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集锦15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需要使用简报的场合越来越多,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你写简报时总是无从下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看天宫课堂简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
为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0月12日下午15:45,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九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还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科学手套箱剪株操作,为同学们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交流,与来自全国的青少年进行连线互动。
由于西安市正处于全市暂停线下教学阶段,全体师生居家观看直播,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的热情与向往,通过照片,能够看到每一位孩子都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对课堂上所展示的一切,都流露出了满满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平常只能在书本上出现的,只能凭想象出的神奇画面,今天能够亲眼目睹,令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宇宙的神奇。
跟随者宇航员们领略了宇宙的奥秘,同学们也已经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内心,纷纷写下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梦想!一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2
20xx年10月12日下午来自神舟十四号的”天宫课堂“再次开讲。静乐县康家会中学校初一班学生观看了全部直播过。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亲切而熟悉的开场白,来自神舟十四号“出差三人组”陈冬、刘洋、蔡旭哲,他们三人“飞”到镜头前,在万众瞩目下,开启了“天宫课堂”的第三课。
本次授课的地点在问天实验舱,”太空教师“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的结构、功能,以及他们在舱内工作、生活的情况。“纵向睡觉”的睡眠区、有太空厨房设备的生活区、从天和核心舱转移过来的“太空自行车”、生命生态实验柜和生物技术实验柜所在的实验区……随着此次“天宫课堂”的开展,同学们更近距离感受到航天员丰富多彩的太空工作和生活。此次“天宫课堂”全新的授课内容,也是吸引力满满。放入空心钢球的水球为什么会变“懒”?用2米吸管喝芒果汁为什么不费劲?T字小扳手为什么会自己“翻身”?为何在微重力环境下拟南芥的'根还能扎入土壤?
“天宫课堂”的参与,也是康家会中学践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同学们对课堂内容非常感兴趣,激发了同学的科学探索热情与向往,启迪他们热爱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3
“天宫课堂”第三课今天(10月12日)下午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10月12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学生积极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演示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太空授课活动还包括介绍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样本采集操作。
本次授课的地面主课堂设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同时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设置了3个地面分课堂。
同学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后,表示明白了: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
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自主探索,为创造更好的民族未来而奋斗。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4
“天宫课堂”第二课于3月23日15:40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西和县幼儿园的孩子们坐在大屏幕前,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此次授课。
此次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的方式进行,分别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太空拧毛巾获得一副水膜手套,这些实验引起了小朋友们阵阵欢呼声和惊喜的掌声,开启了孩子们热爱科学的心灵窗口,让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太空授课结束后,幼儿园的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诉说了自己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不会飞起来呢?”“航天员叔叔太棒了,长大我也要当航天员!”“航天员太厉害了!”……个别幼儿也好奇地拧了拧浸泡在水中的'毛巾,他们也很想得到一双水膜手套。
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此次活动在孩子的心田播撒下了热爱航天的种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太空梦想,激发起了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视频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实验以及航天事业的浓浓兴趣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愿孩子们心存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像航天员一样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5
3月23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了天地互动方式,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等三名航天员互相配合进行授课,面向全球进行了现场直播。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400公里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的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
他们对实验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听着宇航员的讲解,学生们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
通过本次对“天宫课堂”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航天员演示的奇妙的物理现象,也在同学们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更感受中国的科技力量,为建设祖国未来强国,奋发图强!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6
“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课啦,你认真听讲了嘛?3月23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一次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天桥区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各班认真观看了天宫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为孩子们播下“航天梦”的种子。
短短一小时的太空授课让孩子们意犹未尽,随后,幼儿园的老师还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关于太空的'绘本,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探索蓝天的热情,更让“飞天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发芽。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7
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变身“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我市中小学组织学生以不同方式观看了这场激动人心的课程直播。多所中小学在课程开始前还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科普教育。
“同学们,大家猜猜,一会儿我松手后,塑料管里的水会停留在什么位置?3、2、1……”昨天下午,在耀华中学教学楼外,高一2班的学生们在物理老师陈健的带领下,兴奋地围在一条从4楼垂直放下的塑料管旁。随着倒计时声响起,所有学生都瞪大了双眼,仰起头来望向塑料管里水柱停留的地方。“哇!”当站在4楼窗口的物理老师报上水柱的高度为10米后,学生们发出了惊叹声。“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我们在地面上,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柱在塑料管里大概稳定到10米的位置。”陈健向大家解释原理。随后,他又向学生们演示了毛细管液柱爬升实验,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两个实验换到太空里去做,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带着这样的问题,师生们一起进入了直播课堂。
“同学们好!我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今天很高兴能够在我们的问天实验舱,与大家一起继续探索科学奥秘……”随后,“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太空教师”联袂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5个实验,详细讲述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对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随着一个个神奇太空现象的出现,学生们心中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和热爱科学的激情被一次次点燃。
在天津师范学校和苑附属小学,观看直播的学生兴奋地围在学校的“特邀嘉宾”──红桥区少年宫从事航模制作20余年的金国林老师身边。金老师一边教大家动手制作火箭模型,一边为大家讲解火箭的构造和升空原理。
“火箭头部为什么是尖的?”“火箭需要多少燃料才能升空?”“助推器的数量为什么都是双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兴趣满满地讨论着。不一会儿,一个逼真的火箭模型新鲜出炉。“大家想不想让咱们的‘火箭’飞起来?”“想!”孩子们异口同声答道。于是,操场上,在大家的注视下,“火箭”在小型发动机的带动下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孩子们心中的小小“航天梦”“科学梦”也跟随火箭一起奔向蓝天。
“这两年,随着‘天宫课堂’陆续与大家见面,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航天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更多的孩子热衷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天津师范学校和苑附属小学科学教师李庆说。
“一代航天人,承载一代梦;一代航天梦,铸就中华魂!”同一时间,天津市第四中学高三9班正在进行一场主题班会。“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让学生们看得激情澎湃。当班主任王海涛在黑板上写下“梦启九州,星河灿烂;神舟飞腾,砥砺前行”两行字时,学生们的神情十分激动。
“今天,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这场特殊的直播。‘天宫课堂’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的科学梦,更是一堂爱国思政大课。它让我们的学子感受到无比震撼和自豪,盛赞祖国的强大。我们也将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好少年。”耀华中学校长侯立瑛说。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8
20xx年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为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欲望,感受宇宙的神奇与奥妙,从小树立远大抱负,在心中撒下逐梦航天的种子。10月12日15时45分,长安七幼组织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这场科学盛宴。
直观生动、精彩纷呈的“天宫课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孩子们紧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视频,通过观看浩瀚太空、揭秘航天员日常、以及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感知宇宙奥秘,加深了对太空的向往之情,一颗颗科学的种子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观看本次“天宫课堂”活动,孩子们收获了航天知识,领略了宇宙的奥秘,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孩子们对航天世界和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愿航天精神、探索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长大后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9
10月12日下午15: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啦。古华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一起漫步太空,探究宇宙奥秘。
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观看学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不断追寻科学的梦想,激励着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努力探索科学。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0
科技启迪未来,航天走向世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鹤伴中学全体师生观看了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活动,能让广大青少年走进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让学生在一室之内放眼浩瀚苍穹,感悟中国航天科学的'伟大、中国教育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对祖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1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12月9日15:40开讲。这是时隔八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校组织了三个级部的`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课。
在约40分钟的天地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生动地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涨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太空授课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四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我校学生对“天宫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有时凝神直视,有时陷入思索,有时惊讶不止,有时发出掌声,有时……
此次观课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太空地了解,激发了他们对航天事业地热爱,播下了他们从事航天工作的种子,有助于将来有更多的人才进入航天系统。仰观“天宫课”,走好脚下路。相信各位同学能够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充实自身,为梦想铸城,为未来奠基。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2
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芒果汁。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视频截屏)
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开讲,“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经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此次是神舟十四号的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度过4个多月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开课。恰逢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为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科学探索精神,引导孩子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我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在近5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瞧,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再连天宫,问鼎苍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天宫课堂”第三课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太空科学实验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探索宇宙未知的好奇心、热爱科学的精神和航空事业的热情,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上天”的种子,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3
3月23日,常德市七中一群渴求知识,怀揣着科学梦想的初一孩子们齐聚学校德馨讲堂,正翘首以待一场天地之间的对话。小主持人卓红宇、傅馨颖清脆稚嫩的声音引领同学们进入太空世界。
15时40分,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再次被点燃!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授课。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等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实验让人脑洞大开。尤其是冬奥会的.顶流“冰墩墩”的出现,让在场的同学们喜逐颜开。
宇航员老师们并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点,而是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窗,在他们心田撒播航天梦的种子。同学们聚精会神,听得仿佛入了迷,胸前的红领巾与太空宇航服上的中国国旗遥相呼应。
“我有没有机会能成为一名到空间站里做实验的科学家”“我也十分想去空间站做实验”……现场同学向宇航员老师提出的问题还回荡在耳畔。天宫课堂激发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关于宇宙的梦想已经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点亮理想,以梦为马,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4
3月23日下午3点40分,安阳县科协、安阳县教育局组织全县青少年观看学习“天宫课堂”。全县共有130余所学校2万余名青少年在线观看直播。
据了解,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该活动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吕村镇李河干小学学生张馨说:“我对液桥实验很感兴趣,该实验利用了水表面的张力和失重现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表演了神奇的一幕,让我对太空有了更多的兴趣。”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只是单一的讲述,不像电视这么直观和生动,学生们通过观看天宫课堂,开拓了眼界,激发了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高庄镇一中科技辅导老师崔晓在观看时给同学们普及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
“安阳县科协将充分利用现有科普教育资源,创新开展课后科普教育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安阳县科协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质量水平,不断促进科协改革向基层延伸。”安阳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5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盛大开课。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积极组织师生分别在教室、多媒体室全程观看了本次太空直播盛宴。
在距离地球370公里之外的“最高课堂”上,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老师”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每一次成功实验都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同时,航天员还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带领全体同学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观看此次太空授课直播,进一步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广大儿童对宇宙空间的无限向往和探索学习天体奥秘的兴趣,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航天事业,激励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观看天宫课堂简】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07-18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1-14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9-07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6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4
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1-17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精选9篇)11-11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合集15篇)07-18
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简报(优)07-18
[精华]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