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09 01:23:5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怎么写,下面推荐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相关范文,可供浏览参考。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1】

  摘 要:开放教育总体来说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互融合,构建的混合学习模式。

  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的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成熟的传统专业,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把握开放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务实的作风和动态的思维进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

  开放教育主要是依托网络发布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现师生的准永久性分离,实现同学彼此间的网上互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互动、体现专业特色的网上学习环境。

  对此,在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用更加灵活的讲课形式

  开放教育学生以社会在职人员居多,学生出勤率肯定不如普通高校。

  如果某批学生本来人数不多,而缺勤状况又很突出时,采取大班讲课的办法显然不合适。

  经过研究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在出勤率好的时候应以教室授课为主,教室授课可以更加方便地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于学生欣赏课件与集体讨论交流,而在出勤率不好的时候,则可以采用教师同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手段,或者教师同学生在一同浏览网络页面,制造出和谐的教学气氛。

  有些汉语言课程文学性很强,如现代文学课、古代文学课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教师就要多讲,少提问,少组织讨论;有些课程理论性很强,如古籍导读、西方文学史论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就要与学生共同研究,合作学习,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使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有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语文教学研究等课程,教师则需采用理论及实践相配合的办法进行教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都是中小学老师,用这种课程设计手段,能够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

  二、注重优化网上教学资源

  1. 精心设计资源内容,构建文学主页。

  网上教学资源是构成网上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来了解教学内容,我们要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对电大及其他高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梳理出适应本地学生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

  文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传播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鉴赏力,通过构建文学主页对不同阶段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梳理,使学员对文学发展的脉络更清晰;通过诗文诵读、视频播放、名家名作讲评等形式,从情趣、审美等方面创设情境,调动学员进行网上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设专题论坛。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正常的信息沟通过程中,情感状况将影响信息沟通效果。

  网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冰冷的、毫无情感可言的计算机,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或教学资源内容时要注重导语的设计,注重网络语言的交互性、风趣性。

  为了更好的体现网上资源建设交互性的特点,应开设专题论坛,如把文学课程按类别划分不同的专题,针对不同学员的兴趣点开展讨论,论坛主持教师对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及时回答学员提问。

  3.建立图书资料索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图书资料索引是由专业教师搜集的本专业相关教学资料数据库和导航,如各类相关的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学术性文章、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所有资料全部对学员开放,既扩大了学员的知识面,开拓了视野,也为综合实践环节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一方面要在一定距离间隔的情况下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从远处把一个教育环境置于学习者的正常生活环境中,特别是在学习个别化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行为的重新整合。

  因此具体实践操作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大教学平台发布和获取教学资源;中文教育应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集中的网上课程培训,组织三次(学期的初、中、后期)大型网上课程研讨;教师每周至少上网值班一天,每周至少三次进入教学平台,登陆BBS,搜集回答学生的疑问;E-mail、电话应成为个别化辅导的常规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中面授辅导;尝试以双向视频系统组织论文辅导和答辩;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电子教案,制作网页和CAI课件,进行网上教学。

  学生可以尽情地利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享多元文化知识资源。

  四、开展动态教学交流活动

  1.明确教学主题。

  成人在职学习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主题,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关于《红楼梦》的语言特色”,书上说是“富有表现力”,但什么是“富有表现力”,很泛泛,很难使学生参与进来,但如果我们把问题分解,让同学们找出小说中“口语”、“方言”、“俗语”等例句,熟悉小说的同学可能随口就来,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2.关注学生需求。

  网上教学活动中之所以出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孤独,原因之一就在于无人关注,尤其是作为求学者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因此,要求教师要仔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既关注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性需求,激发学生上网学习的热情。

  3.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作业讲评、期末辅导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此课前应把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放在相关教学栏目中,供其自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问题的进展情况,关注学科的发展与前沿,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努力争取为全国开放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为在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们全心全意地服务,营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斌.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比较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7,05

  [2]张怡.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论文【2】

  汉语言文学是构建文明社会的人文基础,在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日益增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历史背景,还必须要能够将所学的汉语言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然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程结构不完善教学模式陈旧、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教学。

  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已经迫在眉前。

  1 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课程结构不完善教学模式陈旧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而目前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如课程知识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更新和社会的需求。

  一方面,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的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导致“教”与“学”的效率极低。

  最终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完全消失,跳课、缺席做兼职的现象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本科教学思想严重,学术型氛围较浓,学校偏重理论性人才的培养,护士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要求所任课教师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

  然而,每个教师的任务量很大,总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汉语言教学,课堂上缺乏活力,学生的思维也被严重抑制,学生配合互动教学的积极性也变差,学生也只能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模仿,缺乏创造性。

  在整个环节中,学生对汉语言学校产生了厌烦的感觉,对诸多的语法、词汇、阅读、课文和写作等课程进行抵触。

  归咎起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的。

  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的教学能力。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改革,各高校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实际的教学阶段,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和手段,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例外。

  在以前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喜爱,导致教学效果不乐观。

  另外,操作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也不高。

  2 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完善课程结构

  学校应按照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加大汉语言文学主修课、选修课的比重,在整个过程中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与之相关专业的知识融人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当中,如哲学、史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美学、艺术、秘书学、国学以及影视等等。

  通过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进而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提高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汉语言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为根本出点,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深层语言规律。

  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而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笔者建议应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其一,互动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强化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互动学习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在师生共同质疑、相互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探求问题的答案,最终达到解疑的目的;其三,自主式教学法。

  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汉语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课件、讲义、考试试题、学生优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源,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汉语言文学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充分利用知识,让学生掌握文学的知识结构和语言魅力,总结方法并培养其良好的文学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影视、戏剧等强大助推作用。

  一方面使汉语言文学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另一方面促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对当前的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只要高校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当中,发挥其独特的先进魅力,就能够展示现代汉语言文学的风采,从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教学探索的论文10-08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10-08

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论文10-04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10-01

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论文10-08

师范生教育教学汉语言文学论文10-08

汉语言文学优化教学探索的文学论文10-04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论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