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 1
活动目标:
1、 学习儿歌,理解其内容。
2、 感受秋天落叶飘落自然景色,丰富幼儿想象力。
3、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 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课件、树叶头饰、磁带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教过一首歌曲《秋天》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咦,秋天到了什么东西会从树上掉下来?
2、幼儿自由发言。
(二)学习儿歌内容,理解其内容。
1、观看课件:树叶自然飘落。
2、提问幼儿:树叶飘落的时候像什么呢?(课件2)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学习儿歌:
①教师介绍儿歌名称
②教师完整朗诵一遍,幼儿欣赏。
③提问: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儿歌中的树叶像什么?小树叶飘到了哪里?它是怎么飘得。(课件3.4)
④让幼儿学念儿歌。(课件5)
⑤让幼儿配戴头饰,边朗读边表演。
(三)运用音乐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1、把《小燕子》的韵律带到儿歌《小树叶》当中,用演唱的方式来演示。
2、教师完整唱一遍。
3、师幼一起唱。
附:小树叶,飘呀飘。飘来飘去像小鸟。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这首儿歌主要让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其内容。感受秋天落叶飘落的自然景色,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力,说出对落叶飘落下来的想象力。
二、优点:
1.教态自然清晰,环节安排清晰,内容丰富。
2.课堂秩序不错,幼儿回答问题积极。
3.结束形式不错。
三、不足:
1.目标有点达不到,幼儿感受不到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色
2.准备得不够充分,整首儿歌动作太多。
3.幼儿倾听能力需加强,举手发言习惯要养成。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 2
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秋天树叶飘落的现象,感受秋天的美丽。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秋天树叶飘落的场景。
实物: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供幼儿观察和讨论。
道具:树叶头饰、录音机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秋天树叶飘落的视频,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
提问:“秋天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树叶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
观察与讨论
展示收集的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引导幼儿讨论树叶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以及树叶落下时的样子。
故事讲述
讲述《小树叶》的故事,内容主要围绕小树叶从树上飘落,经历各种冒险,最后找到新家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配合课件展示相关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角色扮演
让幼儿戴上树叶头饰,扮演小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样子。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模仿树叶飘落时的'声音、动作等,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创作与分享
鼓励幼儿用树叶创作一幅秋天的画,可以是树叶拼图、树叶贴画等。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观察、讨论、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面了解了秋天树叶飘落的现象,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幼儿对树叶的特征和飘落过程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角色扮演环节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但部分幼儿在表演时略显羞涩,需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在创作与分享环节,我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但部分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小树叶》的内容,并感受其韵律。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树叶,了解其颜色、形状等特征。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
课件或PPT,包含树叶的图片、儿歌《小树叶》的歌词和旋律。
树叶实物若干,供幼儿观察和感受。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播放儿歌《小树叶》。
三、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拾落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欣赏儿歌《小树叶》
(1)教师播放儿歌《小树叶》,让幼儿初步感受其旋律和节奏。
(2)教师出示PPT或课件,展示儿歌的歌词和对应的图片,让幼儿边看边听。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提问:“小树叶飘到哪里去了?”“小树叶是怎么飘的?”等。
学习儿歌《小树叶》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演唱儿歌,让幼儿感受其旋律和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儿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表演环节
(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树叶”,其余幼儿扮演“风”。
(2)教师播放儿歌《小树叶》,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如“小树叶”随风飘动,“风”轻轻吹动等。
(3)教师点评幼儿的表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户外捡拾落叶、欣赏儿歌《小树叶》、学习并表演儿歌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表演环节中,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表演,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有所收获。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语言和态度,给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班语言小树叶教案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教案树叶02-09
小班语言教案:小松鼠的伞课反思12-28
小班语言教案《我是小画家》含反思10-05
小班语言小司机教案12-08
小班语言教案树叶15篇03-20
小班语言小乌龟上幼儿园教案与反思10-08
小班语言教案《小司机》10-25
小班语言《小松鼠的伞》教案10-07
小班语言猫咪的小铃铛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