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

化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3-03-23 08:43:03 化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教师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本文重点阐述教学语言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合理运用。

化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通俗;激励;精炼

  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教学方式怎样更改,教学手段如何现代化,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只要上课,必然离不开语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要阐明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恰切使用课堂教学语言实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日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将之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共勉:

  1.通俗、幽默而不失准确、规范

  通俗即朴素、自然,以浅显明白的语言表达出内涵深刻的专门化学问题和内容。有些化学概念、原理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却可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原型。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把内容讲得形象、通俗,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如讲电解池与外电路形成的闭和回路时,将外接电源比喻为冬季供暖系统中的循环泵;用做玉米面粥易沸而做大米稀饭不易沸的事实,来解释石油的蒸馏、及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反应器中需用碎瓷片或沸石防暴沸的原理等。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知识因通俗而使学生易懂。

  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向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的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幽默能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快乐的教学气氛,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应具备“幽默”这一特殊的本领,如在讲到碳元素与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较多的原因时说:碳不像氟、氯、氧等“强硬派”原子,对电子的“控制欲”特别强,也不像钠、钾等“软弱派”原子,非常容易失去电子,碳原子属于“温和型”的性格,“人缘好”很多原子都愿意与它接近,所以“朋友”非常多。“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不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肯尼思T汉森《美国中学的讲授法》)当然,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在表达概念、原理、结论和规律时,要准确;在讲授物质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知识时,要规范,切忌使学生产生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感觉。

  2.纠错、评价要富有情感、激励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心理因素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此后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这样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课堂效果。如“你真棒!”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尤其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以后更加害怕这种情景的出现,形成恶性循环。若能亲切和蔼地对他(她)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又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以理喻人,而且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这样,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上进。

  3.讲解、启发应做到精炼、高效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才去启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善于激疑,巧于解惑。如指导解题中,切忌急于告诉学生如何解答,而要启迪学生怎样去想,必要时可指引一些思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寻求解题方法。

  无论课堂教学语言如何的通俗、幽默,表达时若过于冗长复沓,必然导致语无重点、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语言进行精炼化的再创作,让学生从中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试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罗嗦、拐弯抹角,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要精炼、高度概括,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语言精炼,并不是单纯的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抓知识的关键。概念新授,概念的建立和剖析是关键;概念复习,理清概念间的脉络关系是关键……。例如,氧化物的概念,通常是说:“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果改成“氧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这种言语就比较精炼;对于化学平衡则用“逆、等、动、定、变”五字特征来分析讲述。这种简明的语言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接受且易于巩固和记忆,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强调教师的授课艺术,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教师的语言艺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只有创造条件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才能展露自己的教学水平。正所谓:“教师能讲得有趣,学生才学得有味,使学生感觉‘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才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成功。愿更多的教师能关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愿通俗幽默、精炼规范且富于情感的教学语言成为课堂上流动的风景,最终成为缤纷教坛一朵常开不败的夺目奇葩。

【化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中的运用论文10-11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12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10-09

暗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10-05

绿色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10-08

PBL在现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11

化学教学中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论文10-08

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12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10-08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