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防范护理隐患,保证安全论文
防范护理隐患,保证安全论文怎么写,下面推荐防范护理隐患,保证安全论文相关范文,可供浏览参考。
防范护理隐患,保证安全论文【1】
摘要: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护理安全的危机首先基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护士在工作中是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工作琐碎繁忙,加之患者情况千差万别,病情变化多样,因而难以完全杜绝护理过失、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安全措施是保证整个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关键,是提供最优质服务的基本保障,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
作为护理工作中的管理人员必须制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提高各个方面的工作水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防范护理隐患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护理安全的危机首先基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护士在工作中是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工作琐碎繁忙,加之患者情况千差万别,病情变化多样,因而难以完全杜绝护理过失、差错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安全措施是保证整个护理工作高质量的关键,是提供最优质服务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必要环节。
1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在整个医疗行业中,护士常常忽略患者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解释不清楚,告知不明确,交流不畅通,不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使得护理人员只关注病患的身体健康,忽视了法律方面意识的培养。
比如,护理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不注意患者的心理是否乐意,直接将患者的身体暴露在其他人面前;还有些护理人员甚至在公共场合大谈患者的某些隐私,这使得病患的隐私权和保密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此外,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弱,出现执行医嘱不当、文书书写不规范、告知行为不规范等情况,都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缺乏严格的查对制度:作为整个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查对制度,是整个医疗行业中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措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核心。
预防差错制度的建立是查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护理工作中具有最广泛的涉及面。
但是在实际中,医嘱处理不当,漏发或错发口服药,遗漏或用错静脉用药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差错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能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对差错标准制度的正确性认识,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导致差错出现。
1.3护患关系不和谐。
由于患者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期望不断提升和医疗服务质量难以让患者满意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加上护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社会舆论引导的的偏离,导致护患之间信任危机频现,护患纠纷日渐增多。
护士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忽视患者的权利,对待患者态度冷淡、话语生硬、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意无意地对患者造成了伤害。
1.4护理资源配置的短缺: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人力资源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护士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状态,导致精力不足,工作质量下降,出现判断失误而导致护理缺陷或差错事故。
1.5护士责任心不强与技术操作不过关:由于护理工作琐碎、节奏快,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表现为思想松懈、精力不集中、缺乏工作热情、态度不认真。
护理操作技术是为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常规工作,护士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就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2管理措施
2.1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在整个护理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安全护理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强化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护士爱岗、敬业,学法、懂法、知法,依法执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白违反法律的后果,懂得自己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工作,并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护理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做好护理人员的调配和管理工作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所以作为护理管理人员必须科学规范的实行人员的调配。
护士长要根据早、中、晚的不同情况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在中午和夜班时要增加人员,医疗高峰时期要实行弹性制度,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人力分配问题。
2.3规范检查标准和内容:在护理工作中做好检查工作,包括“四查”:常查重点工作,如对经常使用的各种精密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重要节日和特定时期,在逢年过节或者各种长假期间,护理人员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松懈心理,使得工作过程中的问题较多出现,必须重点检查;因人而异检查,作为护士长要积极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的解决护理人员的思想波动及情绪问题,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定期检查全面工作情况,建立护理人员考评制度,对每天、每周、每个月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2.4预防不安全行为发生:护士长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教育,使她们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标准化语言,在管理工作中做好“三个有数”:对易出现问题的预防做到心中有数;对病危或者重大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护理人员的个性特点,对容易出现问题的个人和事情心理有数。
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不安全行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思想上要积极开导,行动上要积极帮助,制度上要及时督促,严把质量关,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3小结
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
作为护理工作中的管理人员必须制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提高各个方面的工作水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于翠荣.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社区医学杂志,2013年6月第11卷第6期
[2]李艳华.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吉林医学.2013年06期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2】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护理安全的隐患因素医院方面的因素:首先,医院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医院对护士教育培训不重视,导致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同时护理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较多,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需求,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不断增多。
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
护理人员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条文,不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和范围,忽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对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
表现为操作不够规范、书写不合要求、说话不够严谨、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
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技能不熟练,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业务知识不够熟悉,技术不熟练,资历浅,经验不足。
如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果护士对该技术操作不熟练,将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产生不良影响,给病人增加痛苦。
工作责任心不强:①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按级别护理,不按时巡视,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未能及时发现。
②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如执行医嘱未做到“三查八对一注意”,如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交接班不清,遗忘医嘱,造成不良后果。
③随意换班,使人力资源搭配不当。
④实习生无人带教单独完成护理技术操作。
⑤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出现并发症。
⑥工作时间注意力不集中护理文件记录不规范:护士由于工作繁忙,忽略了护理记录或进行回忆式记录,出现大概、可能的情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住院病案材料中与护理相关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会成为法庭材料。
如果以上护理记录不严谨、错记、漏记,甚至涂改,将使护理安全隐患增加。
服务态度欠佳:个别护士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
表现为对患者“冷、顶、硬、推、拖”,不注重自身修养,言语或行为不当,极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护患沟通障碍:近年来有些护理纠纷不是护理人员技术与责任上的差错,而是由于护理过程中不注重语言交流,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交流态度淡漠,语言不妥,解释沟通不到位所造成的[1]。
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排便用力可导致猝死等。
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健全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管理现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护理监控体系,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行为[2]。
护理管理者定期监督,可以将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教育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规范行为,爱护患者,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
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熟悉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在护理工作中应当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避免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护士在职业活动中,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安全,因此我院根据不同资历的护士制定了培训方案与计划,并组织实施。
如每月进行2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与专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护理部每月组织进行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重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与考核,达到人人合格。
加强核心制度的执行: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杜绝差错事故的重要制度,通过查对,可发现护理不安全的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差错的发生。
医嘱做到班班查对,每周大查对2次,并有记录。
在对患者进行操作前查对时必须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昏迷病人必须进行腕带信息核对。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点抓好病情、治疗、护理等环节的交接,对新入院患者、手术病人、危重患者、有特殊检查及处理的患者要在床头仔细交接。
严把护理文书质量关,规范书写:护士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
护士长与质控员每天对护理文件内容进行督查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病历书写质量。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各科成立质控小组,制定各班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对科室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护理部每月进行各科护理问题汇总,并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分析、讲评、总结。
制定整改措施,以此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项双向交流的桥梁[3]。
我院近年来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如实行亲情称呼,微笑服务,对每一位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告知宣教,对住院和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电话回访等。
同时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护理部制定发生差错事故及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预案,同时健全了发生护理差错的处理程序,对已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要进行及时上报,鼓励各科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以便进行归因分析,确保护理安全的持续有效性。
小结
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防范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院自以上措施实施2年多来,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护理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护患关系的融洽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纠纷降低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了医疗安全隐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淑燕,侯模威,牟春玲.护理操作风险与防范.中国误诊杂志,2006,694:738.
2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818-920.
3陈曙光.医务人员服务技巧.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50.
【防范护理隐患,保证安全论文】相关文章:
儿科护理的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论文10-09
关于施工建筑火灾隐患及防范安全论文的研究10-07
浅析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措施的论文10-09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10-08
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管理策略的论文10-09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论文10-09
神经内科护理对策及防范论文10-09
护理安全论文10-08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