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通过看看、认认、读读,培养幼儿正确的解音能力,学会正确的发音。
2、复习字“迪西”,学习新字“丁”、“波”、“拉”。
3、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
教案准备:
天线宝宝胸卡若干;大字卡一套;小字卡若干;天线宝宝玩具。
教案过程:
1、打电话引出课题。
师:今天,天线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
2、看认认读读
㈠、放幻灯片1,问:“谁来了?”(幼儿回答)
㈡、放幻灯片2,一起认读汉字“迪西”。
㈢、依次认读汉字“丁丁”、“小波”、“拉拉”。
3、“捉迷藏”
你们知道天线宝宝想和我们做什么吗?(捉迷藏)天线宝宝藏在字宝宝后面,小朋友念对了,天线宝宝就会出来了。
出示字卡,幼儿集体认读,念对了,出示相应的天线宝宝。
4、“找朋友”
①、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拿出天线宝宝的胸卡,先看看是谁。然后听好老师的口令,老师说:“丁丁”,如果你的胸卡是丁丁就站起来,看谁站得快。
②、让幼儿看字卡玩“看谁站得快。”
③、帮天线宝宝找到相应的字宝宝,把它贴在字宝宝的下面。
④、大家一起看看有谁找错了。
5、看碟片与天线宝宝一起跳舞。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多幅画面里的阅读顺序以及各个画面与整个故事的认识。
2.观察与情节有关的形象、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讲述故事的发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整个故事过程的认识
难点:培养幼儿有观察能力和情节中的形象动作变化描述
活动准备:
课件《花头巾的故事》,白鹅、小猫、小公鸡、头饰各一,小黄鸭三个,头巾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体活动。
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花头巾》。(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如:大白鹅摇摇摆摆来到小河旁。教师看图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
二、进行部分
1.提问:谁知道我刚讲的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
(1)大白鹅在河边发现了什么?(花头巾)
(2)他捡起来大声说什么?
(3)这时,谁来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大白鹅把花头巾系在哪?
(5)岸边的小黄鸭看见了以为是谁?
(6)大白鹅对小黄鸭说什么?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4.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花头巾》。
师扮演大白鹅,分别找幼儿扮演小花猫、小公鸡、小黄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把幼儿分为四组,和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本领,培养记忆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2.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解决困难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四种动物(猫、狗、马、大象)的图片,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故事名称--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 今天听的故事,是关于一只小羊和一只大灰狼的',你们猜他们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2. 那小羊会被狼吃掉吗?
过渡语:小羊究竟会不会被狼吃掉?谁会来帮助他?用了什么方法帮助他?听了故事你就会知道了?(边说边在黑板架上放上"谁"和"怎样帮"的字。)
二、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帮助小羊的方法。
1. 听故事第一部分。(从头听到小动物分别说要来帮助小羊。)
(1) 你听到哪些动物来了?(说一个在黑板上放一个动物图。)
(2) 他们都是怎么对小羊说的?
(3) 你猜猜这些小动物会怎样帮助小羊呢?
2. 听故事第二部分。
(一直听到小动物们躲起来。)
(1) 你听到小动物分别准备怎样对付大灰狼?(说一种老师在白纸上画一个标记)
(2) 为什么这四个小动物会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大灰狼呢?
3. 听故事最后一部分。(听到故事结尾。)
(1) 小动物们是用这四种方法对付大灰狼的吗?
(2) 谁先开始的?接着是谁?(根据幼儿再次做的回忆调整黑板上图片陈列的布局。)
(3) 大灰狼最后怎样了?
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领,用自己最大的本领可以解决困难。
三、再次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力量大。
小结:小羊自己是对付不了大灰狼的,还是要靠大家集体的力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生活中幼儿对各种弯的物体可以说天天都能接触到,但具体让他们设计并用语言来表达出他们的形状还是有点难,所以,根据主题安排精心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弯弯乐园》,通过活动让幼儿辨别了各种不同的弯,同时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像,设计更多更有趣的弯,并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来描述了各种不同的弯曲。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弯。
2、在故事交流、游戏中,感知各种各样的弯。
【活动准备】
1、各种彩色布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弯
1、谈话活动: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有哪些是弯的东西吗?(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你们知道这么多弯弯朋友,你们真聪明!
2、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弯弯的朋友,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幼儿:想。现在,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二、利用课件初步了解各种不同的弯
1、教师请小朋友认真观看课件,在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弯朋友?你找到了哪些弯?这些弯是一样的吗?你知道这些弯的名字吗?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自己找到的各种弯)。
2、教师演示课件,请幼儿欣赏故事
(1)提问:弯弯乐园里究竟有几个弯?弯弯乐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小动物进了哪一个弯?你能说说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小动物走的路线,并引导幼儿用小手绕一饶,走一走这些弯。如:6字弯、8字弯、0字弯、S弯等,
三、走走玩玩乐园
1、引导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弯。
出示布条,引导幼儿用布条设计各种弯。你可以设计自己看到的,也可以设计故事中的,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弯。
2、走一走自己设计的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跟好朋友说说你设计的弯是怎样的。
3、展示部分幼儿设计的弯,并讲一讲设计的弯是怎样的,你最喜欢那些弯,为什么?
4、把小朋友们设计的弯路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弯弯乐园。
5、请小朋友们在弯弯乐园中游玩。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弯,让幼儿继续走各种弯,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反思】
《弯弯乐园》活动是让幼儿辨别不同的弯,并对这些弯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一说。在活动过程中,先让幼儿说说生活中的弯,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让幼儿有兴趣地认识了不同的弯,最后用布条设计弯,让他们在自己和好朋友设计的弯里进行走,最后把小朋友们设计的弯路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弯弯乐园。大家进弯弯乐园游玩,体验“弯弯乐园”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新。还特别关心能力较低的幼儿,来引导和帮助他们。但在最后组成弯弯乐园时,围成一个圆圈,幼儿玩得很开心,对弯弯乐园也很感兴趣。但这节课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时间过于长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情景,学会快乐学习。
2、通过操作游戏,认读汉字,学说简单的句子流畅表达。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字卡:东边、西边,操作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
2、 进行情景表演,讲述故事。设置问题情景,两只羊谁也不肯让怎么办?故事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样了?使幼儿在故事情境的渲染下认真欣赏儿歌,能够初步理解儿歌内容:(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扑通”掉进河中央。)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及时出示字卡“东边”、“西边”。
3、 听录音,在录音进行中,具体认读,进行集体识字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4、 与字宝宝做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印象,帮幼儿巩固,复习。
射击比赛:老师发出口令,小朋友准备好,找准字宝宝进行打靶射击训练。
看谁指得快: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前站好,老师发出指令说:“**字宝宝”,两位小朋友争着指,指的快者为胜。
5、送字宝宝回家,加深印象,再次认读,巩固记忆。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对小朋友说:“**字宝宝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一齐和**字宝宝说再见”,教师手指一个字,幼儿说一声“再见”,教师便拿走一张字卡。
活动结束:教育孩子应该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在活动中能够与小朋友和睦友好的共处。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散文画面、绿色的纸、记号笔。
活动目标
欣赏理解散文,了解春雨和自然物的关系,感受散文的意境。
在尝试仿编散文的过程中,表述对春天的感受,激发喜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说说喜欢春天的理由
1.师: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的什么?
2.幼儿自由表述,教师随机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提升。
3.过渡:春天真美啊,你们喜欢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还喜欢春天的雨。春天的雨本领很大的,你们听——幼儿欣赏散文。
二、欣赏散文,感受理解
(一)倾听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语句
1.春雨是怎样来到大地上的.?为什么说春雨是蹦蹦跳跳的?
2.春雨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哪些地方?
3.春雨找树枝、大山、花园做朋友,它是怎么和它们打招呼的(敲敲)?
4.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敲”的含义。
(二)观看画面,分段欣赏,理解内容
1.春雨敲敲树枝,树枝有什么变化?嫩叶像什么?还会像什么?
2.春雨又敲敲大山,长出了什么?小草睁着亮眼睛在看谁呀?
3.花园里的鲜花是什么时候开的?美丽的鲜花还会说些什么?
三、完整欣赏,迁移经验
1.春雨还会去哪里?
2.春雨除了会用敲敲的动作,还会怎样去找朋友?朋友们又会有什么变化?
3.幼儿互相讨论,自由讲述,教师随机帮助幼儿整理语句,并把幼儿讲述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例如:春雨敲敲屋顶,屋顶干净了,它开心地笑了。
春雨敲敲小花,小花张开了花瓣,引来美丽的蝴蝶。
春雨敲敲小动物,小动物苏醒了,快乐地在森林里玩耍。
春雨敲敲小朋友的头顶,小朋友穿上雨衣,在雨中跳跃游戏,等等。
四、尝试仿编
1.原本这篇散文只有三段,小朋友编了这么多,我们把小朋友编的也加进去。
2.一起来念一念这首新变成的散文。(引导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内容加入原来的散文,一起参与讲述和表演。)
附诗歌
《春雨》
小雨滴是蹦蹦跳跳地来到大地上的。它敲敲树枝,树枝就冒出了绿苞;绿苞变成了绿叶像小巴掌,在为小鸟唱歌鼓掌。它敲敲大山,山上钻出了小草,草上挂满了雨珠儿,好像睁着亮眼睛。它敲敲我家花园里的迎春花,迎春花就开了;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欢迎春天来到了我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知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学着有表情地朗诵,抒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磁带《娃哈哈》;教学挂图,幼儿用书,诗歌录音《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活动过程:
1、听歌曲《娃哈哈》,唱唱跳跳
“你们每一个人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什么脸上都笑嘻嘻的.?”
2、听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背景图,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插入图片)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小草的妈妈是泥土?”
欣赏配乐诗歌(一至两遍)
3、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太平和,没有激情。在组织方面也有所欠缺,活动中的幼儿没有积极性,只有在老师教育后,小朋友们才会注意力集中点。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做事情。
2、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做事情,并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活动准备 各种具有相反特征的物品(如:、海棉和木块、棉花和沙子、新的毛巾和旧的毛巾、厚的'书和薄的书等等);铃鼓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看工作,猜职业。
2、欣赏故事《两个邮递员》,理解故事内容。
(1)听完故事后,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分析、交流看法,懂得要根据处的特长去事情。
(3)说一说故事中出现了哪些相反的词语,并让幼儿学一学“低着头”和“仰着脸”的动作。
3、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1)集体游戏,(拍手歌,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找出游戏中相反的动作。
(2)出示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动物们,起得早;
狐狸瘦,猪儿肥,骆驼高,羊儿矮;
猴子多,老虎少,大象大,松鼠小,
你来我去,真热闹,到发晚上就安静。
(3)请小朋友把儿歌中的反义词找出来,读一读。
4、玩“找相反”的游戏。
(1)通过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捏一捏、拎一拎,用眼睛仔细观察说出相对应的一对反义词。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已在日常生活中所知道的反义词。
5、互动游戏“说相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我说左,我说右……”
教学反思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不但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还能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语言。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结合故事内容通过学会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的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而《两个邮递员》这个故事里存在着一些反义词。通过本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并会一些简单的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18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31
语言活动设计教案中班02-28
中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11-13
中班微笑语言活动教案03-3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春天的朋友01-1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好朋友01-18
《春天的电话》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5-1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1-3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