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时间:2022-12-14 17:53:41 少烁 简报 我要投稿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通用10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简报,简报的写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评论文章。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简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通用10篇)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1

  “扶危济贫、奉献爱心”从古至今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响应惠城区教育局慈善活动,在冯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于20xx年6月27日,在学校电教室为我区爱心教育基金进行了一次募捐活动。由冯校长点燃了这次爱心活动的接力捐款现场,亲自为惠城区爱心基金会献出了一份自己的爱心,接着全体老师也都接二连三地送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在这次募捐活动中,我校学生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进一步弘扬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与助人为乐,得到了爱的教育,培养了公益观念,增强了同龄人互帮互助的责任感。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2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扶贫日。组织开展好扶贫日系列宣传活动,对于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我市全国扶贫日宣传工作,9月30日,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联合制定下发了《阜阳市20xx全国扶贫日宣传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司学龙主持会议,市扶贫办主任史莉、副主任高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人朱贺、全市主要新闻单位、新闻媒体、网站、电信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朱贺宣读了扶贫日宣传方案,具体安排了相关宣传工作;史莉解读了今年我市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活动方案,就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进行了阐述。史莉指出,今年我市全国扶贫日活动主题是“坚持精准帮扶,合力脱贫攻坚”,为此,将召开全市社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扶贫项目认领和社会各界认捐活动;同时,通过开展短信宣传、展板宣传、媒体宣传、广场宣传、市县联动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走进贫困村,温暖群众心”走访慰问活动和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大推进行动,努力把今年全国扶贫日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更好地服务全市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动员起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如期完成“两个使命”做出积极贡献。

  司学龙就做好本次宣传活动作出强调。他指出,一要高度重视,充实认识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全社会关心、参与扶贫工作的智慧和力量。二是周密谋划,把今年扶贫日宣传工作做出特色、做出实效。要制定和落实宣传方案,选准全国扶贫日宣传工作的着眼点和发力点,精确甄选全市社会扶贫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模范,把握时间节点,提前组织采访,精准宣传报道,做到“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街头有活动”,确保此次扶贫日宣传工作取得实效;三要密切配合,常态化开展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市各级宣传部门、扶贫部门、新闻单位、电信企业等要各责其责,协调配合,把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各地、各部门特点,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宣传和展示近年来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在全社会营造扶贫工作“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3

  为迎接“扶贫日”的到来,进一步做好“全国扶贫日”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关心扶贫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近日,该校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做好“10.17”首个扶贫日宣传活动工作。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发动全体师生的资源优势,积极宣传教育系统扶贫工作成就、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雷锋 送阳光,传递“爱心正能量”。

  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多个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关爱贫困人群的.发展,了解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日活动,帮助身边家庭困难学生,增强学生的扶贫意识,积极倡导“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4

  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了将10月17日设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意识。郑文凯表示,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据了解,今年“扶贫日”期间的.活动包括召开社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和社会扶贫座谈会、举办“10·17”减贫论坛等,国务院扶贫办等有部门将积极发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大中小学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动员能源、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有关行业投身社会扶贫,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据郑文凯介绍,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不变价,相当于每天1美元)的扶贫标准,到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5

  10月17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中国政府确立的扶贫日。为切实开展好全国第三个“扶贫日”活动,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政法委书记陈世祥率领区政法小组一行来到结对帮扶的蓝田县灞源镇贺凹村开展扶贫慰问,受到了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王君同志,党组成员、政工科长王皓江也参加了此次慰问。

  在贺凹村,陈书记一行同来自县、镇上、村三级的领导干部、驻村扶贫干部开展了座谈交流,详细听取了贺凹村村干部关于该村基本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解决项目的报告,了解了扶贫驻村干部在村中的主要工作以及具体的精准扶贫方案。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培明同志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也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全体同志、当地当地干部群众向前来扶贫慰问的同志表达了感谢,表示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国家的`扶贫政策,踏踏实实将扶贫工作坚持下去。随后,陈书记一行又进行了走访,实地查看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情况,并重点对该村一户村民的危房情况进行了了解,鼓励该村村民要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勤劳致富。

  走访慰问结束后,王君同志同该院的驻村干部张培明同志进行了交谈。王君在对张专委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的同时,指出:扶贫工作作为全国的重要工作,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有义务有责任为其出力贡献,扶贫干部站在扶贫工作的一线,要带着感情,站在农民兄弟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同时,他还表示,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将会继续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研究,同时将结合检察实际,对扶贫村庄开展法制扶贫。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6

  为确保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12月1日下午,区民政局组织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物资发放活动,为全区18个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发放食品、防寒、防疫用品等物资,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燕,四级调研员刘冬梅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数百套御寒棉被、棉衣、棉帽、手套、暖贴及食品、消毒液、口罩等陆续被搬放到车上,由各街道相关负责同志领取,配备至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

  目前,市中区各临时救助点救助物资已配备完成。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区共有18处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覆盖全区17个街道,实行24小时开放,配备了充足的'救助物资。尤其是入冬以后,面对极寒雨雪天气,区民政局加强工作督导,加大巡察力度,对城区主要街道、广场、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可能露宿的区域多次进行排查,并积极劝导,及时救助,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温暖、安全过冬。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状态,落实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储备好救助物资,切实保障好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7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救助工作,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迅速行动、广泛动员,深入摸排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并根据实际需求,鼓励实物为先,采取资金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加强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主动发现,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需求。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大困难群众巡访探视力度,及时了解和重点关注封控区、管控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切实摸清底数、掌握需求、有效对接,变群众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主城区封控区困难群众401户500人,管控区9934户12853人,已发放生活物资价值260.8万元。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联动,确保城乡低保资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等按月足额发放到位。

  想方设法,快速发放暖心救助物资。市民政局积极沟通有关单位和企业,协调人员整理分包物资,动员社会力量调集12辆运输车,快速配送,各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肩扛手提、披星戴月,及时将救助物资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截至目前,10429份“生活物资包”已全部发放到位。

  提级保障,全面兜牢民生底线。经排查,东港等3县(市)户籍的173户困难群众暂时居住在主城区,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户籍所属县(市)民政部门无法落实救助工作。市民政局果断采取提级保障措施,组织市民政局系统工作力量将基本生活物资直接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有效保障每户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8

  连日来,我市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部分乡镇发生了洪涝、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为帮助受灾群众在汛期渡过难关,市减灾委办、市应急局紧急采购了一批救灾应急物资送往受灾乡镇,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6月15日,市应急局组织党员干部到厚禄乡发放面条、矿泉水、大米、油、罐头鱼等生活必需品给需要应急救助的590名群众。此次救灾物资发放工作在做好灾情摸排调查、实际掌握受灾情况的基础上,明确要求严格把关救助对象,严格发放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确保把救灾物资送给最困难、最需要的群众,并保证发放工作有序,使用规范合理,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眼前生活困难。

  同时,为确保救灾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群众手中,市应急局分别就地采购价值54716.2元、29302.56元的救灾应急物资发放给石龙镇、蒙圩镇需应急救助的'群众。截止目前,全市灾害应急救助累计发放矿泉水18531瓶、面条1519份、大米4557斤、调和油1519桶、蔬菜6308斤、罐头鱼590罐等生活必需品价值总计122297.96元。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情况,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真正做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让受灾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9

  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近日,南昌县启动2021年“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送温暖活动。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王小琴,常务副会长涂莉萍,党组成员、副监事长舒辉出席活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各乡镇(管委会、管理处、街道办)红十字会干部及十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各乡镇发放红十字温暖箱和棉被扶贫救助物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发放工作有序进行,所有救助物资将第一时间发放到困难群众中去。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是中国红十字会对困难群众进行人道救助的`一个品牌项目,在春节来临之际,对困难群众进行人道救助,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此次活动,南昌县红十字会共筹集红十字温暖箱86个(市红会下拨)、棉被344床,其中棉被系“99公益日”期间县红十字会、莲塘镇、市监局、文广局、自然资源局等多个单位共同筹集资金4.4万余元购买。下一步,南昌县红十字会将走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遗体器官困难捐献者家属、联合县文明办走访慰问困难志愿者。

  活动之后,各乡镇(管委会、管理处、街道办)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基层红十字会作用,全面推进南昌县”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向近500户困难群众发放物资或慰问金,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 篇10

  为做好辖区内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特殊群体的防疫宣传及人文关怀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疫情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他们筑起安全屏障。

  3月21日下午,博厦社区工作人员、残协专干联合双百社工为辖区内一户多残及残疾低保家庭代表送上防疫物资。防疫物资包括口罩、免洗手消毒液和酒精。

  博厦社区工作人员、残协专干和双百社工穿街走巷地为一户户残疾人和残疾低保家庭代表送上防疫物资,了解他们的.生活是否保障,防疫物资是否足够,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全力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同时,因近期有暴雨及降温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工作人员为探访家庭进行防汛救灾、应急防范措施及暴雨天防雷防电防风等安全知识宣传,告知其留意天气预警,随时准备撤离低洼等危险地带每个居民看到工作人员和双百社工送上的防疫物资都表示很感谢,纷纷为社区和双百社工点赞。在给一位老婆婆送上防疫物资时,老婆婆表示自己不会佩戴口罩,社区工作人员和双百社工便亲自教导老婆婆佩戴口罩的方法和叮嘱老婆婆疫情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老婆婆听了频频点头,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双百社工的关怀。

  通过此次物资发放,让辖区残疾人、困难家庭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社区的关心、关怀。下来博厦社区会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群众的贴心、暖心人,守好群众的生理、心理防线,引导群众团结一心、同心抗疫!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相关文章:

捐赠物资发放简报04-02

捐赠物资发放活动简报(精选35篇)12-09

捐赠物资发放简报15篇04-02

发放物资的简报04-03

捐赠物资活动简报04-02

给村民发放物资的简报04-02

疫情物资发放简报03-29

防疫物资发放简报12-10

疫情物资捐赠简报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