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嗝嗝老师》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1
观看《嗝嗝老师》这个电影后,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对于一个从教十几年的老教师的我而言。洗涤心灵,反思自身工作,重新审视自我。
电影中的嗝嗝老师患上一种奇特的病,从小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成长,虽然有爱她的家人让她总是受伤心灵可以安放,但她对爱的需求却远远不够。直到老校长给他竖起大拇指。这不仅仅是一个鼓励,更是一种给她指明方向的北斗星,让她感受到了理解与爱,同时也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所以才选择做一名教师。工作中,碰到一群问题学生面对学生的挑衅。她惊吓、苦笑、斗智斗勇崩溃的时候,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看到这里相信每一位都会有很深感触。
问题学生们被感化后,她的课堂成了爱的海洋。孩子们爱上学习,取得了进步,她发自的内心的高兴。爱的种子就悄悄在孩子们心中生了根。孩子说她是指引方向的北斗星,她哭了,其实在她看来是孩子们才是照亮她的北斗星。这让她更加坚定她的教育生涯。
影片的亮点是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很新颖,寓教于乐,快乐学习,深受学生喜爱。她提倡开放体验式教学,比如把教室挪到篮球场上,同学们边玩篮球边学习物理和数学。又比如把教室搬到操场上,向学生扔鸡蛋既解决了早餐,又学到了抛物线知识。
好的.老师是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一起拿可乐做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一起吃饭,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和朋友一样。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有魅力的老师谁不喜欢?
联系自身我们的这个职业就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虽然暂时看不到他的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我们也给孩子做好了爱的根基。种下一颗爱的种子,总会有一天长出爱的果实。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2
教育给了我们宏大的舞台,更需要我们专业的引领。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
《嗝嗝老师》这一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自小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奈娜马图尔老师因病时常会发出嗝嗝的声音而被社会、同学嘲笑、嫌弃,甚至被学校劝退。在她最灰暗的日子里,遇到了可汗校长。校长的鼓舞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一生,从此做一名老师成为她最大的心愿。长大后的她即使应聘了18所学校,即使拥有理科硕士、教育双学士这样的高学历,但人们始终对这位打嗝的老师持有怀疑的态度,不被录用。当她再次来到她圣诺特克斯,有幸成为这里的老师时,她所要带的班级却是F9班一群被放弃、被嘲笑、被看不起,抽烟、喝酒、甚至打架的“坏”学生。在这里奈娜老师用她的爱感化了学生,用她活泼有趣、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吸引孩子们学习,鼓舞他们重拾信心,获得成功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奈娜老师在这群孩子多次的恶作剧之下她还能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她走访孩子们生活的地方,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的渴望。她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赋,他们当中有的擅长数学,有的擅长科学,并利用他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教育,使孩子们找到学习的方法,找回了自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感触颇深。每一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我们应该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温度”的老师。用心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用心去帮助孩子改善其不足。接纳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和他们一起学习,在生活中做“活”教育。正如影片所说:普通的老师只会教书,优秀的老师教做人,伟大的老师会让你知道教师的真谛。愿我们都能带着满腔的热情,满怀的爱走在教育的路上,浸润每一颗心灵,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3
看着嗝嗝老师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刚毕业时,我也是满怀激情的憧憬着自己当老师的场景。初入职场发现和美好憧憬有着很大的差别,“飞天蜈蚣”式的熊孩子代替了想象中学生们乖巧可爱的美好场景。那时的我怀疑自己的'选择。但奈娜老师,宽容有爱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能迎难而上。最终也收获了“熊孩子”们温情的回应。奈娜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不忘初心,值得我学习。
2、在担任班主任或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做了哪些感动学生的事?学生也做了哪些事让我感动?
担任班主任,感动在每一天的小细节中,无处不在。每天放学同学们离校时都会说:刘老师拜拜!每天如此,很是感动。一次生日,有同学在办公室听到当天是我的生日,悄咪咪的组织同学在黑板写上祝福语,一进教室只听见齐声说到:miss liu生日快乐!让我感动不已。
3、我懂班上学生的心吗?如何更懂?
有时懂,有时百思不得其解。但深入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便能走进学生的心。
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身和学生身上的不足或缺陷?
我们应该正视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并努力转化成积极的能量。对于学生的不足与缺陷要宽容并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5、如果遇到不好的班级或调皮的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奈娜老师就是很好的榜样。用自己的正能量和爱来影响学生,相信学生,不急躁,学会静待花开!
6、给自己一个确认键,对自己说:我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愿意改变,我一定可以改变,没问题!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4
今天看了评分很高的印度影片《嗝嗝老师》,影片讲述的女主人公奈娜,患有妥瑞氏综合征,一紧张就会控制不住的打嗝。因此,一直面试被拒。
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自己曾经所在中学的一名老师,只不过被分配到的班级,是全校最调皮捣蛋,甚至被学校放弃的9F班。
9F班的学生都来自贫民窟,一开始入校,也都非常的努力,但老师和同学们,似乎并没有想要接纳他们,没有一个人在意他们,都是冷漠以对。慢慢的,这些学生也就彻底放弃了自己,成了人们心中所认为最差的学生。
奈娜面对这些学生的恶作剧和嘲笑,不但没有轻言放弃,更是真心为他们争取,争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争取一个迟到的尊重。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对学习重新产生的兴趣。
在老师的真心教育下,学生们也终于开始书写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影片的结局无疑是美好的,有点类似《放牛班的春天》。
虽然看了开头,就大概知道结局会是怎样,但在这过程中还是情不自禁的感动落泪好几次:
奈娜老师中学的校长当着会场所以人,承诺她将会受到和其他人同等待遇,并给她竖起大拇指的时候。
奈娜老师让学生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恐惧,带他们去天台放飞纸飞机的时候。
学校要开除这些学生们,奈娜老师不停向校长求情的.时候。
影片的结尾,奈娜即将退休,9F班所有学生来为她送行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差的。关键在于,老师和家长,给予了他们怎样的眼光和期许。
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和天赋,不以统一却冰冷的标准去评判和定义他们 ,给予每一个孩子应有的尊重,或许是作为老师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5
《嗝嗝老师》的主人公奈娜患有罕见的一种有抽动秽语综合征,不自觉的发出一种嗝嗝的怪声,从而引来同伴的嘲讽和老师的批评,认为这是奈娜故意挑衅老师,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从而要开除她。幸好她遇到了一位好的校长和一位支持她的妈妈。在舞台上,校长问她,可以怎样帮助她时,她说:我希望可以得到和同伴一样的对待。在这里也就是说奈娜没有认为自己区别与常人,她认为自己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也是这样的一份认知,她才能坚持完成学业,并且拿到了高学历。也是因为校长的这样对待,让她有了当老师的愿望。在她面试了12所学校都没有被录取,而她的父亲让她不要想着当老师,去银行当职员,她和父亲起了争执,对于父亲奈娜更多的是指责和怨恨,当年父亲和母亲争吵,让他知道她的父亲是认为她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支持。所以她对父亲总是还有一种疏离。
然而奈娜也是幸运的,她意外得到了一份中学任教的机会。像是老天的眷顾,虽然这次的机会不是那么美好,她教授的学生是学校认为的问题学生。也正是这样的问题学生,她才有这样的机会完成自己当老师的的愿望。从任教的`第一天开始,学生的不认可,她用自嘲的方式和学生拉近关系。她因材施教的方式受到另外老师的排挤,她都用她坚韧的性格来接纳。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调皮惹出的麻烦,她都无条件的支持和帮助,尽可能的做到一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她看见每个学生的优点并且认可和给予支持帮助。
在结束考试,被指出是成绩是作弊得来的。但是奈娜是无条件的信任每一个学生的。对于这份信任,真的是难能可贵的。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里。
从奈娜的身上我看到了,每个人对自己的那份看待很重要。如果当年奈娜认为自己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把自己归入不要帮助的哪一类,那么故事就不可能会有后续这样的发展。所以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个世界就会这样看待你。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6
观看《嗝嗝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奈娜老师让学生们把自己恐惧的事情写在本子上并将它们撕下折成纸飞机,然后带着学生们到天台放飞这些纸飞机。她对学生说从今天起,这些害怕的、讨厌的事情将会成为生活的前进力量而不是阻碍,让它自由飞翔吧!漫天飞翔的纸飞机,带走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内心深入的恐惧与自卑,更多的是它还孕育着一份份正在萌芽的希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很多评价来自于因为奉承而虚伪,以为竞争而诋毁,这一切都未必就是真实的你。因为土地回收而进入圣蒂克学校学习的贫民窟孩子们,可能一开始也期待着受到高品质的教育,也想要积极的融入这所名校,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歧视与排斥,那些上层阶级的学生,完全不能接纳这些贫民窟的孩子。这样的遭遇,即便是成年人,都会感到非常难受,何况他们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稚嫩的心灵一下就被击垮,他们开始变得叛逆,总是惹是生非,企图用这些将内心里向善的自我封闭起来,以满身獠牙和锐刺示人。但其实,这些不是他们的本来面貌。
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奈娜老师也正是发现了这一点,她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去了解她的学生们,她鼓励孩子们直视自己的出身和天赋、缺点,帮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在遇到社会与人生困境时,要如何选择勇敢地去打破、去革新,而非回避问题,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罗兰曾说:“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战胜别人之前,先得战胜自己。”而要战胜自己,首先要能正确地认识和读懂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正确认识自己、读懂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这样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给自己更多的成功和欢乐。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7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一场校园励志题材电影,片名叫《嗝嗝老师》。
这部电影的故事是讲述印度一位身患图雷特综合症的女老师,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声带抽动,发出如打嗝奇怪的声音,因此电影的名称就叫《嗝嗝老师》。
这位女老师从小就受到周围的歧视,幸运的是一所学校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接纳了她,后来她成为了一所学校的老师。其实在求职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就是因为她的疾病而无法实现她当老师的梦想,在经历无数次的求职失败后,她终于得到一个当老师的机会,但是她要面对的是一群难以“搞定”的9F班学生。有语言缺陷的老师开始面对这群顽皮的学生时,遭到了学生种种的恶作剧。
后来嗝嗝老师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爱上学习,对这班受到歧视的'学生给予关心和鼓励,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嗝嗝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教育方法启迪学生,用耐心和爱心感化学生。在一次学校参加比赛用的模型爆炸后,顽皮的学生们将面临被开除的处分,但嗝嗝老师坚持要让同学们留在学校参加考试。
在老师的帮助下,全班都考及格,还有一个学生考了第一名呢!这样的进步却又引来了非议,指责他们作弊。在知道真相后的校长不仅不开除他们,还表彰了9F班,为其中考优秀的学生佩戴“优秀”徽章。嗝嗝老师因此也获得殊荣,多年后还担任了这个学校的校长。在退休的那天,那班曾经顽皮已经长大的学生都来学校看望她,嗝嗝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与鲜花簇拥下退休了,电影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
整个观影过程,我两次掉泪。嗝嗝老师对学生的热爱,震撼人心。一名受歧视的老师教着一班受歧视的差生,产生了负负得正的效果,为这样的好老师点赞,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此外,影片中印度风格的插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8
看过《嗝嗝老师》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当老师”。
你不想当老师,是因为老师要担很大的责任。
《嗝嗝老师》中9A班的老师说“老师教孩子,老师教错了,学生考试会扣分,老师却什么事也没有。”而负责人的老师,却会为了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主动背锅。
嗝嗝老师(奈娜)会为班上学生,恶作剧的爆炸事件背锅,9A班的老师会为学生不光彩的“手段”背锅。
你不想当老师,是因为老师的影响力太大。
老师对孩子好的、坏的影响,都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奈娜小时候因为神经性疾病,被老师和同学们歧视,不停的转学,这种伤害一直伴随着她;因为校长的鼓励而重拾信心,这种力量也会一直支持着她,让她强大。
你不想当老师,是因为老师需要专业的能力。
知识的专业度只是基础,当老师更需要有教授知识的能力。可能考试的题目你都会做,但你不能只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去死记硬背。他们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背后的“为什么”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奈娜的.课堂可能在操场上、在公交车上、在大海边,你可能只会照本宣科,告诉他们书上的东西。
你不想当老师,是因为你不能容忍。
不能容忍他们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不能容忍他们“不听话”;不能容忍他们青春期的叛逆,更不要说他们扎心般的嘲讽了。
奈娜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但当她出手制止学生间的争执时,听到了学生的心里话“这是学校不是动物园”。奈娜扬起的手,最终还是放下。
总有一群人,这些顾虑他们都知道,但还是义无反顾投身教育工作。
我见过晚上11点后,教师办公室亮起的灯。
我见过中午放学后,还在教室“拖着”不肯走,帮孩子检查作业的老师。
我见过半夜因为学生问问题,从被子里爬出来,点亮台灯为学生解答的老师。
……
我见过很多很多这样的老师,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9
在朋友圈看到推荐的电影《嗝嗝老师》,有关于生活哲学的内容我都很感兴趣,时间推迟了两三天才看的。
这电影主要讲在遇到挫折的意志力,马托尔老师有“土耳其是终合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有时候神经系统会有失去控制的抽搐或发出像打嗝的声音。她的父亲无法接受她的这样的缺陷,让她受到的心理受到创伤,同时她受到一位校长的肯定和鼓励让她的心灵找到了方向,她非常的优秀拿到教育双学士,还是理科硕士,在五年的时间坚持应聘老师都被拒接了,还有在同一所学校反复去应聘。
即使这样她从没放弃过,最后是因为一个差班是贫困区的孩子,校长没得选择了才给机会让她来试试,层层的挑战她都没有放弃这些孩子。她问孩子们:“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问'为什么`而不是问'为什么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怨天尤人,为什么不去做给别人看呢?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她们会成为爱造反的学生是有原因的?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
这群孩子不是一开始就是爱造反,而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她们是贫困区的孩子,受到学校的不平等对待,他们用造反来与学校对抗。马托尔老师也是因为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受到其他的的不平等对待,而在她之前没有人做为一个榜样向这些学生说明在面对不平等对待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一般老师只是教书,好老师会告诉你怎么做人,而优秀老师教你怎么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身上都有缺陷,我们都会遇到一些自己恐惧的问题,如果有幸遇到一位前辈给你一些指点,这样的人生应该会更幸福吧。
那马托尔老师告诉孩子们:面对你的恐惧把它写下来,放飞这些恐惧去承托自己的梦想!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10
这部电影开头讲了主人公奈娜从小就患有妥瑞氏综和症,自己的大脑会时常短路这会使她发出奇怪声音,在学校被视为另类。但她遇到了一位好校长,这才使她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后来她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硕士学位。
之后奈娜应聘了老师,成为了一个“无药可救”的特殊班级的班主任。马图尔奈娜老师宽厚的原谅孩子们每一次的恶作剧,看出贫民孩子们的心理后,马图尔老师采取了独特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操场上课,用扔熟鸡蛋的方式点名,每一节课外活动都是马图尔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计划,在马图尔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同学们终于感受到了马图尔老师的良苦用心,开始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意义,而不局限于在贫民窟的狭小天地中放弃自我,这群学生们看更大的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最后马图尔老师当上了校长,而学生们走出了贫民窟,成为了有正当工作的人。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一个片段,就是马图尔老师在激发孩子潜能时,让同学们在纸上写上自己最害怕的事或讨厌自己的哪点坏习惯。并让他们将纸折成纸飞机,从楼上飞下去,在扔掉不满后的孩子释怀了,也理解了马图尔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电影中还有一句名言:“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真正负责的老师不仅在传授知识,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还得育人。
一个好老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教育是一项“灌溉”的事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有源头的河流,所以要传授知识,教师必须知书达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自己的职业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看了《嗝嗝老师》以后,我明白了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灯塔,是我们的北极星。老师值得我们去尊敬。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11
《嗝嗝老师》看了开头就能想到结尾的剧情,却还是被感动了一把,真是年纪渐长,经不起一点感动。看过之后同为教师的我,也有一些小感触!
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奈娜老师和一群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开始了A班和F班的对决。奈娜老师使劲各种方法,无论在教室,在校外,她总是利用身边所能利用的切资源当做学生学习的工具。(所谓“教无定法”也莫过于此了吧。)她去到孩子们所生活的家庭,全方位的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势,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鼓励表扬学生。(现在似乎不怎么提倡挫折教学了,能表扬绝不批评,看来表扬的作用真是不容小觑。)最后一个镜头奈娜老师芳华已逝,拄着拐杖,当年的孩子们拥上来的一刹那,我想,奈娜老师的幸福感定会油然而生。(瞬间想到了自己上周出去培训三天,回来之后,孩子们一起拥上来的感觉,一个个抱着不愿松开,对这个班的归属感以及孩子们情感的抒发确实会让作为教师的我有种职业幸福感。)
其实孩子们并没有好坏之分,生下来环境的不同,习惯的不同,造成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差异。确实,对待不同孩子因材施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作为一个新手老师,这也确实是挑战。面对我们班最皮的孩子,其实孩子心是善的,但是幼儿园行为习惯养成的空白期,使他在步入一年级时显得格外出众。现在似乎也在慢慢变好,最起码打架的次数变少了。我坚信,用心凝聚起来的班级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好。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的马老师,加油吧!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12
印度,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贫穷、落后、拥挤,外加神秘的国度;印度人,则让人想到笃信宗教,能歌善舞。印度电影大多都是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然而,电影《嗝嗝老师》却一反印度电影的常态,以教育为主题,反映师生情。
电影里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受到嘲笑,受到讥讽,在妈妈的坚持下,她读着普通的学校,都说一个孩子的自信来源于母亲,耐娜的自信也是来源于母亲,因为母亲的坚持、关心、理念,虽说缺少父爱,但是她的成长母亲从来没有缺席,她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很充实。
因为校长的一句话,她一直都感恩遇见,励志成为老师,她决然的拒绝爸爸介绍银行的工作,坚持对教师职业的追求;作为双学位的研究生,如此之高的学历,因为疾病让她面试教师遭遇阻碍,在5年来十八次碰壁之下,她依旧在坚持最初的.梦想,或许,这样的坚韧之心使得她的梦想更加贴近现实,成功的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岗位,倍加珍惜。
面对无数次的恶作剧和各种挑衅,她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选择不同的方式传教给学生,发现每一个人擅长的领域,因为一个切入点,翘起一个人的未来和梦想,所有的学生为了她而自愿改变,不再怨天尤人,最终考试及格,获得徽章,比赛得奖,所有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未放弃自己和每一个学生,厚积薄发,优雅从容,才是对生活最好的姿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命运的不公激发了她坚韧的心志,无数个让人潸然泪下的瞬间,每一个人内心的情绪点不一样,总会有那样的瞬间,让你感动不已。
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虽说收获总是姗姗来迟,还好她没有放弃,愿我们都能如嗝嗝老师一般,心若磐石,心坚志强,一点点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13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名妥瑞氏症(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经常会控制不住地打嗝)患者奈娜,获得了理学和教育学双硕士学位,梦想成为一名老师,在经历了第18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成功成为自己母校的一名老师,而后通过她的努力带领学渣们逆袭成学霸,自己也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最终成为校长的故事。
在我看来,纳娜她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老师,她那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也是对当今社会普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冲击,虽然我们口头上也提倡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可是能做到的人还是少数。纳娜对克迪亚说:“难道只有写进教学大纲的方法就是对的吗?”这似乎也是对当今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发出了拷问,并不是说教学大纲不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都是错的,我觉得无论在何时,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没有教不好学生,只有不会教老师。”教育工作者对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但真正去践行的又有几个?看完影片,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去反思。
影片中的奈娜老师就不用说了,她自始自终坚持这个真理,用尽方法来教育每一个孩子,她成功了。影片中的另一位老师,他都是带9a班的学霸,一直看不起9f班的`学渣,甚至想尽办法要把他们赶出校门,可最后他还是良心发现,主动承认了错误,把优秀奖章颁发给奈娜老师。这个情节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发生,我希望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好学生,只有不会教老师”这句话。
影片已落下帷幕,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学习之路,教育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学生、父母、老师在负重前行的同时都要及时反思,及时调整,愿我们一起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嗝嗝老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嗝嗝老师》观后感07-06
嗝嗝老师观后感11-23
热门《嗝嗝老师》观后感01-13
嗝嗝老师观后感精彩01-20
《嗝嗝老师》观后感通用06-01
《嗝嗝老师》观后感【优】07-06
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06-15
《嗝嗝老师》观后感集锦10-07
《嗝嗝老师》观后感集合11-24
电影《嗝嗝老师》观后感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