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狼教案

时间:2022-10-27 22:01:32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狼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狼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狼的图片,并开展成语接龙(带狼的成语)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课文《狼》。

  二、朗读并熟悉课文

  1、听范读,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仿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关键字词句考察。

  三、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逐步引导疏通文意,明确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四、讨论赏析

  1、本文是人与狼之间的较量,人与狼谁更聪明呢?

  请用:我认为,更聪明,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2、小组活动:文中有两个形象,请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表演一段情节。(注意行动和心理)

  3、根据同学的表演,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4、面对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五、思维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现在阅读我们共同查找的相关资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外的知识积累,说说现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业布置

  1、以狼的角度用白话文改写本文。

  2、字词句巩固练习。

狼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自身活动,感受里外的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分散画几个直径为一米的圆圈作为兔子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一位幼儿扮成大灰狼,其余幼儿当兔子。

  游戏开始前向幼儿说明游戏规则。

  二、基本部分:

  1、当兔子的幼儿,蹲在家里面,一个家只能蹲三只兔子。

  2、教师问:“小兔子,你们在哪里呀?”(在家里)老师又说:“小兔小兔快出来,外面青草真正多,青草青草鲜又嫩,吃饱肚子好干活。”于是,小兔们离开家。

  3、教师问:“小兔子们,现在你们在哪里?”(在家的.外面)小兔们在草地上做吃草的动作。当老师喊:“大灰狼来了,小兔们快回到家里面去吧。”场外的大灰狼冲进场内捉兔子,小兔叙述跳进家里,每个家不能超过三只兔子。

  4、教师问:“小兔子,现在你们躲在哪里呀?”(家里)老师说:“大灰狼回到山洞里了,小兔子们到外面来玩吧。”兔子们又跳到圆圈外面来。

  三、结束部分

  游戏可以进行2-3遍,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共同对游戏情况进行讲评。

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的后果。

  2、能正确判断是非,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3、乐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欣赏故事《狼来了》。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你们喜欢放羊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喜欢他?放羊的孩子说谎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师小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师幼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实的行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一) 理解词汇--诚实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诚实的孩子呢?我们做错事应该怎么办?不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拿?捡到东西应该怎么办?能不能说谎?

  (二)讲述情景,判断是非,明确诚实是好品质。

  (1) 情景一:红红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坏了,妈妈听到响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呀?红红怕妈妈责怪她连忙说:"不是我弄的,是小花猫跳到桌子上打碎的。"红红这样做对吗?

  (2)情景二:明明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别人家的玻璃砸坏了,没有人看见,明明赶紧跑掉了。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3)情景三:强强看图书的时候,不小心撕坏了班级里的书,没有人看见,兰兰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做错事情时应该主动承认,及时改正,更不能说谎,大家同样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孩子。鼓励幼儿做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反思:

  《狼来了》是一个老故事,但其中蕴含着极具学习,发人深省的.道理。通过读本的学习让幼儿明白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

  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一)猜谜揭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

  2.猜后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3.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鹿》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刚才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吗?(板书:凯巴伯森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时候,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读了这一节,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

  这些都是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你还能想象课文中没有写的吗?

  (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地上,野花竟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们的精心描绘下,形成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出示图)大家看,谁来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4.是呀,远远望去凯巴伯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的,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呀!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把它读好吗?(再指名读)

  5.除此以外,你们还透过那些语句感受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气息?[

  6.(出示图)谁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欢乐的语气读)

  7.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接着往下读。

  (评:你读书可真仔细)(是呀,森林里还有恶狼出没,威胁到鹿的生活)

  8.总结:尽管狼经常暗算鹿,可鹿们仍显得那样活泼美丽,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画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2.再读一读第三节,找一找课文画面?(出示句子)

  3.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

  4.(出示比较图),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现在的森林我们用怎样的的词语来概括?

  5.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说说。

  6.已经找好了,我们来认真听他说。

  7.为了能让同学们抓住要点表达得更清楚,请你们按老师的提示再练习说一说。出示练习:因为(),造成鹿(),又因为

  (),造成森林(),所以凯巴伯森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8.我们通过读、找、说,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变化的原因是: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9.狼被捕杀,森林变枯黄,鹿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快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出了什么?(鹿在不断病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原来活泼美丽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2.是呀,多么惨痛的一幕,人们能否从这样的悲剧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齐读)

  3.理解“功臣”、“祸首”,及其原因。

  4.鹿本身愿意毁灭自己的家园,毁灭自己吗?谁迫使他们这样做的?谁才是真正的祸首?(这么异口同声,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关系,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人是祸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总结:是呀,善良的人们的确是好心做了坏事,在人们捕杀狼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那时森林—(生接: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而狼被捕杀后,凯巴伯森林——(生接:一片枯黄)。林毁鹿亡,又造成了生态失衡。

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狩、宠、厄、悖“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板书狼。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板书*和*的故事,齐读课题。本课所写的故事与同学们的认识不一样,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二、新授:

  同学们按预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主要些了什么内容?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些了一件什么事?

  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将这个故事的?

  2、让我们把心放到文章中,把1——6自然段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段落让喜欢鹿得我们感到痛快?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是滋味?

  3、谁来读读令你感到痛快的地方?

  4、哪些段落让你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谁来读一读?

  心里是什么滋味?

  原本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可如今却面目全非,怎不令人痛心、遗憾。谁来读一读?

  5、闭上眼睛想一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是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看到那一只只苟延残喘的鹿了吗?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

  看录像。

  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杀死了狼,反倒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同学们,你能告诉他们吗?来默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鹿(吃)狼

  破坏保护

  森林

  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少掉任何一链,就会遭严重的灾难。

  6、此时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7、生物界还有许多这样相互制约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8、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塞翁失马》)

  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句警示人们的话。

  [学校评语]

  1、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全面,有“过程与方法”的,有“知识与能力”的,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立得准,教学就有的放矢。

  2、本课在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本课能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课外结合,书面文字和多媒体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如开课导入时,教师询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并谈谈对狼的印象。再如让学生想象遭破坏的森林之面目并录像呈现,师生互相介绍生物界相互制约的例子,教师适时补充《塞翁失马》及当前环境保护现状等。

  最后,希望你能搜集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设计、反思及个人宣传资料,学习她的主题教学,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反思]

  两天前,我接到了“教坛新星”的选拨通知,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十三课——《鹿和狼的故事》。为了准备这节课,我作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上网浏览,翻阅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让这节课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达到完美。

  两天后,我成竹在胸,怀着百倍的信心走进课堂(试讲)。当我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得到他们热烈的回应时,我心中暗自高兴:看来我课前的功夫没有白费。同时我的信心更加充沛,学生这样的学习激情一定会继续到这节课的结束。我踌躇满志,接着问道:“造成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可是这节课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本以为教室里会小手如林,学生会畅所欲言。可事与愿违,原本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凝固到了冰点,时间就在此定格。孩子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我不禁一怔:为什么我斟酌了半天才确定下来的问题,竟会受到学生如此的冷遇!我只好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来回答,可答得并不尽人意。下面的课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我的热情也大打折扣。为了让课能顺利结束,我只好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牵着学生向前走。一节准备得如此“充足”的课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结束了。

  为什么自认为画龙点睛的问题学生反应却如此冷漠呢?我将每一个教学环节想了一遍。毫无疑问,问题出在我身上。备课时,我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想问题,为教而设计,为所谓突出重点而提问。问题没有设计在学生的“心坎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激起他们的兴趣。孔夫子说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思路才适应学生呢?

  我拾起课标,反复推敲,琢磨。“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这是《鹿和狼的故事》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我痛定思痛,怎样使课程资源变“窄”为“宽”,变“死”为“活”?我私下里找来学生和我一起备课,了解他们喜欢怎样的提问方法,推翻了前面所有的设计,寻找着一种更新、更贴近学生的突破口。于是有了今天的“读完《鹿和狼的故事》后,哪些段落又让我们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这个问题的出炉。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它就如一枚卵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饱满,跃跃欲试,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们的语言闪现着智慧的火花,整节课精彩纷呈,我倍感欣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的教学设计激活了课堂,也给起关键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学生发展的理念,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合作性、民主性、过程性。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语文课堂也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

狼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 捕杀 灾难 下毒手 生机勃勃

  枯黄 功臣 威胁 传染病 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 哀嚎 提防 狩猎 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听写词语:葱绿灾难功臣枯黄生机勃勃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了鹿,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狼教案】相关文章:

狼教案范文11-17

狼教学教案11-17

有关狼教案01-27

狼教案优秀01-31

狼优秀教案02-26

狼与小羊教案03-08

有关狼的教案03-24

关于狼教案范文11-18

羊和狼教案11-30

《狼和小羊》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