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简报,简报是指我们日常就一个题目而简单向听众简述报告内容的过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简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1
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色的云彩,为身后蓝色的、单调的“幕布”增添了几分美丽。蔚蓝色的天空碧空如洗,可能是因为天气已经转凉,所以已不太能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快歌声了。
今天是10月15日,是我们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到黄龙体育中心观看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比赛的日子。坐上车后,车厢内一阵沉默,但是沉默并不是我们班的。特色,果然,不一会儿,便传出了一阵阵嬉笑声。
进了场馆内,我便看见几位运动员在场外练习,看着她们用双手在场地上移动时,心中一股名叫“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我想,如果是我残疾了的话,一定早就不想再活下去了,可是她们确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坚强的活了下来。看着她们在场地上自如地移动,我的'脑海中好像浮出了她们刚刚训练时的样子:一个排球飞过网,向运动员飞来,可能是刚训练,身体还不太协调,要不就是没打到,要不就是打空了,可想而知她们现在的成就付出了多少的艰辛的汗水,听说她们一年要磨破好几条裤子呢!在她们失分时,不会像我们一样互相埋怨,而是将各自的双手叠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圈,口中喊着“加油!”。想必这也是她们胜利的一个关键吧!如果她们不团结,只会互相埋怨的话,那么比赛必输无疑!
通过这场比赛,我懂得了许多,如果我们不像她们一样团结,那么比赛一定会输;如果我们不像她们一样坚强,那么你会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如果我们不像她们一样坚持到底,那么我们做一件事永远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向她们学习,学习她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学习她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习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2
11月5日,霍山县举办残疾人康复中心儿童趣味运动会。县委常委、副县长彭永平出席活动。
彭永平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此次趣味运动会,目的是利用残疾儿童趣味运动会的展示机会,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和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让广大残疾儿童融入社会,更多展示自我,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展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确保残疾儿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逐步形成全社会乐于扶残、助残的'文明风尚。我们要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和关爱,共同营造“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运动会以“共享一片蓝天、让爱一起飞翔”为宗旨,通过定点投篮、套圈、运乒乓球等十个项目的比拼,向家长和社会展示了孩子们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成果。活动中,小运动员们各显身手,充满活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观众的鼓励和喝彩声中体验了比赛的快乐。
此次比赛共有92名儿童参加,比赛各单项分别设第一、二、三名,参加者均有参与奖。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3
近日,江苏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泰州落下帷幕,宿迁市斩获43金30银21铜,实现新突破的同时,还在大赛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近年来,宿迁市残联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众体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残疾人奋力拼搏的精神,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以残疾人体育精神为“笔”书写“出彩人生”
“这些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展示了自强不息的风采,生动诠释了残疾人体育精神。”宿迁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先平说。
本届省残运会,宿迁共派出百名运动员参加轮椅击剑、举重、游泳、田径、特奥田径和轮椅冰壶等14大项的角逐,斩获43金30银21铜,金牌数和奖牌总数都远超历届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宿迁市残疾人运动员凭借精湛的竞技水平,向全社会展现了宿迁市残疾人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夯实体育人才基础点亮残疾人“体育梦”
9月30日上午,19岁的束明宇正在训练场上按照教练的`指导进行着日常训练。作为首次参加省残运会的宿迁运动员,他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本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一举摘获听力组400米比赛冠军,实现了宿迁市听奥田径项目金牌零的突破。除了以束明宇为代表的一批00后年轻运动员,残奥会冠军胡道亮、李桂芝等骁勇善战的老将,都在此次残运会上充分展示了宿迁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自我、挑战生命潜能的惊人毅力。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安排,各县区残联分别与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战略性合作,建起了一支稳定的残疾人青少年体育竞技队伍。通过推行部门合作,组建专业残疾人竞技队伍。”宿迁市残联残疾人体育工作负责人陈亮介绍,为夯实残疾人体育人才基础,全市各地分别按照在校残疾学生的特长及学校传统项目探索适合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并加强训练。同时各县区残联分别开展了残疾人排舞、旱地冰壶、软式曲棍球等群体性体育特色项目。近年来,宿迁市增加了象棋、飞镖、旱地冰壶、魔方、排舞等益于健身普及和康复推广的群体性项目,充分体现了残疾人体育改革的导向,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体育的参与性和共享性。
推动康体机制融合助残疾人叩开“幸福门”
近年来,宿迁市残联通过加强与体育部门的沟通合作,举办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班,邀请体育健身专家为基层残疾人专题培训残疾人健身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并结合健身周、各类残疾人节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和引导残疾人因地制宜参加健身活动,不断拓展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和形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积极参与到公共文体生活中,共享全民健身成果。
不仅如此,宿迁市残联不断创新体育工作思路,为残疾人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我市认真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家庭关爱服务计划,利用社区康复体育示范点、“残疾人之家”为基层残疾人提供就近体育康复的机会。同时,市残联利用已建的文体艺展能中心,设置包括健身训练室在内的9个活动室,免费对残疾人开放,为残疾人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残疾人重拾信心和勇气,拓宽生活圈子、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亮表示。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通用4
“3,2,1!开始!”昨天(9月25日)上午,随着裁判用手语传达比赛开始的指令,一场特别的趣味运动会在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四柳社区开展。昨天是第65个“国际聋人节”,六合区聋人协会、区肢体残疾人协会、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联合龙池街道四柳社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鑫”火相传工作室举办了国际聋人节活动暨区残疾人趣味运动会,邀请50余名残疾人朋友参加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开始前,十名听障人士用手语“唱”响国歌,虽无声,但意浓。记者了解到,此次运动会设置了一圈到底、同心击鼓、沙包投掷等项目,考验参赛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在同心击鼓比赛中,10位参赛队员需要同时手握红绳控制鼓面高度,灵活移动抛接球。队员们用手语交流颠球技巧,每成功一次,周围观赛的残疾人朋友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对参赛选手表达鼓励。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趣味运动会,感觉活动特别丰富有趣。”参赛队员王倩告诉记者,自己因为突发性耳聋失去了听力,目前是南京市六合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今天,我和朋友们都以最大的激情参加了所有比赛项目,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玩得很开心,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南京市六合区聋人协会主席陆正松同样是一名听障人士,也是此次运动会的`裁判之一。比赛前,他不断通过手语为其他听障朋友解释规则,鼓励选手们积极参与,是赛场上的“定海神针”。陆正松表示,希望能够让听障人士在游戏中超越自我,收获满足感,将“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态度。
为了此次趣味运动会能顺利开展,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鑫”火相传工作室的手语志愿者陈鑫和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了一个月就开始筹备。“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既是想丰富残疾人朋友的生活,增强身体素质,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运动中亲身感受到拼搏的快乐和集体的凝聚力。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他们以不屈的毅力,奏响生命最强音。”
【残运会 残疾人运动会简报】相关文章:
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简报05-16
为残疾人服务简报关爱残疾人简报12-16
走访残疾人简报12-11
慰问残疾人的简报09-18
残疾人政策宣传简报05-19
残疾人工作简报06-26
走访慰问残疾人简报12-14
[精]慰问残疾人的简报09-18
(集合)慰问残疾人的简报09-18
残疾人慰问活动简报(经典)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