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简报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简报具有一般报纸的新闻特点,特别是要求有很强的时效性。拟起简报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1
第xx个“国际残疾人日”即将到来,12月3日,xx幼儿园开展了“关爱残疾,让世界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看了有关残疾人群体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国际残疾人日”的由来和意义。让孩子们肢体模仿各种残疾人,亲身感受残疾人的生活不便和内心世界。向幼儿介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传奇物理学家霍金等传奇人物,让孩子们了解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坚强意志。最后,通过同伴互助,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世界充满爱。
本次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心意识,培养了他们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2
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为了让幼儿了解“世界残疾人日”的意义,增强幼儿的爱心意识,从小培养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xx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展了“让爱充满人间”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看了有关残疾人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世界残疾人日”的由来和意义。
第三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失去眼睛、手、腿等器官后给生活带来的不便,让幼儿懂得了如何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在游戏中,幼儿萌发了关爱残疾人、热爱生命的情感,学习换位思考。通过同伴互助,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自己的“爱心永驻”。
通过观看残疾人运动会,让幼儿了解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坚强意志,帮助幼儿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生命意识。
本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对残疾人爱护和尊重的'情感,增强了幼儿扶残助残、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幼儿从小树立起奋发学习、勇于超越的精神和护残助残、共享社会和谐的爱心,为今后精彩的人生打好基础。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3
“你看老师给你示范,先将口罩贴在脸上,右手按住口罩,左手把护绳绕向耳朵后面,整理口罩……对,你做得很好!”
11月25日,在固始县彭梓瑞家中,段集镇校本部教师张小凤正在耐心地教他如何佩戴口罩,并告诉他防疫小知识。再次看到老师熟悉又可亲的面容,听到张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特别是穿上张老师送来的新校服,小梓瑞高兴地笑了。
彭梓瑞是段集镇蒋营村人,因先天性智力残疾,无法和同龄儿童一样在校正常就读。根据彭梓瑞同学的特殊情况,学校坚持定期安排老师送教上门,班主任张小凤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制定了专门“送教上门”的服务,带去学校和老师特别的关爱。每月组织送教上门两次,每次张老师都会和其他课任老师一起,给彭梓瑞带去文具、玩具、图书、课本等,把低年级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手把手交给这个残疾儿童。
每次送教上门张小凤老师都耐心细致的和彭梓瑞交流,鼓励他多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学会与人交流。课程中,张老师会不断拿出一些小玩具彭梓瑞吸引的注意力,并运用各种手势来引导,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结束了。
“每当张老师来访时,我们都特别开心,他们不仅为我解答教育过程中的.困惑,还教会孩子更多的知识,通过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辅导,孩子认识的数字越来越多,也变得听话懂事多了。看着孩子和老师学习互动中开朗的笑容,我非常感动和欣慰,自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彭梓瑞妈妈说。
据介绍,张老师第一次去家里的时候,因长期在家没有接触过生人,孩子对老师躲躲闪闪的,也不说话。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态,张小凤和其他课任老师没少花心思,她们通过查资料、写教案、向特殊教育学校请教,为他精心设计课程。经过3年的努力,如今彭梓瑞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从最开始的抵触老师,见到老师会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主动打招呼,眼睛里充满期待的目光。
张小凤说:“开展送教上门除了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更多的应该还是精神上的陪伴,让他们全家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帮他建立信心,以及引导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吧,让他觉得他是被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所认可的。”
如今,小梓瑞变得阳光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也学会了一些生活小技能并懂得了感恩。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4
为维护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关爱三残儿童"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筠连县筠连镇白花小学按照白花小学“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方案,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的理念,对不能到校上课的"三残儿童"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送上关爱,让他们也能享受接受教育的机会,开展了20__年秋季学期"关爱三残儿童,送教上门"活动。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制定了教育计划、送教课程等。在送教过程中,所有该学生的.科任教师均参与到了其中,教师们工作耐心细致,及时全面了解孩子的近况,对孩子进行家庭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
老师们表示,在今后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竭力为孩子送去温暖,用爱心、耐心、恒心为他们送去关爱、送去快乐和幸福。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5
每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尊重、关爱身边的残疾人,中心幼儿园中班年段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开展了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通过教师讲述,孩子们了解了残障人士生活中的很多不方便和困难,明白了残疾并不只是腿脚不便,还有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等等。接着认识、了解了一些公共场所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置的`标志和设施,比如公共交通工具和洗手间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的方便他们。
在观看完残奥会的视频片段后,孩子们争相和老师讨论着,运动员们身体上虽然有残疾,但都努力的生活着,而且比没有残疾的人作出了更了不起的事。最后,孩子们还以游戏的形式,亲身体验了眼睛失明的残疾人生活,试着戴上眼罩画画、玩玩具、做游戏,帮助盲人过马路等等,通过同伴互助,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自豪。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本就温暖的心里,更是增添了浓浓的爱,学着尽可能去关心、帮助身边的所有人,带给别人更多温暖。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6
为进一步弘场中华民族团结友爱、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让重度残疾孩子也能接受义务教育,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12月24日,宜宾市南溪区保罗外语学校副校长刘霞带队,组织学科教师,带着慰问品到金竹村社,送教入户看望并慰问适龄残疾儿童。
刘校长一行先到骑龙村走访慰问寇兴林同学。从照顾她的外婆处了解到:这孩子从小就双目失明,不会说话,基本生活不会自理,不会自己解决大小便,每餐都要人喂吃,无识别能力,更无法识字。刘霞校长为孩子送上御寒的电热水袋和糕点,并与孩子家长亲切交谈,鼓励他们要坚强乐观,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接着,刘校长一行又到幸福村郭佳雯家中嘘寒问暖,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孩子的生活以及受教育情况和残疾儿童优惠政策的享受情况。郭佳雯同学双脚瘫痪,右手轻微残疾,能识字,会简单的算术。随行的老师耐心地教孩子朗读、写字,还教她简单的手工制作,以此锻炼孩子动手的能力。丰富的.教学内容让长期闭塞在家的孩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快乐荡漾在孩子的纯真的脸上。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被老师们的精心授课方式而深深地打动,并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
关爱适龄残疾儿童,不仅给他们带去了笑声,让他们在家也能享受到教育的关怀,也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一片阳光般的温暖。学校也会将送教上门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会不断加强对孩子们的关爱与呵护,注重心理疏导和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放弃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有了上级领导的关怀,有了老师们精心的付出,我们相信:教育的阳光一定会呵护到每一个残疾儿童的心,生活的希望一定会温暖到每一户残疾孩子的家庭!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相关文章: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简报04-15
残疾儿童送教活动简报09-06
(精华)残疾儿童送教活动简报09-06
学校送教帮扶活动简报02-14
残疾儿童的简报08-13
残疾儿童的简报[集合]08-13
【通用】残疾儿童的简报08-14
[合集]残疾儿童的简报11-15
关爱残疾儿童的简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