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好娃娃》教案

时间:2023-01-29 13:02: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好娃娃》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娃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好娃娃》教案

《好娃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2、培养音乐节奏感及表现力,能用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歌词旋律,激发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提问:

  (1)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了什么?(2)他为什么要帮大人做事?

  (3)爸爸妈妈是怎么夸奖他的`?

  2、教师将幼儿的回答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幼儿听。

  二、教唱歌曲《好娃娃》。

  三、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动作,表扬能边唱歌曲边做动作的幼儿。

  2、在幼儿表演时,教师注意观察,请表演出色的幼儿上前利用道具做表演。

  3、教师提取幼儿的精彩动作创编成一套完整的动作。

  四、组织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师:“学会了歌曲,那你们愿意和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来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吗?”

  活动反思:

  在问小朋友们他们是否是好娃娃的时候,他们都认真的回答自己是个好娃娃,并会做一些好娃娃才会做的事,询问他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回答的都很好,也有小朋友回答出了歌曲里的歌词,我们便顺水推舟的念起了歌词,在熟悉歌词之后,幼儿能够轻轻的跟着我哼唱出歌词和旋律的内容,在之后的演唱里也能做到唱的很好。后来在下午的复习中,小朋友们也唱的很棒,不仅记住了歌词,还唱对了旋律。

《好娃娃》教案2

  教学内容

  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 0 0 x x x 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课堂小结:认识了多种打击乐器,还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