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

时间:2022-11-29 14:58:27 护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院护理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护理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护理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1

  1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组织缺乏是乡镇医院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门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造成。乡镇医院的管理人员通常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没有护理工作的亲身经历,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不能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医院管理人员通常比较繁忙,使得其关注重心没有放在护理工作上,造成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护理水平和质量低,从而影响了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1]。

  1.2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较低

  根据以往走访乡镇医院的经验看来,很多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偏低。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为中专学历,其中极少数人员经过短期护理培训,多数护理人员未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医院中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考核,使其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2]。

  1.3护理质量不高

  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业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再加上人员配备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培训或再教育,使得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导致整个护理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距省卫生厅对乡镇医院规定的护理标准有很大差距,有的乡镇医院甚至出现了为迎接上级部门的质量检查出现形式主义等情况。如有的乡镇医院在上级部门质量检查时,为迎合上级部门检查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服务,但上级部门质量检查后又恢复到原来护理质量不高的状态[3]。

  1.4护理人员受情绪影响较大

  乡镇医院由于医疗条件差、环境差、设备落后、待遇较低及乡镇医院领导不重视护理工作,使好不容易分配来的护理人员都在想办法去条件好、设备先进、人员多、环境好的县级医院,使得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突出,乡镇医院也变相的成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培养基地。这种情况影响了乡镇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情绪,使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造成乡镇医院护理质量不高[4]。

  2乡镇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完善乡镇医院护理管理组织工作

  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体系中重要内容,医院工作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而护理工作又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因此重视乡镇医院的护理工作是必要的。肖桂华[5]调查显示:某城市社区的人均医疗时间仅为5.3min,人均护理时间为31.5min,城市社区医院的护理情况尚且如此,乡镇医院的护理情况可想而知。护理工作是否能够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进而影响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故医院必须培养出有能力、业务精、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干部,让护理管理干部有计划、有条理地制定出科学护理制度,在护理人员遵章守纪的同时尽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乡镇医院护理工作全面开展,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6]。

  2.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无论对于那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没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就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成果,尤其在知识结构相对较低的乡镇医院,如注重人才的培养,就永远跟不上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因此,乡镇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工作,并给予护理工作大力的支持,打破传统弊端,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质量[7]。

  2.3构建科学考核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竞争意识

  考核制度在各个行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人员和企业都有积极影响。乡镇医院中也应构建一个科学的考核制度,并将制度切实地落实到基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8]。护理管理干部根据制定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业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建立护理人员个人技术档案,根据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奖优罚劣,让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提高竞争意识,督促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良好的服务和专业的护理去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和医院的认可,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9]。

  2.4上级部门重视和支持

  要全面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离不开卫生系统上下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乡镇医院应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避免出现人员外流和来源不足的情况,然后适当的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以安抚人心,稳定乡镇医院的护理队伍。乡镇医院还应切实解决硬件设备落后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稳定地发展乡镇医院的护理事业[10]。

  3小结

  乡镇医院作为基础医疗单位,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医疗单位,其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会直接会影响群众的医疗保障。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升高。本研究通过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列举出了当前乡镇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且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医院护理论文2

  【摘要】探讨评审对我医院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为迎接评审,我院护理部建立各个督导小组以及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定期学习,并且于科室通过面试评定学习质量,每半个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及一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此外每天晚上加强对护理管理措施、相关法规以及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组织职能的认知。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同时进行指导、学习,并且通过科室的面试发挥督促落实的作用,在医院评审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理部、学习小组以及督导小组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评审;学习质量;护理工作;护理管理;促进;探讨

  护理部在准备以及评审过程中,针对我院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组织学习,通过学习标准的专业知识以及完善院内相关制度,制定详细工作流程[1-2]。未来以及现在的护理工作要以护理质量为核心,通过落实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实现医院的发展规划。我院为迎接评审展开了护理工作内容优化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护理部制定工作计划以及督导小组工作内容

  护理部在评审过于护理质量管理文件后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由护理部、组织科护士长以及评审办公室人员对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定稿,通过各级护士长按岗位进行职责分工。成立督导小组以及学习小组,督导小组制定岗位职责以及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强的小组成员。对医院的护理质量工作进行检查。第一次通过模拟评审中护理部的主要工作进行模拟评审。通过结合第一次检查并以指导为主,护理部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模拟审查结果结合科室情况进行指导工作,将准备筛查资料并将已有的资料进行记录归类以及完善,指出护理内容中的审核重点以及存在问题,然后督导小组对第一次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护理资料的准备情况、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以及患者病情的了解情况,对护理人员按科室进行逐层检查,临床工作包括病房检查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器材管理以及负责护理工作满地度调查等工作,并且重点科室中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供应室以及手术室等由护理部以及督导组人员共同负责,进行重点审查以及加强督导力度。对每次检查情况进行归类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讲评。通过将综合情况以及整改情况进行整理汇报,作为评审依据。做好院感知识宣传以及学习工作[3]。

  2建立学习小组、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以及提升护理质量

  建立学习小组,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定期学习,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应急模拟演练以及考核,加强护理人员及提升业务技术水平,每天晚上组织组内成员学习相关工作制度,充分认知差错因素以及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除定期在科室通过面试评定学习质量外,还通过护理查房审核学习内容,监督医学并将检查内容进行记录,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确保可对患者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每半个月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以及定期对护理理论学习进行考核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包括对应急能力、输液反应、特殊液体以及药物渗漏等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加强对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特殊用药等业务的处理能力,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4]。加强对低年资由护士的带教以及考核,针对新护士无法对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的特点,如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较快的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对监护仪、呼吸机、管道固定、药物运用等,而新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知识,由资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带教,使其对护理知识进行全面熟练掌握,可通过一老带一新的搭配方式,按时完成培训计划,对轮转护士同样施行此制度,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患者行行政查房的同时加强对分级护理、精神病行为的安全管理的重点检查。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以及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患者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刻落实人性化主动服务的水平,并定期展开健康宣教,每组均进行教育指导。

  3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详细的护理工作制度以及检查科室护理工作情况,一月进行一次护理查房,核实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以便及时发现护理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5]。对病室内的工作内容进行考评检查,联合督导小组督促护理人员提升工作能力。每天晚上组织护理人员加强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新标准以及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护士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做到依法保护患者以及护士自身的合法权利,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减少安全隐患[6]。

  4讨论

  加之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会有一定的风险,如何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探讨。为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以及在评审的促进下,我院规范了护理工作制度以及相关理论,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完了质量控制体系[7-8]。通过每月定期质量分析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作为改进内容以及重点检查内容,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通过每天的定时培训以及半个月一次的专业内容培训消除安全隐患[9-10]。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改善医疗缺陷管理,重点修订措施以及改善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制度审核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对发现的压疮、托管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进行及时记录,每月定期对护理安全进行分析,改善护理缺陷,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平时检查与护理部督导小组的结合,对重点环节以及重点时段的工作质量。通过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加强专业内容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提升自我学能力以及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安全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可增加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护理质量管理得以标准化、科学化,并可以持续改善教学质量,进而增加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5,11]。

  参考文献

  [1]夏燕萍,李娟,王蕾,等.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工作沉浸体验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22(27):3893-3896.

  [2]王宛仪,陈丽云,陈晓玲,等.分层护理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xx,21(10):152-154,157.

  [3]陶怡,蒋小平,李汶静,等.儿科专科医院护士长领导作用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32(2):131-133.

  [4]陈巧,张丽芬,潘婷婷.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xx,37(8):920-921.

  [5]张晓侠,王英,刘晓梅,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儿科护士在职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xx,12(7):81-84.

  [6]袁海燕,王玲,冷鲜群,等.ICU低年资护士生涯适应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xx,15(2):21-23.

  [7]唐涵,张姗姗,张晓阳,等.临床注册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33(23):1824-1827.

  [8]孙爱华,李静,陶一湘,等.临床护士专业认同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32(4):241-245.

  [9]郭雪岭,刘亚楠,于静蕊.神经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xx,30(2):157-160.

  [10]柴博微,欧阳红娟.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xx,31(4):445-448.

  [11]李会娜,郭乔智,刘斋,等.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儿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应对方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xx,36(8):1144-1147.

医院护理论文3

  一、护理安全管理缺陷

  1.1护理理念陈旧,护理管理不完善

  1.1.1职业形象不规范,服务意识有待改善

  基层医院存在重医生轻护理的现象,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护士的仪表仪容、语言行为不规范,着装不统一,精神散漫,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甚至与病人及家属发生冲突;只重视打针、输液护理工作,没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病人误解、反感等;对病人观察不到位,却责怪家属不会观察。

  1.1.2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护理质控体系构架不完整,质控标准陈旧;护士培训计划空洞,缺乏分层次管理内容,新聘护士无岗前培训,不良事件的管理概念含糊,讨论、上报不及时。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1.3护士长管理意识欠缺

  护士长科学化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比较欠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多数时间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抓护理质量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不够,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安全管理。

  1.1.4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仅注重护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视护士在职培训的提高,对护士的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新护士刚进入临床工作时,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杂,且对病人的病情、心理等估计不足,解释工作不到位,自我保护能力也不足,易发生护理差错。

  1.2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缺乏力度,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护理人员的缺编、护士的待遇偏低均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管理,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存在安全隐患。该院部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约束力不强;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尚不具体;交接班制度实施不到位;手术室贵重器械无专人保管;急救物品管理欠规范,抢救车放置病房内,且急救物品、急救药品摆放零乱、基数不统一,各病房抢救设备参差不齐等,存在不安全隐患。

  1.3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无菌观念不强

  治疗室及换药室环境脏乱,物品、药品摆放凌乱;无菌区、清洁区概念模糊,无菌包布及敷料发黄、发硬,破损;手术室无菌敷料间布局不合理,无菌物品随意放置在物品柜、架、抽屉内,送、取无菌包均使用同一容器;消毒溶液未注明有效时间,存放过期物品。

  1.4安全防范及法律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忽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缺乏护理风险的认知能力,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隐患认识不足。病房楼道内放置的氧气瓶无固定的装置,易发生不安全隐患;手术病人无腕带核查身份;检验标本不能及时下送,采血管未注明病人的信息;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记录不够正确及时,书写欠规范。

  1.5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不重视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的强制性报告系统。有调查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上升10倍甚至20倍。目前,我国一些医院也在逐渐采取非惩罚性上报系统,体现我国护理管理的人性化。该院护理人员忽视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对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护理缺陷存有侥幸的心理,存在上报不及时或未上报护理部的现象。

  二、管理对策

  2.1转变护理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减少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2.1.1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在护理管理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护士长作为医院一个护理单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管理活动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逐渐把注意力从护士完成工作的结果转到完成工作的过程,即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原理,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对护理人员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制订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护士的需求,实行弹性排班制;其次体现在为病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2.1.2落实护理工作标准,实施护理工作的规范管理。首先从护士的仪表仪容、语言行为规范抓起,组织临床护士进行服务礼仪、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以文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举止为病人服务;同时,规范了新护士岗前培训、护士分层次培训、护士长查房,提高了护士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监管能力。

  2.1.3完善护理部相关文件,规范护理质控检查。建立由护理部、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控小组,按护理质控内容进行具体的分工,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深入一线掌握病人反馈信息。以基础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作为检查重点,尤其是检查护士与病人的交流深入程度,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全面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完善护理管理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核心制度,完善各岗位职责,改善护理工作流程,并做到有效的规范执行。

  2.2.2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保护护士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对确保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

  。贺彩芬等认为,护理记录因具有以下优点,希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1)记录实用性,能及时动态地反映病情变化。(2)简化护理病历书写。(3)符合法律要求,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4)健全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2.3加强监督,抓好关键点

  ,以点带面。即那些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如(1)规范了抢救车的管理:全院各病房统一将抢救车放置于治疗室,规范了急救物品、药品的数量和摆放,统一了急救盒内的物品,绘制了抢救车平面图。制作药品一览卡,醒目的标识管理,减少药品、物品的浪费,保证了质量,便于急救的应用。(2)建立健全贵重器械管理档案,由内勤护士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和操作性能,减少了损坏,提高了贵重器械的管理水平,起到了护理安全管理的作用。(3)对治疗室、换药室的布局和物品统一标识管理。(4)标识腕带的使用:标识腕带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辅助工具,为手术病人治疗提供了可靠信息。

  2.3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2.3.1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畅通、无障碍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

  2.3.2提高护士长对护理差错的认识,美国学者认为,发生护理差错后,以责罚的形式不能有效地控制护理安全,要分析差错,找出错误的原因,减少错误发生,增加安全性,并且认为应将精力集中在医疗活动的系统设计和控制方面。因此,采用非惩罚式上报不良事件的管理方式,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起到警示他人的效果,提高护士长对不良事件的认识程度;对不良事件内容组织分析原因,防微杜渐,引起全院护士的重视。

  2.3.3增设各种警示标识,细化管理工作。住院环境、仪器使用及危险品管理等是易导致病人生活、治疗及抢救安全隐患的因素。在护理单元安装了氧气筒的固定装置,确保了医疗安全;病房及治疗室制订并使用风险安全警示标识防患于未然。警示标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三、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基层医院由于护士服务理念陈旧,设备落后,许多护理工作仍处于功能制护理模式。笔者在基层医院实施帮扶过程中,通过转变护士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模式,引导护士长改变现存的工作方法,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处细节上,做到环节管理,使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全面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医院护理论文4

  儿童医院所收治患者普遍具有年龄较小的特点,由于年龄小,因此对各种治疗、护理的配合度较差,耐受性较低,加之病情变化速度快,导致护理人原经常处于繁忙的状态下,护理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难度与风险。对护理风险进行科学防范是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观察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中将20xx年1月-20xx年6月期间xx儿童医院所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进行对照研究,数据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将20xx年1月-20xx年6月期间xx儿童医院所收治的住院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患儿31例,女患儿19例,患儿年龄为1-12周岁,平均(6.5±1.1)岁;观察组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1例,患儿年龄为1-12周岁,平均(6.8±0.6)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可比。

  2.方法

  对照组患儿不做特殊处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引入护理管理中。具体措施为:各项治疗结束后需要详细检查患儿床位栏杆是否固定扎实,以免患儿翻身坠落,同时避免患儿四肢受压;应用束带时应当尽量选择棉质束带,同时尽量选择较宽的束带,注意根据患儿反应调整束带松紧度;在遵医嘱给予患儿粉剂、片剂药物时,为了防止患儿药物吞咽困难,可先将药物用开水融化,并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亲自喂食,以免患儿哭闹或拒不配合而导致药物卡塞呼吸道等风险;患儿四周不应当存放锋利或具有伤害性的物品,如热水瓶、玻璃、小刀等,床边插座需要加装保护罩,以免患儿误碰;若患儿意外跌倒,护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扶起患儿,并使用一些简易的玩具来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弱患儿心理上的疼痛感;针对语言表达较为清晰的大童,护理人员可直接与其进行沟通,使用简单易通的语言来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与心理诉求。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差,尚无法自主沟通的患儿,需要通过频繁巡查,适当抚触、拥抱等方式增加患者的依赖性,可也播放一些少儿节目或儿童歌曲,缓解患儿紧张情绪,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3.观察指标

  应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方面的'质量水平。单项评分总值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护理管理质量越好。

  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资料格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t,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二、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风险管理与日常护理工作的结合始于上世纪80年代,大量已有的临床报道中均证实了风险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儿童医院收治患者以儿童为主,受限于患者的年龄特点,在护理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护理难度高,风险事故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机体器官细小、沟通不畅、配合性差、情绪多变等等。本研究中将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落实于儿童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针对性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的落实,避免了很多人为低级因素所诱发的风险事故。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判断与识别能力,完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丰富风险防范护理经验,一方面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在护理管理中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综合价值确切。结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水平,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医院护理论文5

  摘要:21世纪护理本科院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对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护理文化作为长期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及以其核心而进行的护理教学,其内容包含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制度、行为准则及文化礼仪。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美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多数还是医院的临床护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适当地融合医院护理文化元素在护理本科中的教育,对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职业定向、人性化观念形成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及如何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的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

  1.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其与医院文化为“母子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也与医院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1]。护理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其已经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护理文化的产生并非简单形成的,其存在于护理人员长期实践之中,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约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地文化的集成[2]。也就是说,护理文化其更多的是做为一种精神文明而存在的,其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护理文化建设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将很多文化要素进行了集合,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外在形式表现,成为护理文化的“外衣”;诸如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言行举止、护士的工作环境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都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更加反映了医院的精神建设,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状态。(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医院的护理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护理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形式等等组成了重要的护理文化制度,也成为护理规章制度的构成基础。这些内容同样也是护理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并且,其随着护理制度的规范和严格,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业,逐渐推荐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养成,让护理人员随着其要求形成程序化构成。(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护理宗旨、护理理念、护理道德、护理精神和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3.护理文化的功能

  护理文化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不经能够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能力,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在树立医院形象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对于医院护理文化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且,因为护理文化的应用,医院可以构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可以向着一个方向迈进,可以让护士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在集体环境中被认同,感受到自己以及所在集体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如何加强护理本科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发挥团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作为未来护理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观念与情感因素。“以患者为中心”让人的智慧、思想、技术及价值追求在未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全面的突出,在进行护理发展的方向的制定时,要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进行全面考虑,为其搭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平台,储备人才,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获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机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来开展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求新、求变和追求卓越,以创新来增强护理的竞争力。

  3.应用护理美学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着哲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是护理领域的人文科学。护理学本科生应加强美学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塑造职业仪表美、规范职业语言美、展示得体举止美。将美学概念在护理文化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美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使团队的美得以充分展示,以此来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护理文化的概念,护理文化的内容和护理文化的功能。让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以满足医院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亚珍,肖晓玲,张东华.护理文化建设在促进护理队伍稳定与发展中的应用与成效[J].全科护理,20xx,13(4):357-360.

  [2]赵晶.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xx:389-391.

医院护理论文6

  1.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英国护理工作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所有纳税人和在英国有居住权的人都享有免费健康保健服务,只要在社区门诊登记注册,家庭医生随之产生,在门诊看病只需要支付处方费。一级保健系统:家庭病床、社区医院、养老院、护理院,home被称作养老院,是因为每个老人都住单人间,房间铺有地毯,内设一张单人床、衣柜、卫生间等,营造家的氛围,衣柜和床角都采用弧形设计,防止老人碰伤,卫生间有扶手、呼叫器,按呼叫器随时可以得到帮助。患者可以享受到基础治疗和护理,有护士、护理员、生活老师,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吃药、打针等。有能力支付费用者自己支付,没有能力者政府支付,子女在工作之余可以去看望,陪同聊天,门禁系统可以防止认知障碍的老人自行外出,也可防止陌生人进入,进出有详细的登记。如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希望住在家里,社区护士可上门服务,进行药物指导、评估家庭环境安全等,社区护士在居民心中享有较高的地位[1],可根据需要预约上门。

  2.生活护理———个性化

  患者住院期间,各项生活护理,如穿衣、洗漱、梳头、喂饭、洗澡等均由低年资护士和护理员完成,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儿科病房除外),护士做什么操作前要先征得患者的同意,不能强迫患者。每周患者轮流洗澡2次,一般在晚饭1h后进行;带有留置针的患者洗澡时,患肢用防水袋套住,防止水进入穿刺部位,造成感染。每个病床之间在必要时用布帘隔开,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选床,如患者喜欢安静可以选小房间;喜欢热闹可以选大房间。护士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极强,用一颗博爱之心接纳患者;工作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清洁、舒适和安全,保持患者合理姿势,保持病室环境、设施和医疗设备的清洁;在做基础护理时,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不同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常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安心住院治疗,解除其焦虑情绪,耐心说服患者,以积极、乐观地心态治疗疾病。

  3.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身心护理,是以方便患者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为宗旨。医院严格按照护患比例配备护士,保证护士有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进行良好地沟通,进一步了解病情,以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周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真正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要[2]。在这一周内,通过进一步和患者交谈,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根据病情调整护理计划并改进,使护理计划落到实处。在医院和护理院护士都能够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文化信仰,护士一方面做静脉、肌肉注射,发药时要看着患者把药咽下;另一方面,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战胜疾病,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尤其是一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每天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鼓励患者主动锻炼,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患者逐渐地脱离对护士的依赖进而促进康复。

  4.国内外护理不同之处

  4.1护理工作侧重点不同

  英国医院护理工作侧重于生活护理、精神护理,护士的大部分工作是满足患者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护理工作的侧重点则在于疾病的治疗。

  4.2病情记录不同

  英国医院对所有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每日记录护理病程,体现了个体化护理服务理念。国内医院一般根据分级护理要求每日记录护理病程。

  4.3护理服务理念不同

  英国医院护士认为,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愿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比熟练的技术操作更重要,这充分体现了“愿意为患者服务,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并且尊重他人提供的服务”的理念。医院不仅保证医疗、护理质量,还要提供舒适、方便的环境,让患者在医院有享受、舒服、温馨、轻松、愉悦的感受和住院经历。更注重基础生活护理。国内医院的基础生活护理一般只做到洗头、剪指甲和擦身,只有少数一线城市的医院才能做到无陪护。

  4.4人员配备不同

  在英国,1名注册护士护理患者3~4人,超过这个比例是不合法的,所以医院的规模越大,雇用护士的数量就越多。且女护士居多,男护理人员约占10%[3]。有利于晨晚间护理的落实,早晨协助患者洗漱、刷牙更衣梳头,更换床单。患者随时留大小便标本,并由护理员及时送检,一切都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级护士有很明确的分工,各尽其职,护士的工作细致到位从治疗到心理护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低一级的护士都在上一级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所以虽然她们只护理3~4个患者,但护理工作更全面,更到位。国内医院护患比例不足,夜班只有1名护士来做,早上测血压、抽血、测体温、给药,夜班人员的配置不足是生活护理减少的主要原因。护士只能忙于应付治疗和简单地健康宣教,随着中国的发展,护理会与国际接轨,使护理全球化,中国未来男护士会越来越多[4,5],以促进患者的健康。

  4.5护理管理模式不同

  护理人员团结协作氛围很浓,相互关心,分工协作,人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当事者须如实填写事情发生的经过,当时的思想状态及原因,护士长根据差错发生的大小,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出现在何处,并请大家提出个人意见,如何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并进行整改,引以为戒,而不是批评当事人。护士长经常强调工作要有责任心,注重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等,上班时应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如身体不舒服要提前请假,不提倡带病坚持工作。如出现差错隐瞒不报,一旦发现给予解雇处理[5]。

  5.小结

  医院的医疗设备、合理地建筑布局、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的硬件,温馨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细致周到地服务为软件。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正不断缩小。但是国内护士还需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因此,不仅需要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同样也需要有“愿意为患者服务,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并且尊重他人提供的服务”的理念,提高个人素质,强化管理队伍,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院护理论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xx年4月~20xx年4月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并与管理实施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管理前的资料选择时间为20xx年4月~20xx年4月。

  1.2医院感染评定标准

  评定参照《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执行,对手术切口、胃肠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以及其它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登记。

  1.3优质护理管理措施

  1.3.1管理小组的建立

  由院领导牵头组织,建立感染管理科,筹备感染管理小组,同时落实相关设施,如消毒、灭菌设备以及细菌室等,各科均任命专人担任感染监控员,各科室间协同合作落实感染护理管理措施。

  1.3.2规章制度的落实

  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对各科室提出消毒管理要求,同时制订考核标准,保证病房的清洁和整齐。各科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污染区,并定时进行消毒处理,各科室感染监控员定期检查,并进行汇报,感染管理科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登记检查结果。

  1.3.3人员素质的提升

  定期对感染管理科人员及感染监控员进行培训,如知识讲座、外出参加感染管理培训等。同时由感染管理科为核心,对医院各科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宣传栏、小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并不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加强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3.4医院环境的监测

  设立感染24h监控制度,医护人员发现感染后需填写感染报告,并在3h内上报感染管理科,确保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情况完全掌握。此外,密切监测医院微生物学,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科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菌群,得出结果立即反馈到科室进行整改,同时加强抗生素药物应用的管理。

  1.3.5医疗用品的管理

  严把消毒关,加强管理医疗用品的流通环节,确保医疗用品的消毒质量和安全性,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管理前的感染总发生率为1.58%,管理后的感染总发生率为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医院卫生质量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2.8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达到99.40%,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为39.9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提高到52.9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卫生执行率低下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以上。此外,医院有着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医疗废弃物和带菌患者均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后,感染造成的心理负担导致康复速度减慢,患者住院时间随之延长,医疗质量大打折扣,这些极大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又是评价医院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所以医院的声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施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患者和医院都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导致医院感染主要有以下因素:①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和意识均比较欠缺,导致不能很好地落实感染管理制度;②护理人员未能及时隔离带菌患者,同时病区的消毒措施执行力差;③《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落实力度不够,卫生行为不规范。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仅为39.97%时,其对应的医院卫生质量为92.87%,两者均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另外其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1.58%,亟需改善。本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干预,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上述3个问题进行制定,如加强相关知识和意识、落实有关制度及加强卫生监督等措施,以期提高卫生行为执行率、改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疏忽。在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感染总发生率由原来的1.58%降至0.93%,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由92.87%增高到99.40%,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由39.97%提高到52.99%,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后,医院的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医院感染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与常银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可改善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良好。

医院护理论文8

  【摘要】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不同时间段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分别为30名对照组(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与30名观察组(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基层医院;护理管理

  近几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高。在医疗服务质量中,其最为重要的条件即为护理管理,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及医疗质量[1]。为此,在基层医院中开展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及整体形象的重要步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将人性化管理模式用于基层医院中的效果,为今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抽选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另抽选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的护理人员30名为观察组。上述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3.16±3.07)岁。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基线资料,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对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对照组)我院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时间段内的不足进行总结,于20xx年7月(观察组)开始,针对前期存在的缺陷,开展人性化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由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与技术、操作水平、基础护理及护理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由专家评审小组评定,分值均分为10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18.0版进行处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均采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且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与技术评分、操作水平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及护理操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几年来,医患、护患纠纷及医院中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使得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管理备受重视[2]。在基层医院中开展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整体形象均具有积极作用。本院通过对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期间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总结,由20xx年7月开始逐渐实施人性化管理,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通过营造人性化管理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完善医院内的相关设施,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确保护理人员可以在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增加护理人员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定期组织护理知识、护理操作相关培训活动,同时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护理经验进行交流,适当给予表现较好的护理人员奖励,同时将晋升及绩效等与护理质量挂钩,进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关心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其生活难题及工作难题给予适当的关心,为存在较大心理压力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尽可能的排解其生活与工作中存在的困扰;由于护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均存在差异,医院应当针对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在进行人力资源调配过程中需要结合档案中护理人员的个人特征、工作中的优势及情感变化等情况等进行,充分并合理的利用医院内的人力资源,争取做到不浪费每一位护理人才,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推行榜样作用,使得护理人员可以自觉的将榜样的工作内容、目标及任务等当做促使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标准,使得护理人员可以主动的向榜样学习,激发其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将其责任心与专业素养提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中可以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程思锋.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xx,11(12):1733-1734.

医院护理论文9

  一、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管理缺陷

  1.1.1组织机构不完善

  基层医院多有分管副院长、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的管理和考核,而分管院长多身兼数职,无法将护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管理质量。

  1.1.2护理制度没有切实落实

  基层医院就诊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以临床多发病为主,由于护理类型的单一化,导致某些护理人员巡视少,仅依靠医生病历,进行护理病历、护理病程的书写。而且,护理人员编制少、任务重,很多基础护理都全权交由患者家属代劳,所以,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做出及时汇报和处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1.1.3护理专业水平较低

  护理人员少、任务重,每天疲于应付正常工作,无暇顾及外出进修机会,不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导致业务能力有限,抢救危重患者时,技术不到位,病情识别、评估能力差。甚至个别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责任心,难以保证护理质量。

  1.2人才严重匮乏

  1.2.1护理管理人才缺乏

  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工作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对本科室护理工作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的能力和素质,而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多源自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并且可能多数侧重于常规护理及管理,而忽略了护理组织和综合管理,导致重心偏移,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1.2.2护理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

  虽然每年都有大批护理毕业生,但基层医院的人员编制有限,而且高学历护理人员都被上级医院录用,再加上基层医院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导致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急于跳槽。多数医院都存在重临床、轻护理的`现象,再加上护理人少、活多,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1.2.3护理设备落后

  护理人员没有先进的护理设备,每天只停留于常规护理服务,没有挑战性和竞争性,部分患者也不满足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还会迁怒于护士,影响护理人员情绪,继而影响护理质量,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策略

  2.1完善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质控体系,要求护理人员严守岗位职责,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文书的书写,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监督,同时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2加强护士长管理水平

  护士长多来自护理一线人员,往往护理技术尚可,但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定期派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接见上级医院的科学管理经验,更新管理方法和理念,逐渐带领本科室护理管理进入规范化。对于已发现的护理问题,要及时探明其发生原因,及时整改,避免类似护理问题的再次发生。完善和落实护理质量标准,并将其贯彻到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中,使每项护理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护士长应加强业务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工作中真正发挥领头羊的先锋作用。年初制定管理目标,将质量管理考核规则细化,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修订奖惩制度。

  2.3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岗位、层次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培训和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参与,切实从每个护理操作环节,提高护理质量。鼓励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室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缩小与上级医院护理水平的差距。

  2.4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护理不是临床医疗的附属技术性职业,而是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专业,院领导需要充分意识到护理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合理提高护理人员待遇,提供人性化管理,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稳定护理队伍,确保护理质量,保证临床治疗的疗效。

  2.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根据卫生部的现有规定,严格按照护理人员数量与床位配比的编制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尽量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减少非护理性工作,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使护理人员能够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三、结语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管理水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但通过针对护理管理中的问题,采取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护士长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应对方法,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医院护理论文10

  【摘要】在我国护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PDA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加大管理工作力度,降低护理错误与事故率,减少医疗风险问题,增强医院的信誉度,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医院实际发展中,需要重视PDA在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明确护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发挥PDA的应用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PAD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身份识别、治疗处置核对等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应用效果,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未来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PDA;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1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PDA可以应用在身份识别、患者信息查找与治疗处置中。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医院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之内,对患者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处理,准确的核对患者身份,保证条形码数据信息与PDA信息一致,一旦出现信息不符的现象,就会发出提示音,或是文本提示,护理人员就不能开展相关操作活动,以此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性与合理性。第二,在患者信息查找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可以利用PDA,随时对病房中患者信息与医嘱进行查询,例如:患者床号数据信息、姓名数据信息、护理数据信息、主治医生数据信息、诊断数据信息等,也可以查找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医嘱的执行状况。同时,护理人员在查房的过程中,可以应用PDA对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信息与检验结果数据信息等进行查看[1]。第三,在治疗处置核对中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可以利用PDA查看患者的医嘱执行情况,科学开展发药工作,按照医嘱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在专门的记录簿中。同时,在为患者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先在病床旁边提取各类医嘱信息,然后利用PDA对标本进行确认,以便于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在完成此类工作之后,需要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便于对其进行查看。

  2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医院在应用PDA开展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期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因为护理人员在应用PDA期间,可以直接在患者病床旁边执行相关工作,随时为其提供服务,记录各类数据信息,使护理人员可以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之间沟通,全面了解其病情,予以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维护医患关系,还能提高护理工作便利性与准确性[2]。由于PDA中已经设有常用的医学术语与护理记录单等模板,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便利性,护理人员直接点击各类模块,就可以通过手写板记录各类信息数据,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此类方式之后,可以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问题,促进无纸化工作的进程,降低医院日常工作成本。且护理人员在直接输入数据信息期间,可以避免二次输入的错误现象,提高工作效果与可靠性。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利用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共享,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患者条形码与药品条形码开展治疗处置工作,按照医嘱完成工作任务,并且随时生成相关数据信息,自动输入数据库中,以便于对其进行查找,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护理人员应用PDA方式执行医嘱,可以提高工作准确性与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患者医嘱执行安全性与可靠性,正确使用药物,明确药物剂量,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治疗工作,提高工作成效,减少医患纠纷问题[3]。应用PDA方式可以促进医院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使其可以利用科学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治疗工作准确性。

  3PDA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当前,部分医院在应用PDA开展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证工作效果。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与规划工作。第一,问题。部分医院在PDA临床使用期间,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登录失败与数据信息下载失败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工作量有所增加,还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且在医院意外停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等现象,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难以保证工作可靠性[4]。第二,发展趋势。在未来发展中,医院会根据护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提高其工作成效。一方面,医院需要针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研发,积极创新先进的网络系统,促进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医院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对PDA进行智能化的研制,缩小占用空间,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使用成本,增强其网络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工作成效。同时,医院在使用PDA对护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护理人员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科学应用PDA与患者之间相互沟通,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4结语

  在我国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护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应用PDA方式,创建专门的管理机制,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对各类系统进行创新,以此维护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池艳宇,贾晓君,张莹,等.PDA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xx,12(10):16-18.

  [2]陆慧菁,张亮鸣,李三清,等.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xx,(4):23-25.

  [3]郭雪林.移动护理工作站(PDA)在创优工作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xx,(9):1516-1517.

  [4]王玲玲.新疆某三甲医院PDA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xx.

医院护理论文11

  摘要:目的讨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名护理人员,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20xx年11月至20xx年11月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我院从20xx年开始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4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14名,基础护理人员26名;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为(29.3±8.1)岁;当中本科15名,大专32名,中专17名。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名。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轮班制度,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方式。

  1.2.1层级设置。针对护理人员实施个人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学历水平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层级上岗,设置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组长以及护士长的层面管理模式[1]。针对每个层级进行对应的职责划分与分工协作内容,构建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流程,达成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

  1.2.2层级分工。初级责任护理人员主要负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向病人提供全面、系统、全程的护理工作,包含健康宣教、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各类护理与治疗、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生活照顾等;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则主要负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针对病人不同的阶段实施对应的评估,依照病人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心理问题或者护理反馈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并且要针对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护理组长主要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指导高级责任护理人员与初级责任护理人员进行疑难病例的处理,安排组织护理会诊工作与护理查房工作,主要负责一些难度较高的护理技术操作,同时负责监督、指导高级责任护理人员;护士长则主要负责整个科室的护理管理,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1.2.3不同工作待遇与权限。晋升到高级责任护理人员以上,都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与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在护理质控、护理会诊以及护理查房等各项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专业技术指导作用。应当严格遵循责权统一的准则,把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层级以及职称晋升等进行有机整合,依照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管病人数量以及护理质量进行绩效考核。

  1.2.4排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排班采用弹性排班方法,根据医院门诊的实际情况,切实增加夜班、高峰阶段以及薄弱时间段的护士人力,切实保障各班技术、经验以及人力的平衡性。

  1.3评价标准

  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用表,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病人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护理缺陷差错、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以及整体护理质量等。调查的具体方式:病人评价、上下级背靠背评价、护理人员之间进行交叉匿名评价。护理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2讨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当中,没有严格根据护理人员的资质、职称以及专业能力实施分工,各个班的护理人员则只是完成自身当班的护理工作,针对病人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各个班护理人员的人力配置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夜班与中班采用单班制度,导致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无法有效保障护理服务质量。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对应岗位的设置与护理人员自身的协调、沟通、技能、资历以及职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匹配,使得每个护理人员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从而有效满足广大病人与医师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2]。分层级管理模式下,依照不同的护理岗位划分对应的职能、职责以及权限,使得职责与分工极为明确,从而有效提升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保障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升护理质量。通过在各个科室构建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组长—护士长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切实保障相关的措施制度都能够落实到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而通过分层级管理模式,使得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对应的病人,能够进一步掌握其所负责病人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需求,可以为病人提供预见性的护理,便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提升护理质量内涵。本组研究数据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研究组,其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3.75%,显著优于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照组的78.13%,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婧婧,李旭兰,郑秋霞.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xx,(10):1135-1136.

  2张炜.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xx,(18):843.

医院护理论文12

  护理质是医院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世的高低取决T护理管理方法的优劣及管理:具运用:通过护理质评价来衡量护理工作计划目标的完成程度,完成效果,为管理者提供可靠信息,不断完善计划方案,达到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的我院护理部每月通过组查、护十长联查、夜查、行查等形式,参照全院统一制定的护理质璜评价标准,进行检查评分,己氽存在问题,对检查结果采用西分权法统汁,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进行追踪评价我院白20xx年起采用统汁阉表进行数据描绘分析,通过内网公反馈,提高r护理质理公示的观性和客观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xx年、20xx年对我院(二级乙等医院)综合内科、神抒内科、妇产科、儿科、骨外科、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8个病K,涉及病K护士长8人,护七58人,床位125张,每月采用阐表分析法,将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频次进行排序,护理部将主要问题反馈给各科室,找作为下月需要优先改进的项B,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1.2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利用统计图表显示全院各病区护理质量检查项目得分及合格率情况:利用统计图显示出病房质量得分及在全院为单位的各病E得分的排序和对比:用柱状阁示与上一年度同期质控结果对比:利用图表分析质控项目问题占比情况及同期科室质控问题对比分析。

  2.结果

  使用统计阁表完成数据描绘,问题分析和反馈,将检查结果通过统计表进行基本描述并生成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图形,如阁1、2、3、4、5,能够强化护士长质域管理的行为,规范护h执业行为和律行为。

  通过图表分析,汁算同期工作W:增减,对人员调配、床护占比与问题出现频次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调配,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图表使用广泛,可对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科室之间、护理人员层级之间、单项问题出现频率、科室质釐问题出现占比、年度同期对比等任何项目做出分析,更好的利于管理者掌握全院护理质量的优劣,做出正确的`判断

  3.结果分析

  护理部将检查结果通过统计表进行分析描述并生成多种图形完成数据描绘公示,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可根据与上年度、季度、月份及其他病区进行比较,明确现阶段本病区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与同期相比后的进步与否,改进措施的到位与否,同时利于制定下月科室护理工作重点

  使用统计图表完成数据i绘,问题分析和反馈,有利于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安全和护理服务意识。

  4.讨论

  根据我院自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质姑、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童、护理文件书写质W、抢救药品物品管理、消逛隔离质址、健康教ff质置效果、病房管理质W:、患者安全质域、护理教学质鼠、优质护理服务质域、M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长管理质狱等14项内容检查愕导,汇总分析,用有力的数据和ft观的认识,促进了护士tc:在护理管理中的质摄把关作用,也促进了护士长之间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针对科内存在问题制定一系列整改措施,并落实督导,对护理质量I:遏高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

  统计图表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r护理质站管理公示的直观性和客观性,提高了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对护理人员具有激励和自律作用,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医院护理论文13

  摘要: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98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兴趣、专业原因、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家庭成员关系是影响护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生学习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针对学习适应状况较差的护生,护理教育者应分析其相关原因,可通过鼓励其参与社团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其专业兴趣,进而改善其学习适应状况。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学习适应;专业兴趣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1]。大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问题,在学习方面尤其严重,这就阻碍了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业成就和身心的健康发展[2]。而护理专业学生面对医学的快速发展,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和学业的繁重性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学习适应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某校护理本科生(护生)学习适应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护理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制订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于20xx年11月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20xx—20xx级共8个自然班46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分别是普通本科班和高职本科班)。共回收问卷435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2%。398名护生年龄为17~23岁,平均年龄(19.79±1.37)岁;男生60人(15.1%),女生338人(84.9%);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251人(63.1%);高职本科215人(54.0%),普通本科183人(46.0%);非独生子女285人(71.6%)。

  纳入标准:

  (1)注册在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调查者。

  排除标准:

  (1)调查期间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的学生;

  (2)在校的护理专升本学生。

  1.2方法

  (1)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参考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学习成绩、对护理专业兴趣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等共24个条目。

  (2)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该量表是冯廷勇等[3]编制的针对中国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一套测验工具。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即学习动机(8个条目)、教学模式(5个条目)、学习能力(6个条目)、学习态度(5个条目)和环境因素(5个条目),共29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即完全不符合计1分,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有18个条目反向计分。在评分标准上,维度和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适应状况越好。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5,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研究者于20xx年10月按照纳排标准选取39名护生进行预调查,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7,符合调查要求。

  1.3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版问卷并进行在线调研。调研前向研究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及填写方式,确保调研内容不涉及个人隐私,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调研结束后及时检查问卷的回收及合格情况,剔除因填写时间过短、学号重复、选项单一的问卷37份,保留有效问卷398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生学习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从5个维度均分来看,由高到低排序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学习动机(见表1)。

  2.2不同社会学资料护生学习适应单因素分析

  以人口社会学变量为分组变量,对护生学习适应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专业类型不同、是否参加过社团活动、护理学是否第一志愿、对护理专业兴趣程度、护理专业选择原因、近一年学习成绩自评、学习成绩自我满意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人际关系不同,学习适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护生学习适应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以学习适应总分为因变量,以人口社会学资料中对学习适应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11项变量为自变量(变量赋值详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步进法”建立回归模型,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最终有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能够解释护生学习适应整体变异的25.4%;按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专业兴趣>专业原因>学习成绩>社团活动>家庭成员关系。结果见表4。

  3讨论

  3.1护生学习适应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学习适应总分为(104.17±13.10)分,说明护生学习适应基本良好。这与汪美华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护生学习适应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学习能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学习动机,这与孔晨晨等[5]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调查的样本不同有关,本研究随机分层抽取了4个年级的护生,更具有代表性。护生学习动机得分低可能与一部分学生是志愿调剂,对专业不太感兴趣有关。结果提示:护理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改进教育方式,采取激励的方式来提高护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护生整体的学习适应水平。

  3.2护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专业兴趣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专业兴趣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护生对专业越感兴趣,则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这与谢玉瑾等[6]针对医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个人兴趣[7]。护生对护理专业有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对待学习,从而提升其学习适应水平。本研究中,护生对护理专业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者为265人(66.6%),尚有一部分护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这就提示护理教育者应继续做好专业教育,让护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召开优秀校友先进事迹宣讲会,稳定其专业思想。

  3.2.2专业原因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与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相比,按照家长或老师的建议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和专业调剂的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较差,对护生学习适应有负向影响作用。侯志军等[8]研究显示情感承诺对大学新生适应水平有预测作用,如果大学生能接纳、认同和喜爱所学专业,就可以调动自身的积极心理资源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本研究中,护生自主自愿选择专业者为155人(38.9%),家长或老师建议选择专业者为136人(34.2%),专业调剂者87人(21.9%)。可见,约三分之二的护生不是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这必定会对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这提示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做好这部分护士的专业认同教育,比如可以多开展护理学有关的前沿学术讲座和职业教育,增强护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就业前景的憧憬,调动护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其学习适应水平。同时,应将专业认知教育放在高考填报志愿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专业+院校”高考改革将会提高专业的自主选择率。

  3.2.3学习成绩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近一年的学习成绩自评是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学习成绩排位越靠前,则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这与桑利杰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的学习成绩变量是学生对学习成绩排位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越高的护生,其学习适应状况越好。反之,学习适应状况越好,其学习成绩也越好,两个变量应该是互相影响的。护理教育者应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护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产生竞争意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2.4社团活动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正向影响因素,即参加社团活动能改善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刘毅[10]研究发现参与体育社团可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正向地引导学生。樊星等[11]研究显示学习适应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为有效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但本研究中尚有小部分护生未参加过社团活动,这提示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吸引护生参与社团活动,交流思想,切磋技艺,相互启迪,取长补短。同时,护理教育管理者要真正地把社团活动作为护生核心素质发展的载体。

  3.2.5家庭成员关系本研究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关系也是护生学习适应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家庭关系亲密的护生学习适应状况明显优于家庭关系一般的护生。张皓文[12]研究发现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对高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有显著预测作用。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给予护生爱与归属感,家庭亲密程度越好,感受到的情感支持越多[13];家庭支持程度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好[14]。本研究中尚有15.8%的护生评价其家庭关系处于一般状态。针对此情况,学校应积极与护生家庭联系,纠正家长不良的教育手段,鼓励家长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心事,给予相应建议。

  4小结

  综上所述,护生的学习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尚有少数护生学习状况较差。因此,护理教育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学习适应较差的个体,分析其相关因素。积极鼓励其参加社团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活动,提高护生专业学习兴趣,让其感受专业的魅力和价值,提升专业认同感,同时加强家校联系,给予护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xx(1):44-48.

  [2]张兴龙.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xx.

  [3]冯廷勇,苏缇,胡兴旺.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xx,38(5):762-769.

  [4]汪美华,李丽娟,黄琛琛,等.护理高职生情绪智力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xx,16(7):521-523.

  [5]孔晨晨,顾玉生,王庆华,等.护理本科生成就动机与学习适应性相关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xx,36(22):92-94.

  [6]谢玉瑾,时宇,王景慧,等.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xx,16(5):433-438.

  [7]潘颖秋.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J].心理学报,20xx,49(12):1513-1523.

  [8]侯志军,曾相莲,左东洋,等.专业选择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J].中国地质教育,20xx,27(1):17-24.

  [9]桑利杰,陈光旭,朱建军.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24(2):248-252.

  [10]刘毅.体育社团促进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xx.

  [11]樊星,李彩福.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37(23):106-108.

  [12]张皓文.高一新生家庭环境与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xx.

  [13]吴丹丹.流动青少年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14]郑琰,王秦飞,宫火良.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关系[J].保定学院学报,20xx,32(4):103-109.

医院护理论文14

  1结果

  1.1护理人员调查情况

  发放问卷20xx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

  1.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1.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2讨论与分析

  2.1存在问题

  2.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2.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2.1.3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理念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2.1.4健康教育方式不当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

  (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

  (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2.2解决策略

  2.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

  (2)病区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2.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应引导其学习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2.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2.2.4健康教育方式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订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统分析,开发适合工作实际的软件系统或将其融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以实现计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信息高效并符合个人喜好。规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标。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活动,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评价诊断、治疗一样严格实施、评价考核,以尽快落实医院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题。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示范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共同行动,营造有益健康的医院环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医院护理论文15

  【摘要

  目的探讨对讲机设备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xx年2月创伤骨外科订购对讲机、定科室频道、按排班分配对讲机,应用临床护理工作。结果使用对讲机一季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为97.7%。结论对讲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高效、快速处理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保证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对讲机;基层医院;护理;应用

  对讲机通信隶属专业无线电通信,在集群调度、应急通信、即时通信等方面独特优势,应用广泛。信息沟通广泛存在于组织的管理中,对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是护理管理重要内容。现在以专人管床、护士办公地点前移的护理模式,难免有些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每个人,对讲机的使用使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能够得到高效沟通,快速解决处理医疗问题[1]。

  1、临床资料

  我创伤骨科订购对讲机台数达12台,护士工作人员31名,均为女性,护士职称15名,护师9名,主管护士6名,副主任护师1名,年龄21~45岁。科室最高峰住院总人数达110例,平均每日择期手术5台,急诊手术4台,病重患者6例。护理模式分组管床负责制,工作时间8h。由20xx年2~5月在护理临床使用对讲机,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2、对讲机的应用的注意事项

  2.1对讲机应用前的'准备按排班定制对讲机的数量、定科室频道、做好专机、定班专用标识。使用前由办公室护士进行试机,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都要有回应,确定对讲机通畅后方可使用。

  2.2对讲机应用后的维护包括交班项目、专人收集、清点数量、清洁、检查性能、用电量补充。

  3、对讲机在护理临床护理的使用过程

  3.1办公护士与管床护士之间的沟通

  办公室护士是负责转抄、录入医嘱、接收新患者、办理患者出院手续,是信息发出的主要人员,通过对讲机可以通知管床护士的新医嘱执行、了解新收患者情况,使管床护士及时掌握工作任务新动态,先急后缓,心中有数,减少病房与办公室之间距离来回,达到省力、省时、有效沟通,高效完成任务。管床护士在病房执行任务时发现新情况,快速联系医生,处理突发事件。

  3.2总务班与护士之间的沟通

  总务班是科室是科室内的后勤中枢,负责用物总管,如医疗、护理、医疗用物的准备、补充、药物的检查与领取、发放,仪器的维修,当各班护士发现与之有关情况,如仪器不能正常运作、一次性用品缺用,药物领取有遗漏,通过对讲机准时联系总务班,及时维修、补充、纠正问题,成功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错误发生,使工作问题共同发现,专人负责有序进行[2]。

  3.3管床护士之间的经验交流

  责任护士在护理临床工作中,护理操作技术参与整个护理过程,在护理技术不断更新、建立,护士技术水平决定工作质量,年资低的护士在执行任务过程难免遇到困难,又要及时寻求协助与处理,通过对讲机寻找帮助,既能立即解决难题,又减少因技术问题带来医疗纠纷。

  4、效果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问卷50份,回收问卷率为98%,科室人员使用对讲机认为学习容易占97%,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方便、快速占98.7%。累计平均每天使用对讲机达50次,成功处理信息量45条,节省时间67min,快速解决应急状态5件,及时纠正错误4项。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处理疑问信息反馈满意率97.7%。对讲机使用过程各类问题均得以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各类应急状态问题,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护理时间,保证护理质量[3]。

  5、讨论

  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还未逐渐完善的条件下,未来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吸引患者小病不出镇,医护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下,能使医护人员有足够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其中途径优化护理沟通工具,对讲机的使用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指挥,可作为急救调度平台高科技设备,实现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在日常的临床医疗护理中,对讲机系统传达任务快速、方便,打破因不同工作区域限制,医护、护护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善喊人、找人才能信息传达,缩短沟通距离、时间,节省了人力、时间资源成本,跳出护理工作超时与低效工作模式,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讲机是一种投入经济成本低,在一定区域不受信号限制的沟通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使用,节省时间、人力成本,高效沟通,提高处理问题速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彤,蒋志伟.浅析数字对讲机未来发展[J].中国无线电,20xx,(8).

  [2]邱立,周兰銖.护理工具现代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xx,22(6).

  [3]蔡丹,罗萍.移动式对讲机对肿瘤科病区噪音及行走负荷的影响[J].护理学报,20xx,23(13).

【医院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护理科研论文11-22

护理毕业论文11-03

眼科护理论文11-11

医院护理述职报告06-20

医院护理实习心得09-01

医院护理见习报告04-25

护理专业优秀论文11-17

压疮护理论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