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可以接触到简报的地方越来越多,简报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那么拟定简报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15:40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教育部3月21日下发通知倡导广大师生积极收看。
政教处积极响应教育部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提前部署、统一安排,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3月23日15:40,各班师生同步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观看直播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发出声声惊叹,激动和欣喜溢于言表。孩子们能够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太空生活,显得特别兴奋,脸上都挂着对宇宙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
我校1189名师生共同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此次与众不同又意义非凡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载人航天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更在无数孩子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2
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继续以太空对话的方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高台子中心小学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此次直播课。
三名宇航员通过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每一个实验过后,都赞叹连连,并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太空虽遥远,但科普知识却离我们很近。这次千载难逢的'太空授课,跳过书本用实验说话,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航天知识,更感受到了祖国航天技术的强大。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在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唤起同学们对太空的兴趣,培养航天事业接棒人,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3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12月9日15:40开讲。这是时隔八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校组织了三个级部的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课。
在约40分钟的天地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生动地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涨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太空授课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四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我校学生对“天宫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有时凝神直视,有时陷入思索,有时惊讶不止,有时发出掌声,有时……
此次观课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太空地了解,激发了他们对航天事业地热爱,播下了他们从事航天工作的种子,有助于将来有更多的人才进入航天系统。仰观“天宫课”,走好脚下路。相信各位同学能够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充实自身,为梦想铸城,为未来奠基。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范文4
10月12日下午15: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啦。古华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三课,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一起漫步太空,探究宇宙奥秘。
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观看学习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不断追寻科学的梦想,激励着同学们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努力探索科学。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相关文章: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4
[精华]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9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5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07-18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汇总6篇]07-19
(优秀)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5
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必备]07-15
组织收看天宫课堂简报07-04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