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

时间:2023-02-04 16:55:3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2篇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1

  教材分析:

  《小镇的早晨》一课,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细细品读。

  3、认识并理解生字词,借助一些词句帮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幻灯片、课文伴奏带(建议选择钢琴曲或丝竹乐)

  教学过程 :

  一、联系生活实际自然走入教材。

  导入 :同学们早晨几点到学校?每天上学的路上,都能听到些什么声音?看到些什么景象?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总结:这些都是我们北方小县城早晨特有的景象。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老师这就带大家去,满足你的愿望。

  (设计意图:江南水乡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走入教材,既构成对比,又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范读课文,听读识字,初步领略课文内容。

  1、放伴奏带,范读课文。

  2、你觉得小镇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那就读一读吧!你们觉得怎么读好呢?给自己提提要求。(自己解决生字词的读音、互相交流对难点的理解)表扬读书习惯好的同学,树立榜样。

  4、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出示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的词语,鼓励学生教一教,读一读。掌握扎实。

  6、通过读书,大家不仅学会了许多生字词,还了解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木船的橹声,走进小镇安静的早晨,去听一听,看一看。

  (设计意图:课文篇幅长,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读通课文,教师的范读既创设了优美的情景,便于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在听读时识字,可谓事半功倍。在鼓励学生自己读一读,进一步巩固生字词,体悟课文内容和韵味。)

  三、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教给学法。

  1、重点指导第二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仔细读读这一段,想想从哪儿能体会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为什么从这句话中你就能体会到小镇早晨安静的特点?

  有哪些词语来体现这个安静的特点?你还能说出表达安静这个意思的词语吗?怎样读才能把小镇早晨的安静表达出来?怎样能读好?

  说一说。(轻声读)指名读,评一评再读。听老师读一读,谈体会。再自己试一试。齐读有关句子。

  2、回顾学法,加以总结。读一读课文,画一画重点词语,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课文中的2-4自然段形式相同,所以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在品读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教育,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两个自然段,是这一类型的课文较好的教学方式。)

  四、自主选择,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

  1、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我们就可以自己试着学习后面的两个自然段,深入了解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热闹和忙碌的了。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先自己读一读,标一标,画一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第四段。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注意随时树立榜样,教给合作方法。

  3、展示合作成果。说一说,读一读。注意关键词句的理解和训练。

  (设计意图: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要学以致用,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又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学习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合作读全文,升华对课文的领悟。

  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热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多美的小镇的早晨!我们合作来表达对小镇的赞美之情吧。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设计意图:美妙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教材,进入情景,在抒发自己情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

  1、抄一抄,写一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

  2、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镇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继续学习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教学重点:

  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板书设计:

  安静

  小镇的早晨{热闹 多美啊

  忙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江南水乡吗?一定想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吧?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那里看一看。

  二、范读课文,指导预习。

  要求:1.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查字典,理解字意和词义。

  3.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三.分组预习,提出问题,边读边议。

  四.检查效果,重点指导。

  1.强调“漾”,“暇”的字形和“朴”,“着”的读音。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带着问题读课文。

  六.默写字词。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听写字词。

  2、熟读课文,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板书课题。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麽?

  二、默读课文,想: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回答)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文,进行讨论:

  第2,3,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问题,深入分析:

  第2段:

  (1)读后回答,板书:安静。谈体会(重点指导第7句)

  (2)比较句子。投影:

  读下面两句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①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钻出来,从河上漂过。

  ②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1)读读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试着背下来。

  (2)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谁能把这种感受带到第2自然段中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过渡:

  第3段:

  (1)读后回答,板书:热闹。谈体会(结合自己喜欢的句子谈)

  (2)投影出示句子,重点指导体会:

  那刚从地里拨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

  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

  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①你喜欢这句话吗?两人一组说说为什么。

  ②指名读,思考:你从哪儿体会出东西特别多?

  ③什么叫“应接不暇”?

  ④除了这些土特产外,还有别的吗?从哪看出?

  ⑤这句话怎样体现热闹的特点?读出感受。

  (3)你还喜欢哪些句子?读读,体会。

  (4)指名读第3段,带着我们的体会把这种热闹的`场面读出来。

  (5)过渡。

  第4段:

  (1)。读后回答,板书:忙碌。谈体会。

  (2)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解答。

  (3)谁能想象出小镇的将来是怎样的?

  3.带着对小镇美好的祝愿齐读第5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二、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

  (2)小船从()的桥洞中()地钻出。

  (3)学生背着()的书包()地去上学。

  三、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

  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

  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2.(),但()。

  四、检查背诵第2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训》中的练习。

  2.默写第2自然段。

  课后小结: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镇的早晨教学教案11-04

《草原的早晨》教案02-19

再游贝拉小镇作文05-31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11-25

特色小镇宣传推广语12-29

《校园的早晨》教案(通用5篇)12-13

文旅度假小镇广告标语12-31

冬天的早晨03-22

乡村的早晨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