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时间:2021-01-27 11:41:1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摘要: 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

  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为:汉民族思维形象化、具体化,英美民族思维抽象化、概括化;汉民族偏重本体、辩证逻辑,英民族偏重客体、形式逻辑。

  关键词: 英汉文化 思维方式 差异

  1.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

  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

  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

  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的载体。

  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想,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英美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2.1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运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大量使用涵义概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

  如: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

  如:fruitfulness,realization,friendship,children,freedom,truth,refusal。

  而汉民族则习惯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明、直、显、形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

  在用词上表现为,汉语除单纯词外的合成词可以运用词素的互相融合(“教”和“师”组合成“教师”)、连接附加成分(“美”加“化”构成“美化”)、以及重叠(“爸爸”“姐姐”)等方式构词。

  汉语的词形变化比较少,缺乏像英语那样的丰富的词缀虚化手段,从而导致汉语用词倾向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画饼充饥(feed on illusions)。

  又如:他这一阵子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就是安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以上这些句子均体现了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的特征。

  2.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的差异反映在篇章结构上,表现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

  也就是说,英语段落通常直截了当地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来,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体现了解析式思维。

  因此,英语中有and,but,or,if,when,where,whereupon,except,while,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

  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行文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自然流动。

  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了整体式思维。

  因此就形成了先因后果,客观叙述在前、主观评论在后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为头大尾小,句子的扩展呈现逆线性延伸。

  2.3汉民族偏重本体,英民族偏重客体。

  “事在人为”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动作、行为和事情必然是由人所做,事物本身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和事情。

  中国人在观察、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以人为中心观察、描述。

  在表达时往往从人本身出发,要说出事情的实施者。

  由于汉语是以人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中心,所以汉语习惯用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

  另外,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演变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

  因此,汉语中多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而西方人一直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所以他们的文化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形成了以事物本身为观察、分析、研究中心的客体思维模式。

  以物为中心的思维,造成了英语中的句子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而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

  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并以此作主语,从而使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

  本、客体思维模式对汉、英语的影响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窥见一斑。

  Pressure of work has somewhat delayed my answer.(由于工作繁重,(我)答复稍迟了些);His entire life was devoted to learning.(他一生致力于学问)。

  以上英语句子都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译成汉语时都以有生命的人作主语。

  2.4英民族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偏重辩证逻辑。

  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但也不排除辩证逻辑,但相比之下,汉民族更注重辩证逻辑,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

  这一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合,运用各种有形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格支配,句子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目了然,强调语言的精确性。

  而汉语重意合,强调语言简洁,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特点,造句连篇时,其间的联接少用或不用形式词,重在意念的发展。

  汉语的意合特征还表现在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

  如:阿Q没有家,(他)住在本社的土古祠里;(他)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家叫他)割麦,(他)便割麦,(人家叫他)撑船便撑船。

  (《阿Q正传》)不难看出,汉语句子有大量省略的部分,但它并不影响表意,反而体现了句子的精炼、简洁、生动活泼。

  因此,汉语造句注重的不是空间构架的严谨,而是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而是以意统形,削尽冗繁,辞约义丰。

  英国人重形式论证,重分析,崇尚个体思维,语言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非人称主语用得多,被动句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

  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语言。

  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用得多,连词用得少。

  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讲求平衡与对称。

  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英国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他又说:“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都是一个优点。”由于汉人讲“天人合一”,主体意识很强,所以在语言中使用大量的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如:It’s hard to say.(很难说);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另外,中国人强调主观,因此汉语句子多以人为主语;英国人强调客观,因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观念为主语。

  这也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him.(他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病人又发高烧,又抽搐不已,的确很危险)。

  3.结语

  综上所述,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

  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

  当然,此处的差异只是就整体而言,并非意味着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处在互为相反的两极,差异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40-4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2).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叶邵宁,邓英华.翻译中的思维转换[J].上海科技翻译,2003,(3).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从《无声的语言》看文化差异论文10-18

从中英电影名称翻译看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差异文化论文12-04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育论文04-13

英汉语言的几点差异及其文化渊源论文01-18

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01-17

英汉语言文化对照12-04

从苏绣看传统技艺的文化再生论文04-15

翻译研究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论文04-13

自然思维态度和哲学思维态度的差异调研论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