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5篇(集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对米产生探究的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米,感受科技日新月异下的米的多样性。
3、懂得农民种粮食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米的生长过程图片
2、布置好的米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对米的了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米)
你们知道米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自由讨论、猜想)
(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米的种植生产过程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米到底从哪里来的。(幼儿观看录象)
师:通过刚才的录象,你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小图标)
稻子——秧苗——成熟的稻穗——收割——脱粒——去壳(起米)
师:从稻子到我们手中的米,这中间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序,是由农民伯伯半年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因此小朋友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想到农民伯伯的劳动,我们要爱惜粮食,决不能浪费!
(三)、参观“米店”,初步了解米的多样性
师:小朋友除了了今天看到的白米,你还见过或者吃过那些米呢?
(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出示幼儿讲出的米的'图片如:黑米、小米、糯米等
师:除了小朋友说的这些米我们生活中还有青米、泰国香米、糙米等,现在商店里
卖的一些米还有一些保健功能,因为科学家在种植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营养成分。
(四)、游戏:逛米店
幼儿角色游戏:请个别幼儿担任米店营业员,其他幼儿买米,买米的幼儿要把自己买的
米的名字和特征讲述清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们主题活动开始,通过这个活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米的种植生产过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对米的整个种植生产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了一些跟平常吃的不一样的米,先从在幼儿园吃的黑米粥、小米粥到后来教师的青米、香米等,幼儿了解到米的多样性同时又有继续想参与以后的活动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设计理念: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们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们知道这些桌子有多长吗?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来导入,直接进入正题,通过问题“桌子有多长”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寻找身边的测量工具并积极地去动手操作,解决疑问。]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名称:我是中国小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肤色的小朋友图片或录像。
2、《他们爱吃什么》的图片一张。
3、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
2、中国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二、观察与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爱吃什么?
2、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幼儿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三、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并用笔做上记号。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粘贴在地图上)。
四、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3、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2、尝试探索小火箭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准备:
幼儿课前一熟悉《小火箭进行曲》;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小火箭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份;可悬挂的太阳、月亮和云朵;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3、幼儿验证性实验。
4、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让小火箭上天?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考虑。
2、为什么我们拍打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
3、让幼儿把瓶盖盖起来,再用力拍打瓶子。
4、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5、讨论:为什么瓶盖盖起来就飞不起来?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是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
2、提问引发幼儿考虑。
你的小火箭能飞到哪里?
为什么一样的小火箭,有的飞得高而有的飞得低呢?
3、请幼儿用不同的力气拍打瓶子,观察小火箭发射的高度,并在表上加以记录。
4、小结:同样条件下,拍打瓶子时力气越大,小火箭就飞得越高。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4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4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6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23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05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9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9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