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4 11:01:3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7篇(热)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7篇(热)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学习活动:

  各种各样的汽车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

  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

  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

  警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

  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 说说这些车的功用

  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

  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油和水倒在一起,

  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现象。

  2、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

  杯子里有什么?

  2、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简单介绍记录表

  2、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

  的'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实验情况,提醒

  幼儿进行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幼儿讲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

  的讲述让幼儿或教师进行演示。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

  们下次再来研究。

  活动三: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体验实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水混合物数瓶

  2、洗洁精、肥皂粉、盐、筷子若干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生共同回忆“油和水”的实验情况。

  上次我们做了一个油和水的实验,知道油是

  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3、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三样东西,请你们猜猜看,哪样

  加到油和水里会让它们混在一起?

  二、猜想、记录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1)每种材料都要试到。

  (2)试一样记一样。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进行搅拌。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讨论

  1、你刚才试了几种材料?

  2、那几种材料加到油和水里会混在一起?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升入中班以后,孩子们的探索能力在逐步增强,也开始更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对它们产生了好感。在开展《身体的秘密》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一起寻找了身体上可以转动的部位,发现了身体可以转动的秘密,而在许多户外活动中孩子也经常对一些小器械的转动非常感兴趣,于是,根据本班幼儿爱探究的特点,也是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幼儿的兴趣,将“转动”这个科学的概念融入在这样一个探索活动中,希望通过幼儿的摆弄、交流,开始关注生活中有转动这种现象,并感知转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愿意探索使生活中各种物品转动的方法。

  2、对生活中能转动的物品关注,体会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筷子、瓶盖、光碟、碗、风车、绳子、积木等生活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找找身体上哪些部位会转动?

  2、它们是怎么转的?

  :原来,在我们身体上有许多部位都可以转动,转动真有趣。

  二、进行部分

  1)第一次探索

  1、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2、这些东西能转动吗?

  3、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转动起来呢?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分享

  你用了什么方法让它转起来?

  把你的`好办法介绍。

  (请幼儿介绍,教师注意归纳)

  :原来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原本是不会转动的,但是只要我们用一些方法,“搓、吹、扭、转、拧”等,很快不会转的物品也转起来了,转动真有趣。

  3)第二探索

  1、刚才我们想办法让一件东西转动起来了,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能不能把两样东

  西同时转动起来呢?看看,我手里拿了什么?

  (筷子、绳子)

  2、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同时转起来吗?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办法)

  :原来把绳子和筷子连一起,用力甩动绳子,筷子也随之转起来了。

  3、我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物品,去找两样物品,想想怎么让它们同时转起来,好吗?

  4、分享交流

  谁有了好办法?快来介绍。

  (幼儿交流自己的方法)

  :恩,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想到了许多能让两样物品同时转起来的好办法,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没关系,一会我们还可以继续想一想。

  3)生活中会转动的物品

  1、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本来就能转动?

  2、它们为什么要转动?

  3它们是怎么转动的?

  :原来生活中也有许多物品是能转动的,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转动真有用。

  三、延伸部分

  1、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好的呢?

  2、有没有不好的转动?

  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寻找,下次再来聊聊这个话题,好吗?

  活动实践效果:

  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了生活,内容的选择是贴近幼儿的,能引发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兴趣,容易产生共鸣。整个设计注重让幼儿去尝试和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对平时生活中一些转动现象的关注,是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

  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投入,探究的兴趣浓厚,活动设计一环扣一环,不断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究的愿望;动静交替的学习方式,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自己的摆弄,更加深了他们对“转动”这个科学概念的理解。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拼小树》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小树的造型,但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让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几何图形来拼己喜欢的造型呢?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旨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形的浓厚兴趣。

  2、幼儿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形活动,会用简单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形。如5个红色正方形、8个白颜色的圆形、7个蓝色梯形、7个绿色正方形等。

  (评:采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将图形出示给幼儿,直接引入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加深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一个印象,为下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1、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拼造型。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此环节要特别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所拼的造型,个别幼儿观察后加以补充。(评: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这一活动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主题性很强。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任由幼儿自由想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让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三、记录表达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每一种图形所用的数量,然后用原点或短线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2、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一种图形用的最多。 (评:幼儿的点数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加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应的标记将所用图形的数量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点数物体的能力。)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一起欣赏。 反思: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中班科学:有用的水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用目测比较或倒水的方法测量水的多少。

  2.乐意实验,有在实验中求得答案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相同大小的四个水杯

  2.幼儿人手一套不一样大小的四个水杯

  3.不同形状的水杯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变出一杯水)。

  2.实验操作

  (1)第一次操作

  师:桌上有四杯水,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水杯排排队。

  小结:杯子是一样大小的。

  (2)第二次操作

  师:这里又有四杯水,它们和刚才的四杯水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四杯水你能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吗?

  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多少呢?

  幼儿操作。

  小结:当在不同大小的杯子里时我们无法知道水的多少,但我们把水倒进相同大小的杯子里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多少了。

  3.延伸活动

  师:这里又有四杯水,它们看上去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它们装在不同形状的.水杯里,你觉得它们会一样多吗?

  幼儿在区角中继续探索。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延伸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让有兴趣的幼儿再去尝试探索。

  2.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水杯的形状和水容量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明白要作比较必须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两栖动物的特点,并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2.依据动物的居住地、生活习性为动物找家。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天空、草地、小河背景图、动物图片、贴纸等

  2. 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生活习性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动物名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幼儿看动物名片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二、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1.刚才小朋友都说到了,有的小动物会游泳,有的小动物会飞,有的小动物会走、会跑。

  2.介绍背景图:小动物的家(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图上有什么?

  (2)教师介绍:这是小动物们生活的地方,你知道小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吗?请将小动物们送回自己的家。

  3.幼儿分类、操作。

  4.认识乌龟和青蛙。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呢?幼儿讨论并说理由。

  观看有关视屏,区分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并了解两栖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师总结:

  每个小动物也都有自己的家,有的小动物生活的地方就是它的家,有的小动物不是,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有新的发现再来告诉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本学期初为丰富自然角,三组四组的幼儿种植了蚕豆,蚕豆发芽了,一天天长大了,每次路过自然角孩子们都会讨论:"这是什么呀?""它长的好大啊!""怎么都是细细长长的呢?"于是我生成了这一活动,帮助幼儿了解蚕豆。

  活动目标:

  1、认识蚕豆,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对种植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蚕豆,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对种植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在自然角看过蚕豆生长。

  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自然角的植物吗?

  二、互动学习:

  1、了解蚕豆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叶子,茎,蚕豆)你知不知道蚕宝宝躲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蚕豆宝宝穿着绿色的衣服,头上有一道线,沿着线剥开就变成蚕豆米,扁扁的身体看起来可爱极啦。

  2、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师:蚕豆从哪里来的的呢?怎样长大的?

  小结:蚕豆宝宝先发芽,然后越长越高,一段时间后会开出漂亮的小花,小花落了之后就会长出壳子,蚕豆宝宝就躲在壳里面,等到四月份的时候就三、交流讨论:

  师:种蚕豆要准备哪些工具?

  小结:小铲子和浇水壶。

  师:怎样种蚕豆呢:

  幼儿讨论。

  小结:

  1、先把菜地的周围的杂草和石头清理干净。

  2、用铁锹挖个洞,这个洞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3、在洞底放入两三粒种子。

  4、盖上土,把种子藏起来,

  5、浇水。

  6、观察记录。

  四、拓展延伸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种蚕豆,现在我们就去试一试吧,今后我们要经常去看看他们,关心他们,看看他们有哪些变化,并把他们的变化一一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挖掘运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参与,培养乐探究、勤表达等良好的.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活动中,老师引导孩子观察、讲述蚕豆的外形,并且启发他们大胆猜想,最后通过种植积累相关的经验。

  2、设计构思巧妙: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看的懂的方式进行猜想记录,然后充分运用幼儿自己的记录,引导幼儿有序排队种植,最后再次运用这张记录进行区分,以帮助幼儿最后总结正确的经验。可见,这种记录是有效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动具有系列性:本次活动是蚕豆系列活动中的一个,虽然这样的活动看似很平常,但是它是真实有效的,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真正能帮助幼儿建构、积累经验的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中班科学教案12-01

【合集】中班科学教案08-02

(热)中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