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时间:2023-02-17 13:18:50 教案 我要投稿

《游褒禅山记》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物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媒体配音朗读: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习。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媒体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媒体展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教案4

  学习目标

  课标考纲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内容目标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准确翻译全文。

  重、难点目标

  学情分析(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知识再现】

  1、作者及背景介绍(结合新学案相关内容):

  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_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____________”(他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__》,他的作品中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人称他王荆公,是因,称他王文公,是因,列宁称他是。《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2.背景资料

  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语言积累与速读感悟★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庐冢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有洞窈然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火且尽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7、则或咎其欲出者8、以其求思之深9、无物以相之

  10、瑰怪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2、何可胜道也哉13、长乐王回深父

  二、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舍:名之曰褒禅名:

  而莫能名者名:火尚足以明也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三、“其”在文中有二十多处,请指出它的意义。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其: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其:

  3、距其源东五里其: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

  5、其文漫灭其: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

  7、其下平旷其:8、问其深其: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

  11、而其见愈奇其:12、然视其左右其:

  13、盖其又深其:14、则其至又加少矣其:

  15、既其出其:16、则或咎其欲出者其: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

  19、其孰能讥之乎其: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

  四、一词多义:

  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管子禁藏》

  唯王使人道送我()《汉书张骞传》

  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然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后人为人君者不然()《原君》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乃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文文过饰非()《史通惑经》

  越人断发文身()《庄子逍遥游》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盖盖其又深()《游褒禅山记》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五、翻译下列句子,补上必须补出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并说明补上的是什么成分。

  1、于是余有叹焉。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典型题目:

  2、错题整理:

  〖课后作业:〗

  学(教)后记(反思):

  课前:

  课中:

  课后:

  ※情景导思:(创设有趣、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预习思考下一节课的内容)

  ※预习提示(即课前预习导学,指导学习如何通过复习哪些知识,完成哪些题目,达到什么效果,提出子自己的疑问)

  ※疑惑不懂记录处

《游褒禅山记》教案5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掌握词类活用。

  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六、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游褒禅山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课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

  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窈然 瑰丽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⑴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⑵ 记游洞经过。

  ⑶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⑷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⑸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1、补充注释: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⑵ 而卒葬之 卒:死。

  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⑷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⑸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⑹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⑺ 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⑻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⑼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⑽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 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⑵ 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⑶ 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⑷ 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⑵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⑸ 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⑹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⑺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5、分析理解:

  ⑴ 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⑵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⑶ 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⑷ 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 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⑷ 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⑸ 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 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 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 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 于是余有叹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 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 《临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 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 背诵全文。

  ⑵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划线词注音释义是否正确?请在括号里作判断。

  A、褒禅山(bōushán,即华山)亦谓之华山()

  B、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ong,坟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远幽暗)然()

  D、既其出,则或咎(jiu,责怪)其欲出者()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ang,帮助)之()

  F、何可胜(sheng,完全,尽)道也哉()

  G、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H、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顿是正确的`?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2、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五、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作业: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9

  一、【注音朗读】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

  读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思考

  三、【标题解读】我这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是关于游山的记叙文。通过对登山活动的回忆,感悟、阐发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注理解】请给本文作批注式的理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正音)(说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后洞)(说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悔)(游山经过)(记叙)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观游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无力不至)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无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力不至可讥,尽志不至无悔)此余之所得也!(成功的条件在于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没意志,故而有悔)(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应深思慎取)(议论)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人及写作时间)(说明)

  五、【主旨确证】通过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本文通过一次登山活动,感悟到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反思到,自己的失败在于意志薄弱、追随大流。

  六、【内容审美】你觉得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本文内容美在:1、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到关于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维的高妙、深刻;2、强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学意识,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认真与严谨。

  七、【形式审美】你觉得本文写得漂亮么?为什么?

  本文写得漂亮,因为:1、以小见大,因事见理,使文章平易生动,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兼备,使文章脉络清楚、思想突出、科学理性。

  八、【文本与文本】阅读下面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素养在《游褒禅山记》中有没有体现?请说明。

  《游褒禅山记》中倡导的深思慎取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极尽意志、不随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养的体现。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本与生活】思考并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人云亦云,不太爱深思;也经常随大流,不愿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举例说明。

  对于我来说,在人情礼节上,不愿得罪人,多是随大流。比方说,请客送礼,我心里极其厌恶这种习俗,但还是不得不掏腰包,并不情愿地赴宴。但是,在学术、专业及工作上,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大流,而是喜欢实验、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个条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请你大约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树生长的条件”。

  示例:

  世上茂盛、苍翠的大树,参天蔽日,人们往往仰观赞叹,但非有阳光不能生长。有阳光日日照耀,但没有足够的水源,也不能生长。有阳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断供给,若没有坚实的土壤让其扎根,也不能生长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10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游褒禅山记》教案11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瑰丽 窈然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 记游洞经过

  (3 )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从口入

  D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 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 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 于是余有叹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其熟能讥只乎

  D 其真不知马也

  E 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 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12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教案13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虚词“以”“其”的意义用法。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尽吾志”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时数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基础梳理

  (见学案。梳理学案上的文言基础知识)

  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传:名:

  归纳;分析以上词类活用,你得出那些规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如1);前面有能愿动词(如11)。

  2、名词作状语:前面有主语,后面有动词(如3)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如10)

  4、动词用作名词: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前面有“其”。

  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④何可胜道也哉

  ⑤策之不以其道

  2.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文过饰非

  4.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③良乃人,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5.其

  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归纳:请把以上“其”的用法归类,归纳其有哪些用法?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

  2、第一人称代词“我”。

  3、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如18);语气副词还有其他用法,如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而,连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6).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归纳:请把以上“以”的用法归类,归纳有哪些用法?

  1、介词“因为”(1)(11)

  2、连词“因为”(2)

  3、连词,表目的“来”(4)(6)(5)(10);相当于“而”(3)(8)(9)

  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

  今义:

  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四)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小结: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游褒禅山记》教案14

  单元教学要点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二、辅助教材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知识目标】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能力目标】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二、学生简介自己所了解的作家作品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 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 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2、作者在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写不会引起别人注目的'路边石碑,后边哪一个语句与它呼应?

  3、作者在游华山洞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现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个句子?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认为尽力而为虽然可能不成功,可以问心无愧,也不用怕别人嘲笑,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第二课时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2、运用心里细节描写表现游览者的见闻与感受

《游褒禅山记》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学教案12-30

游褒禅山记教案(精选10篇)12-26

褒禅山导游词07-13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04-30

游褒禅山读后感04-30

游武功山作文02-11

游普陀山作文03-12

游琅琊山作文03-11

游天门山作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