地学校(微型课题招标项目中标单位),确定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在学习小组建设、活动单的设计与呈现、学科活动常模的建构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4)力促推介上有成效。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争取机会让老师、校长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空间中展示、交流“活动单导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在主流媒体上宣传、推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2.努力提升区域教育科研品质

  (1)抓均衡,提升区域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第一,开展教育科研扶贫活动,通过结对帮扶、定向支援、循环交流等形式,发挥城区优秀教育科研资源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扶持农村以及薄弱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第二,建立教育科研共同体。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教育科研活动为纽带,以捆绑考核为抓手,以共同提高为目标,分学段建立城乡教育科研共同体,通过理念传播、文化影响、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强化优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连带”责任,使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接轨,实现共同成长;第三,搭建平台,为教育科研薄弱学校提供更多锻炼、展示、交流的机会。

  (2)抓高效,提升区域教育科研的管理水平。第一,会同教育督导室对学校落实《XXX市学校教科室工作考评方案》(皋教发〔20xx〕100号文)的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评估学校教育科研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制度落实、考核评价等工作,督查结果将作为年度考核与优秀学校教科室评比的内容之一;第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教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考核发证,逐步实现持证上岗,不断强化教科研管理人员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提高基层学校教科室的组织力与战斗力;第三,召开全市教育科研现场推进会,展示、交流先进经验。

  (3)抓优质,提升区域教育科研的成果水平。第一,创高效益的项目,通过“微型课题项目中心”“活动教学研究中心”“雉水名师工作室”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产生更高的研究效益。第二,争高层次的课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努力提升研究的档次和品位。第三,出高品质的成果,成立“X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研制出台《XXX市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创造条 件,鼓励教育科研多出优品、上品、精品。

  (三)抓实三项常规

  1.抓实“雉水名师工作室”的日常管理

  (1)健全、完善“雉水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机制,保障工作室的运行条件,加强对工作室活动的督查,做好对工作室的年度考评工作,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2)建立第三批名师工作室。

  (3)充分发挥“雉水名师工作室” 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送教到校、结对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建桥铺路”,通过以点带面、专兼结合,精心打造一支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科研队伍。

  2.抓实教育科研阵地建设

  (1)办好《XXX教育研究》杂志及电子版,进一步完善编辑制度,增强组稿、编稿、用稿的计划性和时效性;加强与作者、读者的联系,通过改稿会、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稿件质量;创新编排形式,提高印刷质量,努力提升刊物的层次和品位。

  (2)办好微型课题研究网、活动教学研究网、XXX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网和教科室网页,及时更新内容,做到新、快、准,不断扩大教育科研信息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

  3.抓实省、市规划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1)把好“三关”:一是申报关,“十二五”第一批申报的省级课题通过了28项,纵比有进步,但横比还有差距,要加强培训和指导,把好申报关,提高通过率;二是开题关,开题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开题论证可以帮助主持人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可以弥补前期课题设计的不足,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三是结题关,根据省、市规划课题结题验收的标准,严格要求,宁缺毋滥。

  (2)建好“三制”:一是季报制,每个季度课题组必须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度,包括开展的主要活动与成效,市局教科室将以简报的形式在“XXX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网”上进行汇总通报;二是年检制,年检制度已经执行了五年,对淘汰“三无(无研究计划、无研究活动、无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年检的力度;三是“网管制”,建立课题电子身份档案及网络管理平台,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四)做好四项工作

  1.做好“XXX市优秀学校教科室”的创建与评选工作

  20xx年2~3月份进行督导评估,并形成督导评估报告。4~5月为整改期,存在问题的单位要形成 整改报告。6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正式评比。

  2.做好读书活动的推进工作

  (1)举办年度读书征文、读书笔记、青年教师藏书家评比活动。

  (2)举办“第三届XXX市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启动青年教师读书漂流活动、名师赠书活动)。

  (3)加强读书工作的管理和考评,以评促读、以评促学。

  3.做好学校教科研年度考评工作

  做好考评的组织工作,优化考评手段,运用考核杠杆,推动和促进基层学校自觉、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

  4.做好XXX市第六届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评比和年度班主任征文的评选工作。

  三、月度主要工作安排(上半年)

  一月份

  1. 做好20xx~20xx年度备案微型课题结题验收的组织工作;(邹晓明牵头)

  2.做好“十一五”省市规划课题结题的组织工作;(袁国剑牵头)

  3.研制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袁玥牵头)

  4. 做好“活动单导学”小创意评比的组织工作;(冒继承牵头)

  5. 制订20xx年度《XXX教育研究》编辑(组稿)方案,编辑20xx年第一期《XXX教育研究》;(冒继承牵头)

  6.研制20xx年度教科研工作计划;(袁玥牵头)

  7.开通“活动教学研究网”、“微型课题研究网”和“XXX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网”(冒继承、邹晓明牵头)

  二月份

  1. 召开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袁玥 牵头)

  2.做好“十一五”市级规划课题结题的组织工作;(袁国剑牵头)

  3.做好“十二五”20xx年度省级规划课题集体开题的组织工作;(袁国剑牵头)

  4. 做好20xx~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以及项目招标的组织工作;(袁玥 牵头)

  5. 筹划组建第三批雉水名师工作室;(邹晓明牵头)

  6.制订20xx年度读书活动计划,筹划“第三届XXX市青年教师读书会”及

  其它读书活动。(冒继承牵头)

  7.开展“活动教学研究中心”专题研讨活动;(冒继承牵头)

  8.制订教育科研帮扶计划,建立教育科研共同体;(袁玥牵头)

  9.会同教育督导室督查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情况。(邹晓明牵头)

  三月份

  1.做好“十二五”20xx年度市规划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袁国剑牵头)

  2.组织教科研帮扶活动,举办教科研共同体专题研讨活动;(袁玥牵头 )

  3. 组织读书征文、读书笔记、青年教师藏书家评比活动;(冒继承牵头)

  4.举办“活动教学研究中心”专题研讨活动;(冒继承牵头)

  5.做好20xx年第二期《XXX教育研究》组稿工作;(冒继承牵头)

  6. 完成20xx~20xx年度备案微型课题结题验收工作;(邹晓明牵头)

  7.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工作督查;(邹晓明牵头)

  8. 参加微型课题项目中心、雉水名师工作室的活动。

  四月份

  1.举办“第三届XXX市青年教师读书会”暨纪念“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冒继承牵头)

  2. 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工作督查;(邹晓明牵头)

  3.“活动教学研究中心”“微型课题项目中心”招标项目专题研讨活动(袁玥牵头)

  4.编辑出版20xx年第二期《XXX教育研究》;(冒继承牵头)

  5.完成“十一五”省、市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袁国剑牵头)

  6.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邹晓明牵头)

  五月份

  1.做好20xx年度优秀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申报、评审组织工作;(邹晓明牵头)

  2.对一线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查;(袁玥、邹晓明牵头)

  3.举办《XXX教育研究》改稿会;(冒继承牵头)

  4.召开XXX市教育科研工作现场推进会;(袁玥牵头)

  5.做好20xx年第三期《XXX教育研究》组稿工作(冒继承牵头);

  6.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督查。(袁国剑牵头)

  7.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整改工作督查;(邹晓明牵头)

  六月份

  1.策划在《上海教育科研》等主流报刊推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袁玥牵头)

  2.编辑出版20xx年第三期《XXX教育研究》(冒继承牵头);

  4.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评估工作(邹晓明牵头);

  5.教育科研共同体工作交流、展示。(袁玥牵头)

  七月份

  1.月初完成优秀学校教科室创建评估工作(邹晓明牵头);

  2.做好20xx年第四期《XXX教育研究》组稿工作(冒继承牵头);

  3.研制学校教科室主任上岗培训计划,做好第一期开班的组织工作;(袁玥牵头)

  4. 做好XXX市学校20xx—20xx学年度教育科研评估考核工作;(袁玥牵头)

  5.“十二五”20xx年省、市课题研究工作督查;(袁国剑牵头)

  6.“活动教学研 究中心”“微型课题项目中心”工作交流、展示

科学工作计划 篇8

  我校科学室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由于有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发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预定的工作目标。

  1、科学室工作规范化

  学校制定了一整套实验管理规则。如实验教师岗位职责、仪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赔偿制度并张贴在墙,实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都能严格按以上的制度执行。教学使用时都有进出登记。我们个性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注意做好危险药品的保管工作。注意防火、防水、用电安全。持续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对公用物品进行维护,坚持了勤俭办学的原则。

  2、仪器管理有序化

  科学室管理有序,每个柜都有反映资料的目录卡,帐物相符、物卡相符、帐物卡相符。期末清点仪器设备数目,检查损坏程度。

  3、教学仪器维护、保养经常化

  根据仪器不一样的要求做好通风、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生物标本采取防潮、防鼠、防蛀等措施,对损坏的仪器及时维修,及时做好损坏维修记录,使实验仪器处于可用状态。经常教育学生要用心实验,勤俭实验,保护仪器,尽量不浪费;我们还教育学生规范实验操作程序,防止不必要的损坏,杜绝实验事故。

  4、实验教学与研究方面

  为提高科学室的使用率,期初订好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凡教学大纲与教材规定做的演示与分组实验,我们都想办法给学生开出。分组实验的`材料有四个来源:

  (1)仪器室内分组实验盒;

  (2)学生下发的实验耗材;

  (3)自制自购分组实验材料;

  (4)发动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废旧物品。

  用心安排好实验所需用品、药品,提前根据教学进度准备好,演示和分组实验发奋开足开全。本学期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教学做到规范化,每次演示与分组实验都预先写好实验通知单,课堂上的演示、分组实验有仪器配备、使用状况、过程等整体效果记录。

  实验完毕后的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整理收放原处,以便下次使用。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充分使用,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实验教学活动纳入学校教研活动中,经常组织科学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好经验,不断使我校的实验教学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和完善。

科学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创建的学科特点,我们科学教研工作主要以梯度式作业设计为主题,以“不断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培养好学校科学学科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情况分析

  1、成员情况分析

  组长:陈盈盈

  成员:郑丽娅、林仁志、单程程

  我们组有四位专职教师,分别负责三,四,五,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积极钻研教材。教师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积极筹备各种实验器材,教学中能结合每课时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能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大胆创新。而且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每一节课其实都是教研课,每课的重难点我们都会拿出来分析,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有效的推进教研工作。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不能班和班之间交叉使用实验室,所以这个学期的`实验势必会有所减少,但我们尽量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因为实验探究是我们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3、社团安排

  因为疫情,社团本学期取消。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以梯度式作业设计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2、加强进修,积极参与个个类型的培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若这个学期培训减少,可以增加组内教研。

  3、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转变只重视语、数、外观念,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要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重视科学学习,要学生有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xx络研修学习。

  2、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围绕科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学不规范的问题,积极围绕实验研究过程设计、操作常规、数据记录分析、即时评价、学生记录单等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师要翻阅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把握教学方向;要互相听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根据教研室有关规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选活动,选拔及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各级竞赛,如基本功大赛、论文比赛等。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微课”制作,学生优秀实验记录单的评比活动,争取获得高层次交流的机会。

【科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科学工作计划03-28

科学工作计划03-08

《科学》下册工作计划04-03

科学组教研工作计划03-19

小学科学工作计划小学科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11-22

小班科学工作计划03-09

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03-13

科学工作计划三篇12-04

科学工作计划13篇03-18

科学工作计划1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