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时间:2022-05-30 14:29:12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成本会计论文(精选8篇)

  成本会计的中心内容为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成本会计论文,欢迎阅读!

成本会计论文(精选8篇)

  成本会计论文 篇1

  随着“在线教育”这一新兴领域的兴起,网络时代的教育,会对我们现行的教育产生一种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环境和手段。教育信息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师生的关系,凸显了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就是课程信息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考试标准化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它的建立和应用,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减轻教师的负担起着积极作用,是实现教考分离、在线考试的重要保障。

  一、对信息化资源试题库的再认识

  传统的试题库一般都是封闭的,考试时从试题库中随机或有选择性的抽取,考试内容是以教师为主,考什么、何时考、怎样评分全由教师决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于是,有的学生为了考试过关就临阵磨枪、被动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发明了一大批作弊手段让监考教师防不胜防,考场成了作弊的试验场。

  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就是要将试题库由封闭的状态改变为开放的状态,让学生可以通过做试题库中的题目来加快自己学习的进程。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成后,可以实施网络化练习及考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和考试兴趣的目的,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更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目前,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就是网络化考试,由计算机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库中抽取相应题目进行考试,不怕学生知道题库中的题进行练习,因为题库试题数量大、知识全,只要都掌握了,考试就能过关,也就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二、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的几个环节

  高质量的试题库建设是推进教考分离、客观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一)确定题库知识及能力范围

  以成本会计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为例,确定题库范围是以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成本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为基础,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要求作为命题的依据,认真分析课程应考核的重点、难点及新知识点,同时结合学科前沿理论,财会技能大赛竞赛内容,制订含有理论内容、实务内容、岗位内容、职业道德素质内容的题库范畴,在层次涵盖上包括基本能力要求、中级能力要求、高级综合应用能力要求三个能力层次。考试时,原则上根据标准由计算机随机自动组题。

  (二)选定题库试题题型

  以成本会计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为例,题型以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类型为基本依据,结合专业素质培养,选定试题库题型。具体为:理论题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实务题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案例题多项选择;实训题多项选择;案例分析题;案例综合应用题;实训综合应用题;课业范例等。各种基本题型的功能是:“理论题”的功能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是什么”的概念或观念的记忆,这种记忆和强化是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条件;“实务题”的功能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规则的记忆,记住并强化这些规则建构,旨在克服学生实训操练时对专业规范的盲目性;“案例题”的功能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主要观念”的记忆,记住并强化这些主观念建构,是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主要观念”的基础;“实训题”的功能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职业核心知识”、“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记忆,记住并强化这些知识、标准与规范,旨在克服学生实训操练时对“职业核心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盲目性;课业范例展示了具体的示范参照,有助于化解学生完成相关课业的难点,为学生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或疑惑时提供帮手。

  (三)明确试题库试题难度

  试题库建设要保证试题数量足够大和试题难度分类,可以将试题按知识难易程度分四个模块:基本能力要求模块、中级能力要求模块、高级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和总体综合模块,以满足不同层次考核的需要。试题库中的试题由试题库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命题人员集体讨论后编制。除难度和题量适中外,还应体现知识与能力的测试,使知识命题少而精,扩大能力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严格审核试题质量

  项目负责人严格把好试题质量关,试题编制完成后,对所有试题要逐题审查,并组织命题教师对试题进行筛选、修改和补充,以保证试题描述准确、层次分明。

  (五)试题库管理和完善

  真正开放式的信息化资源试题库系统必须是一种通用的智能化的试题库系统,其通用性在于试题库能适应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录入新题目,删除旧题目等不断完善试题库系统。同时,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要配置相应的教师作为各学科试题库的管理人,对新增试题与删减试题在系统中进行批准或否决,保证试题库建设质量和不断完善。

  试题库应用质量可以通过点击率以及网络评价打分来综合评判。

  三、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意义

  信息化资源试题库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较好地实现教考分离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在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由题库抽取试题进行考试,能有效避免出题和评分的主观随意性,是教和学真实效果的体现。这种由题库完成的考试命题,对检验授课教师的教学完成情况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有助于规范考试纪律

  严肃考试纪律是所有考试的先行条件,从题库里由计算机抽取试题具有随机性,而且试题内容并不一味只迎合某位授课教师的授课重点,让考生在考前无法押题、猜题,无从作弊、抄袭,考生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没有任何“捷径”可寻,这样能有效避免作弊、抄袭现象的发生,保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考试,真实有效地体现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情况。

  (三)有助于严格试卷保密

  传统的命题工作多集中在考前几天集中开展,有的授课教师甚至在家独自完成命题工作,授课教师将试题交由学院教学秘书或教学管理部门保管,待开考前再统一打印。这种命题方式在时间上具有随意性、在教学态度上也有失严谨,难以保证试题的安全性,容易导致试题外泄。信息化资源试题库规避了上述问题,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四)有助于考试成绩评定科学化

  在传统考试中,试题答案可能因授课教师对试题的认知度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评分过程不尽客观。由题库提供的标准化考试,其试题都配有标准答案,在阅卷时可避免给人情分、感情分;客观题可以全部用计算机辅助阅卷,提高阅卷速度。

  总之,实行网络化考试是大势所趋,优质的信息化资源库组卷与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保证了考试的客观性,阅卷标准的一致性,系统判分科学、准确,同时实现考务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了考试组织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永华。网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及应用研究[J]。高教论坛,2013(10)。

  [2]曹广军,赵伟,王琳。完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成本会计论文 篇2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性行为。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现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和循环的效率,提高企业在事成综合竞争力。但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成本会计核算在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成本会计论文 篇3

  一、成本会计实训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一)成本会计知识的更新急需一本好的实训教材。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处于不败之地,其竞争方式是降低产品成本,控制成本费用。所以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学生期间学生的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就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岗前模拟教程。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端产品的陆续研发,成本会计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成本会计急需一本与时俱进、反映成本会计最新手段最新技术的实训教材。

  (二)成本会计知识的系统化,综合化急需一本好的实训教材。

  因为成本会计教材是按照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编制的,而按照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成本核算和成本计算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核算方法和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期间特别容易混淆和忘记,或者掌握得支离破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急需一套好的实训教材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直观化。让学生在这本实训教材中就能清楚地掌握成本会计各种方法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二、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

  成本会计就是一个资金运动的过程,是一个费用归集和整理的过程,各项数据之间有严格的承接和钩稽关系。现在的实训教材中的各个实训单元或模块的内容是割裂开来,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生完成所谓的实训后,对数据的来龙去脉,对成本的核算流程,对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仍然没用概念,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还是凌乱的、破碎的,缺乏系统性。

  (二)缺乏实践性。

  因为学生不能真正走入实际的企业,只有通过实训教材上所反映的内容了解企业,感知企业,所以要求成本会计实训训内容更具实践性、仿真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设计的实训内容在实践性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与实际生产情况脱离较远。另外,有些实训资料与财务会计知识脱离太多,各种各样的原始数据只重视成本会计而忽视财务会计,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相分离是教学中的最大败笔。

  三、改革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的思路

  (一)选取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

  为增强案例的仿真性,方便介绍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必须选择真实企业作为案例企业。

  (二)案例应具备综合化,要融入财务会计的内容。

  真实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会计人员面对的资料是庞杂的,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原材料领料单,职工考勤记录,固定资产卡片或登记簿,水电费通知单,是必需的,同时还要有投资业务,筹资业务,日常生产管理的业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成本会计是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三)教材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应该先从回顾在课堂上所学的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入手,为进入案例实践做理论准备。然后从简单的品种法开始,逐渐引出复杂的分批法和分步法。

  可参考的案例:某企业有两个辅助车间(供水车间和供电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要求:两个辅助车间的生产费用按交互分配法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分配,乙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法分配。

  本月发生如下费用:

  (1)本月发生材料费;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2000元,提供供水劳务领用材料1000元,提供供电车间领用材料2000元,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000元。

  (2)本月发生工资费;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的工资5000元,生产乙产品工人的工资6000元,提供供水劳务工人的工资4000元,提供供电工人的工资3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4000元。

  (3)本月发生机器的折旧费;供水车间1000元,供电车间2000元,基本车间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2000元。

  (4)本月发生报纸杂志费;供水车间1000元,供电车间2000元,基本车间3000元,厂部管理部门2000元。其他费用略。

  因为历来的成本会计实训都是比较简单,只选用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资料过于简单,对学生掌握知识不利,不妨用这个思路试一试。另外,还可以选用甲产品按品种法核算,乙产品按分步法核算的思路。

  成本会计论文 篇4

  在知识经济时代,成本是衡量商品价值及其收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成本会计则是衡量商品成本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成本会计最重要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以此实现对成本的评估、研究、计算及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就要求成本会计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发展,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要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反映出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成本会计的创新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及各种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变革,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成本会计正向着信息化、统一化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内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了各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各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企业的整体效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简化经营过程,能够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减小库存压力,能够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市场,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成本会计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这就促使了现代成本会计的出现与发展。现代成本会计是将企业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理论,现代成本会计在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上进行了创新,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得以成立,规模经济效应正在凸显,这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技术及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集团的成本会计要全面统一地对企业每一个成产经营环节进行核算,应尽可能的减少采购、生产及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摩擦,并对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不断降低企业成本,要采用与企业经营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核算方法,实现会计电算化。另外,借鉴国际先进的成本会计经验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与国际接轨,不断创新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促进我国成本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和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

  深化并完善成本会计的改革对促进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本会计的改革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各级主管单位应积极配合,不断推动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进行成本会计改革的前提是要不断培养并选拔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懂财务及会计治理,还应懂生产经营,同时成本会计人员还应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成本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依据成本最优化理论及方法,将生产技术与经济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及核算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我国成本会计的变革与发展。

  (二)采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的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现代成本会计方法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采用国际成本会计方法,或是对传统会计成本进行全面否定,也并非是将成本会计复杂化、高数化。我国应根据实际国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成本会计方法,只要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要求,都具有利用价值。我国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成本会计方法如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的经济核算制等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的现代成本会计方法。

  (三)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

  现代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选择。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会计核算不仅能够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企业业务处理能力,还能对生产成本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与核算,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为企业进行成本考核与分析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实行成本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是企业进行成本会计创新的技术基础,但在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仍然停留在对手工核算的模拟阶段,难以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科学进行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的职能,只能在后期阶段进行信息反馈,而且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完善,通常是采购、生产、人事、财务及营销各个环节相互分隔,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并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的实际需求信息,所以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电算化应向管理型的方向转变,应将会计管理系统充分融合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去,然后通过利用电算化的技术手段,为成本会计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需要需要完善的成本会计组织进行支撑,因此,建立并完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制定成本会计规章制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对企业控制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会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学习总结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成本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出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作用。

  三、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对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关键依据,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成本会计的创新与优化,应积极采用最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及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成本会计论文 篇5

  1概念的界定

  由于概念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关系,对于概念的外延,新生的概念可以与其他概念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概念的范围不断扩大,就概念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概念的边际的确认就变得十分重要。例如,管理会计还属于新生的概念,还在发展,尚未成型,仍然需要与其他知识体系进行结合并完善,因此,管理会计根据概念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管理会计和广义管理会计。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概念的关系的时候,是基于概念的内涵开展进行的。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指的是概念的基本职能。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所要讨论的概念的范围。例如,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相关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口径过于广泛,概念的边际十分模糊,不利于我们对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因此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的时候,采用的是狭义管理会计的概念。

  1.1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①,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1.2什么是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本文认为成本会计不仅仅是对成本的汇总、分配、核算,还包括成本的控制,例如标准成本的确定,计划成本的制定等,甚至通过控制进而考核。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如图1所示。

  2.1逻辑起点相同

  纵观前人对会计的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会计都是管理的函数,会计有助于管理,这是肯定的,不然会计为什么属于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灵活运用,进而提升其主体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经营效果和效率,难道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不是这个目的吗?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的范畴。范畴是对一个感念的最高概括。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即成本会计也属于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在会计研究的范围内。

  2.2主体相同

  会计研究的主体共有3种:①主体是金融机构,②主体是现代企业,③主体是个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体是现代企业,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如何利用会计进行有效的决策甚至是计划和考核。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运营,其前提是资本的剩余,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方面少之又少,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也并不涉及日常经营管理(除非是个人独资者)。成本会计的研究主体同样是现代企业。同样,金融机构与个人并不涉及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于个人来说除非是个人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归集方法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造成管理成本大于管理效率等问题。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主体都是现代的企业。

  2.3最终目标相同

  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都是会计,而且主体都是现代企业,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2.4都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职能

  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的制定,都体现了预测的职能;管理会计中的长短期决策,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也是对成本的决策;管理会计中的存货控制,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体现的都是控制的职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均有设置相应的标准,再将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奖惩,也体现了考核评价职能。

  2.5都需要与财务会计分享相关的信息

  管理会计大多数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例如,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都是来自于财务会计中所记载的数据。成本会计更是离不开财务会计,对于成本的核算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都需要用到财务会计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和数据。

  2.6存在内容交叉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内容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各自的学科体系中存在相同的内容,例如成本控制,对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对差异的分析,不仅在管理会计中有相关的知识结构,成本会计当中也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内容的交叉。

  3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

  3.1成本的概念不同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成本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管理会计重视成本的原因以及成本发生的必要性,例如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中,成本的概念通常包括机会成本,即做出选择而要放弃的代价与牺牲。也就是说,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的时态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未来发生的。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不难看出,此处的成本更强调的是已消耗的价值牺牲,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成本会计当中的成本的归集、分配、核算都是针对已经消耗的、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的。

  3.2成本的分类方法不同

  成本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对于不同的成本研究对象,成本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最主要的是以成本的性态进行划分,区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当然在进行决策分析的过程当中,也会根据成本的相关性区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利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只考虑相关成本,并不考虑无关成本,沉没成本。成本会计主要是根据成本的核算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因此,在成本的分类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3产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不同

  成本会计当中的产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采用了完全成本法的做法,将固定成本在已完工的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当中进行分摊,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成本。而管理会计采用的成本的性态进行分类,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方法是采用了变动成本法的做法,产品成本全部都是变动成本。

  3.4销货成本的构成

  由于销货成本是由产品成本结转出来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是不同的,那么销货成本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在完全成本法下,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

  3.5工作对象的范围不同

  管理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的范围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包括企业的日常决策、全面预算进行管理。而成本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是对成本的管理,包括对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并不包括是否生产的决策,以及对项目是否投产。

  3.6侧重点不同

  成本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实物的流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生产费用系统合理地分摊到每一个阶段的实物流转当中。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不仅包括实物的流转,还包括资金的流动,是二者的结合。例如长期投资决策,不仅要考虑实物流,还要考虑资金流。

  3.7作用时效主体不同

  虽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存在对过去事项的记录和整理,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管理。但是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进行决策,进行全面的预算,进而提升管理水平。而成本会计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历史的,也就是对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进而核算产品的成本。

  3.8方法体系不同

  管理会计设计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量本利的作图,就有三种不同的做法。而且管理会计在研究问题中,引入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对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划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还有保本点的计算,甚至是利润无差别点的计算,都是需要用到数学的工具进行分析。而成本会计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比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以及分步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主要都是简单的数学运算。

  3.9受财务会计的影响不同

  成本会计由于是历史资料的反映,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是利用历史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主要侧重的是未来,对历史资料的应用是有所保留和选择的。因此,财务会计对于成本会计的影响是较大的,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例如,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成本会计在计量过程当中采用的也是权责发生制,然而,管理会计不仅可以采用全责发生制,还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正如长期投资决策。

  3.10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

  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了折现,从而判断项目的现值。而成本会计并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侧重于对历史成本的处理和加工。

  3.11工作程序不同③

  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这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成本的核算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的常规作业,凭证的生成、汇总、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都是制度化的,常规的,具有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成本会计的工作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变的、稳定的。

  3.12人员素质不同

  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固定性的,程序性的,以及计算方法仅涉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对于管理会计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线性代数的应用等方法,因此,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4结论

  本文首先明确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概念,然后从联系和区别两个角度,阐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特点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成本会计论文 篇6

  1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的意义

  清洁生产应用于会计核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

  即在制造系统中,制造行为和管理行为从对环境负责的角度,因上述行为对环境造成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为达成生产所需的必要政策法规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2)绿色效益的会计核算

  对于企业资源和排污减量化和重复利用工艺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本的减少,以及因制造活动无害化、产品使用的无害化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产品受众对产品使用舒适性的信任带来的消费欲望的稳定性等带来的间接的和潜在的效益。通过对绿色成本会计核算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方式是对核算工作的细化,能够使企业更进一步的认识绿色成本在企业制造成本中的明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能源、设备、工艺改进的方向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2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的制度要求

  按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关要求,有关资源的使用费、弃置费用和排污费等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支出都属于产品成本构成范围,同时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有关要求也规定了“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产品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一项,都是会计成本核算目录中的内容,按照会计通则的相关要求,绿色成本的计入和控制是企业产品核算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成本应在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中的“生产成本”账户中进行核算,并可在生产成本账户总分类账下设明细分类账户。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也明确规定:“工业企业按照成本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设置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其他等成本项目。其他,是指未能归入以上项目的停工损失、废品损失、环境成本等支出。”,为绿色成本的核算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

  3绿色成本的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

  当然根据绿色成本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会计处理,从影响环境的责任和承担的费用考虑,合理、真实、准确地计算绿色成本。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绿色成本我们可以将成本细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两类,主动成本是我们为了实现资源减量化和生产过程无害化主动采用的设备工艺方法以及其他管理投入,包括改进原材料的组成、制造方式,也包括为此付出的人工成本和其他管理成本;被动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法规要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必须投入的治理作业环境和污染物排放环境所必须投入的设备、人工管理成本以及其他材料投入成本。认真区分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对比,既能明确企业主动成本投入带来的直接效益和减少浪费的节约明细,也能对不进行主动成本投入带来的被动成本增加有明晰的认识,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财务数据分类。

  4绿色成本的会计科目归集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是制造企业会计科目的主要内容,对于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按照这一会计要求,对于主动成本,我们很容易通过“借记”、“原材料(或物资采购)科目”以及“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相关科目计入产品成本和相关费用,同时对于制造过程产生的小量污染以“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进入制造成本科目,从而实现动态的计入成本。对于排放类污染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此外,对于企业污染源先期治理需要的药剂、物品等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借计,以实现全过程成本核算的目的。对于被动成本的归集,因为该部分费用可能融入不同的制造体系和产品体系,较难进入产品的直接成本,一般以“管理费用——××费用”等科目进行相关的财务处理,该部分成本不构成资源产品的成本,但对其计价,可以从数量方面客观地反映生态资源降级的代价以及恢复的代价。该部分成本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环境影响代价,正是进行绿色成本核算和分析的重中之重,应该在会计核算实践中予以充分重视的部分,其中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排污先期治理的费用、各种废弃物和不可利用的中间物等项目成本支出,也正是改进和完善清洁生产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从财务管理角度上,这部分的支出也是做财务核算需要着重加以控制的支出项目,从核算角度推进企业成本构成的优化和减量化要求。

  5绿色成本的效益核算

  据前所述,绿色效益与成本一样,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着眼点和关注度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都有所差异,因此绿色成本的核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程度的加深,在越来越注重环境效益和持续发展效益的今天,效益计算会更多的引入环境效益计算和可持续发展效益计算的范畴,绿色成本的效益核算的内容和其显示意义也会不断的为人民所重视。直接绿色效益,取决于单位产品能源的消耗和使用,制成过程的污染排放成本的降低,无害化工艺所带来的排污费用的减少等方面带来的物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减少。从而实现企业产品价值积累和物质积累,为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和货币贡献,在相关科目中体现这部分的内容是直观的,可直接对比分析的,是财务核算制度下,可见的效益部分。间接绿色效益,我们通常并不能通过直接的产品价值核算得出和明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虽然不直接增加人类的物质资本,却可以深刻影响人类持续开发资源的能力和依赖性,从而间接影响我们从大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获取充分资源的长期性,进而影响我们进一步实现物质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企业会计科目中,绿色收益也应作为单独的会计科目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6绿色成本效益核算的主要内容

  成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源泉,按照绿色成本效益核算的思路和成本核算工作的要务,目前的绿色成本效益核算应以以下(并不限于)几个方面为出发点:

  (1)直接绿色成本效益(同传统效益分析,在此不做赘述);

  (2)单位产品能源动力占用的减量;

  (3)单位产品绿色可再生材料使用的`比率;

  (4)相关环境保护目标(大气、水、噪声等)控制指标占标率减少率;

  (5)企业厂界内以及厂界外生态环境的变化梯度等。

  7结束语

  绿色成本的会计核算,是在环境新形势下的全新课题,是每一位会计核算从业人员关爱环境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都需要加以重视,并不断的应用于现实工作当中。

  成本会计论文 篇7

  一、现状与问题

  1.1教学内容现状。随着生产的发展、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突显出内容不够完整,实用性、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1.1.1核算目标缺少现代制造环境的适应性。传统成本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核算目标,是“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适合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当今市场需求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产品生产也向小批量、个性化过渡。呼唤成本会计核算和教学,适应现代制造环境,补充相关内容,增强实用性。

  1.1.2成本核算缺少对现代产品制造环境的把握。现代产品制造环境中,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使人工成本急剧降低,而制造费用却剧增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工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传统成本会计出现了核算方法不足的问题,成本核算与教学都急需补充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制造环境的新变化。

  1.1.3成本会计缺少事前、事后管理内容。成本的事前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的事后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现代制造环境中,生产成本在制造费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产品研发、供应、服务、销售活动产生的成本却不断上升,贯穿生产的事前与事后整个过程;成本会计核算急需开展成本的事前与事后管理,教学领域相关内容有待补充。

  1.2教学方法现状。

  1.2.1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成本会计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和“单向灌输”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感觉乏味、教学效果不佳。

  1.2.2教学方式简化。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也开展实践教学,但过于简化,停留在:见凭证、摸账本、套公式、算算术的初级水平;学生不能针对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成本核算、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1.2.3教学手段单调。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教学手段以自然媒体(黑板、粉笔)为主;教师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很难将成本核算的所有资料、所有表格、所有关系,向学生逐一展示;教学停留在看课本、听讲解、反复翻页、解释表格数据的初级阶段。

  二、改革与创新

  2.1教学内容的创新。

  2.1.1以用户满意作为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用户满意包括:依赖性、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成本核算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是“市场导向型”的成本管理,适应现代制造环境;可以实现价值控制与实体控制并举;可以实现生产前、生产后,各阶段、各要素的动态控制。

  2.1.2以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补充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以“生产作业”为基础;制造费用按成本动因进行多元化标准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多元化分配,适应现代制造环境,可以避免以工时单一标准分配的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成本扭曲问题(产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成本反而高),避免生产经营决策失误。

  2.1.3增加战略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的教学内容。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实施全过程的预防性控制,针对不同职能,分别核算,从而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完善了成本的事前、事后管理,使成本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以科研促教学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定期开展调研、教改活动,安排教师定期深入工厂,开展成本核算的调研活动;了解成本核算实际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就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梳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从“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向以“生产为中心”、“双向交流”转变。

  2.2.2完善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案例:设计要以能突破章节教学难点为原则;内容包含相关知识点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参与性要强,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案例,提高认识。实践教学:在介绍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相关凭证的来源、去向、明确成本核算目的和过程;结合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的特点,重点分析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最后,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和相关成本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成本核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3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成本会计教学结构化突出的特点,开展成本会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利用PPT制作中的流程图技术,重点突出成本核算整体流程;针对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对反映成本核算各环节前后顺序的表格的频繁翻动的问题,可以在PPT制作中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将相关表格、相关凭证等需要参考的文件直接链接到教学课件中,方便实现相关资料的浏览和使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增强。

  三、小结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现代制造环境、教学方法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只有从上述角度,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满足实际需要的具有较高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

  成本会计论文 篇8

  [摘要]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本的内容往往要服从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成本含义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内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围逐渐地扩大。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成本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成本;目标;原则

  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探讨,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

  一、成本会计目标

  1.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2.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样提供信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管理控制。

  3.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二、成本会计假设

  1.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的经济主体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或者说是为争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2.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才能使成本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产以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产价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一定时期的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本会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成本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4.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货币计量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人力资源精神成本等非货币计量属性完全转化为货币计量,是难以做到的或其准确性不能保证。所以,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既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甚至用文字来说明职工对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5.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公正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是主观假设,也是成本会计陈报信息的一项基本前提。

  三、成本会计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1.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2.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4.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五、结束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成本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成本会计论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中职基础会计论文11-25

会计论文题目大全12-11

会计论文开题题目12-11

企业金融会计论文01-26

理论核算林业会计论文12-06

私人银行会计论文11-25

高职院校法务会计论文11-20

电大会计论文01-15

大专会计论文提纲范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