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科学活动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知道萝卜的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萝卜的内部结构,知道萝卜皮和肉的颜色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3、初步了解萝卜的食用方法,培养爱吃蔬菜的习惯。
准备:
1、事先去萝卜地里观察萝卜的生长环境,并尝试拔萝卜。
2、几种常见的实物萝卜、PPT课件。
3、盘子、牙签、萝卜丁若干。
过程:
一、出示萝卜实物,幼儿感知。
——昨天,我们一起去萝卜地里拔萝卜,拔出来的是什么萝卜?白萝卜是长在哪里的?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白萝卜,白萝卜上面是什么?(绿绿的叶子)下面是它的身体,这是它的根。我们平常吃萝卜是吃萝卜的什么?(根)
——这是什么萝卜?(胡萝卜)请小朋友比一比白萝卜和胡萝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比较两种萝卜的不同之处)
——品尝白萝卜丁和胡萝卜丁,比较两种萝卜的不同。
——白萝卜的味道比较辣,平时大家都会把白萝卜炒着吃、煮着吃等等(逐一出示PPT图片)萝卜很有营养,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引导幼儿爱吃萝卜,养成从小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萝卜。
——除了这两种萝卜,你还认识什么不一样的萝卜?(逐一出示紫胡萝卜、红萝卜和紫心萝卜)
三、观察萝卜的.内部结构。
——根据萝卜的外皮,启发幼儿逐一猜想萝卜里面的肉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观察哪些萝卜的皮肉颜色是一样的,哪些萝卜的皮肉颜色是不一样的。
——观察PPT图片,比较皮肉的颜色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
2.养成仔细观察、乐于探究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前期开展过蚂蚁长什么样,怎么抓蚂蚁等有关活动。
(2)和幼儿讨论过蚂蚁喜欢吃什么。
2.物质准备:糖果、饼干、水果、饭米粒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导入,猜测激趣。
(1)师:这几天,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的小蚂蚁,谁来说说你在哪里发现了小蚂蚁?
(2)师:上一次我们猜测了蚂蚁喜欢吃什么?你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
2.寻找蚂蚁,动手验证。
(1)师:那现在带上你们准备的`食物去找找蚂蚁,把食物放在那观察能不能吸引小蚂蚁过来,还可以比一比哪种食物吸引的蚂蚁多。
(2)幼儿自由寻找蚂蚁并尝试用食物吸引蚂蚁。
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尝试吸引蚂蚁,并观察蚂蚁。
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要耐心等待一会。
个别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3.师幼交流,拓展延伸。
(1)师:谁成功吸引到小蚂蚁了,你用的什么食物?
(2)师小结:小蚂蚁不怎么挑食,她喜欢吃的东西也比较多:肉、糖果、饼干、骨头和一些水果。他们最喜欢吃甜甜的东西了。
(3)师: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延伸:蚂蚁用它的嘴咬着食物拖着走。你们下次可以再仔细观察一下,小蚂蚁和他的小伙伴是怎么搬运食物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胡椒生长在哪里》是一本很有知识性、图文并茂的绘本,书中众说纷坛的答案中渗透着游戏的元素,使原来乏味的问题有了浓浓的趣味,符合大班孩子思维方式,引发了大班幼儿好奇,探究的欲望,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让孩子理解了绘本的知识内涵,同时也逐步的培养着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画面细节及文字的观察理解绘本内容,获得相关的新经验。
2、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激起不断探究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绘本ppt,幼儿游戏用的小红旗,记号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你能看懂上面写了什么吗?
——(?)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这些小朋友在干嘛?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有问题就要有答案。
1、 揭示答案,分析判断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第一位。。。)
——你觉得谁的答案正确?肯定吗?都同意吗?
——让我们来揭晓正确答案,他们的回答有没有正确的?你觉得第几位小朋友回答正确的?为什么?
2、 观察图片,捕捉细节,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
——看看这幅画你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细节进行提问,必要时老师进行启发,如:这是什么季节?冬季里它应该干什么?)
——看看图片上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里面的小朋友怎么回答的?你同意吗?你有答案吗?
3、 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看看书里的答案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图片中找到答案,也可以从文字中找到答案,关键是要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才能找到答案。
4、 游戏:小博士
——书里还有很多问题,比较难,你们怕不怕?我们就来个小小的游戏,做做“小博士”想做小博士的就要听清楚游戏要求。
——讲清楚游戏的规则
(1) 游戏分三组,每组5个幼儿,每组抓阄一个题目
(2) 除了该小组幼儿回答外,其他幼儿可以参与。
(3) 答案分3分、2分、1分小旗
(4) 抢答结束后算出小组总分,决出胜负。
——游戏中师生共同验证答案,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5、 经验迁移
——书上的问题很多,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也不少,我就碰到一个问题,让你们来帮忙找到答案(夏天,为什么小狗的舌头伸在外面?)
——你们有问题吗?来考考我们的好朋友,也可以考考我们的客人老师!
(幼儿提问,师生共同探讨答案)
小结:从一本好看的书中我们发现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通过我们的努力找到了答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稀奇古怪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寻找答案,你们愿意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游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发现他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二、铺小路
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三、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3.小结。
四、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26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5-09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7-22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7-27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5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07-27
【优】科学活动教案07-21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7-22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6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