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时间:2023-09-13 09:05:16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通用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通用18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

  一、概述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诵读、背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交往: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石二鸟。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它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以来最为火热的,也是对三国人物的一个品评——《易中天品三国》。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板书:为何独爱周瑜?)

  现在就让我们开声来朗读,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朗读环节】

  1,全班齐读。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课文第42页有这么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意思就是说像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2,名家范读。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我们后头见分晓。(板书:如何体现豪放的精神?)

  【题目】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板书: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写景片段分析】

  1,学生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阙)

  2,提问: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

  (四)视频素材:

  1.《无言独上西楼》mv()

  2.《滚滚长江东逝水》()

  3.《三国赤壁——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二、教学重点

  1、感受苏词豪放词风。

  2、品味词中精炼传神的语言,掌握词中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词的理解来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传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是清乾隆手书,上面写了“虫二”两字,表示这块地方风光美好宜人。很多人不解其意,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这两个字应该加上两个边框,读作风月无边,盛赞风景之美。古人面对各式各样的自然风光总会产生不同的奇思妙想,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著名词人苏轼来到传说中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后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历时五个月,苏辙等人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苏轼,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乌台诗案】

  (四)解题

  这首词词牌是?“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标题是?“赤壁怀古”。在诗歌鉴赏时我们首先要关注诗词的题目,有时它是对诗词内容和思想的概括。“赤壁怀古”,“古”在这里指的是古迹,即赤壁。怀古指的是通过怀念古代的人和事来抒发诗人之情。大家注意,这里的赤壁并不是曹操和孙刘大军赤壁之战的地方,而是黄州的赤鼻矶,苏轼把它误认为了赤壁之战的战场。

  (五)整体感知

  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请大家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思考一下,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过渡句是哪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六)品读上阙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淘:冲洗;风流:杰出。字面意思是: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这几句话是两种视角的交织,首先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通常我们看江,只见其一段,而苏轼看到的却是整条长江,所以他应该是站在高处看,证明其视角的广阔,这是从空间上观察,体现了空间的广阔。

  (大江:空间——广阔)

  前面讲空间视点,是实写。而这里也有虚写的成分:大江可以理解为历史长河,而浪则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沧桑云烟,正是这沧桑云烟洗尽了千古的英雄豪杰。这时,诗人的视点转到了时间上面,千古表现了时间的深远,

  (千古:时间----深远)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时空纵横就显出了意境的宏阔、大气磅礴,进而表现出诗人心胸的宏阔,这正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体现。

  (板书:宏阔)

  这种写法影响到后世许多诗人,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本来千里、万里,万山都是看不尽的,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再加上诗人的想象能达到特别的效果,“体现空间的广,时间的远,诗人思想的深邃、心胸的宏阔和词的磅礴大气”。

  为何用“风流人物”而不写成“英雄人物”?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等分析周瑜之后再看)“风流人物”是指武胆柔肠、文韬武略、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很有才学又洒脱不羁。/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牺牲,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是“旧战场”,就是他们所说的赤壁之战的遗迹。“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他们说是”,苏轼本来就知道这里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的回顾。

  “周郎赤壁”还是“周瑜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同时称周郎也有尊敬、敬佩的意思。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日夜将江岸冲击撕裂,波涛水涡翻滚腾跃,像卷起千堆雪。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气势磅礴。

  “乱”(岩石山崖险怪、陡峭)、“穿”(山崖高峻,主动去刺穿天空,动态性)、“惊”(浪巨大,世人为之震惊,这里融进诗人主观之情)、“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几个动词有力度感,“雪”写出水色的纯白。为我们显出一副动感,豪壮的画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千堆雪比喻巨浪)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承接上文,总结了上阕赤壁雄奇壮美之景。过渡句使层次设计更分明,环节联系更紧。

  “一时多少豪杰”,注意“多少”,是多还是少?(多)豪杰很多,而作者在这里只提到一个,那就是周瑜,为什么?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七)品读下阙

  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风流倜傥雄姿英发-威武英俊、气宇不凡

  羽扇纶巾-儒雅斯文、风度翩翩

  谈笑间-作战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

  称呼:公瑾、周郎(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

  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赤壁成就了周瑜,赤壁之景也是雄奇壮美的,而英雄周瑜又是杰出的,我们可以说雄奇壮美之景衬托杰出的人?

  板书:赤壁(雄奇壮美)——正衬——周瑜(建功立业,又得美人)

  为什么诗人强调“小乔初嫁了”?

  (1)以美人衬英雄,更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想着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我们看看:

  周瑜苏轼

  年龄二十四四十七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生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

  周瑜是幸福的,而苏轼是不幸的,这里作者写出幸福的周瑜实际为了反衬自己的不幸。赤壁(雄奇壮美)——反衬——苏轼(壮志难酬,妻死十年)

  ②如果周瑜的灵魂能故地重游,见到苏轼这落魄之态,又会怎样的情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倒装句: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抒发一种惆怅失意的感情】

  笑什么:多情多情:多愁善感愁什么: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很有才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人提豪放派必提“苏辛”;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

  ③苏轼面对这样的惆怅,他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疏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

  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不必过于执着,而江月是千古不变的,苏轼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

  (八)主题探究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赤壁景色,下阕主要写周瑜事迹,篇末借怀古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3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近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五、艺术特点

  1、情调豪放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2、烘托映衬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4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3、体会本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应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诵,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体会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3、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课文,简介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明确】

  刚才的画面把我们拉回到了三国时期硝烟弥漫的赤壁战场,当年仅有34岁的周瑜,以东吴都督的身份,率领三万士兵,用火攻击败了号称83万的曹操大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宋时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担任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传说黄州附近的赤鼻矶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兵的战场。胸怀大志而又年近半百的苏轼,多次来到江边。应对滚滚奔流的江水,遥想起周瑜的功绩,联想到自我的遭遇,苏轼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滚滚的长江啊,你荡涤了千年,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滚滚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周瑜火烧赤壁的不朽功勋,你可曾明白我苏东坡壮志难酬啊于是,苏轼文思泉涌,大笔一挥,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公元2012年,武汉大学一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宋词排行榜》,从两万多首宋词中遴选100首来排行,《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之无愧排在第一。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们今日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

  PPT展示:

  二、初步朗读,读准字音。

  三、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词句资料,自由朗读,读顺节奏。

  补充:

  风流:

  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千古风流人物。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流才子风流倜傥。

  ③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案件风流韵事。

  ④轻浮放荡:风流女人。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本词中用“樯橹”代指水军,指明是水战,与“灰飞烟灭”的火攻相呼应,构成对照,更能证明周瑜“水上偏能用火攻”用计之巧妙高超。(有的版本用“强虏”,各有其妙。“强虏”突出了对方的强大,反衬周瑜英雄豪杰的本色。)

  PPT展示:课文节奏划分。

  四、读懂资料,学会初步鉴赏诗歌。

  怀古诗:观眼前之景——怀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怀

  1、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景物描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就是指长江,以大修饰江,突出滚滚长江,浩浩汤汤,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大江同时暗指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浪”,实指波浪,虚指时光。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就是感慨时光飞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指时光冲刷了千古风流人物,也就是说千古风流人物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千古”穿越时空,给人以深邃厚重的沧桑之感。

  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把读者带到了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古往今来风流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朗读指导:因为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所以我们朗读时,要奇峰突起,语音浑厚,情感激昂。“大”要重读,一锤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调。示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寓动于静,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形状、动静)

  拍:动态感极强,水石相搏,仿佛能听到一阵一阵浪花击打岸边的声音,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声音、视听)

  卷:动感十足。雪:突出浪花的颜色。卷起千堆雪,表现出惊涛拍岸、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给人展现出一幅雄奇壮丽的景象。(颜色、夸张、比喻)

  这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多方面描述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应对如此景象,词人心中满是慷慨激昂的情感。

  (朗读指导: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这种感觉,语调就要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几个形容词和动词重读。示范。)

  2、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人物刻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出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沉着,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形象,表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朗读指导: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种得意、轻快,“谈笑间”语速稍快一点,显示简便获胜,灰飞烟灭读得舒缓,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示范)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思想情感。

  先看周瑜和苏轼的一个比较:

  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功业: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作者为什么从众多豪杰当中,单选周瑜来写呢(原先是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满;而自我虽然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真是造化弄人,当年的赤壁是周瑜建立赫赫战功的战场,眼前的赤壁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相比之下,苏轼的内心涌起了情感的波涛,发出一声浩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发的是词人年岁将老、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人生如梦”,是早年颇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词人,在仕途失意,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苏轼是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本词开篇就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皆空了,千古风流人物都消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他在《赤壁赋》中写到曹操时也这样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从这种感慨中我们能够看到苏轼的旷达洒脱。

  苏轼对永恒的“江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在《赤壁赋》中还说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本词他也写到“一樽还酹江月”,江月见证了英雄人物的功绩,祭奠江月也能够看成词人对古人功绩的仰慕,词人依然渴望建功立业、具有积极的思想,从中我们能够看出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朗读指导:前三句要读出词人心中的落寞伤感、惆怅失意,后两句要读出词人的豪放旷达洒脱。)

  五、理清思路,读透情感。

  1、齐读一遍,感知整体思路。明确: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由写大江过渡到写赤壁的语句,“故垒西边”承“大江东去”而来,“三国周郎赤壁”承“千古风流人物”而来,“人道是”说明苏轼明白那里并非真正赤壁大战的地方,他只是借山川来抒发怀古之情。“故垒西边”要读得平和一些,“人道是”要读得轻柔一些,“三国周郎赤壁”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要停顿鲜明,语气要读得舒缓一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也是过渡句,(联系毛泽东的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过渡到下片写周瑜。“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小结,朗读时要延续激昂的语调,“一时多少豪杰”要读出词人神思飞扬于三国的感觉,读出词人对当时英雄豪杰的钦佩、仰慕之情。

  作者描述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林立高峻等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年时期就英姿勃发,才华过人,能从容指挥三军,轻而易举地打破曹军,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作者本来胸怀报国之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梦。词中所写的壮丽山川、古代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酒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了一种壮丽、雄浑的意境。都体现了全词豪放的风格。

  2、再读一遍,理清词的线索。明确:

  线索: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多情应笑我

  六、熟读背诵,读出自我。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2、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感知苏轼词的风格特点。

  2、难点:本词的语言美,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教学时教: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预习反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资料,说说对本文几作者的了解)。

  了解内容:介绍“东破突围”,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整体感知,重视朗读

  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注意多种形式朗读,指读、范读、齐读等读中引导了解词的大概。

  2、读后反馈: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三、精读词句,注重鉴赏,

  ①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②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③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④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明确:

  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共3页,

  b、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⑤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四、深入探究,揭示主题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五、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特点:豪放派相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入新课,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散文家、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一个生性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就是苏轼,本文的作者。

  二、解题:

  (1)说说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

  (2)谈谈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解释:《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湘月》《壶中天》等。上、下阕100字,有平韵、仄韵两体。《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3)讲讲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是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他们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宋词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4)聊聊背景: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解释: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三、读文:

  (1)自由朗读;

  (2)集体朗读;

  (3)个别朗读;

  (4)听读课文。

  四、探讨:

  1、大家思考一下,文中哪些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得很好,其中的‘江’字,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更有气势。三个短语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要读出气势。

  2、读了这首词,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能否从中读出一些问题?

  五、欣赏:

  (一)上片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对吗?

  明确:“江水”比喻时光。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会想起这句“大江东去”。如此的磅礴气势,更让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这句词中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体。在这里,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流水的名字,更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为下阕英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人物”,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风流人物”?

  3、背诵第一句。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提醒接着往下看)

  (二)上片第二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明确: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1)大江这里具体化为“故垒”;

  (2)“千古”这里具体化为“三国”;

  (3)“风流人物”这里具体化为“周郎”。

  ——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苏轼知道他所游览的不是真正的赤壁,“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

  2、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明确: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3、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明确: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齐背第二句。

  4、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三)上片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大家考虑,这三个短语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乱石穿空”是从形的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的角度写的。“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卷起千堆雪”则是从视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和波澜壮阔。

  2、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

  (四)上片第四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而下片主要塑造了周瑜这个人。

  2、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诵读一下。要读出豪情,读出气势。

  (1)男女生分句轮流读。

  (2)齐背。

  (五)“公瑾”再议(下片第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1、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明确:不能换。

  ——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

  ——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那么大家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难道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吗?那么苏轼为什么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明确:

  1、“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人,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2、关于“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断、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雄姿英发”四字,表现的就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3、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

  明确:“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这样,我们就把关于“风流人物”一词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4、大家再想想,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也这样理解呢?

  明确:不能。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7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诵词

  教学重点:

  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里,有两个人物以智谋著称于世,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与之匹敌的东吴都督周瑜。周瑜他足智多谋,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27岁的周瑜任总指挥,通过周密的计划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到湖北省蒲圻西北的赤壁观光,面对这个曾经硝烟滚滚的古战场,你会想些什么呢?(找一男一女谈,教师作结: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宋朝大词人苏轼面对赤壁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齐读(初步感受词的豪放气势)

  2、自由朗读(把握感情读)

  3、老师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本词(老师读上片,学生读下片)

  4、作朗读指导:(开篇三句,起笔空阔,气势不凡,应读得有力度。中间“乱石……千堆雪”写了江涛汹涌,浪花狂卷的壮丽景色,应读出一种豪迈语气。下片中对周瑜动人容貌和出众才华的句子“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应读出羡慕景仰的语调。最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作者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应读出那种忧伤,失望、无奈的语调)

  5、结合朗读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本词。

  三、解析

  1、点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上片,

  2、提问:作者具体描写了赤壁哪些景观?面对这些景观作者生出什么样的感慨?

  板书:所见所想

  大江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惊涛、浪花一时多少豪杰

  3、提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作用(可用《沁园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在那首词中的'作用作提示)

  4、下片中,描写周瑜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从描写周瑜的句子中,我们想想在苏轼心中周瑜的形象是什么?

  (板书):婚姻美满年轻有为受明君器重功绩卓著

  7、从周瑜在苏轼心中的形象,来分析作者为什么怀念周瑜,其目的是什么?(讨论)

  (板书):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来反衬自己的失意,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爱妻离世早生华发蒙昏君冷落功业未就

  8、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含有消极成分,你怎样认为?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梦:生命短暂与江月永恒的对比,沧伤的历史感)

  (若说消极:请对苏轼留几句鼓励的话)

  9、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当你屡屡遭遇挫折后,你又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挫折意识)

  四、小结

  本堂课在熟练的朗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作了细致分析。

  五、作业

  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本词,并默写本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8

  一、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阅读准备: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熟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品味赏析:

  1、阅读上阕,讨论。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

  ②用了什么修辞?

  ③从几个角度?

  ④基调怎样?

  ⑤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2)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2、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②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3、学生思考:

  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4、总结全文。

  (1)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2)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1)投影显示《雨霖铃》。

  (2)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①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②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9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课文的朗读、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释、叙情形、议特点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00年,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

  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位伟大人物就是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四、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有气势“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解读:人类历史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无数风流人物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能被后人们记忆的又有几个呢?)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3、可怀念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潇洒的风姿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70万大军瞬间就被周瑜给消灭了)

  周瑜当时可真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4、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物和人物相得益彰

  5、讨论:三国时那么多的英雄豪杰,词人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参考:

  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34岁就建立功勋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大都督大元帅)

  ④英雄惜英雄苏轼:“知音如周瑜”有人说周瑜心胸狭窄,那是罗贯中给他“演义”的,目的为了衬托诸葛亮苏东坡和周瑜都有奇才大志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6、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7、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就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五、归纳: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七、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江城子·记梦》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短评

  教学反思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诗词教学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在初步感知时,要求读准字音本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景物描写扣人心弦,在赏析景物时,边赏析,边试读,力求体味苏轼豪放词中景物描写所蕴涵的壮阔美,然后同学齐读,要求读出气势在分析形象时候,同学范读,体味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这里有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乐观、旷达和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复杂变化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精神的自由,胸襟的洒脱,情感的豁达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最后诗歌讲解结束时,学生评价同学的诵读,哪里该激昂,哪里该舒缓,有板有眼,学生已经真正走入了诗歌,走进了苏轼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苏轼为什么单单想起周瑜这位大英雄?我们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在对比中学生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

  课内赏析课

  教时安排:

  一、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

  3、集体朗读。

  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

  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举例试用无锡话读。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

  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全词共八句,分别是:

  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

  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

  (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

  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

  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

  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

  “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写什么?

  (写山,雄俊,力度。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雪在质感上比浪形象,生动)

  4、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怎样联想到英雄的?

  (得江山,造江山,是一种野心的表达,看到美景,想拥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写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衬英雄,突出少年得。

  写英雄为什么一定要写美人?

  (周瑜当年34岁,英气,才华,美人爱英雄自古以来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写周瑜赫赫战功,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儒将风流。

  讨论版本中的“墙橹”“强虏”哪一个词好?

  为什么是“羽扇纶巾,儒将风流”?

  7、由怀古到伤己,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为什么想周瑜会伤自己?(年龄、功业相比)

  这是怎样的心情?(抑郁)

  多情应笑我,多的是什么情?(抑郁之情,早生华发,一“早”字体现此情)

  8、洒酒酬月,表现自己化解胸中郁闷,以求精神超脱的心态。

  “人生如梦”“人间如梦”哪个更好?

  (一指个人,一指所有人。此词更多指的是对自己人生无法把握,虚幻的。人间,则指普遍心态,个人认为,还是“人生”较好。

  9、与周瑜相比之后的感叹:江山在,周郎不在,东坡在,事业不在最后只能洒酒祭江,豪放中见旷达,苍凉中见洒脱。

  四、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五、迁移

  以此法读下一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要求:一句句分析,说出理解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作品:

  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上阕赏析: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三、感悟写法:

  这首词写了哪几项内容?采用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特点?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怀古抒情,由己及人,层次分明。词中景物恢宏,雄奇壮美,感慨深沉、旷达,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语言雄放,形成了豪壮奔放的艺术风格。本词正是以这种豪放风格在词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

  四、对比阅读、拓展迁移:

  讲俞文豹《吹剑录》中的“词话”故事,进行对比阅读、拓展迁移的训练。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时的自主、合作、探究本事,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3、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比较,归纳,感悟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背景。(教师略作提示)

  1、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但文学艺术成就颇丰。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

  3、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苏轼因被指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此词是游赤鼻矶时的感怀之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品评朗读,感悟词情。

  ①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词。读后教师作诵读指导。

  ②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我们才能理解作品,神交作者。关于如何朗诵这首词,还有一则小故事,请大家看屏幕。)全文在那里就不再赘述,请大家看那里面有句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雄浑,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慷慨洒脱。

  好,读得很认真!词的节奏感很强,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断句及韵脚,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韵脚其实就是每句话的最终一字,韵脚字及一些动词、形容词都要重读。哪位关西大汉能自告奋勇地来朗读全词。(鼓掌)

  读得不错,有点关西大汉的味。下头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我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焦晃教师的精彩配乐朗诵,再次去感受全词豪放的风格。)

  3、理清结构,把握全词。

  从词的结构上来说词一般分为上、下阕,从章法上说,词的上阕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阕则侧重抒情。

  四、合作探究,鉴赏词句。

  1、自由朗读,交流讨论,质疑释疑。

  提问: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些语句,简要说明理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一般只作肯定,适当评点。指出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句,师提问:读得很有气势。它起首就是一个江,这条江是怎样的一条江一个字

  生答:大。

  师提问:大。它不说流、不说淌等,说什么说淘。淘的程度怎样样

  生答:尽。

  师追问:淘了多少时间

  生答:千古。

  师继续追问:都淘些什么人物

  生答:风流人物。

  师总结:词开篇就将赤壁放在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

  2、重点探讨研习。

  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⑴哪些字用得好(学会品味语言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本事,我们在分析写景的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动词和形容词。我们一起来看此句哪些词写得较好。)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穿:陡峭山崖的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大,展开阔大雪浪图。

  ⑵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述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

  乱险怪形夸张豪迈奔放

  穿高峭

  惊汹涌声比拟

  拍水石相击

  卷狂澜奔腾形比喻

  雪水色纯白色

  (你能把画面描述出来吗经过这些意象的分析,为我们营造的怎样的意境呢)

  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阕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

  (好,说得都不错。我们一开始就说三国群雄的文韬武略,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②探讨: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怀古的.对象(自由发言)

  其实词中有作者自身与周瑜之比,请你填写下表,对此加以分析。

  (比较了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怀古的对象)

  主要是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怀古伤今,感慨万千。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③探讨:如何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组讨论)

  (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自我解脱,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大家是如何理解的请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对大家的发言,我们作一小结。

  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如画江山,又想周瑜三十四岁时,就指挥赤壁大战取得胜利,名垂青史,立下赫赫战功,肯定深深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生性旷达洒脱,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人间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他特别洒脱,洒酒祭奠江月。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也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学们以后也必然遇到种种挫折、打击和磨难;人的一生也会面临许多的选择与诱惑,你将何去何从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能找到需要的答案。

  3、小结全词。

  全词由大江带出,写景、怀古、抒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活力。那么学习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它豪放体此刻哪些方面呢景之壮,人之豪,情之达。

  我们学习了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知人论世、品味语言、分析意象、辨析表现方法,体验情感。

  最终,我们一起来再次团体朗读全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让学生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讲解(30分钟)

  1.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

  三、练习(15分钟)

  1.让学生朗读诗歌,并解释其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四、总结(5分钟)

  1.总结课堂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提醒学生课后需要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5分钟)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歌的背景、作者和思想情感。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练习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总结和作业环节中,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并提醒学生课后需要复习和巩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3.了解作品中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教学重点】

  描写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追思周瑜当年雄姿。

  【教学难点】

  首尾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赤壁赋》(已经学过)引入:同样在黄州赤壁,同样于壬戌七月,同样写失意情怀,苏轼用另一种体裁——词,写了另一篇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作者作品提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苏轼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三、朗读全文

  (教师范读全文或播放朗诵)

  提示:该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四、欣赏上阕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

  2.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4.这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作者用词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你觉得上阕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功底,为什么?

  赏析三个词――淘、穿、卷。

  (1)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了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

  5.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

  6.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五、赏析下片

  1.下阕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周郎”形象有何特点?(“羽扇纶巾”,从服饰上写周瑜虽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不着戎装,这里把周瑜写得多么闲雅、雍容,真是风度超人。“谈笑间”从神态上写,周瑜不是“叱咤风云”的大声疾呼,而是谈笑风生,从容镇定,结果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可见他韬略过人、战功显赫。作者写战争,写豪杰,不渲染金戈铁马的紧张气氛,而着笔主帅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在写法上是颇为巧妙的,艺术效果是强列的。)

  (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3.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周瑜年轻时即战功显赫,垂名千古,而自己呢?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贬居边地,无所建树。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端!

  (读这首词的人,一般都说结尾消极。联系前边怀古的内容看,他写的意气飞扬、气概不凡。因此可知他不是真消极,真消极就要隐退,不会“遥想公瑾当年”了。但面对现实的政治迫害,四十七岁的苏轼,又不能不感叹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但他这种感叹,正是对所受政治迫害的不平,正是不忘世事的表现。所以在表面的消极中,含蕴着他的不甘消极的用世精神在内,这是这首词中的主流。)

  4.朗读下片,总结。

  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六、师生讨论总结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1.思想感情:

  (1)全文线索:

  大江东去→江山如画→公瑾当年→人生如梦

  (总揽全篇)(描画景色)(追想历史)(抒写情怀)

  (由景而人,由人而己。)

  (2)一方面,对英雄充满了无限的倾幕与向往,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示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作者看破红尘,借洒浇愁,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概括要点:咏赤壁,怀周瑜,抒情怀。

  2.艺术特点

  (1)这首词以“赤壁怀古”为题,内容很好地照应了标题。将写景、怀古、抒情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本词特点:豪放的.风格。

  A、明确:《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此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旷达的思绪。

  B、归纳豪放的风格:

  词风飘逸豪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宽阔、深刻;气象恢弘雄放,格调高昂、健康;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

  C、与婉约的风格对比

  补充阅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媒体放映作品及其注释,简略解释作品。

  要求:领会其含蓄婉转清丽的风格,注意与豪放风格的对比。

  归纳婉约的风格,与豪放的风格对比。

  a.婉约的风格:

  清婉柔丽的风格。大多写离情别绪、闺情花间、个人际遇,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却讲究音律,词藻多彩,倾心于精炼词句,追求形式的协调、美丽;情感含蓄蕴藉、婉转动人;刻画细腻,但有时失于雕琢、堆砌。

  b.风格对比

  明确:从题材、语言、音律、情感几个方面归纳。(略)

  (苏东坡曾问一位幕士:“我词何如柳七?”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小板,唱‘杨柳暗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七、与《前赤壁赋》比较

  1.写景部分(第一段)

  ①找出各自描写景物的词句;

  ②归纳:前者表现的是一种壮美;后者表现的是一种柔美。

  2.抒怀部分(第四段)

  ①找出各自抒写情怀的词句;

  ②归纳:满怀苦闷而寄情山水,消极中有积极。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5

  教学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学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教学难点

  本篇词作的主题的理解——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授课方法

  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解题

  1、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词的题目

  2、关于词牌来历: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是一位多才多艺、颇有抱负的人,21岁就中了进士,做过地方官,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一些地方的知州。后来,到神宗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推行王安石新法,新党重新执政后害怕苏轼于己不利,便搜罗把柄罪名(《田妇叹》),制造了文字狱“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很多人,不论政见分歧,纷纷营救苏轼,最后,以贬谪黄州了事。是年,苏轼两游赤壁,写下了《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四篇。

  4、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雄壮豪迈、气势宏伟、意境高远

  三、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注:

  (1)周郎——庐江人。长壮有姿貌。初,孙坚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坚死,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不久,策又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相传曹操建铜雀台,命曹植撰《铜雀台赋》,有云:“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策死,弟权统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权以瑜为前部大督(统帅),与操战于赤壁,大胜。

  (2)赤壁——苏轼所游的赤壁,在今天湖北省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实际上是在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苏轼误把赤鼻矶当作古战场了。

  (3)羽扇纶巾——这是当时流行的儒将装束。形容周瑜有远见卓识,而且极善于指挥作战。

  四、文章思路

  1、写景

  “浪”、“故垒西边”、“赤壁”、“乱石”

  作者用洗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惊涛拍岸、雄壮开阔的'长江美景,引出古战场上的壮观豪迈之场面,将历史陈迹尽收眼底,给人以壮丽开阔雄奇之感。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以“乱”“惊”、“穿”“拍”“卷”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每个人只须分析一字即可。

  明确: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比较一: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只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景物描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一个广阔的背景。

  2、咏史

  “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小乔初嫁了”、“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

  作者着力刻画了三国英雄周瑜这个形象,诗人是满怀倾慕之情来歌颂这个人物的,写出了周瑜少年得志、风流儒雅、潇洒自如、从容不迫的儒将风度。

  比较二: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他又是怎样塑造周瑜形象的?

  面对“惊涛拍岸”之滚滚长江,面对故垒遗迹,作者很自然地见景生情,浮想联翩,发出怀古之幽思,脑海中浮现出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形象。但是,作者没有写刘备,也没有写诸葛亮,只写周瑜,这是为什么?

  明确:

  1、美女衬英雄,表现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小乔初嫁了”)

  2、面描写周瑜气概风度,表现周瑜风度翩翩,志气昂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3、描写功绩韬略,表现周瑜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非凡才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很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另外,作者也是借英雄周瑜反衬自己,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3、抒怀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入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人生如梦”的感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呢?是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还是积极奋发的处世观?这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应该说,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热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就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其实,“多情”在古诗词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念奴娇》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苏轼的豪放词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题材来看,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

  2、从主旨来看,是抒发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

  3、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雄浑壮阔的景物;

  所以,这首词虽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豪壮,跟失意文人同主题的作品显然有别。

  五、作业

  背诵这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6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2、理解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诵读、背诵

  教学重点:

  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

  二、相关知识:

  1、回顾作者,完成填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把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合称为“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甚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2、相关常识:词的知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3、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三、放录音,配乐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正音、断句,体会作者感情。

  四、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受意境。

  五、结合《导学案》“诱思导学”部分,诵读鉴赏本词(学生自主探究):

  1、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眼前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的宏伟、壮阔、气势磅礴,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2、本词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

  参考: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是为如此,已超过周瑜年龄的苏轼最最渴望的就是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因素,与豪放情调不合,你怎么认为?)

  (“多情”在古诗词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人生如梦”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作者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上述几句虽略显苍凉,但纵观全词,这种苍凉只是对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7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词。

  2.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作者借古抒怀的表达方式。

  3.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具备博大胸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怀的抒情方式。

  2.体会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提问法。

  3.讲授法。

  4.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如今虽世殊时异,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传。请看下面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驰马射虎的孙权)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文武双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现处不愧青天。

  (忠肝义胆的关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周瑜)三国英雄如此众多,为何他偏偏对周瑜如此推崇?(板书:为何独爱周瑜?)

  现在,就让我们放声朗读全词,在其中寻找答案吧。

  二、朗读全词。

  1.教师范背。

  2.全班齐读,并思考: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好,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如何体现出这种豪放的呢?我们后文见分晓。(板书:如何体现豪放精神?)

  三、分析题目。

  “念奴娇”是本词的词牌名,其调高亢,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

  “赤壁怀古”是这首词的题目,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板书:写景--怀人)

  那么,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写景片段分析。

  1.学生齐读本词的上阕。

  2.提问:上阕描写赤壁景色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赤壁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雄伟壮观。(意思接近即可)

  3.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景象,但从作者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它的雄奇,这完全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试就以上面三句为例分析。

  学生讨论后明确:用词:“穿”、“拍”、“卷”;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穿”字写出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拍”字写出波涛撞击岩石发出的声响;“卷”字则写出波涛起浪后的汹涌澎湃。

  4.试分析此段景描写的作用。

  明确:渲染气氛,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蓄势。

  研讲: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汹涌澎湃,然后镜头慢慢前移,我们会依次看到散乱高耸的山石直冲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的撞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似雪的波浪。如果在这样的镜头中在配上诗朗诵,那就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这就是我们的赤壁古战场,我们的“如画江山”。

  五、人物形象分析

  同学们,我们的舞台布置已然完毕,背景就是这如画的江山,当追光灯亮起,照在哪里啊?(豪杰。最终聚焦在周瑜的身上,此时,主人公出场。)

  这个周瑜怎么样啊,请同学们读有关周瑜的部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称呼:公瑾。称字表示尊敬。

  2.婚姻状况:小乔初嫁了。思考:为何不是出嫁?作用何在?

  要点:年轻有为;衬托手法,美女配英雄;周瑜同孙权的亲戚关系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

  3.相貌打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总结;威武英俊、风度翩翩,儒将风采(当时比较时髦的装扮)。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点拨:以少对多,却能如此淡定,更显其英雄本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遥想”以下几句塑造出一位春风得意、威武英俊、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的形象。

  六、合作探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解决词中体现的豪放精神)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 18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成诵。体会苏词豪迈词风。

  2.掌握情景交融写法。

  3.领会词人借景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教学模式

  诵读法旁批式

  【诵读法】:就是并用心、眼、口、耳出声阅读的一种教学法。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它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其标准:声情并茂合一。其精髓: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旁批式】:在正文旁边写的评语。旁批就是对字词句的含X释,或内容的深入理解,或写作技巧的分析,或由此引发的联想想象,或语言风格的品味,或人物性格的分析,或人物潜台词的填补,或前后的钩连,或读者的抒情议论,总之它就是认真品读原文,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不断追问、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有所获的过程。力求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语言凝炼精辟,一语中的。其标准:准——整体把握,准确理解;深——品味语言,深入挖掘;美——显现积淀,体现文辞美。

  诵读是旁批的基础,旁批是诵读的提升,两者相依相随,互为促进。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积蓄情感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评价一个人,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X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对,这个人就是苏轼,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不一样的人生。

  (课前分发苏轼的材料,尤其“乌台诗案”前后、诗文书画成就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便于学生能角度了解苏轼,有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初读——把基调

  宋朝俞文豹在《吹剑录》中记录当时咏唱苏词花絮,从中可看出苏柳的不同词风,那就是苏豪柳俗。(展课件)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我们也来唱一回“大江东去”,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准其情感基调。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读读议议,与学生探导朗读技巧,把准节奏和情感。

  结合写作时代背景和借助课前发给的资料,知人论世,让学生热烈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定准调子,明确:

  整首词基调:自豪,陶醉,敬佩。

  第一句:有感叹回忆之感。读出陶醉之情。“千古风流人物”,稍微重读,缓慢,渐渐地把调子提上去。尤其要反复揣摩推敲这一句,因为它是真正体现苏轼的.豪迈词风。

  第二句:调子降下来,抒情,平缓,读出向往之情。

  第三句:升调,语速要快,有节奏感,“穿”“惊涛”“拍”“千堆雪”要重读,读出排山倒海的气势来。

  第四句:降调,轻柔平缓。

  第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读出平和,羡慕;“雄姿英发”读重音,读出崇拜无限仰慕之情。

  第六句:“羽扇纶巾,谈笑间,”轻松,潇洒,尾音加重,拖一字一音,为“樯橹灰飞烟灭”积蓄情感,“樯橹灰飞烟灭”读升调,语速稍快,读出指点江山镇定自若的气概来。

  第七句:神游之感,有点不知不觉地远逝,读出缓慢而空旷之感。

  定完情感基调后,再鼓励学生自读,试读,范读以致背诵。自个揣摩品味苏轼词豪迈风格。

  品读——明写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再一次品读。从小学到高中学了不少的诗词,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写法是否一样,(一样)。请用一两个字来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写什么景?抒什么情?

  下面让同学们利用旁批式学习法,各抒己见。

  写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旁批点预设:时间:大浪淘尽。背景:波澜壮阔。人物:众多、风流。区分“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异同。如此恢弘的场景有何用途?(面)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旁批点预设:方位词对比,东——西,一逝去一永存。用词严谨——人道是。挖掘“三国周郎赤壁”的真正内涵。(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旁批点预设:手法——夸张、拟人、比喻。角度——高低远近。色彩——碧蓝、浑黄、洁白。作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旁批预设点:结构——承上启下。写法——虚实结合。铺垫照应。与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异同。

  综合旁批点预设:写景点面如何有机结合?

  小结: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巧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抒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旁批点预设:—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联想到如今许多名人雕像。“遥想”引发的情思。英雄配美女……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旁批点预设:从言谈举止分析周郎的形象(外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内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手法——樯橹(借代)、灰飞烟灭(夸张)。从周郎联想到谢安,同样风流倜傥、决胜千里之外,苏轼为何不选谢安?或者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旁批点预设:“我”多情,有什么情?为何“华发”早生?李白有“举杯消愁愁更愁”,而苏轼却是“一樽还酹江月”?一仰一俯,可看出两人性格上有何不同?

  综合旁批点预设:词人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如何表现的?

  小结: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师生点评,必须结合学生旁批实际,同一点内容上,在指出精彩和不足的同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敢于展示自己的杰作,可补充可延伸可反驳;不同点的内容上,启发他们有不同的见解,教师诱导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匡正,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任凭他们天马行空)

  美读——析情感

  所谓美读,就是有选择的读,选自己以为精彩的词句,再三悟读,读出蕴含语言表象之内的真正意思,通过语言悟出情感,以达“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之目的。

  调动学生思维和智慧,利用旁批,抒写自己读后感受。

  从中概括本词要表达出的情感,往往有以下几种:

  建功立业之说。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使“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想到自己。

  自甘沉沦之说。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推测。“千古风流人物”又如何?最终不就大浪淘沙吗?就算儒雅风流的三国周郎而今又安在哉?

  积极向上之说。从自己四十五岁还想像周郎一样能够建功立业想到。

  多情伤感之说。从周郎得到孙权倾国之托到自己的“乌台诗案”比较预测。

  人是个复杂体,苏轼更是如此。正因为复杂才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他的情感之所以复杂,还要到他的词中去分析和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因势利导,指导他们学会从具体语言环境中多角度揣摩人物情感,讨论、分析、整合,得出比较确切而被人普遍认可的答案。

  总结:以饱含深情地背诵本词来结束本课教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01-0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04-01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教案模板(精选6篇)11-1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教案02-05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03-0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02-28

念奴娇赤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精选8篇)1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