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时间:2023-03-07 08:12:41 教案 我要投稿

《鸟的天堂》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1

  一、设计理念: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教学提示指出:文章里写的事物,有的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听到的、有的是作者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领悟文章包含的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能分辨课文中的见闻和联想,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能用看到。.。.。.想到。.。.。.的句式说话。

  (二)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眼中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驻足在温馨的家中,停留在爱的港湾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天堂。那么,鸟类栖息的天堂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课文。(板:鸟的天堂)

  (二)导学第一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第一段。

  2、再读,并说说你从什么地方读懂了什么。热气已经退了说明了什么?

  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读,读出美的感觉。

  小结并过渡:在美丽的黄昏和好友荡舟游玩,的确是件非常惬意的`事。船慢慢向前驶着。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

  (三)导学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他们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榕树怎样?用我从。.。.。.体会到。.。.。.的句式体会榕树的大、奇、美。并且美美地读一读。

  3、重点研读8、9小节。

  (1)小组合作学习:

  ①用不同符号划出作者的见闻和联想。(板:见闻联想)

  ②用看到(或听到)。.。.。.联想到。.。.。.的句式说说作者的见闻和联想。

  ③对作者的见闻和联想进行分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反馈。

  重点出示:

  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A、抓住重点词枝叶繁茂、全部来研读句子。写出了什么?(板:枝叶展示生命力)

  B、指导朗读。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枝叶在展示它的生命力?

  ②那么多的绿叶,一蔟堆在另一蔟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画画。用你手中灵动的笔把这棵榕树的叶子画下来。

  B、抓重点词研读句子。(板:绿叶生命在颤动)

  C、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小结:看到这美丽的树,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请你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

  ③仿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留恋忘返。现在你们就放眼大自然,用看到(或听到)xx,联想到xx的句式说话。

  4、回归课文。填空:鸟的天堂是xx。说它是鸟的天堂,是因为xx。第一次经过这里时,感到奇怪的是xx,那是因为xx。(结合作者当时去的时间是傍晚)

  (四)总结。

  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又有什么发现呢?

  评:本教案在设计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1、紧扣单元训练重点。单元提示指出,阅读中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可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在设计教案时,我始终抓住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展开教学,让学生用看到(或听到)xx,联想到xx的句式对作者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并用该句式进行仿写,进一步提高学生分辨见闻和联想的能力。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教案积极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和运用语言,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新的高度。

  3、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抓重点词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美美地读、赞美的语气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鸟的天堂》教案2

  教学背景分析:

  《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四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教学时通过朗读、默读、齐读、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榕树的美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整合思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导和主题作用。因此,本课的设计根据课文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从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出发,注重指导“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的魅力,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榕树的部分,感受榕树的茂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分辨课文中具体景物和作者联想,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标点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小鸟和榕树图片,学生欣赏后交流感受。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反馈。

  ①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教师正音。②指名学生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③作者和朋友去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品析描写榕树的有关句子,体会榕树的茂盛。

  1、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

  ①学生画出课文最后一段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②课件出示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③学生齐读句子后,教师提问:这是个什么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没有加引号?

  ④ 学生小组讨论后,各组交流看法,鼓励学生阅读要有自己不同见解。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大榕树的确实是鸟的天堂?那究竟是棵怎样的榕树呢?

  ① 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画出描写榕树特点的句子多读几次。

  ② 课件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③ 提问:这段话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④课件出示句子: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④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大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

  3、这儿会成为鸟的'天堂,除了有这样一颗为鸟儿提供了广阔生活空间的大榕树外,还有别的原因吗?(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背诵课文中自己描写榕树的段落,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8、12、1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鸟图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和作者巴金一起去游览了“鸟的天堂。”那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愿意和大家聊聊?(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体会)

  二、再读课文重点部分,体会感受“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

  1、感受榕树的奇特美。

  ①作者到“鸟的天堂”去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②作者两次去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如果是你的话,你更希望最先看到什么景象?(学生讨论,老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学生分成“榕树”和“鸟儿”两组。)

  ③学生分组齐读相关段落。④引导学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

  是啊,鸟的天堂鸟儿真多,让人目不暇接,这么多鸟儿为什么都喜欢这里呢?那是怎样的一棵大榕树呢?(师生共同欣赏榕树图片后,请榕树组的学生帮老师修改画在黑板上的大榕树。)

  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这就是文中的那棵大榕树。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句话来赞美赞美这棵大榕树呢?(通过赞美榕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升华情感。)

  2、体会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过渡:刚才,我们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到这里(指黑板上的大榕树)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师拍手),一只大鸟飞了起来!((随着老师的叙述,课件出示众鸟纷飞的景象)

  ①通过画面欣赏应接不暇的热闹场面。(师生伴着欢快的音乐声有节奏地击掌,师配着画面解说: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令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②“鸟儿组”的同学通过文本再次感受热闹场面。

  三、自主感悟榕树和鸟儿密不可分,互相依赖,感受大自然的和谐。师:通过欣赏画面和朗读课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盎然,鸟儿是那么生气勃勃。其实,你们刚才读课文时不知不觉地已经进行了一次较量。觉得过瘾吗?现在我们要进行第二回合的较量,看看大榕树和鸟儿谁更有魅力。“鸟儿”和“树”界限要分明一点,鸟儿站起来,“榕树”坐着不动。

  师:现在请“树”和“鸟”仔细品味一下描写自己的段落,找出能形容自己特点的词语,分别写到黑板上。(生朗读、交流后,上台写词语。)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黑板上的词语组织起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自己?(通过自我介绍,比一比谁更有魅力)

  2、换位整合。

  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的榕树和鸟儿是什么关系? ①学生自由发言

  ②教师小结:真心地感谢“树”和“鸟”,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学们,树和鸟密不可分。鸟儿们,还犹豫什么?赶快上台去找到自己的家。(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鸟儿图片贴在黑板上的大榕树上。)

  ③换位读书。(“树”齐读写鸟的自然段,“鸟”齐读写树的自然段)④学生交流换位读书的新感受。

  3、师生再次和巴金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欣赏课文情境朗读)

  4、小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刚才,你们已经识得庐山真面目了,真不错!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美!

  四、加强语言实践训练:

  1、如果你是一只鸟儿,你会对大榕树和那儿的人们说些什么?

  2、请你试着为“鸟的天堂”写一段导游词。板书设计:

  树

  大

  茂盛

  鸟的天堂

  和谐美

  鸟

  多

  快乐

《鸟的天堂》教案3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并建立环保意识。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大榕树根的神奇,枝叶的盛艳,群鸟的欢愉。

  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明白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中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本册教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方法应遵照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内容来安排。我们组在设计本课教学方式时,以读、思、悟、说、做作为路线,大胆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去勾划,去想象,去感悟,去畅谈,走出由老师设计好板书非让学生钻死胡同的旧的教学模式,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实践“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受并畅谈景物静的深沉与动的欢畅。

  王宇平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具有跳跃性,总体来说这一课上得比较有特色。

  一、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入情入境。

  新课标倡导“打破了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王老师遵照这一新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颇具匠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入情入境,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乐激情”的方式,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以《百鸟朝凤》的音乐引入课文的手段,创设美的意境,

  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无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鸟朝凤》来烘托群鸟欢跃的热烈气氛。最后以《回家》这首曲子结束课文,启发学生静静地深思:鸟儿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家,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帮助它们建立一个安宁快乐的家。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到鸟儿们在大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怡然美,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采用“活动寓情”的方式,寓教于乐。

  新课标提倡做到“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的全新教学模式。王老师尝试这一模式,不仅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创设情景,还将绘画也引入语文教学课堂。如在研究榕树根部的教学时,眺望老师就创设了让学生在图上补画气根的活动。又如,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群鸟欢愉的场面时,设计让学生将课前画的自己喜欢的小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贴在大榕树上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亲和美,同时产生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用“畅谈抒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王老师抓住了在人们讲求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义的特点,为了让环保观念深置于学生的思想,他不仅让学生明白这鸟的天堂是当地群众精心保护的成就,而且为了树立从小重视环保的理念,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鸟儿没有家和由于人类注重环境保护,鸟儿又有了理想的栖息之地的资料,为课文扩大了人文性外延。让学生通过畅谈环保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交流对大榕树的神奇、盛艳和鸟的欢愉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美,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

  二、不从读中悟,难有见解出 。

  新课标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我们组遵循这一新的精神,设计了一系列朗读训练。如在研究教学描写大榕树枝干部分时,我们设计了探究性朗读的训练,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榕树枝干和气根的神奇美。再如研究榕树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盛浓密、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不时闪叶子部分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自主性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榕树叶子茂盛浓密、苍翠欲滴、随风摇曳,在阳光下不时闪亮的静谧美。我们还设计了让学生在齐声朗读中感悟鸟群活动的热烈气氛,从而体会到百鸟群集的欢跃美。希望通过这些阅读形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然而王老师对这一课有其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因此,上课的形式与我们当初的设想有较大的差距。

  1、在朗读的形式上显得单一,而且采用一句一顿的朗读方式,其结果是不仅破坏了原作的音韵,而且让学生难以通过朗读悟、明理。

  2、“思”的过程太急,没有充分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没有发挥够,每个环节都显得有些仓促。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鸟的天堂》教案4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情为之动容。

  课文语言质朴,动静结合,美不胜收,观察有序,笔法细腻,易读易记,情感真挚,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本节课我想用最简单的朗读、感悟的方法来教学本课,抓住关键的'词语咀嚼、品味、赏析升华,让学生在课堂有滋有味地读,无拘无束的表达感受。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第8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鸟的天堂”傍晚和早晨不同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榕树的大和“鸟的天堂”的热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难点

  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师:本课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问题导入

  孩子们,根据你们的理解,告诉老师,“天堂”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没有烦恼,自由快乐的地方。)那根据你们对生活的观察,鸟的天堂一般会在哪个地方呢?(树林里。)是啊,树林是鸟的天堂。好,今天我们将学习文学大师巴金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一起来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2.画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揭题,学生自悟

  1.“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休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作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鸟的天堂》教案5

  【教材分析】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此篇文章语言生动准确,朴素优美,在教学时,老师应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品中读,品中悟,品中感受。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第8自然段。

  2、通过朗读,品味词句,能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能充分感受文中描绘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天堂”美

  1、课件播放画面:

  师语言描述。

  2、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质疑:

  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研读体悟,感受“天堂”美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茂盛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

  句子1:

  关于榕树“大”: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

  学生自由读,注意突出数量词,抓住描红的词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想像,读出榕树之大。

  句子2:

  关于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自由读句子,注意读好“簇”、“一堆”、“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等词句,同时课件播放录像引导学生看图感受。

  齐读、试背、指名背、齐背。

  ⑵ 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 课件播放群鸟活动情景。

  ⑵ 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指名读:

  重点指导: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 指导朗读:

  读出鸟的数量之多,不可胜数,鸟儿活动之美。

  ② 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⑶ 感悟齐读。

  ⑷ 师生共同感悟:

  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以读为本”,激发学生赏阅美文的热情,让学生自由读,读出个人的体会,尊重个性差异。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体划一的朗读指导,在朗读中感悟榕树的大、美和鸟多、欢的特点,以及作者用词之精当。从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张扬个性。)

  三、选择角色,感悟和谐美

  1、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夸一夸一下自己,尽量用上书上的句子。

  2、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鸟和树,展示交流。

  4、小结、读作者赞叹的句子。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榕树 鸟

  枝叶繁茂 千姿百态

  生命力旺盛 活泼可爱

《鸟的天堂》教案6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

  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

  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

  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

  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

  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

  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

  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

  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

  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

  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

  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

  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

  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

  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

  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

  葱葱??)

  (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

《鸟的天堂》教案7

  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和发。激发情感体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力求体现“充分研读,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教学1-9自然段,多以读中感悟榕树的大、美为突破口,本课时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力求突破。

  1、围绕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发现。

  2、在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跟树有关,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树的资料,能向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上奇特的树吗?生介绍

  〔请学生自由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把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与课文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知识面,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写的一篇文章《鸟的天堂》中,也介绍到一棵奇特的树,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把。(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2、天堂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在你们心目中,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生交流

  〔(1)出示巴金肖像和色彩明丽的鸟的天堂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2)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开启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第一次榕树大

  第二次鸟多

  〔通过预习,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检验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学习1-9自然段作铺垫,板书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三、学习怎样表现榕树之大

  (1)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看见了一棵榕树很大很大,作者是怎样表现榕树大的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读,好吗?

  (板贴)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2)打开课文,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9自然段,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榕树大,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生读、找。

  (3)从学生的回答中生疑:这两节究竟是不是写榕树大呢?

  〔结实本课学习目标,从读找中生发疑问。没有根据的教案的预设一成不变的实施,而是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现场生成教学,从质疑处鼓励学生探究。〕

  A、学习5、6,读中探究

  (1)指名生读§5、§6,想想这节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

  (2)我们把这个争论的情景演示一下,我来当作者,我想邀请两个同学当我的朋友,谁愿意?(出示大榕树)

  其他同学仔细听,从我们的争论中表现出什么。

  师生表演争论,?生交流

  (3)这是一株大榕树,那么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有许多株?

  请同学们看图,再好好读读5、6两小节,说说理由。

  生读、说。相机板书:远

  师:巴金爷爷用笔多么精妙,值得我们好好研读,现在你们能不能说说5、6两节是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吗?生概括小结

  〔5、6两节,通常在教学中被“略处理”。这一环节,巧妙地设置了两个铺垫:(1)演示争论的情景。(2)从争论中生发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误认为有许多株榕树?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演示中感受到作者表现榕树大的用笔精妙。从问题的细究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好好研读,得到作者表达方法上的`启示。〕

  B、学习§7,读中发现

  (1)我们再来读读第7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多种形式促读)

  (2) 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a、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枝干繁多

  b、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榕树奇特之处仅仅是因为枝上又生根吗?

  (2)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什么?

  c、相机点拨第1句,第4句,联系上下文悟发现相机板书:近

  齐读§7

  (3)读到这里,你能来说说这一节表现榕树大和5、6两节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有所发现。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捕捉住探究点:榕树的枝干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利用文字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想象、描述。不仅让学生读中发现,还要悟表达方法的不同,探究第7小节表现榕树大与5、6两节有什么不同是在学生充分读、悟后可得的。〕

  C、学习§8,美读升华

  (1)5、6两节从整体表现榕树大,第7自然段从枝叶繁多的现象来表现榕树的大,第8自然段呢?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听一听把!(放录象范读)

  (2)你们觉得画面中的这段话美吗?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打开课文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3)引导学生读好读美,以评促读

  (4)同学们一定对大榕树产生许多感受,有什么话想倾吐,和大家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从叶子茂盛、充满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来谈。相机板书:叶子茂盛

  (5)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带给大家吗?引导学生诵读。

  四、总结全文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过来看看课文,作者是怎样表现大榕树大的特点。能不能归纳说一说。

  生交流

  〔既是学完课文后的总结,又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成果,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

  五、作业

  “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大榕树也声名远扬。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这个环节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多方面适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板书:

  怎样表现榕树的大的特点

  第一次 榕树大 远 近

  许多株? 一株两株 枝干繁多 叶子茂盛

  鸟的天堂

  第二次 鸟多

  〔板书设计直观、清晰,体现了教学的流程、教学的整个思路,使学生借助板书激发思维〕。

  第二课时

  一、设计特点

  倡导“在读书中用心去发现去感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十至十四自然段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阅读10~14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热闹和作者对鸟的天堂赞美之情。

  2、文初步感知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生读书用心去发现去感受的能力与习惯。

  四、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12、13、14三个自然段,认真体会鸟的天堂里鸟的多、欢以及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鸟的天堂》,你有哪些收获:根据生答板书:榕树:大、茂盛。

  2、师:这些都是由同学们在认真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体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读书要用心发现感悟,这一方法来学习余下的课文希望大家能用心读书、感悟发现到更多。

  出示卡片:读书要用心去发现感悟。

  在复习的基础上,自然地出示读书方法,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朗读10~14感悟发现鸟的多、欢以及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学习§10~14

  1、读§10~14,想想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板书:鸟多

  3、哪几节写了作者看到的鸟很多?§12.13

  (1)指名读§12 你从中发现、感悟、体会了什么?可结合具体的语言谈谈。

  A“起初…三只”。感悟到静→闹。鸟被惊飞了,而且越来越多。

  B“我们继续拍掌……到处都是鸟影。”感悟到鸟多、鸟的欢,一片热闹的景象。

  板书:

  师:想象一下都有哪些鸟说一说?(生讲)

  师:能把鸟的多、欢一片热闹的景象通过读来表达吗?要是读得好,请给他点掌声。

  指名读,评议,练读,齐读。

  师:你还从中发现感悟到了什么?

  c “大的、小的,花的……有的扑翅膀”悟到鸟的种类多,颜色多,姿态多,一片热闹、欢乐。

  师:读出鸟的种类多,颜色多,姿势多及热闹的景象。

  指名读、评议,练习、指名读,齐读。

  归纳。刚才我们是怎样来感悟体会到鸟的多、欢以及一片热闹景象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抓住感受最深的词句去发现感悟

  展开想象去发现感悟。

  通过在学生反复读、发现感悟鸟的多、鸟的欢,一片热闹的景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细细体会。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越来越清晰。并且通过想象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自由读§13,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感悟了什么?

  大组交流

  A、从“注意地看,应接不暇”感受到作者看到鸟多,鸟欢快自由的欣喜之情。

  师:作者和他的朋友看到这一画面会说些什么?想象一下,说一说。

  师:能读出这种情感吗?指读,评议,同桌互读,指读。

  师:你还发现感悟了什么?

  B、从“一只画眉鸟……真好听。”感悟到画眉鸟的愉快、自由。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否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加上自己的话更好。(生讲)

  师:把这种感受通过读来表达。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通过同桌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便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通过读文交流、汇报等形式来发现感悟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让全体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得,培养了合作精神,强调了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中以读代讲的特点。

  (3)通过这么多遍的读,我们感受到作者这一次到鸟的天堂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

  那么第一次到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看§7,8(安静)

  你从中发现感悟到作者的写法了吗?前静,后闹。板书: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师:那么这些你又是怎么感悟,发现的呢?

  出示法三:前后对比去发现感悟。

  联系本组训练的重点项目“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多方面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互动性与积极性。

  师: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这么多的鸟,这么热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呢?

  (二)学习§14

  1、自由读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感悟体会到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2、大堂汇报

  学生提问。重点解决:

  (1)文中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后面一个却没有?

  (2)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出示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讨论(1):前一个加引号听别人说的,后一个是自己亲眼所见确实是鸟的天堂,是对它的认同和赞叹,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讨论(2):人们护树,使树长得这么大。人们护

《鸟的天堂》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充沛发表自身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局部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同学在阅读中充沛发表自身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同学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

  (指名回答)

  2、板书: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依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身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

  (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身读的感受。

  3、提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和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是巴金1933年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誊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

  1、出示课件:

  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局部,这一局部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鸟多)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自由发言)

  3、当同学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协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热闹)

  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同学读完后问:

  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

  (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身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重点局部(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局部:

  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

  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

  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⑴当同学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协助同学理解。

  ⑵当同学讲到“数不胜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协助同学理解。

  ⑶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⑷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

  老师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抖”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①同学讨论:

  (联系上下文理解)

  原因可能是:

  A、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

  B、“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有风吹过。

  ②出示课件理解。

  ⑸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干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

  评价:

  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

  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

  (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小结课文

  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同学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鸟的天堂》教案9

  【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鸟的天堂》教案10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读准“应、兴、禁、涨、泊”等多音字的字音;能主动积累文中描写榕树大和鸟多的词语。

  2、理解课文词句,尝试学习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话。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美,从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一静一动的对比描写来突出主题“鸟的天堂”。

  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天堂

  你们知道天堂是指什么?(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2、齐读课题。

  3、指名读课题上的注释,了解作者巴金。教师可补充介绍写作背景。

  4、通过预习,大家一定对课文有所了解,谁能介绍一下“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5、过渡:鸟的天堂离我们不远,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到广东新会去看一看它。

  二、整体感知

  (一)学习字词,梳理文章条理。

  1、自己轻声读课文,根据要求预习课文。

  2、开火车读课文,找找哪几小节分别写了“我们”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3、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理解:应接不暇

  4、进行朗读评议,纠正读音。

  5、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分别是什么?

  归纳出:

  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一棵大榕树给巴金爷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见了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二)学习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认识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1、过渡: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一棵大榕树给巴金爷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默读第5-7小节,思考:课文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板书: 茂盛 美丽

  3、小组讨论:划出你认为榕树“茂盛”和“美丽”的句子,并读一读。

  (1)理解:“不可计数”——形容多,你还能给它换一个词吗?

  (2)从“堆、一簇、不留一点缝隙”可以看出大榕树处于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3)把句子补充完整。

  4、这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棵静悄悄的大榕树,它盘根错节,枝多叶茂。宁静中蕴含了无限的生机。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小节。

  5、小结:巴金爷爷按由远到近的顺序给我们介绍了大榕树的“枝、干、叶、根”,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大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板书:枝 干 叶 根(远——近)

  6、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巴金爷爷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他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复习巩固

  1、再开火车读上述的词语。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

  3、说说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鸟的天堂》教案1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正音:一拨兴奋

  3、生字教学

  1:榕树,白茫茫

  (1)什么是白茫茫?

  (2)一般来形容什么?

  (3)你能来说一句话吗?

  (4)课文中又是形容什么的呢?课件出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4、生字教学2:船桨、空暇

  (1)辨析字形:暇与瑕

  (2)辨析字义:暇与瑕

  (3)语境理解:应接不暇——

  5、生字教学3:耀眼

  (1)认识偏旁:耀

  (2)理解字义:什么样的光?

  (3)右半部:羽

  (4)练习书写:耀

  6、完成学习报告单

  [辨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块的形式出现,针对性强,教师指导也很扎实。]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梳理写作思路: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2、分清段落:树——鸟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修改报告单第一栏。

  4、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

  [辨课:化极少的时间理清文本写作脉络,提翎而毛顺,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

  1、老师读课文第1——6自然段,学生想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自读想像加深体会。

  3、交流: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1)……真是一株大树!

  (2)教师范读,强调“一株”,为什么?(板书:一株大树)

  (3)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呢?教师出示图片,生惊叹。

  (4)感情朗读

  (5)“株”能否改成“棵”?

  4、学习第8自然段,交流报告单:你读出了什么?

  (1)绿、生命力强

  (2)理解:一簇——(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强)

  (3)感情朗读,读出逻辑重音。

  (4)这时你想说什么?(生机勃勃)

  (5)玩味“颤动”一词的妙用。

  (6)感情朗读

  (7)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画出第一句,思考与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8)出示视频,教师范读。

  (9)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大榕树。

  (10)反复朗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1)这美丽的背后蕴含着什么?(生命力、顽强、茂盛、独特的美)

  (12)这鸟的天堂里为什么没有一只鸟?

  [辨课:品词析句,披文入情,这是传统语文的精髓。教者运用得当,效果较好。]

  四、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1、这里的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2、结合学习报告单,再读重点段落,想想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鸟的特点?

  3、板书:群鸟飞舞。从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你又看出了什么呢?(教师小结作家语言的简练。)

  4、玩味几个“有的”,体会到什么呢?(板书:自由快乐)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又写了什么?(板书:叫声好听)

  6、作者为什么要单独写画眉鸟呢?(作者揭示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7、自由解答学习报告单中的疑惑。重点解决: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快乐自由安全的地方)

  8、布置作业:

  (1)修改学习报告单中的二三四项内容,下节课交流。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辨课:比较欣赏的是作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兼顾,另外学习报告单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也很好奇,可惜没有参与真实的课堂之中。]

  比较研究:

  这是一堂比较理想的小学语文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字教学很扎实,二是品词析句很到位,三是言语形式得到应有的关注。既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传统思想,又能体现现代语文新的思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区别还是比较明显,这个差异表现在言语实践活动的训练力度上,小学教学偏重于感性认知,中学教学则向前推进了一步,强化了言语技能的迁移。另外在创造性阅读方面,中学语文走在了小学前面。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案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更大力度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12

  教材分析:

  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第18课《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点:

  本文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材难点:

  一、“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二、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00年树龄的大榕树,位于新会市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整个小岛,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远处,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生活在广州市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观赏,看到这难得的奇景。巴金爷爷笔下的小鸟天堂的确是非常迷人,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那种赞叹、惊讶、喜悦的感情。所以在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语句,体会作者感情,并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这些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程序设计:

  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8课《鸟的天堂》是六年级(十一册)课本第六组课文,该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是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描写了大榕树静态的奇特的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文章的语言生动、准确,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一个“簇”字,一个“堆”字,我们读了就很容易想象出榕树枝叶茂盛的景象。再如“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短短三四十个字,就写出了清晨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本文的重点与难点也体现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因此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我选了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大榕树的情景来进行教学设计。

  ①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

  ②巴金爷爷用词用句优美、准确,笔下描绘的大榕树更是栩栩如生,充满勃勃生机,作者虽然看不到鸟,但通过描写榕树的“大”、“茂盛”早已悄悄地把无限生机,暗藏着成千上万的鸟都渗透在文字的描写中去。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体会榕树的美,边体会边画句子,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通过学生的这一朗读、勾画、体会,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从而理解语句的含义、作者的感情。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解决了几个知识点:什么是气根?榕树有哪些特点?体现在哪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CAI现代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树叶的样子、颜色等等。学生在观察、朗读、体会后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树的“茂盛”,“那是一株大树,树的枝干不可计数。”可以感受到树的“大”。

  二、学习写作方法。

  本课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描写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我在教学大榕树部分时,指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后,总结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是①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榕树的?②作者抓住了哪几方面写榕树?其中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指出作者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抓住榕树的枝、根、叶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突出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这种描写方法叫静态描写。使学生首先认识静态描写的定义,然后在学词学句的过程中感悟句子和写作方法,体会这种写作方法好在哪里。最后在教学过程的尾声,我设计让学生仿照巴金爷爷的写作方法,运用静态的描写手法去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特点去写。

  三、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该篇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所以要启发学生朗读时读出“一”株大树。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在学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时机,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四、实践活动,拓展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应用、学会交际。“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材料,写一篇解说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然后在班里进行优秀导游评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这一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并润物无声地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由此获得美感。

《鸟的天堂》教案13

  课前谈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板书:天堂)

  让学生就杭州(天堂)发表见解

  一、揭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选读。

  挑自认为最优美或最生动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互读

  3、点评

  师:学会欣赏往往是进步的开始。

  三、局部感悟

  1、选择角色,朗读展示。

  师:大榕树生机盎然,鸟儿们活力充沛,选择树还是 鸟?

  选择树的同学齐读(7、8段)

  选择鸟儿的`同学齐读(12、13段)

  2、树、鸟分组对话。

  1)细读描写树、鸟的段落,找出描写各自特点的词

  写在黑板上,允许同桌讨论(可以是文中,也可自己想)。

  2)梳理已呈现的词语

  学生观察,自主上前修改或擦除重复词语。

  3)选用、串连词语做第一人称介绍。

  自由选择、组合准备上讲台介绍

  树:......

  鸟:...... (争锋相对)

  四、换位整合

  1、教师介入导向:文中的树和鸟应该是什么关系?

  2、变换角色朗读。(欣赏、体验)

  1)分角色朗读。

  2)谈体验

  这次读下来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谈体验。

  师:互相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和谐

  3、教师引读第13段。

  现在允许我也吐露一下心声......

  五、拓展体验

  1、假如你是小画眉,此时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以像歌唱家那样唱一唱。

  你可以像诗人那样读一读。

  你可以像画家那样画一画。

  可以组合、合作完成。

  2、交流共享

  《画眉之歌》

  诗、画

  打油诗

  诗歌......

  结束语(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鸟的天堂》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缝隙、应接不暇”等词。

  2、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联想的作用,感受“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和群鸟纷飞的活动场面。

  【教学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材隐含的自然美、语言美和人性美,使语文教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大榕树”片段,师配乐诵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运用多媒体,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初步领略大榕树的美,又自然引入对重点段的学习。)

  二、研读7、8两段,感受榕树的生命力

  1、欣赏着榕树,作者由衷地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

  (学生浏览课文找到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榕树美,美在哪儿呢?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划出喜欢的句子。

  3、交流:

  重点围绕两个句子展开讨论,指导朗读:

  ⑴ 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又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⑵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配乐齐读课文7、8两段。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大榕树的美。通过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并把学习所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

  三、品读12、13段,体验鸟儿的欢乐

  1、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

  2、自由读课文。

  3、让我们手里的小鸟也飞起来,给它们找个家吧!

  (贴小鸟)

  4、小鸟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想象说话。

  5、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6、多媒体出示小画眉片段。

  7、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感受?

  ⑴ 想说些什么?说一说。

  ⑵ 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读一读。

  ⑶ 编写歌词,唱一唱。

  ⑷ 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⑸ ……

  8、交流。

  (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大榕树,参与鸟儿的活动,在看、听、读、贴、说等一系列活动中切实感受鸟儿们的欢乐。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总结谈话

  (在总结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 多

  树 奇 鸟 闹

  美丽 可爱

《鸟的天堂》教案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画对称的图形,并在两边对称用线条装饰。

  2.掌握均匀地勾画头、颈、身体、脚各部分。

  3.尝试区别用一个家的颜色分别装饰主体和背景,使主体与背景色彩对比强烈。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天堂鸟范画图

  作画工具

  自编天堂鸟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课题(讲故事)

  1.你们知道天堂鸟是怎么来的吗?

  2.你想象天堂鸟有多美丽吗?(让幼儿说说他想到的天堂鸟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范画(出示范画)

  1.天堂鸟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身体什么样子?

  2.天堂鸟的尾巴和身体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3.天堂鸟海马的'身体上有什么花纹,有什么特点吗?(是对称的)

  4.天堂鸟背景我们可以添加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注意添加与天堂鸟生活相关的事物)

  5.看看天堂鸟和它的背景色是什么样的,注意颜色的对比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几个能力弱的幼儿勾画天堂鸟头和脖子,指导幼儿注意头与身体和尾巴的大小比例。

  (故事)天堂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鸟,它的羽毛非常鲜艳美丽,它到哪里哪里的花就开放。小鸟每天生活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的飞翔、愉快的鸣叫。可是有一天,一个猎人抓住了它,献给了皇上。皇上非常的喜欢这只小鸟,就把它关在了一个用金丝作成的笼子里。可是小鸟一点都不开心,每天不吃不喝的。一天,小鸟趁仆人喂食物的时候一下子冲出了笼子,皇上非常生气就找了手下用弓剑射小鸟。小鸟很勇敢,一直不顾一切的奋力飞翔。飞啊,飞啊,终于,小鸟飞上了天堂。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它,但并没有象皇上一样把它关在笼子里,而是让它在美丽的天堂乐园里自由的飞翔,还让太阳公公给它的羽毛洒上金光,小鸟更漂亮了,从此以后,小鸟快乐地生活在天堂乐园里,并且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天堂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进行了设计。在版画材料的准备上利用孩子们喜爱的草叶,易于幼儿操作。在活动形式上,选择让幼儿做了讲,讲了做的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幼儿的制作热情。在用水粉颜料涂树叶上进行制作时,大家都觉得非常好玩有趣,涂上不同的色彩就会得到色彩缤纷的叶子,也可以一片叶子多种颜色。孩子们还发现涂颜料时水分一定要少,水分一多印出来的叶子不仅色彩淡,而且缺了肌理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来解决要比老师的说教更易接受。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同时这些游戏作画方式,让孩子们享受了版画的乐趣,知道版画工具、材料、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最后的作品展评中,老师对作品没有做太多的说教,因为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艺术家,只是用合影的方法,把孩子们的制作热情再一次推向了高潮。总之,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但在活动的组织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还请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鸟的天堂》教案】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01-10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03-20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03-19

鸟的天堂教学教案03-20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04-05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05-15

《鸟的天堂》教案15篇03-09

课文《鸟的天堂》优秀教案04-11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