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3-11-17 06:59:0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为组长,州人大常委会社会委、州应急管理局有关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于7月下旬,对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察看了XX等,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大理市人民政府的情况汇报,州级发改、水务、林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我州于20xx年3月设立了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人员编制,按照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组建至今年6月,共有效组织应急救援55起,妥善处置了7起较大事故和自然灾害,完成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开展应急演练1011次。20xx年全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23年下降52.5%、52.8%。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州、县(市)两级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减灾委员会三个议事协调机构。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救援相关工作,下设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州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州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全州安全生产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州减灾委员会主要承担全州抗灾救灾和防灾减灾综合协调工作。州级三个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州应急管理局,负责做好日常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巡查考核等工作。

  (二)整合资源,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州共有各类救援队伍314支,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综合救援队伍为骨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等行业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全州有应急救援装备:挖掘机243台、装载机181辆、建筑货运自卸车84辆、压路机36辆、推土机5辆、吊车19辆、平地机4辆、战备桥60吨、货运运输车582辆。另外,大理消防救援支队依托15个执勤消防站,组建有5支地震救援重型搜救队、1支地震救援轻型搜救队,23支地震救援分队,配备有搜救犬16条,地震应急救援消防车59辆,防护类器材4352件套,探测类器材175件套,破拆类器材586件套,救生类器材755件套,警戒类器材554件套,及部分照明、洗消、通信类等器材。

  (三)完善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效能。完成了大理州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接入并整合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应急现场等感知数据,实现上下贯通,满足政务值守、应急响应、决策指挥、应急救援需要。目前已接入治安、交通高清视频监控信息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热成像摄像头监控信息、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和应急管理部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实现上连下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实现灾情的现场传输、远程会商、分析研判以及救援指令的接收、发出,基本实现了以州应急管理局为中心、州级重点部门和县(市)级应急局为节点,乡镇、街道为支点,直通直联突发事件现场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

  (四)防备结合,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1个应急总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7个专项预案(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本覆盖了常规突发事件。机构改革后,针对应急职能的归并调整,以两个办公室(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启动了自然灾害类和安全生产事故类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目前《大理州地震应急预案》已于20xx年6月16日印发执行,其余1个总体预案、6个专项预案正在修订中。20xx年全州举办应急演练1011次,参演人数710111人。其中,州、县(市)政府部门举办452次,参演人数70563人;企业举办演练559次,参演人数9348人。另外,在大理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举办4次,参演人数133人。

  (五)强化保障,抓实备战备灾能力。全州建成了以省级救灾物资大理储备库为中心,1个州级库、11个县级库为基础,51个乡镇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目前,全州共储备救灾物资(含省储备)帐篷11973顶,棉被58758床,大衣19419件,衣服26542套,折叠床25261张,床上用品14308套,毛毯10110床,彩条布4232件。同时,为降低救灾物资储备成本和丰富救灾物资品种,州减灾备灾中心与4个大型超市签订了救灾物资供应预售合同,与5个物流公司签订了救灾物资应急运输协议,能确保灾后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往灾区,受灾群众12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六)狠抓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为重点,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结合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共举办文艺演出11场,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60多版,组织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并“以案示警”开展了电动车火灾警示教育等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是乡(镇)、村(社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无专人负责,灾害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不精确;二是应急管理局与两支消防队伍(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在应急救援调度指挥、应急管理信息上报等,存在职能交错、职事交叉、职责交织等现象。

  (二)应急处置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滞后,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应急响应机制、应急资源调配、抢险救援力量整合与实际需求有差距。

  (三)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与现实需要存在差距,目前除大理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祥云县(矿山救护队)外,其余10个县都没有专业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门对社会救援力量管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缺乏规划、引导和指导。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树牢“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理念,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进一步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完善健全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最大程度地预防、化解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应急管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完善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重要救援队伍的协调协作机制,理清应急管理局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间职能、职责,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一盘棋的应急救援格局。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修订好总预案及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据预案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抓好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升应急队伍专业化技能和处置水平,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在应急队伍建设上,可借鉴其他地方依托消防救援建设“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经验,探索全州尤其是县(市)“一专多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五)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针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重点环节,重点谋划好应急管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2

省国土资源厅: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属丘陵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特殊的地貌和多年矿产开采,使我市部分地区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针对这一情况,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安徽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我市编制了全市范围内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复杂,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目前,我市已调查发现的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有的隐患点较为严重。而且我市每年汛期降水集中,单位时段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以往有所增高。为此,我市各级政府和市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多年来一直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群防群测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市共编制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件,各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8件,确保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我市于XX年发布了《芜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所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结合本县情况,编制县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市8个重点地质灾害点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印发施行。基本形成市、县、镇(办事处)三级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2、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设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三县四区国土资源局(分局)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局应急办与各县(区)局(分局)应急办联系逐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衔接更加协调,初步形成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建立各县区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点监测、预防和预警体系,明确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和负责人,建立群防群测网络,负责监测的单位和个人,广泛地收集整理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及时逐级上报监测结果。

  市国土局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地质灾害检查和巡查工作,监督“地质灾害群防群测明白卡”的发放,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险情和灾害等级。

  4、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分级响应,根据地质灾害等级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部门从核实险情、应急调查、抢险救灾、医疗救助和治安、通讯以及应急信息速报等各方面各司其职,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三、存在问题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要求,我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完备,已发布的各类应急预案需修正完善;二是监测预警能力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专业应急监测网络,预警体系,信息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困难,专业应急队伍数量不足,应急处置技能尚待提高;三是应急演练未做到经常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修订和完善各级和各地质灾害点预案,形成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2、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互联互通,形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统一指挥的协调体系。

  3、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知识教育,对各个隐患点的监测人和负责人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增加公众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和自救能力。

  4、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援演习,根据我市各隐患点的应急预案,适时地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3

  区市政公用局应急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应急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建章立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应急预案体系的组织保障到位有力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市政公用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抢险应急小组共5个,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各小组在局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实行分工合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打总体战,及时处理本局职能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每年,局系统层层签订了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全面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形成各级联动,层层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为各项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细化措施,优化完善应急预案

  一是完善体系,优化方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强化应急预案的制订。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急预案》、《防洪抢险专项应急预案》、《路灯设施应急预案》等10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等级划分、预防预警信息、预防预警行动和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制度,在组织领导、工作原则、通讯联络、人员集结、应急响应、处置流程、新闻宣传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大提升了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形成《成都市温江区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并装订成册。二是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假期期间,按时报送值班表,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局领导班子和值班人员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三是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机制,局领导带头,每天分片区采用徒步拉网式方式巡视巡查,切实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做到了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加强应急演练

  为高效有序地应对我区市政公用设施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应急救灾体系,检验我局应急实战效果,每年,我局都会组织一次市政、路灯、供水设施等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演练。应急抢险演练过程中,由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应急演练指挥部统一领导、科学决策、有序处置,各抢险队反应及时、迅速、措施得当,整个抢险过程高效有序,协调配合。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局应急实战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我局应急管理水平,增强了处置突发事件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同时,完善硬件设施,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加大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投入。加强了常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雨靴、雨衣、沙袋)的`储备,实行专人保管和定期检查,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完善的机制、严密的措施、科学的体系大大提升了应急管理和响应处置能力。“5.12”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方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局主要领导带头连续工作72小时以上,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一直做到勤巡视、严检查,每天对市政公用设施逐条街道进行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维护,全区未发生停水和水质卫生事件、燃气安全事故,市政公用设施正常安全运行,为促进抗震救灾工作科学、高效、有序进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报告(精选13篇)12-14

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自查报告06-15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2-0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2-31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5篇12-15

信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02-01

应急预案演练的工作总结01-12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报告02-23

乡镇值班体系建设报告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