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7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需要使用简报的场合越来越多,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发行日期、保密等级和编号。你知道简报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1
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思政课教师成长。公共基础系于10月20日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评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是继英语、数学教研组后,思政教研组进行教学、教法的交流与探索。我系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王晶晶、李薇薇教师为学生们讲授了《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课。两位教师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展现了个人的教学特色。
王晶晶老师采用观看短视频的方法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事例出发提出问题,循循善诱、鼓励并引导学生回答,把哲学原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使学生们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李薇薇老师用加字游戏开启了本节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参与度高,让学生们能够在积极参与中探索新知、理解新知。
两位老师讲课结束后,进入评课环节。公共基础系主任许云杰、副主任王立鹏、思政教研组组长唐丽男老师分别就两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在场教师也纷纷阐述了听课后的感受,并切实提出了实用的建议。本次“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为思政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以教引教、以教促教,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课程紧扣 主题,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大有作为的职业人!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2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落实高效课堂。9月15日,平邑县柏林镇各完小相继开展了“小马扎动起来之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在苏城小学,语文学科组崔娈鸾、苏梅两位老师以一年级拼音教学为载体,讲授了部编教材《a o e 》这一课。两位教师利用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解读和教学设计,经过精心准备,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师生们带来了两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数学学科组张企、孙文雯两位老师共同执教一年级《左右》,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了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
评课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各位教师真诚的点评,让教师们对教学和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扎根于学生,落实于教学,提升于评价,整个教研氛围浓厚而欢愉。
最后,苏城小学校长齐琳琳对老师的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她强调,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教学效果好,就是好的方法。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一次次课堂实践,来自于一次次虚心学习,在肯定青年教师潜力的同时,也对在场所有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3
“双减”政策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一直是老师们的重要研究课题。实验小学以三月为起点,以同课异构为平台,搭建讲、学、评的活动框架,每星期安排同学科老师作课,开展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
任校长亲自深入课堂,从课堂的广度、深度、高度三个维度引领点拨,带领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的艺术。
课后的教研环节,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建议,大家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细节的处理、教学预设的达成、板书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课后评课交流,反思课堂,分享感悟,提出困惑,交流经验!
截止到现在已经有14位老师参加了讲课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同课异构”的听课活动,不仅让上课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堂,取长补短,而且使听课教师从中感受到“同课异构”的无穷魅力,在不断地摸索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4
近日,陵城区滋镇学区开展以“核心素养引领精准施策课堂”为主题的区域教研“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为不同学区教师搭建教学实践与共同成长的平台,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滋镇学区、糜镇学区、郑家寨学区小学语文组骨干教师共同参加活动。
授课教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从朗读识字、理解文本等多方面共同执教《寒号鸟》一课,并将游戏巧妙融入教学各个板块,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课后,来自不同学校的'9名教育骨干教师针对课堂内容进行了评课,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5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元宝山矿区小学开展了“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最佳方式,为日常课堂教学提供范例。
语文组对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五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学风格演绎着同一个教学内容,为大家呈现了别具一格的语文课堂。
薛红云老师教态自然,驾驱课堂能力强,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重视在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本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习,以一带一的形式,让学生将所学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同时,薛老师结合文本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学习支架:一是、梳理文本信息的核心要素。二是、提供梳理信息的多样形式。这样一来,学生的信息梳理有抓手、可选择、便交流。
课后评课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气氛高涨!大家也表示,对于统编版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同年级老师也表示在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我校业务校长宋晓杰在肯定各位老师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同的课题,不同的展示;一样的目的,别样的场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队友的提携帮助。本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思考;老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相信通过此次教学常规月听评课活动,我校全体老师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6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李蓉老师和郑首才老师两人开展课例教学。再进行反思、课例点评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己,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己。
总之,我觉得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也会以此次积累教学经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7
为深化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营造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氛围,发挥我校学科组长的带头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体局中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莅临学校指导“课例式”集备研讨课。
本次活动中,同一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以本学科同一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采用不同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高效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教体局中学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分别就不同的课进行了精彩专业的'点评。在良好的研讨氛围中,各备课组老师们进行了深度的学习,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本次教研活动不仅帮助老师们共同提高,还很好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求同,授课教师“异”出精彩,听课教师“同”样收获。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11-17
(精品)同课异构听评课简报5篇11-17
同课异构展示课简报03-31
数学同课异构的简报04-07
同课异构简报范文04-24
数学同课异构简报04-07
同课异构活动简报11-02
同课异构教研简报07-21
同课异构活动简报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