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1 09:10:35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9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肥皂感兴趣,他们喜欢到水龙头旁玩肥皂,而且觉得好玩,抹了再抹、搓了再搓,爱不释手;在区角活动中,许多幼儿模仿成人洗衣服,有的还系上围裙,拿拼塑当作肥皂,抹呀、搓呀,很认真、很专注、很开心。

  2、把空间留给幼儿,让他们真正“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既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多种感官,亲身感受和体验,发现肥皂的特性和功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劳动的快乐。

  3、活动中注意与其它领域的联系,有机整合。如:复习1和许多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肥皂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2、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发现问题。

  3、体验劳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肥皂、海绵、积木若干;一定数量的小衣服(选择颜色鲜艳、薄又易洗的布,裁成平面的小衣服);《健康歌》CD片;与幼儿人数相符的防水背心(彩色塑料袋)。

  2、情景准备:洗衣坊(在室外阳台根据幼儿人数摆放相应数量的装水大脸盆、肥皂盒、晾衣绳、夹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出示脏衣服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重点: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肥皂能使衣服宝宝变干净。

  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朋友,你们看是谁呀?

  幼:衣服宝宝。

  师:我们来数一数来了多少衣服宝宝?

  幼:1、2、3、4、……许多许多衣服宝宝。

  师:咦?白色的衣服宝宝怎么啦,为什么在哭呢?

  幼:想妈妈了、有人打她、很脏……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先说说衣服宝宝为什么哭,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安静听衣服宝宝说——我全身都弄脏了,很难受,你们能帮助我,让我变干净吗?

  师:谁最棒,能想出好办法让衣服宝变干净呢。

  幼:洗一洗、用肥皂洗……

  二、找肥皂

  1、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装有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肥皂、海绵和积木的筐里寻找肥皂。

  师:肥皂能把衣服宝宝变干净,那肥皂宝宝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谁最棒先找到。

  幼:好!师:找到了吗?

  幼:我找到了!

  师:真的是肥皂吗?你怎么知道它是肥皂呀?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发现什么?

  幼:有点粘、有点滑、香香的、绿色的、黄色的……

  师:你找到什么样肥皂?进一步让幼儿边找边感知自己找到的肥皂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并引导幼儿将找到的肥皂轻轻的放进肥皂盒里。

  师:小朋友都找到肥皂,真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幼儿在日常生活动中都有接触肥皂,对肥皂的感知基本上无意识的。此环节有意识让幼儿在几种物体中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寻找肥皂,发现肥皂与其它物体的差异,感知肥皂的特性;同时,幼儿也初步运用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游戏:纠错

  师:小朋友真棒!都找到了肥皂宝宝,老师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对,要是找对你们就鼓掌,要是找错你们就帮助我。

  幼:好!师:我找到了找到了(海绵)!

  幼:不对,不对,错了!

  师:为什么?

  幼:软软的是海绵,肥皂比较硬……

  师:找到了(积木)!

  幼:不对(幼儿看起来又着急又开心)……

  师:硬硬的,为什么不对?

  幼:那是积木,肥皂有味(香的、臭臭的、像大蒜会刺鼻子……)

  师:这个真香呀,是奶油蛋糕吗?我吃一口吧!

  幼:不能吃,不能吃,那是肥皂!

  师:噢!这是肥皂不能吃!谢谢大家帮助我!(幼儿很开心很激动给老师鼓掌)

  师:我自己再找一次吧。

  幼:对了,对了!(老师再次找对时幼儿开心的笑声和响亮的掌声融合在一起)

  [反思:游戏纠错主要是提供师幼互动这样一个平台,体现幼儿和教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幼儿之们是平等的;通过老师与幼儿互换角色,老师找肥皂,幼儿来帮助老师,改变传统幼儿被动接受知识,增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幼儿在活动中增强自信,体验帮助别人的`成就感和快乐。另一方面,通过纠错幼儿进一步学习巩固对肥皂特性的认识]

  三、给衣服宝宝洗澡

  1、说一说洗衣服的方法。

  师:肥皂找到了,那怎么洗才能把衣服宝宝洗干净呢?请幼儿说或请个别幼儿表演:抹皂、搓、漂一漂、拧干、晾起来等,提示洗衣服时不能用手揉眼睛。

  [反思: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使用肥皂的方法,洗衣服的一些要点,请个别幼儿示范,幼儿之间更有共鸣,易理解。]

  2、老师和幼儿都穿上防水背心,一起到洗衣坊洗衣服。

  师:肥皂沾了水,摸起来怎么样?

  幼:肥皂会跑、滑滑的……

  师:衣服抹上肥皂,搓一搓看到什么?

  幼:泡泡……请幼儿将洗好的衣服拿到晾衣绳这边,用夹子夹衣服的两边把衣服晾起来。(大部分幼儿不会夹,需要老师帮忙,可以请幼儿互相帮助,晾好衣服。)

  [反思: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创设情景、提供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磨合中感受知识、获得经验。此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中感知肥皂遇水的特性:滑滑的、有很多泡泡等,幼儿活动中还发现新问题,如:肥皂抹多漂不干净,抹少洗不干净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感性经验;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四、感受劳动成果,做个爱劳动的健康宝宝。

  师:小朋友都过来看看,衣服宝宝多干净呀!衣服宝宝变干净了多开心,他们说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爱劳动的健康宝宝。现在我们来跳个健康操,使我们身体更棒!老师与幼儿一起跳健康操后跟衣服宝宝说再见。(大部分幼儿开心舞蹈,跟衣服宝宝说再见,但也有一小部分幼儿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活,专心在洗呀、搓呀。最后请配班老师与他们一起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音乐中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用舞蹈表达自己劳动后快乐的心情,当部分幼儿舍不得放下手中活,还在专心洗呀、搓呀时,老师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强求幼儿,而是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给幼儿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较好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意义

  幼儿长到5、6岁时,原来的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上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时教给幼儿换牙的知识,则可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一生理变化,学会科学地保护牙齿。美观、整齐、健康的牙齿将有益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与工作。

  二、活动目标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带来身体的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二)认识牙齿,了解换牙的知识,了解牙齿的功用,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三)懂得如何保护牙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项目与方式

  活动一:参观牙科诊所

  (一)教育目标

  1.通过参观牙科诊所,使幼儿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与牙科诊所联系,获得诊所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观察牙科诊所的环境,牙科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医生在干什么

  2.观察牙科诊所的宣传栏。

  引导幼儿观看宣传栏里的图片并说说内容。

  3.观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诊所看病。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病人怎么了?他们得了什么病?

  (2)引导幼儿谈论他们为什么要请医生治好牙病?

  (3)教师小结: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东西会很不舒服,疼痛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要请医生帮助他们,治好牙病。

  4.活动结束,就幼儿参观的所见所闻组织谈话,并引导幼儿思考议论:“他们为什么会生牙病?”教师小结:“由于病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二:律动“刷牙歌”

  (一)教育目标

  1.以音乐活动的方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怎样刷牙的教学挂图一张。

  2.律动音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让幼儿看图说说怎样刷牙是正确的。

  2.给予音乐,启发幼儿将刷牙的正确动作编成律动。

  3.教师汇编幼儿的动作,进行正确示范。

  4.教幼儿做律动《刷牙歌》。

  活动三:认识牙齿

  (一)教育目标

  1.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了解换牙的知识,认识乳牙、恒牙。

  3.消除对换牙的恐惧感。

  (二)教学准备

  《成人的牙齿》和《幼儿的牙齿》挂图各一张。

  (三)教学过程

  1.观察牙齿。

  两人一对,互相数数对方有多少颗牙齿;仔细观察对方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发现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绍门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门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时各有什么作用。小结:门牙比其它牙齿薄,它们可以切开和咬断食物,犬牙比较尖、长,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宽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比较成人与幼儿的牙数,找出不同处。

  4.引导幼儿讨论:有的幼儿掉了牙,还会长出来吗?

  5.介绍乳牙、恒牙。

  6.了解换牙的知识。

  引导有换牙经验的幼儿说说牙齿是怎样掉落的,掉牙时有些什么现象,教师告诉幼儿乳牙到5、6岁时就会脱落,然后长出新牙――恒牙。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

  活动四:怎样才有整齐洁白的牙齿

  (一)教育目标

  1.知道怎样才能长出美观、整齐的牙齿。

  2.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教学准备

  有关保护牙齿的系列图片。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小朋友互相比较观察,谁的.牙齿好,为什么好?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发黑和烂牙。

  3.介绍怎样才会生长出整齐美观的牙齿。

  (1)换牙时注意不用手摇松动的牙齿;不用舌舔松动的乳牙和正在生长的新牙;如果乳牙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要及时请牙医拔掉乳牙。同时引导幼儿思考谈论为什么要这样做。

  (2)讨论:“换牙时要吃软食吗?”教师小结:小朋友换牙时不必吃软食,平时多吃粗食、粗纤维食物,可以锻炼牙齿,坚固牙根,帮助长出端正的牙齿,补充钙片、维生素D,帮助生牙。

  (3)平常坚持早晚刷牙,如果牙烂了,牙根发育不好,就会长出奇形怪状的恒牙。

  4.看系列图片,说一说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1)睡前不吃酸甜食物,它们能破坏牙齿的保护层,使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

  (2)坚持早晚刷牙,清除口腔、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5.小结:小朋友换好牙后,就不会再换牙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牙齿。

  活动五:欣赏故事“换牙的时候”、“朱童和朱重”

  (一)教育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使幼儿了解一些换牙的知识,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牙齿。

  2.引导幼儿用完整连惯的语句回答问题。

  3.能集中注意力听成人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名称。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换牙的时候》,以及故事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故事《换牙的时候》。

  2.听故事录音《换牙的时候》。

  3.看图回答问题:

  (1)荣荣小朋友的牙为什么松动了?

  (2)牙齿松动了,为什么不要用手指去摇动。

  (3)新牙刚长出来的时候,为什么不要用舌头去舔。

  (4)如果乳牙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应该怎么办?

  4.讨论:如何保护牙齿。引入故事《朱童和朱重》

  5.讲述故事《朱童和朱重》。

  6.提问:“听了这个故事后,小朋友觉得今后应该注意些什么?你是朱童(蛀虫)和朱重(蛀洞)喜欢的孩子吗?

  7.活动结束。

  活动六:儿歌表演“小熊拔牙”

  (一)教育目标

  1.以儿歌表演的形式,教育幼儿爱护牙齿,坚持早晚刷牙,不偏爱甜食。

  2.能清楚、正确地朗诵儿歌,并用动作、声音、表情表现儿歌内容。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陶冶幼儿的艺术情趣。

  (二)教学准备

  课前熟悉儿歌内容,准备熊妈妈、熊宝宝、小白兔等动物头饰若干套,各种主题的音乐带。

  (三)教学过程

  1.给予情节、音乐,鼓励幼儿自编自演表现儿歌中的小动物。

  2.教师汇编补充小朋友的动作,配上不同角色的音乐,带领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儿歌中的重要段落。

  3.引入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根据场地、道具、人数选择表演方式,并分配角色。提问:“小朋友都来表演儿歌《小熊拔牙》好吗?怎样表演呢?”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教师选择好的方法并补充一些建议。

  4.幼儿表演,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角色。

  5.自由组合表演。

  6.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

  3、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看看手腕上的表就知道几点了,在我们看表的时候小朋友就很好奇,为什么同样的表,大人们在一会儿说六点了一会儿又说七点了。小朋友对时钟的好奇,加上到了大班的年龄,认识时钟也是必要的,所以设计了这次的滴答滴答转不停的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游戏来让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并能读出整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面的构造和特点。

  2、学习辨认整点。

  3、体会游戏时的快乐活动重点:能够认识时钟并能初步读出整点活动难点:学习辨认整点活动准备:时钟一只,1——12的数字胸饰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2个数字宝宝,一会儿哪位小朋友表现好,我就讲给他一个数字宝宝,有数字宝宝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先玩游戏。师:今天呢,老师让小朋友猜个谜语,听好咯:有方也有圆,指针告时间,时针转两圈,开始新一天。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

  二、了解时钟的特点,学会辨认正点。

  1、对,是时钟,老师今天拿来一个时钟,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时钟,然后用你们的话告诉老师,时钟是什么样子的?钟面上有什么呢?想好了的小朋友就请你举手回答吧!

  2、学习认识整点。(不懂的小朋友可以举手问老师)

  三、制作作息时间表格老师准备一个统计表格,统计幼儿的作息时间,用时钟来表现。师:我早晨看见有小朋友迟到了,我们制作一个我们丫二班的时间表吧!那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迟到啦!我们呢也就是一位有时间观念的大朋友了。

  事项 时间(钟表) 时间(数字) 起床 上学 上课 午餐 午睡

  四、游戏:滴答、滴答几点钟

  1、请12名幼儿戴上1—12的数字胸,围成圆圈扮成钟面;教师站在圆心扮指针,并随着幼儿有节奏的'“滴答,滴答……”声顺时针旋转。当声音停止时,教师随即伸出两臂指向圈上的两位幼儿(其中一位是12,另一位是券商任意一幼儿)。请大家说说现在几点了。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指针的角色可由幼儿来担任。

  《滴答、滴答转不停》活动反思:活动时间要控制

  观察记录

  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分析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玩水

  [设计意图]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我们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塑料袋、铁丝

  3、透明的瓶子、颜料、图画纸等。

  4、各种会沉和浮的玩具如:纸船、塑料杯、石头、铁罐等

  [活动过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装满水的盆,让幼儿说一说水有什么用?

  2、请幼儿讨论该怎样节约用水

  3、教师总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儿分组游戏探索

  第一组:玩水袋: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性。

  第二组:会变颜色的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第三组:沉浮:引导幼儿讨论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

  2、师小结: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还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戏。

  三、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感受。

  [评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自主的游戏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叙述自己对水的体验和享受玩水的乐趣。

  从身边小事启发幼儿,让幼儿认识到水对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重要性,让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组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幼儿按意愿选择组别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启发,使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主动探索科学现象,从而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体验,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陀螺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转的现象,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

  2.启发幼儿在操作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萝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红柿、蘑菇、卡纸、图画纸、油画棒(涂色用)、冰淇淋盒盖、奶瓶盖、果冻盖、瓶塞、旧玩具汽车车轮、木珠、牙签、火柴棒、铅笔头等。

  五、活动过程

  玩陀螺。

  解决的问题:你能用纸、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吗?

  试一试,你做的.陀螺能转起来吗?

  幼儿用萝卜块、卡纸、冰淇淋盒盖制作陀螺。

  (1)在萝卜块上扎上牙签。

  (2)在卡纸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牙签没有扎在萝卜的中间,陀螺转不起来。

  (2)在圆形的卡纸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转起来了。

  (3)在冰淇淋盒盖上扎上牙签,只用牙签的尖转,陀螺转的时间很长。

  比一比,看谁的陀螺转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圆而且很平,能转得久。

  (2)下面尖(接触面小)的陀螺转得久。

  (3)找好圆心,陀螺就能转得久。

  六、注意事项

  1.幼儿有玩过陀螺的经验,活动的效果会更好。

  2.所提供的萝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选圆柱体或球体形,切片时厚薄要均匀。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强度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让幼儿感知材料的强度与外在因素(长短、大小、宽度)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及合作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普通餐巾纸或皱纹纸、牛皮纸条、塑料纸、玻璃弹子、木棍、绳子、挂钩、宽胶带、容器(可用塑料饮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弹簧秤。

  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强度。

  宽、窄、长、短不同的塑料带、皱纹纸及牛皮纸,让幼儿想办法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哪种纸最牢。

  探究的问题:用三种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纸提重物,哪种纸的力量最大?

  试一试。

  把相同长短、宽窄的皱纹纸、塑料纸、牛皮纸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纸的下端系上一个小容器。一名幼儿向容器中放玻璃弹子,另一名幼儿记录, 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弹子后纸才被拉断,记录下玻璃弹子总数。比较三种不同纸被拉断后玻璃弹子的总数。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塑料纸力量最大,牛皮纸的力量也不小。

  (2)皱纹纸力量最小。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用同一材料,相同长度、宽窄不同的纸挂重物,谁的'力量最大?幼儿实验。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同一材料中,当长短相同、宽度不同时,纸条越宽,它的力量越大,挂的重物越多。

  (2)细纸条的力量最小。

  注意事项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内容:大班科学活动《你猜,我猜,大家猜》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生成: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

  3、录音机,有"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

  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唱一唱:《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幼儿特点,将生活中有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听、玩、说、看、唱、猜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愉快地参与了本次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集合)07-23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7-23

(精)科学活动教案07-28

(合集)科学活动教案07-28

[热]科学活动教案07-29

【通用】科学活动教案07-22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7-22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