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学教案

时间:2023-02-16 08:50:30 晓怡 教案 我要投稿

教学教案(精选24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教案(精选24篇)

  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铸赠、铭文、堪称、结构、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志昌胜、龙兆吉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人民送给联合国一份丰厚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世纪宝鼎。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1、师生共同介绍有关鼎的资料。

  2、师生共同介绍联合国的有关资料。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等。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1、自读课文,扫清文章的文字障碍。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世纪宝鼎介绍清楚的?课文重点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大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中国人民赠给联合国一份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结构。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熟读课文,准备赠鼎表演。

  1、小黑板出示:课后思考题二。

  2、学生讨论:如何准备才能表演好呢?

  3、教师小结:要表演赠送宝鼎,介绍的重点是宝鼎精美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因此必须熟悉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学生分小组准备。

  五、进行课本剧的展示。

  1、小组表演。

  2、全班进行表演。

  3、对照课文的内容朗读课文。

  六、对照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学生品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后交流。

  七、词语积累环节。

  1、选择自己喜欢词语、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2、相互交流。

  八、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手口一致地数数以及认识数字1、2、3、4。

  2、复习红黄蓝绿颜色,巩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半圆形的图形。

  3、乐于参加数学操作和游戏活动。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间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顶上分别有贴有1个半圆形、2个三角形、3个圆形及4个方形;一只小鸡、两只小猫、三只熊猫、四只兔子的图片。

  2、幼儿数学用书及人手一份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师:

  今天董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玩,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4以内的数数,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绿房子,引导幼儿观看房子上的图形。

  师:小朋友看,这个蘑菇房子上有什么图形?(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三角形?(2个)

  猜猜里面住着谁?(小猫)

  请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房子里面住着2只小猫。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分享的乐趣。2个三角形和2只小猫都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

  2、依次出示黄房子、红房子和蓝房子,学习1、3、4手口一致的点数。

  三、游戏活动:学做小动物。

  请幼儿们当小动物,教师用三角铁敲几下,幼儿就学做小动物叫几声或跳几下,进一步巩固4以内数的感知。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小动物们找到了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得到了什么样的宝石?

  小熊的袋子里是什么形状的宝石?(方形)有多少颗?(4颗)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涂画4颗宝石。

  2、幼儿操作,分别数一数小动物找到了什么形状的宝石,有几颗,在相应小动物的图片旁边涂画相应数量的宝石。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提土旁 ”。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

  老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学生:课前给你认识的动物、水果做名片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个家住在农村的小朋友丁丁,他非常热情,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田间的小路,穿过田野,一路欣赏两边碧绿的禾苗,一路欢唱,来到丁丁家的农家小院吧。(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播放小动物的叫声)

  二、识动植物名称,初步认词。

  1、读带拼音的词。

  小朋友,你们看,丁丁家的院子里有浓浓的树阴,绿绿的小草,真是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呀,小院里好东西可多了,你找找,说说你最喜欢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图上相应位置出示相应名称的词(带拼音),并读词。(例:当学生说出“黄牛”这个词时,出示词“黄牛”,同时播放“黄牛”的叫声。老师说:“你想跟它交朋友吗?请你亲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学生齐读名称。注意正音:特别是“子” 该读轻声。)

  2、去掉图片读词。引导学生发现

  ①(课件演示)丁丁家的院子里东西可真多。不看图,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读词语) 你发现什么了?

  ②是呀!这些词宝宝可调皮了,分别是从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跑出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把词语分成两类。(不带拼音)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插入评价语:瞧,你那么准确地叫出苹果的名字,它高兴地出来跳舞给你看了!(点击后相关水果闪现)你是不是正确地叫出了花猫的名字呢?听听它快活的叫声,是在表扬你呢!(点击播放相关动物的叫声)如果学生拼得不正确,则说: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见面,是不是你叫错了?哪位小朋友帮帮忙,提醒他哪儿错了?黄牛一声不吭,是不是你拼错了它的名字,它生气了?)

  ③连读词语,注意读得轻快、跳跃。

  三、自主认字和识词

  点击课件,剩下生字。这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生字。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学习小组交流: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

  (2)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2、交流汇报。

  (1)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2)是呀!在家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自己看拼音学,还可以从电视、路边的广告中学习。

  还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学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以后见面了还能认出来呢?(学生可能会说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画画的方法,给生字编歌谣的方法等。)

  (3)小朋友可真棒!这些识字方法都是宝贝,快把它藏到你的智慧背囊里,以后可以帮你学很多字。

  四、学习韵文

  1、初步看图比一比。

  童谣里唱的是什么啊?你听出来了吗?(比多少、大小)谁和谁在比呀?学生说说。同时在说时学习三个量词的用法,认识“提土旁”。

  2、比大小比多少还能唱歌呢!大家一定很想学了吧?别急!我们先得把歌词给记熟,其实它就在书本第90页,大家快打开课本看看。

  3、学生自由朗读,读不准的可请同桌帮忙。

  (1)检查读,评读。(指名一生读,其余认真听,准备评)

  (2)会读了吗?来!我们来唱拍手歌。

  齐念童谣。边拍手边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念童谣。

  (3)谁会背了?我们来唱唱?一边唱一边表演。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示范表演。

  五、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要出门了,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游戏:过关斩将

  我们该回家了,可路上设置了关卡,谁能读出词语来,才能通过,我们快行动吧!(课件出示迷宫图)逐个认读词语。

  3、生活中应用:我的日记。

  终于到家了,小明回到家写了篇日记,大家来看看他写得好不好?六、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句子读:丁丁家的院子里有苹果树、红枣树。树下有黄牛、小猫。桌上放着一堆杏子、一个桃。一群鸭子回家了,一只小鸟飞来了。)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3、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复习"颗、群、堆"三个量词。

  2、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1)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现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2)指着图上的杏子问,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与“棵”的区别。

  看课件图片一颗枣。用量词颗来说说。再出示实物:一颗粉笔头、一颗糖、一颗小石子。随着出示,让学生用量词“颗”说说。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有的同学会说“一棵树”,是不是这个“颗” 字?为什么?卡片出示:一棵树。)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 一双手 一台电视机 一幅图 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 一双筷子 一张桌子 一座桥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书 一杯水 一枝笔 一份报纸

  一条绳子 一串香蕉 一扇窗户 一棵树 -把剪刀 一个书包 )

  5、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6、创编儿歌。

  7、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写字环节

  1、出示"小、少",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少",学生仿写一个。

  3、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写字。

  四、课外拓展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札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本课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本课词语时,我力求引导学生“看着这些水果和动物,认认他们的名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家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中,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我想读”“我要读”的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时,我改变单纯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情境的特点,创设让水果闪现和动物欢叫的形式,再相机辅以童趣的语言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大增加,新课标中提出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达成这一识字目标呢?教学本课时我尽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识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学习本课时,学生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⑴、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指名说)

  ⑵、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

  ⑶、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⑷、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我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教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

  2、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电脑软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小兔迷路后,心情会怎样?我们一起帮助他吧!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

  3、引导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鼓励幼儿创编出故事的多个结尾,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小兔迷路了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家长吗?它是怎样找到的?请小朋友帮它想想方法。”

  4、总结,知道以后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我觉得孩子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声音:

  A、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 长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会儿,不要慌张,也许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场或公园,可以找到公园的广播室,告诉工作人员你和爸爸妈妈的姓名,联络电话等,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听工作人员的话,和他们一起等自己的父母来接你。

  教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开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老虎厉害的牙齿。

  (1)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老虎的牙齿,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又去劝的老虎呢?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

  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

  (4)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

  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

  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2)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3)最后,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如: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

  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如:不会上狐狸的当的;先动脑筋再做事;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每天早晚都刷牙)

  (5)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为故事取个名字?

  三、结束

  师幼交流: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

  2、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1、2、4、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讨论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的小黄狗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说出地址。)

  (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

  (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2、0,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康复了。

  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

  (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0,并按顺序排列。

  (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二、游戏

  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动:

  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可以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想要的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通过特殊的电话号码,让幼儿了解110、 120、119它们的作用以及和人们的关系。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号码在遇到什么情况下才能拨打的,孩子们大多数的都知道,但不能很准确地说出。我在想怎样才能让这节课不枯燥而且有趣呢?中班幼儿主要还是以直观思维和游戏为主,所以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课件并插入了简单的游戏。并且我通过让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反复的说,反复的练习,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幼儿在整节课中课堂氛围非常的浓厚,幼儿也很感兴趣,都能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整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当然教师引入应点到为止。由于我过于引入,以为幼儿不会回答,给幼儿说的机会不够,使得幼儿并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最后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我处理的比较仓促。在今后的日子了,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反映幼儿园新事的PPT,图谱若干,歌曲录音。

  活动目标

  学会演唱歌曲,能简单进行创编。

  喜欢地方民歌,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

  活动过程

  1、导入

  (l)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安徽五河的梁老师。今天我带来两句五河的方言,可有趣了,教你们说一说吧(边做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她说的,说的什么呢?

  (2)教师出示嘴巴和问号图片,教幼儿边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

  师:来,和我一起说一说。

  (3)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方言对白。

  师:这两句五河方言不光可以说,还可以唱呢,来,和我一起试一试。

  2、观看PPT,了解幼儿园的变化

  (1)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到底说的是什么事呢?请看~(播放PPT)

  (2)这是以前的幼儿园,又矮又破的教室,看,这是如今的幼儿园,象一座快乐的城堡一样拔起,‘陕乐城堡拔地起”。

  (3)这是我们以前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小小的黑板,可是如今幼儿园都换上新新的桌椅了,们看。“班里换上新桌椅”。

  3、教唱歌曲

  (l)师:老师带来一首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说的就是这些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教师及时唱出并出示相应的图谱。幼儿说不出的`部分教师直接说来,并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白,哪些是衬词。

  (3)教师指着图谱清唱一遍。略带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清唱2遍,加上动作

  (5)提问:刚刚我们唱的五河民歌和平常小朋友唱的歌曲呀不一样,五河民歌里隙了有歌词,有方言对白和衬词。

  4、表演唱

  (1)师:现在呢,老师唱歌词,你们唱方言对白和衬词,注意了唱的时候一定要做出相应的作,要做的夸张一点。

  (2)师幼互换表演唱。师:你们表演的很好,那我们现在换过来表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5、幼儿创编歌曲

  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的幼儿园还有那些新事?让我们把它编进歌曲里吧。

  6、和客人老师互动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歌词,客人老师唱对白和衬词,请听音乐。

  客人老师和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7、活动结束

  与客人老师再见。

  教学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教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原本比较抽象、枯燥,幼儿不易理解消化,不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把抽象的数字概念变得具体,使幼儿不仅能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能激发童趣,易于消化,我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游戏做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设计了《分鱼》这节课,我为幼儿提供了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使幼儿能够在丰富有趣的操作游戏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轻松愉快地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互相交换位置,总数不变的互换规律。

  2.能根据互换规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组成式。

  3.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分解、组成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5的分解、组成,引导幼儿发现两个部分数互相交换位置,总数不变的互换规律。

  难点:能根据互换规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组成式

  活动准备:

  教学PPT教具:鱼缸两个、大鱼小鱼若干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播放PPT,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你们看,她是谁?”

  “她的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猫妈妈看起来不开心呢?原来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来看一看。”

  二、基本环节:

  1、分小鱼,学习五的`分解和组成

  (1)出示大鱼缸

  师:“原来猫妈妈是要把这些小鱼分到两个小鱼缸里,我们数一数有几条小鱼呢?”

  “5条小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那么想把5条小鱼分到两个小鱼缸里,有几种分法呢?你们能帮帮她吗?”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分鱼和摆放卡片的操作方法以及要求:每人用四种分法分小鱼,比一比,看谁先分完。

  2、幼儿用小鱼卡片分小鱼,每分一次,在记录纸上摆放相应的卡片记录一次。老师巡回指导和检查幼儿操作情况,掌握记录结果。

  3、请个别幼儿读出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出幼儿说出的结果。

  教师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5?引导幼儿说出5的全部分解、组成式。

  (2)学习5的分解规律

  1、出示ppt,发现分解的互换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猫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帮他分小鱼。可是还想考考小朋友们,还有什么更简便的5的分解方法吗?老师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分小鱼。(播放ppt)

  师:老师是怎么分小鱼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了吗?

  引导幼儿说出“两个部分数互换位置,便又得出另一个分解、组成式的方法”

  小结:两个部分数互换位置可以马上得出两个分解组成式。分法又快又简单。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试这个又快又简单的方法吧!请你们按照互换的规律再重新摆放一下你的卡片吧!

  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检查和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喝我一起说出互换规律的分解组成式。如:教师说5可以分成1和4,幼儿要说5还可以分成4和1。

  2、学习按顺序分的规律

  猫妈妈还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要考考大家,出示不完整的按顺序的分解式,请幼儿帮助补充完整。引导幼儿观察左边的数越来越多,右边的数越来越少的规律。

  师小结:这种规律是按顺序分解。

  引导幼儿大声读出分解式。

  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将你的卡片按照这种规律摆放。老师指导和检查。

  小结:孩子们我们学习了互换规律和按顺序分的规律,以后在学习分解的时候用这两种规律就会又快又对的做出来了。

  三、结束环节

  游戏“找朋友”

  请小朋友们选择数字小卡片贴在胸前,随着音乐“找朋友”,组成5的分解式,手拉手排成两队跟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四、延伸环节

  1、小朋友今天学会了5的分解,请宝宝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分水果的游戏,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并做好记录哦!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2、完成幼儿书上的练习。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朋友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在教学《分鱼》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教学5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5条小鱼,然后将小鱼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小鱼模型,幼儿在分"小鱼"时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幼儿数学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教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 学习知识时要专心致志,多下功夫。

  2. 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知道学习时要抓紧时间。

  3. 理解认读句子“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活动准备:

  1. Ppt(人物行为对错图片、句子及译文)。

  2. 《幼儿身体力行表》。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谈一谈故事中好的学习方法。

  1. 师幼问好

  活动开始,师幼互行鞠躬礼,问好。

  2. 讲述故事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三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故事一,师:明明回到家要去干什么?

  幼儿回答。(明明要出去玩)

  师:妈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

  师:明明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答。(明明说明天是周末,周末再写)

  师:最后明明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答。(明明回家写作业了)

  师: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抓紧时间学习)

  故事二,师:小慧为什么发愁?

  幼儿回答。(她买了很多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师:哥哥帮小慧想了什么好方法?

  幼儿回答。(先制定一个计划)

  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要制定学习计划)

  故事三,师:孝孝为什么佩服小禾?

  幼儿回答。(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先理解书中的内容)

  师:为什么小禾懂得很多事情还能理解书中的内容?

  幼儿回答。(因为小禾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

  师:通过听这个小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多看多学,每天坚持,只要工夫到了,就会有收获)

  3. 教师小结

  师:听了这三个小故事,我们学到了三个好的学习方法,分别是学习时要抓紧时间,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平时坚持多看多学,希望大家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方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观察图片,帮助图中人物改正错误做法。

  1. 出示图片

  出示图一(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他一边学习一边玩手里的沙包,这样做是不对的)

  出示图二(同时在看两本书),师:看看他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

  幼儿回答。(她在同时看两本书,这样做不对)

  2. 改正做法

  师:刚才两幅图中的做法都不正确,那谁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做法?

  幼儿回答。(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不能一边学习一边玩;读书时,读完一本后再读另一本)

  3. 教师小结

  师:看来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很重要,我们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好的方法。

  三、随师诵读,理解并记忆学习方法的句子

  1. 出示句子

  师:在《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意思就是说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

  2. 幼儿跟读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 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我们不仅要读的`好,还要把这种方法记牢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四、师幼谈话,说一说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

  1. 师幼谈话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幼儿回答。(我是认真学习的,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等)

  2. 教师小结

  师:大家说了很多学习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好,例如专心用功学习、抓紧时间学习,我们可以互相借鉴一下。

  五、生活践行,尝试自己制定安排学习计划。

  1. 提出要求

  师:学习时要是计划,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请大家回到家尝试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吧!

  2. 教师小结

  师:制定学习计划,要把时间放宽松一些,在执行的时候要加紧用功,时间长了我们积攒的知识就多了,遇到再难解决的问题也能够把它解决。

  3. 结束活动

  师幼互行鞠躬礼,活动结束。

  附故事:

  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教学教案 篇12

  活动内容 认识长方形

  重点领域 数学

  相关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认一认、比一比,引导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2、难点: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

  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

  二、图形分类。

  教师:“黑板上有这么多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并数一下一共有几个?”

  三、认识长方形。

  1、教师手指长方形,“这是什么图形?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有四条边,四只角;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每条边不一样长。)”

  2、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四、通过折叠验证:

  知道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长方形的长边比一比,短边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长的?”

  2、小结: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

  五、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拿一张图形纸把它剪一剪,让它变成长方形。

  2、给长方形涂颜色。看看图上有什么图形,请小朋友给长方形涂上颜色。

  教学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三、教学准备

  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四、教学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 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第二名是谁?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

  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

  9、结束。

  五、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教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同《幼儿园教育指导》

  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导小朋友知道水能够把物体浮起来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象贝贝、小马、小狗三个好朋友在操场上玩皮球,他们相互抛来抛去。轮到小象贝贝接球时,只见它用长长的鼻子一接,一不小心没有接住,只见这个球滚呀滚呀,一直滚到树洞里(这时老师把皮球放进水盆里)。这个树洞口很窄洞有很深,怎样才可以把皮球救起来呢?小象贝贝很聪明,它跑到小河里用长长的鼻子吸足了水,往树洞里灌去,当树洞的水灌满时,(此时老师拿水壶往水盆里倒水)哈哈小朋友们快看,皮球浮起来了。老师接着问:是谁把球浮起来了呢?

  幼:水

  二、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请个别幼儿进行试验,并请所有小朋友把结果记录下来

  师:那么,水是不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浮起来呢?

  幼:能不能

  师:老师这里有大积木、玻璃杯、大钉子、乒乓球、小盒子,我们来试试看,看看哪个会沉,哪个会浮起来,好不好?

  幼:好

  师:我们把沉下去的画叉,浮起来的画钩。

  三、对试验记录进行比较

  四、幼儿得出“大的东西就会沉”的结论,教师用事实予以纠正

  五、教师总结

  师: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反思:

  一、在导入时我设置小象贝贝往树洞灌水救皮球的故事。一开始就用故事情节抓住幼儿的专注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设计了六种浮力的实验,并让所有幼儿在实验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对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幼儿的亲身感受,不仅让幼儿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更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玩中学。

  二、我对教学浮力的实验节奏把握偏快。这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克服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逐渐变得从容。

  三、我在这节课中虽然用言语、微笑、眼神、手势带动和感染了幼儿,但有时语言不够精确简洁,手势不够协调到位。下次,我还要注意使用有效的活动时间,让教学更优化。

  教学教案 篇1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对应,能够根据数量匹配相对应的实物

  2.积极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5颗糖果,5个小袋子(上面贴有1——5的小苹果,和1——5的数字卡片),数字卡片1——5,小盆5个,小熊玩偶一个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习5以内的数量

  2.活动难点:能够根据数量匹配相对应的实物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限行标志的不同,按要求做数物对应游戏

  四、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量;”数一数’游戏

  教师将糖果握在手中,让幼儿猜有几个。然后数数验证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的糖果,小朋友来猜一下,老师手中有几颗。(等幼儿自由猜说后)

  师:我们来数一下到底是几颗呢(引导幼儿用手点数,说出总数)

  游戏可反复玩几次

  2感知5以内的物物对应:“装糖”游戏

  (1)师:小熊呢开了一家糖果店。老师的糖果就是从小熊送给我。小熊家的糖果店现在又有了许多的新糖果,他还没有来得及整理。他呀,想请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帮忙整理。我们来帮助小熊吧。

  师:小熊给了我们糖果跟小袋子。请小朋友数一下,一共有几个袋子?(5个)

  师:小朋友在认真的看一下这些袋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小袋子上的苹果是不一样的)

  师:小熊说呀他想把糖果装进这些小袋子里。他说,小袋子上有几个苹果就在那个小袋子装几个糖果。现在,我们就开始帮小熊装糖果吧。

  (2).老师拿一个袋子问幼儿:“这个袋子上有几个苹果?那应该装几颗糖果在这个袋子里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正确答案)

  (3)师:“现在请小朋友也帮帮小熊装糖果吧!”(老师提醒幼儿要是按要求装糖果)

  3.感知5以内的数物对应:“送糖果’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中其中一张,幼儿根据数字找出想对应数量的'糖果

  师:“我们现在已经帮小熊装好了糖果,那我们就送给他吧。但是有一个要求哦。请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贴有数字宝宝几的小盆啊?那小朋友就把装有几颗糖果的袋子放进来。(老师示范后,幼儿完成,随机完成1——5的糖果装盆活动)

  4.结束

  师:我们把装好糖果送给了小熊。小熊他说,小二班的小朋友真棒!都按我的要求帮我把糖果整理好了,谢谢大家。

  幼儿园小班,积极参与,公开课,小朋友,糖果店

  评析:教师教学活动目标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准确;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但在活动过程中,语速过快,教具的演示动作过快。幼儿喜欢操作,兴趣点很高。

  教学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体验同伴合作对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乐趣。

  知识目标:了解山谷回声强弱的现象。

  能力目标:能将声音、表情、动作结合来表演歌曲,并唱出“原声”和“回音”的强弱变化。(重难点)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提前带孩子了解什么是回声音

  物质准备: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了解

  “今天天气真好,开上我们的汽车去美丽山谷里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开汽车跟随歌曲伴奏走进活动室。

  二、游戏启发,引出主题

  (一)“瞧,美丽山谷已经到了,山谷里静悄悄,你到了山谷里会做些什么事?”幼儿大胆想象讲述,随后和孩子们一起玩山谷回声游戏。

  (二)提问:“我刚才对美丽山谷说了什么话?我们两个说的话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进行游戏小结。(山谷回声是大自然的一种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的声音碰到了阻挡它的东西,就会反弹回来,反弹回来发出的声音就叫回声。)

  三、理解歌词,完整欣赏

  (一)“山谷回声真好听,让我忍不住想来唱一唱。”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完整欣赏。

  (二)提问:“和我们刚才玩的游戏有没有一样的地方?”教师再次完整演唱。提问:“除了一样的地方还听到唱了什么”教师再次总结山谷回声的特点,引导幼儿表演回声时可以添加的动作。并尝试完整演唱,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四)歌词改编,练习巩固

  “小朋友们还想对美丽山谷说什么话?”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改编歌词中的回音部分,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强弱变化的部分。“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那样?”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歌词的部分全体幼儿一起唱,无歌词的部分1组小朋友唱强音部分,2组小朋友接唱弱音部分。)

  活动延伸

  回家后把山谷回声的游戏教给爸爸妈妈,和家人们一起玩。

  活动反思:

  回音较为抽象,孩子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本次科技活动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话”的动画片直观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很多幼儿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他们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

  为了增加乐趣我设计了“回音的游戏”,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比较好,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时,我只注重了让孩子去模仿,模仿时注意一个声音高,一个声音低,却没有关注孩子的回声的模糊、断断续续的、回音的重复这一点处理得不好。我要灵活地掌握幼儿的每一个问题,让幼儿把每一个环节都学透,掌握牢固。

  教学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做吹泡泡的游戏,初步感知音乐中的长、短音。

  2.尝试通过和纱巾捉迷藏的动作表现音的长与短。

  3.喜欢参加音乐游戏,从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感知音乐并通过动作表现乐曲中音的长短。

  活动难点:

  跟随音乐尝试用抽取纱巾的动作表现乐句长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熟悉入场音乐;

  2.知道并能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

  物质准备:音乐素材:《变变变》、《玩具进行曲》;纱巾20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玩具进行曲》,跟随教师一个跟着一个踏步入场。

  二、基本部分:

  (一)导入:教师创设参加国王生日宴会的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知道吗?今天是精灵国王的生日哦,我为国王准备了一件有趣的礼物,这个礼物可以放在嘴里嚼,是甜甜的,还能吹出泡泡,你们猜猜,是什么呀?

  (二)教国王吹泡泡糖,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中音的长与短。师:你们会吹吗?谁愿意上来教教我们?我们一起学一学吧。

  师:你们现在都会吹泡泡了,国王还不会呢,我们一起教国王吹泡泡吧,一会儿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国王吹泡泡的秘密。

  师:你们发现国王吹泡泡的秘密了吗?他在什么时候会吹泡泡啊?是怎么吹的?

  完整欣赏音乐,能够跟随音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发现音乐中的长短音。

  (三)撕泡泡糖,进一步用撕泡泡的动作感知音的长短。

  师:呀,国王不小心把泡泡糖吹到了头上,怎么办呀?谁能他取下来?

  师:呀,糟糕,这次粘哪里了?泡泡糖除了会粘脸上,也许还会粘哪里呀?

  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师幼共同跟随音乐玩泡泡糖粘在身体不同部位后撕下来的游戏,再次感受乐句的长短。

  (四)纱巾躲猫猫。用抽取纱巾的动作表现乐句长短。

  师:国王今天好开心啊,特别感谢小朋友们教国王吹泡泡,而且还是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吹泡泡,吹出了小泡泡、泡泡,为了感谢你们,国王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睁眼睛仔细看哦!

  1、听音乐为每位幼儿分发纱巾。

  2、引导幼儿配合相应的音乐跟纱巾玩捉迷藏。

  师:可爱的'小纱巾想跟我们的身体玩捉迷臧,想想它可以藏在哪里呢?

  师:刚才我的纱巾是一下子就出来的吗?

  当幼儿说出一个藏纱巾的地方时,教师引导幼儿配合音乐将该动作演示一遍,并让其他幼儿模仿。

  师:你们想出了好多藏猫猫的地方,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和纱巾做游戏吧!

  第三次完整欣赏音乐,加入跟纱巾捉迷藏的情境,让幼儿自主选择纱巾藏起来的部位,跟随音乐充分感受音乐中的长短并尝试用抽纱巾的动作来表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纱巾跟我们玩的有点累了,让它在我们的手里睡一会吧。

  活动总结: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辨别长音与短音,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让幼儿根据音乐里面节奏的变化来用动作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的想像创造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工具丝巾,并结合幼儿喜欢的游戏场景活动,把抽象的音乐元素音长和音短形象化,幼儿通过玩、听、想象,轻松、自然、快乐的状态下,既理解和掌握了音的长、音的短,同时也尝试音乐创造。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此次教学活动选材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很好的发挥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禽中之最。

  2.能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收集“鸟类”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禽类:

  1.鸟可以叫什么?(出示文字:“禽”)

  2.禽类可以分成哪几类?

  归类:被人饲养的禽,叫什么禽?(家禽)食肉的、凶猛的禽,叫什么禽?(猛禽)叫声非常动听的禽,叫什么禽?(鸣禽)栖息在水边的禽,叫什么禽?(水禽)

  3.那么家禽、猛禽、鸣禽、水禽各有哪些?每种举例:家禽鸡、鸭、鹅......

  猛禽鹰、鹫......

  鸣禽黄莺、画眉鸟。水禽丹顶鹤、鱼鹰。特殊的鸟类不会飞的鸵鸟普通飞禽麻雀

  老师小结。

  二、了解禽中之最:

  1.鸟类中,最的鸟是什么鸟?(鸵鸟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

  3.最重的鸟是什么鸟?(鸵鸟比蜂鸟重78000倍)

  4.飞得最快的鸟什么鸟?(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么鸟?(鸵鸟)

  6.最长寿的是什么鸟?(鹦鹉)

  7.最短命的是什么鸟?(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鸟类资料,并进行传阅。

  教学反思

  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设计了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关注紫藤花丛中的黄胸木蜂,知道它的名字和它与紫藤花的关系。

  2.能胆交流自己的看法,与同伴协商合作,对黄胸木蜂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梳理。

  3.萌发探索黄胸木蜂和紫藤花关系的兴趣,体验搜集、分享、合作的快乐。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紫藤花有长期的观察基础;搜集黄胸木蜂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物质准备:幼儿自行搜集到的资料,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交流查阅到的资料,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紫藤花丛中的蜂”的知识,是幼儿感受到搜集、分享的快乐。

  1.提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紫藤花丛中的蜂的小知识?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

  2.引导幼儿利用搜集的图片、图书等资料,采用自由谈话的形式,向家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小知识。

  二、请幼儿自由分组,通过自由讨论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黄胸木蜂的知识梳理后整理到记录表上。

  1.请小朋友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知识,整理到记录表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介绍。

  提问:紫藤花丛中的蜂叫什么名字?他在花丛中做什么?如果没有他会怎么样?

  2.小结:黑熊木蜂又名黄胸木蜂,俗称咕噜蜂。他可以助紫藤花传播花粉。

  三、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搜集的信息布置到信息台上,供家互相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日常随机观察中发现了紫藤花中的“蜂”,对此非常感兴趣。教师由此生成了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在兴趣中探究发现并获得经验。

  活动中请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与家人一起搜集各种资料,既强化了课堂效果,又能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在课堂上注意力更集中。

  教学教案 篇20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跃的动作要领。

  2、增强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强下肢肌力。

  3、培养喜欢参加体能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欢乐。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跳,连续双脚行进跳的动作技能。

  2、指导要点:以教师示范、幼儿练习、游戏的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

  三、活动准备

  萝卜若干、大箩筐若干、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小兔入场。

  2、兔妈妈: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树林里去锻炼身体。(听音乐做小兔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小兔摆尾巴。重点活动下肢、腿部和脚。)

  小兔操

  点点头,点点头,

  左点点,右点点。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转转,右转转。

  摇摇尾巴,跳一跳。

  (二)活动过程

  1、兔妈妈:小兔做操真能干,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离较短,兔妈妈观察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师示范:双脚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兔妈妈:妈妈想到菜地里拔萝卜,你们想和妈妈一起去吗?

  幼儿:想。

  (兔妈妈示范动作:兔妈妈双脚行进跳到菜地里,拔一个萝卜,再跳回来放到大箩筐里。提醒幼儿注意双脚并拢向前跳,轻轻落地,跳的时候不要着急。)

  2、幼儿游戏:

  兔妈妈:小兔们,我们一起去拔萝卜吧。

  (幼儿进行游戏,练习行进跳,教师观察,引导幼儿用正确动作行进跳。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双脚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个萝卜,再双脚跳回来。)

  4、结束部分

  兔妈妈:兔宝宝真聪明,帮妈妈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大家自由放松。)

  听课评议:

  1、李敏老师了解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兴趣很高。首先这次活动,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情景,逼真的场地布置,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身分参与其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2、层次清晰,学习本领由易到难,安排合理。

  3、目标的制定也能结合教育纲要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来制定目标,重点突出、难点适宜。

  4、能关注全体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学好本领。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比较好,各个环节都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幼儿基本能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一动作技能。

  不足之处:

  1、最后的游戏可以多玩几次,因为幼儿此时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可以满足他们玩的需求,适当的多玩几次。

  2、活动结束放松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感觉会更好些。

  教学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感受音乐强弱力度的对比,唱准音程。

  3.体验参与唱歌活动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钢琴、音乐《山谷回音真好听》

  2.经验准备:课前了解山谷有回音的自然现象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难点:能跟随音乐唱准音程,比较“啊”发音的强、弱力度。

  四、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幼儿随音乐做爬山的律动。

  2.练声游戏:好玩的回声(“大山真美,我们跟对面的大山大声招呼吧”)

  3.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感受歌曲旋律。

  (1)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山谷回音真稀奇?

  (2)完整听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及声音强弱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做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来感应歌曲)

  (3)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4.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教师带领幼儿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4)跟着钢琴学唱跳动较大的音

  (5)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钢琴旋律演唱。

  (6)集体演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进行演唱情绪与技巧的提升纠正。)

  5.自然结束

  课后反思:

  在本活动我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特别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面向全体幼儿,努力为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解决歌曲的重难点部分,把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尊重幼儿的情感与创造体验。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幼儿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在心灵体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但在处理歌曲重点时,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有少数幼儿要把第一句唱错,在唱回音的时候很多幼儿不会听范唱,不理解回音的演唱方式,经过多次教授才得以解决,还有在最后幼儿上台展示时,幼儿不够大方,我应该更加的鼓励幼儿,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教案 篇2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机械装置及其设计意图——满足实际需要。

  2、使幼儿萌发创造发明的愿望。

  活动准备:

  布偶:小兔;挂图第13号《发明家奇奇兔》;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小兔布偶: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奇奇兔。我是一个发明家,会发明各种各样的机器。不信,就请你们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二、学习故事《发明家奇奇兔》。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发明家奇奇兔》。

  2、提问:奇奇兔发明了几部机器?为谁发明的?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洗萝卜机器。

  1、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三节至第五节。

  2、奇奇兔发明的机器是怎样把胡萝卜洗干净的?(幼儿简单讲述)

  3、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讲述:喷水壶→刷子刷泥→传送带把胡萝卜送进“清洗箱”→胡萝卜“清洗箱”里“洗澡”→胡萝卜从一根长长的管子里滚出来→吹风机把胡萝卜吹干→干干净净的胡萝卜掉进篮子里。

  四、画彩蛋机器。

  1、奇奇兔给小灰兔发明了一部画彩蛋的机器,它是怎样工作的?

  2、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第七节。

  3、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有条理地讲述:一只只蛋排得整整齐齐,很多只机器手拿着画笔在蛋壳上画出笑眯眯的兔子脸,脸上还有几根胡须。

  五、保卫兔子机器。

  1、为了保护兔先生他们,奇奇兔发明了“保卫兔子机器”,它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相关内容)

  2、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第九节。

  3、引导幼儿看这图片先整体后局部按顺序讲述:这是一个大箱子→上面有一面鼓,狐

  只轮子,可以去追狐狸。

  六、我是发明家。

  引导幼儿自己来发明一部机器,把它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机器用来干什么的。

  “聪明的奇奇兔”这个故事是主题活动《动感天地》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聪明的奇奇兔》是以童真的眼光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各种机械的运动特点及装置。借助这个作品可以使幼儿将运动与力的感性经验自然地整合起来,并且与真实的世界有机结合——每一种机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为:初步了解机器装置及设计意图——满足实际需要;萌发床在发明的愿望。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奇奇兔图片以奇奇兔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他们先猜一猜奇奇兔可能会发明什么机器,打折这个疑问,再完整欣赏故事,奇奇兔究竟发明了几部机器?分别是什么机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然后引导仔细观察图片,并设计一些问题如:奇奇兔看到小灰兔拔起的萝卜都是泥,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帮助小灰兔的?等等。运用看看、问问、讲讲、听听的方式让幼儿观察洗胡萝卜机器和保卫兔子的机器的构造。活动中幼儿感到奇奇兔真是奇了,发明的机器即好奇又神奇,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思维活跃,语言也非常地流畅,特别是几个平时爱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男孩子,他们也高高举起了小手,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接着,通过完整看图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机械装置和浓浓的友情帮助,幼儿始终能够随着奇奇兔这根主线,知道每一种机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同时体会到奇奇兔的聪明才智以及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最后采用我们小朋友也非常的聪明,甚至比奇奇兔更聪明,你想设计一部怎样的机器?为什么?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课间结合自己的意愿画画《我发明的机器》,让幼儿思维想象力得到发展,幼儿想到了很多有用的机器如:保护学校的机器、讲卫生的机器、打坏蛋的机器。

  故事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向孩子们展现了奇奇兔内心渴望朋友,同时也展现了它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纯真、美好的心灵。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难点。

  教学教案 篇23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图一张(画有小标记),回形针10个,筐5个。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学习分类。

  (2)认识常见小动物,知道它们各自爱吃的食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要点

  引导幼儿看底版图,了解小标记。让幼儿取筐分类,找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把它找出来,再给它们匹配相应的小食物。

  活动过程

  (1).将筐里的实物分类。

  (2).分别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

  (3).再给小动物分别匹配相应小的食物。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教学教案 篇24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词汇更加丰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有所增强,已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处在语言积累转向语言输出的过程中。《鸟王请客》诗歌内容短小精悍,想象丰富,寓意深远,有朗朗上口的节奏,幼儿对诗歌内的小动物比较熟悉、了解,便于幼儿记忆,幼儿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为进一步发展语言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了解诗歌中各种鸟的不同特点和习性

  2.能与同伴合作,根据诗歌情节共同表演诗歌。

  3.懂得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学会爱护小动物。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1.提前丰富幼儿诗歌中提到的各种鸟的知识。

  2.课件《鸟王请客》。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森林里各种鸟飞来飞去,高声叫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提问:森林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些鸟儿要去哪里?

  “森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

  小朋友想法真特,那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吧。

  二、结合课件,分段欣赏诗歌,边讲边议,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采用边提问边分析的方法讲述诗歌。“从开始到……五彩缤纷的是孔雀”了解诗歌中各种鸟的特点和本领。

  提问:(1)森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

  (2)诗歌中,都有哪些鸟儿来做客?它们有什么特点和本领?(请幼儿做一做飞翔、唱歌等动作模仿鸟儿们高兴的来做客的样子)

  小结:森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原来是鸟王要请客呢。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会跳舞的是仙鹤,五彩缤纷的是孔雀。

  2.继续助幼儿梳理诗歌内容,接着继续讲诗歌到“……绿芽拌嫩叶。”了解鸟王招待客人的食物。

  提问:

  (1)吃的什么饭?炒的什么菜?为什么要请鸟儿们吃青虫蛋炒饭和绿芽拌嫩叶呢?

  (2)吃的食物我们也想好了,那鸟王还会说些啥?(幼儿互相讨论胆猜测)

  小结:吃的是青虫蛋炒饭。炒的是绿芽拌嫩叶。这些都是鸟儿们爱吃的食物。接下来鸟王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继续来听诗歌。

  3.在幼儿猜测的基础上继续讲述诗歌“……连连地说不敢当。”了解不同鸟儿的特殊本领和功劳。

  提问:

  (1)请客时鸟王说点啥?家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

  (2)如果鸟王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你觉得谁的功劳最?为什么?

  (3)燕子为什么被表扬了还要低着头说不敢当?它是一只什么样的燕子?如果你是那只被夸奖的燕子,你会怎么做?

  小结:啄木鸟会给树治病,花喜鹊会捉虫,但是属小燕子功劳最。

  三、播放课件,完整欣赏诗歌。与同伴合作,根据诗歌情节共同表演诗歌。

  1.幼儿跟随课件,学说诗歌内容,根据诗歌情节共同表演诗歌

  “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鸟王请客》。”

  2.幼儿选择性的朗诵练习。

  “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根据诗歌情节,创编动作。

  “小朋友,谁想用动作来表演一下诗歌?(幼儿边加动作,边朗诵诗歌)

  4.与同伴合作,根据诗歌情节共同表演诗歌。

  “将幼儿分为两组组,用对接的方式来表演诗歌”

  四、经验迁移,懂得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学会爱护小动物。

  1.讨论:了解鸟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提问:

  (1)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鸟儿,那你们觉得鸟儿和人类会是什么关系呢?

  (2)既然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鸟类?

  (3)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保护鸟类?

  教师小结:从现在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让我们的自然变得更鸟语花香吧!

  附诗歌《鸟王请客》

  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鸟王在请客。

  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会跳舞的是仙鹤,五彩缤纷的`是孔雀。

  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

  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鸟王说些啥?

  辛苦工作一整年,谁的功劳最最?树公公夸啄木鸟。

  风婆婆夸花喜鹊。

  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百鸟一起来鼓掌,奖它一朵红花。燕子羞得低下头,连连地说不敢当。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我们学习了诗歌《鸟王请客》,主要流程是先出示小鸟导入活动,助幼儿回忆关于鸟类的各种知识;再用“故事形式”引出诗歌内容,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逐一提问、分段理解诗歌,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最后经验迁移,让幼儿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并爱护鸟类。另外诗歌中“问答形式”也是本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我抓住此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男女问答等形式来朗诵这一段的诗歌,孩子们的朗诵兴趣再次被唤起。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性强,对鸟类的知识也有了很的拓展!

【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教学的教案11-26

教学教案12-08

绘画教学教案04-04

教学教案范文05-25

《绿》教学教案01-18

幼儿教学教案01-19

环保教学教案01-19

琥珀教学教案01-19

识字教学教案01-22

水教学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