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简报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简报具有简、精、快、新、实、活和连续性等特点。那么,怎么去写简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1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我校教导处的带领下,20xx年3月7日,我校语文组的两位教师——翟秀菊老师、葛文超老师带给大家两节精彩的同课异构课。
活动中,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实现了教学优势互补,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
第一位进行课堂展示的是翟秀菊老师。她的课堂亲切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条不紊,有亮点,有深度,学生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第二位进行课堂展示的是葛文超老师。课堂上葛老师富有激情,能够抓住关键词进行指导朗读,引领孩子以读促悟,超强的感染力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老师们听的认真,记得仔细。辛校长在百忙之中前来听课、指导,给全组教师极大鼓舞!
两位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分别进行反思,老师们进行了评课和讨论,对两位授课老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辛校长既肯定了老师们的优点,又指明了未来努力方向——命题、自主设计和多研究试题,这次教研使老师们有了很大的收获。
最后,辛校长做总结性发言。同课异构,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万变的是教学形式。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学无止境,教亦无涯。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正确决策、亲身参与和引领下,郑州市第八十二中南校区的教研天空会更广阔!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2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全面配合“双减”的国家政策,英民小学三个校区五年级语文组老师于11月24日齐聚我校正德礼堂,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分为三大块,前三节课按照博文校区、正德校区和行知校区的顺序,由教研组代表老师作课。第四节由授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解说。然后是现场老师进行评课、校领导讲话。
1、老师作课
三位作课老师分别是博文校区的雷慧老师,正德校区的张卫玉老师,行知校区的成长利老师。三位老师作课内容都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位老师都做了精心准备,在比赛中大显身手。三位老师基本都是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分析文中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从而感知父母的爱。虽然老师们的思路大致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总之,三节课完全就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2、集体教研
课后,活动迎来了“集体教研、碰撞提升”的环节。首先由三位老师分别对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说课。
3、碰撞提升
最后,听课老师们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着热烈地讨论并点评。整个讨论环节氛围浓厚,轻松又认真。之后每个组都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困惑。可以说,整个讨论过程就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每个老师都受益匪浅。
英民小学的领导务实能干,英民小学的老师也愿意钻研,善于钻研。有好点子和好方法都会分享出来与大家共享,每次教研活动都会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绚丽的火花。期待以后有更多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实践和提升自我。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3
按照学校的部署,语文教科室于周二下午在三号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同课异构专题教研活动。王红、张霞两位老师分布开设了高一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观摩课和示范课,同课异构。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张敬军老师应邀亲临现场,全程参与了听评课并对教学、教研工作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王红和张霞老师的课是高一新教材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这两节均以《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等两篇写景散文为阅读文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别从问题探究、层层深入和精读文本、自主发现等不同角度完成了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等散文特点和写景手法的目标学习,是对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市教科院张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分别指出了两堂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张凯、刘辉、解甜甜、霍慧祯等多位老师都进行了评课。大家经过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在教学设计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更加突出,学习目标应更有针对性,课堂应更注重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究。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4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5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精品课堂。濂溪区怡康小学五年级语文组于12月20日开展了“一课多上,同课异构”活动。选择的课题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此次教研活动,由本年级的李小兰、林晓雪、古佳嫘三位老师承担执教任务。
三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课堂,精彩纷呈,各有千秋。虽然他们的切入点、授课方式、课型模式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真正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活动中,无论是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6
同样的目标,不同的构想。12月30日上午,我校五年级语文组以《鸟的天堂》为题拉开了“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的帷幕。四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了解读,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率先登场的是温志伟老师,她利用旧知引新课的方式导入,温故而知新。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例,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两个时间段,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和动态描写,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整节课,温老师教态自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石芙蓉老师以课文“题眼”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品词析句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众鸟纷飞的动态美,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教学的最后环节,巧设小练笔,学以致用,真正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石老师的课扎实而灵动,教学环节清晰而又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第三堂课是由王柳老师带来的。她由“天堂”导入,创设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美好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鸟的天堂之美。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同时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梁立新老师带领五(3)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她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鸟叫声导入新课。接着,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充分利用小组的`智慧,合作探究新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高度评价了四堂课的亮点,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与课堂智慧,并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每一次赛课活动都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相信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定会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7
为搭建全镇小学语文教学交流平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月29日上午,闫集镇小学五年级语文“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在雷庄小学举行。闫集镇中心校李阳主任和李广杰主任及全镇五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雷庄小学教师王玉英和中心小学教师王楠同上五年级下册《牛和鹅》的第二课时。两位老师异曲同工,演绎出不同的精彩。王玉英老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脉络,抓住重点词句品析课文,对学生真诚的评价和激励性语言、掌控课堂的能力均呈现出较高的个人素养,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中群老师则在与学生的亲切谈话中巧妙引
入新课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字识记、段落学习环节上突出侧重点,重视方法的传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两位老师新颖的教学理念使课堂充满活力,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出各具创造性的个性特色。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教学艺术的魅力。虽然老师们教学风格各异,个性十足,但共同的特点是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了重难点,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和课后反思,总结得失。听课教师各抒己见,探讨交流。闫集镇中心校李阳主任在活动中发言,要求老师们要利用好交流平台多学习,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此次 “同课异构”交流活动为闫集镇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平台,互通有无,共同参与实践,丰富经验,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8
微风习习,天气渐好。我们跟随着春天的脚步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同课异构活动,从开学以来四年级组一直在积极准备,每一次教研都认真对待。前期,隋校指导我们共同上好一节《天窗》,我们共同教研交流,一起评课。让我们收获很多。
3月22日四年级组开始了同课异构活动,上午第三节和第四节课,周贝贝老师和李明老师分别在4.4班和4.6班讲《猫》,周老师紧抓方法,让同学们知道怎样体会作者的情感,同学们一节课听下来收获满满。李明老师依旧幽默风趣,让同学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学到知识。
24日上午第三节和第四节课马雪峰老师和张明星老师分别在4.5班和4.8讲文言文《囊萤夜读》,马老师和张老师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言文,落实好扩词法,让同学们更好的解释句子。
结束了四天的`同课异构活动,老师们马上聚在一起进行评课,张春丽老师与我们一起评课,我们一起找出每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通过此次评课能让我们进步成长。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9
本学期第九周,七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了“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专题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本备课组四位老师围绕同一个课题进行了不同的课堂设计,在课堂中各显身手,达到了本节课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的目标。
黄惠萍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她先让学生“说”:要求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说说身边的同学的特点,期间强调“人物特点”。黄老师引导学生第一步先进行人物外貌描述。第二步再通过平时人物的表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中,还指导学生运用“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小技巧使人物描写更加有条理。学生在课堂上由“说”到“写”,循序渐进,学习方法,学会技巧,在写作上得到层层推进的训练。
李玉梅老师的写作教学重视指导学生明晰外貌描写的方法,同时运用多个范例,如托尔斯泰、鲁迅先生等外貌描写片段进行导写,并且在外貌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动态描写,从而概括出人物描写抓特点的方法。本节课教学突出学生的“写”,把“写”落实在课堂上,学生根据心中人物特征,描写人物典型的细节。期间教师还引导学生运用贴切的词语或修辞手法突出人物特征,使语言更加生动。
林琳老师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接着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描写的“第一印象”——形象描写进行人物外貌特点的描写;然后再从抓住人物动态描写进一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动态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神韵;最后学生堂上写作,共同评议。林琳老师的写作教学重视指导学生明晰外貌描写的概念支架,同时运用多个范例支架,如猪八戒、孙悟空、寿镜吾、藤野先生等外貌描写片段进行导写,并且在外貌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进行动态描写,在分析、比较、归类的同时,悟出人物描写抓特点的方法。
麦秀芳老师的课堂教学由三个版块组成:第一,写人物,心中要确定人物形象,明确人物特征;第二,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由名篇鉴赏,领悟名家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三,放慢镜头,还原场景。通过观察运动健将苏炳添比赛的视频,训练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所见所感。教学中,麦老师与学生现场写作,以身示范,体验学生写作的真切感受,与学生共同沉浸在写作教学的氛围中。
这四节课的教学都突出学生的“写”,把“写”落实在课堂上。教师进行方法指导之后让学生练笔,巩固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作之后展示,再进行修改,让学生层层深入学习写作。教师在备课和实践中,思考、探究、质疑、问询,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课堂,改变教学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时效性的最大化,使师生在教学中受益。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09-27
同课异构教研简报07-21
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简报范文01-19
物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08-21
【精选】物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08-21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优)09-27
中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1-29
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12-01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实用]09-27
(必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