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06 07:32:1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4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圣诞袜,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

  2、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赤豆、黄豆、橡皮泥(红、黄、绿)、雪花片(各种颜色)、盒子、双面胶、记号笔、银笔、糖果、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材料:看看是谁把圣诞袜打扮得这么漂亮啊?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银笔宝宝帮圣诞袜装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花纹?

  3.颜色:橡皮泥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豆豆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

  4.边观察,边演示

  1)撕去袜统上的双面胶,粘上棉花(小块粘)

  2)用黑笔宝宝画上袜统下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3)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4)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来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

  1)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2)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3)先画花纹再装扮

  4)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四.展示交流

  1、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

  2、“圣诞老爷爷” 给小朋友送礼物,体验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听懂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知道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故事图谱,小动物图片。

  2.视频短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蜗牛视频短片,引出活动。

  1.播放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形态与走路姿势。

  ——它是谁呀?它身上有什么?它是用什么走路的呢,走的怎么样呢?

  二、欣赏故事《小蜗牛看苹果花》

  师:果园里的苹果树开花了,小蜗牛想去看苹果花,你们猜它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1.幼儿倾听教师第一遍讲故事,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谱。

  提问:小蜗牛看到苹果花了吗?

  它看到了什么?是一个怎么样的苹果?(红红的、圆圆的、香喷喷的)

  为什么小蜗牛没有看到苹果花?(它爬的太慢了)

  2.教师第二遍讲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提问:小蜗牛在爬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有哪些小动物要帮助它呢?提示:天气有怎样的变化?(风、雷、雨)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这么多小动物都想帮助小蜗牛,可小蜗牛又是怎样说的呢?引导幼儿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三、结束活动。

  果园里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2、在积极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角色“开心一气愤一开心”的情感变化过程,并乐意用多种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将日常用的围裙装饰成故事背景,大木桶、小动物(小鸡、小鸭、小鹅、狐狸)贴绒教具若干,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变脸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微笑着问幼儿: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开心、高兴、愉快)你们什么时候很开心呢?

  2、教师变脸,很气愤的表情,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生气、气愤、愤怒)“气愤”是什么意思?做个气愤的表情给老师看看。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很气愤?

  3、我的一个朋友碰到了一件事。一开始它很开心,可是后来它觉得很气愤,再后来又变得很开心了。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听了故事就明白了。故事的名字叫《会滚的汽车》。

  (评析:本环节为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做铺垫。)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系上装饰有故事背景的围裙,边讲故事边将相关的贴绒教具贴到围裙上。)

  1、讲述故事至“乘车真快乐”,提问:

  (1)你知道“会滚的汽车”是谁呀?

  (2)大木桶听到小鸡小鸭的歌声,它的心情怎么样?

  (3)你听了心情怎样?

  2、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提问:

  (1)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2)大木桶怎么想的?

  (3)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1)现在你们开心吗?大木桶呢?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谁一开始很开心,后来又很气愤,最后又变得很开心了呢?为什么?

  (评析:我采用围裙剧的演示方式讲述故事,这个教具制作比较简单,但能通过教具的演示给孩子富有动感、具体直观的感受,调动了孩子倾听故事的兴趣,较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了故事。在这个环节。我抓住故事中情节变化的地方引发孩子的思考。通过最开心和最气愤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孩子对故事的重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三、说说做做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重点和幼儿一起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主要对话。)

  2、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

  (评析:幼儿参与角色表演,可以更进一步融入故事情境中,大胆用表情、动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附故事:

  会滚的汽车

  一只大木桶在路上玩,它不停地滚啊滚……

  一只小鸡见了它,大声叫:“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鸡真高兴,跳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鸭见了它,大声喊:“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钻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鹅见了它,大声喊:“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摇摇晃晃地跨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滚啊滚。小鸡、小鸭和小鹅快活地唱起了歌。

  “叽叽叽,乘车真开心!”

  “嘎嘎嘎,乘车真舒服!”

  “吭吭吭,乘车真快乐!”

  唱啊唱,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有劲。它们的歌声被一只狐狸听见了。狐狸爬上土坡一看,咦?马路上有辆滚着的汽车,再仔细一瞧,“嘿,汽车里装着那么多好吃的,嘻,嘻!”它馋得口水滴答滴答地淌了下来。狐狸急忙跳下了土坡,迎着大木桶把手一拦,又抱住肚子直嚷嚷:“哎哟。哎哟!疼死我啦!”

  “你怎么啦?”大木桶停下来问。“我肚子疼啊!”狐狸装着很痛苦的样子,大木桶很同情地说,“请上车吧!”

  狐狸眨眨小眼睛,一下子爬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滚啊滚。越滚越快……“医院到了。肚子疼的朋友快下车吧!”大木桶停下来喊。

  狐狸抱着圆鼓鼓的大肚子。慢吞吞地爬出了大木桶。挤挤小眼睛对大木桶说:“嘿嘿!你这个大傻瓜!谁要采医院呀?”

  “咦?”大木桶生气地问,“你刚才不是说肚子疼吗?”

  “哈哈!”狐狸指指圆鼓鼓的肚子说,“刚才我肚子饿呀。这会儿,我的肚子可饱呐!已经装着一只鸡、一只鸭,还有一只肥小鹅!”说完,它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了。

  “啊!你……”大木桶气得说不出话来,“把小鸡、小鸭和小鹅给吃了?!哼!”它用力一滚,压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痛得哇哇叫,张开了大嘴巴。“噗!”跳出了小鸡,“唰!”蹦出了小鸭。跟着伸出了小鹅的长脖子。

  小鸡和小鸭一齐抓住了小鹅的长脖子,“嘿哟,嘿哟”,拉呀拉,小鹅也被拉出来了。大木桶又用力一滚,把狐狸压扁了!

  小鸡、小鸭和小鹅又钻进了大禾桶的肚皮里。咕噜噜。大木桶又飞快地滚起来,从里面又传出了快乐的歌声。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在赛马场上出现四匹吗,看----它们来啦!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表演。

  二、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

  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

  教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

  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

  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3.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敲大节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3)幼儿听音乐,分组演奏。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

  (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

  提问: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

  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

  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三、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

  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

  (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精选)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9-03

幼儿园中班教案《蚂蚁》中班蚂蚁的教案11-15

中班音乐教案10-06

中班礼仪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