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3-05-09 12:13:5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安全教育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育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安全教育教案集合七篇

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预防雷电伤害的意识。

  2、了解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打雷下雨的录音。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听打雷下雨的录音,导入活动

  教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遇见过打雷、闪电的天气吗?雷电大多在什么时候出现?谁能学一学打雷的声音?打雷危险吗?为什么?

  2、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护方法

  (1)教师:大家在野外郊游,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声轰隆隆、轰隆隆的响个不停。打雷这么危险,他们怎么办呢?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他们怎么保护自己的。

  ①。教师(指图,进行更详细的解释):打雷的时候,要远离大树。因为野外很空旷,高高的大树更容易遭到雷电的袭击,站在树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们千万千万不能站在大树下躲雨。

  ②教师:当感觉到身体的汗毛和头发都竖起来、皮肤麻麻的时候,雷电就很近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随意跑动,要下蹲低头,抱紧双膝,尽量将身体和头放的更低,像图上的人的'做法,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引导幼儿正确做出雷电将要袭击时的自我保护动作。)

  ③教师: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铁架,上面有很多条电线。他们有时会被很大的雷电击中,非常危险。在那附近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像图中的阿姨这样,双腿并拢,蹦跳着离开电线和高高的铁架。我们一起来演示一下。(教师带领幼儿做双腿并拢蹦跳的动作。)

  ④教师: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属物品,比如金属手表、项链、手镯等,因为这些金属物品容易导电,让人们更容易遭受雷电的袭击。还要注意,不能使用伞柄是金属质地的雨伞哦,它也会导电,最好使用塑料质地的雨具。还要提醒身边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机,要把手机关掉。

  (3)教师:在野外时,如果碰到雷雨天气,应该怎么做才安全,大家都记住了吗?请大家和老师做个游戏,教教老师,遇到不同的情况,老师应该怎么做。

  (4)教师表演自己在野外游玩时,碰到了雷雨天气。提出不同情况的问题,请幼儿说说相应的做法。比如,教师说:“下雨打雷了,快,找个地方躲躲雨。去大树下行吗?”幼儿对此作出判断。

  3、展示挂图,简要说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气的正确做法

  教师:在野外空旷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气时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气时也要注意安全。要赶紧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树下。回到家以后,最好不要开电视,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安全教育教案 篇2

  俗话说“水火无情”,是说水灾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让我们没有安全感。那么,类似的灾害可不可以预防?如果灾难发生了,能不能采取有效的自救应急措施,把灾难降低到最小程度?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安全教育课,就是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应急自救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树立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拒灾难于千里之外。

  一、课前准备:

  场地:安全教育教室,按60人设计,每组12人,共分5组。

  工具材料:15个灭火器,20个火警和交通标志牌,安全教育喷绘牌若干,1.7米高特制跳台一个。

  二、安全指导:

  1、遵守课堂秩序,听从老师指挥。

  2、演练中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互相保护。

  3、高楼逃生演练时,一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三、活动组织:

  (一)三警电话:

  中小学生遇到灾难发生时,不提倡当英雄,应以安全自救为主;自救的方法有:逃跑、呼喊、烟火求救、报警、野外求救字样SOS等。

  三警电话:110、119、120

  三警电话接通后,应讲清地点、案情或灾害事故情况等,如歹徒正在行凶,应注意自身安全。火警或急救应在路口引导消防车和救护车。

  教法、学法:

  通过三警电话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10、119、120报警电话是特种专用电话,让学生认识到拨打三警电话戏耍取乐的严重后果。

  (二)防火安全常识与应急训练:

  1、野外火灾事故预防:

  (1) 不在草木繁茂的山林用火;

  (2) 上山扫墓时应注意防火;

  (3) 不乱扔烟头;

  (4) 不乱扔矿泉水瓶;

  (5) 燃放鞭炮应注意防火。

  2、家庭防火:

  (1)家中不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

  (2)家庭装修应使用不燃性材料或经阻燃处理的材料;

  (3)保持室内过道、楼梯畅通;

  (4)家庭用电、用气、驱蚊等注意防火;

  (5)家庭应自备灭火器,并掌握使用方法。

  3、公共场所和高楼预防火灾:

  (1)公共场所和高楼应制订防火逃生方案,并进行演练;

  (2)防止人为纵火;

  (3)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

  (4)高楼各层应有消防设备和逃生器材。

  教法、学法:

  采用分组讨论方法,让学生了解野外、家庭、高楼和公共场所应如何预防火灾。

  4、火灾应急常识:

  (1)灭火的方法:

  火焰初起时应用灭火器、沙土、湿毯子等物品覆盖灭火;

  电器、油等着火不可直接用水灭火。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小型干粉ABC灭火器):

  a、适用范围:油、电子仪器、文物、图书等物品的初起火灾;

  b 、使用方法:

  应距离燃烧物5米处放置好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将喷嘴对准火源处,握住开启手柄喷干粉灭火。

  c、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训练:每名学生按使用方法实际操作训练一次。

  5、火场逃生训练:

  (1)火场逃生的'方法:

  a、火灾初起时,可披上湿衣服、湿毛毯等低姿势冲出火场;

  b、出现浓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逃生;

  c、衣服着火可撕脱衣服,用手或物体扑打;也可倒地打滚灭火;

  d、高楼发生火灾时应走安全通道,不可乘坐电梯;

  e、大火风筝;封住安全通道时,可用绳子、窗帘、床单等物系成长绳往楼下逃生;

  f、如被困于二楼,可先向地面扔些被、褥等软物,然后头在上脚在下跳到地面,切勿高层跳楼;

  g、烟气从门缝进入时,可将湿毛巾湿衣服、湿毛毯等物品挡好;

  h、楼下着火也可到楼顶避火、求救。

  (2)火场逃生训练:

  a、 模拟火场逃生训练:用舞台发烟器发出烟雾,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进入安全通道逃生。

  b、楼上绳索逃生训练:在消防训练塔下铺好保护垫,学生登上消防训练塔,让学生在消防训练塔上系好安全带后,手脚并用,从楼上向楼下逃生训练。

  (3)学生分小组竞赛。

  教法、学法:

  这部分内容采用演示法、实践操作法,通过学习,掌握火灾应急常识并能在火场自救逃生。在演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合作精神。

  6、火灾应急“十要”

  (1)要早扑火

  (2)要早抱警

  (3)要先扑火,后搬财物

  (4)要沉着冷静

  (5)要仔细判断,果敢决策

  (6)要注意邻室起火

  (7)要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

  (8)要屏住呼吸

  (9)要掩口鼻

  (10)要隔离烟火

  (三)交通安全常识:

  1、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学习20种交通安全标志,然后分小组进行竞赛。

  2、交通安全十项注意:

  (1)遵守交通规则;

  (2)行人应走斑马线、天桥、地下通道等;

  (3)乘车应系好安全带,关好车门,车停止后从车的右侧车门下车;

  (4)乘车时不把手、头伸出车体外,不往车外抛物、吐痰等;

  (5)不乘坐无牌、无证或破旧老化的车、船等;

  (6)不进入交通管制区;

  (7)乘车时应尊老爱幼

  (8)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轨道机车等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

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技能,运用造型表现形式,创作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介绍、配合视频表演、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汇报上一节课各小组收集到的灾害相关知识,并在进一步观察、游戏、拼摆、讨论的过程中解决画面中表现人物动作这一难点。同时分析内容、表情、环境、构图、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中的运用,创作一张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并举办一次班级画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爱护环境、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自救技能,通过分析与讨论掌握用造型表现的方法创作一幅关于防灾减灾的绘画作品。

  难点:通过画面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观察欣赏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汇报预习成果

  1、出示“灾”的艺术字。

  2、学生汇报上一节课查阅的灾害相关知识。

  (1)灾害的种类:PPT汇报、语言汇报。

  (2)灾害的危害:结合视频表演三句半。

  (3)“防灾减灾日”标志的内容、含义:(结合白板课件)。

  (4)安全标志介绍:连线题、抢答题。

  二、探究表现方法

  1、创作一幅画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内容、动作、表情、环境、构图、色彩

  2、对学生最难的是那一方面?动作

  3、游戏解决难点?我来表演你来猜:一人表演防灾动作,学生猜,并分析猜对或猜错的原因。

  4、摆木人:通过摆模型进一步感受动作幅度越大、关节转折越明显,表现出来越生动。

  5、教师范画:

  (1)动作:白板演示人物动作,讲解做画步骤;

  (2)表情:加入惊恐紧张的表情,简单分析出通过眉、眼、嘴表现人物心情;

  (3)环境及构图:利用白板拖拽,添加环境,调整构图;

  (4)色彩:黑板展示两张范画,学生感受色彩的搭配与对比。

  6、还有哪些可以表现的“内容”:先组内表达防灾减灾的方法及内容,再全班统一汇报交流。

  三、学生课堂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作品。

  评价标准:(1)主题鲜明突出;(2)动作生动形象;(3)色彩环境和谐。

  2、学生实践创作

  四、布展点评推荐

  小主持人主持“防灾减灾”班级画展,根据评价标准互评和交流,教师点评。

  五、拓展知识传达

  通过图片感受由于人类对自然破坏造成的旱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发出爱护环境的号召,并提醒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珍爱生命。

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2、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一张对开大白纸(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教师:假期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险,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吗?

  (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的'大白纸上用图夹文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

  (3)教师小结幼儿所讲的内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很多不适合玩耍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理解第一幅图的内容,即建筑工地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儿呢?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钢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会被撞伤、砸伤。各种运输车辆出入工地,不小心也会被撞伤。建筑工地经常有高空吊物,滚落的材料会砸伤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门、窗等,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险,不能去玩耍。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即停车场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场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 教师小结:停车场里随时都有汽车驶进驶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儿很容易被车撞伤,而且停车场里汽车很多,驶进驶出时都会排放废气,里面含有铅,会引起小朋友铅中毒,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三幅图的内容,即仓库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危险?仓库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仓库里会堆放很多的货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会被砸伤。还有些仓库可能堆放了危险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会释放出毒气,导致人过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仓库玩耍。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四幅图的内容,即废弃的场所危险,不能去玩耍。

  ①教师: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这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玩儿?

  ②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废弃的矿洞里,有很多滑落堆积的小石块,会掉落砸伤人,还有可能会有很深的积水,很危险。被废弃不用的厂房、煤窑也有很多危险,比如建筑物不牢固会发生坍塌,人会被掩埋在里面,非常危险。所以,被废弃的场所千万不可以去玩耍。

  (5)请幼儿整体阅读幼儿用书第22~23页内容,引导幼儿克制好奇心,不去危险地方玩耍。

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近视和生病的原因,认识科学用眼的重要性

  2、了解有关眼睛的保健常识,养成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珍爱健康的生命意识

  教学设计:

  一、游戏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

  1、学生分成三组,老师预先在黑板上画两个圈,每次上台一个同学,在圆圈内加画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但眼睛必须用手蒙住。(课上同学也可自己在圆圈上填画,之后闭上眼睛再画一遍,自己比较画出的效果。)待全部画完,大家一同讨论哪一组画得好。

  2、睁、闭眼找语文书。规则:和同桌一组蒙上眼睛,从书包里找出语文书。时间各为1分钟。

  3、睁、闭眼写一句话:“天上有一只小鸟。”规则:同桌相互蒙上眼睛。

  4、老师问:

  (1)眼睛被蒙住后,画画、写字、找东西时有什么不方便。

  (2)眼睛看不见有什么感觉?让学生体会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访问眼睛近视的家人,生活有什么不方便;有无在晃动的车上看书、看物的经历;在强烈阳光下看物体的感受……)

  5、老师小结:“看来,眼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失去光明或者眼睛受到伤害是多么的不方便呀。”

  二、听故事,学习护眼小常识

  1、师:“眼睛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平时,我们的一些学习生活习惯也影响着眼睛,不同的习惯会给眼睛带来不一样的后果,不信你们瞧──(课件:眼睛兄弟的对话)

  2、生猜

  3、生听了故事后,说说自己懂得了什么知识。

  三、判断对错,加深认识

  1、师:“小朋友已经明白了这么多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知识,那么请你们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不对的,给他们贴一副‘眼镜’。”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说为什么。)

  2、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还应该加强,今后做得更好。

  3、师小结:“对,只要我们能坚持这样,就不容易患上近视眼,戴上眼镜。”

  四、讲故事,了解造成眼睛伤害的.原因

  1、师:“眼睛对我们那么重要,可是它也很较弱,如果不保护好还可能会受到伤害,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失明。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放鞭炮和玩小棍子导致的眼睛意外伤害事件)。”

  2、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的事。

  五、师总结

  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是极为重要的,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整理到你的“安全宝典”里,让我们在“安全宝典”的陪伴下,都有一双健康美丽的大眼睛。

安全教育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喜欢争强好胜,常常会模仿别人做一些危险的动作,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如:从高处往下跳等,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引发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了让孩子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有关安全知识,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从矮墙、高台、陡坡等过高的地方向下跳。

  2、学习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加强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1)《受伤的栋栋》(即案例)《这些地方能跳吗》图片;(3)《往下跳的动作要领》的图片、视频。

  2、笔(每人一只);小椅子若干。

  3、幼儿用书第28----29页。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听多媒体教学资源《受伤的栋栋》或由教师讲述案例,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危险。

  提问:栋栋为什么会受伤?

  小结:从高处跳下来很危险,很容易受伤。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地方能跳吗》或看幼儿用书第28页。

  提问:这些地方有能跳吗?为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能跳的?

  小结:超过自己腰部得高度就很危险了;不能随便从矮墙、高台、陡坡、攀爬架等过高的地方往下跳。

  2、引导幼儿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完成幼儿用书第28页的操作。

  小朋友,从这些地方跳下来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在这里设计一个禁止;;跳下的标志吧。

  教师首先出示禁止攀爬的标志,请幼儿观察,讨论可以怎么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引导幼儿发现在红色圆圈中画出跳下的`动作后,可以再加上什么符号表表示禁止。

  3、 教师示范讲解向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组织幼儿进行练习。

  教师小结: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欢跳上跳下,只要不是太高(不超过自己的腰部),是可以的。但是,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往下跳的动作要领》或看幼儿用书第29页。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幼儿在小椅子上练习。

  教师小结:从较高的地方向下跳时,首先向上起跳,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半蹲,轻轻落地。这样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避免受伤。

  活动延伸:

  1、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安排练习向下跳的活动,巩固基本动作,强调不能从太高的地方往下跳。

  2、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注意提醒孩子不能从太高的地方往下跳,防止摔伤。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勇敢和无畏冒险的区别,加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孩子还掌握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了孩子如果遇到从高处往下跳的情况时要积极制止的观念。

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三幅

  活动过程:

  1、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2、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3、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教育的教案03-02

安全教育教案12-31

安全教育的教案12-18

安全教育主题教案10-16

踩踏安全教育教案11-02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11-05

暑假安全教育教案11-10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07-10

寒假安全教育教案11-15

寒假安全教育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