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蝶》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蝶》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韵味。
2、初步学会分辨乐段,加深对乐段的理解。
3、尝试装扮自己,激发创编蝴蝶飞舞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蝴蝶翅膀道具、纱巾、春姑娘花环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我也很喜欢春天。
2、老师讲述故事,配上化蝶的课件。
3、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二、欣赏音乐《梁祝》
1、完整欣赏
(1)师:这么美的一个故事就藏要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
(2)提问:
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它分为几段?怎样的音乐是蝴蝶在飞舞、做游戏、照镜子?当蝴蝶遇到暴风雨时的音乐又是怎样的?
2、分段欣赏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蝴蝶在干什么呢?让我们坐在位置上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也来学一学。(跟着音乐学蝴蝶飞)
(2)现在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飞起来。(自由找空地方学蝴蝶飞舞)
(3)怎么啦?会发生什么事呢?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4)遇到暴风雨时两只蝴蝶会怎么样?这时候的音乐和刚才优美的音乐还一样吗?我们怎么样来表现蝴蝶这时的动作呢?
(3)两只蝴蝶最后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的最后一段。
3、完整欣赏
让我们静静地坐下来完整的欣赏这首音乐。(配上轻轻的讲述声或自己的动作)
三、听音乐表演
1、介绍音乐名称。师:今天我们听的这一首好听的音乐是我国经典名曲《梁祝》中的一个选段“化蝶”
2、装扮自己
师:这儿有一些道具,让我们来装扮一下自己,看看谁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3、幼儿自由结对,听音乐表演。
4、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飞到外面去吧。
《化蝶》教案 2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模仿蝴蝶飞以及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花朵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1.谜语导入,师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集体猜谜语)。给大家一个惊喜喔。
2.大家真聪明,原来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美丽的蝴蝶。)看(点击电脑动画)美丽的蝴蝶仙子飞来了。它给我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曲子。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步欣赏,动画结合。
1.听完曲子后提问:听这首《化蝶》,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2.谈话: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乐曲。我们再来听听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邀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师谈话:听这首乐曲,除了能感觉到蝴蝶飞来飞去,还说了什么事呢?
(播放电脑动画)
4.师生谈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蝴蝶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1.师设问:我们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几次?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示。
(播放音乐,伸出食指,手划节奏,由此感知乐曲有四句。)
2.师谈话:我们听出来了,这首乐曲共有四个乐句,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
3.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把掌声送给你。
4.师生谈话:为什么大家用的动作,到乐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来的动作?(幼儿自由讨论,了解乐句句末用停止动作表示较为恰当。)
(四)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师谈话:蝴蝶仙子说,它要成立一个舞蹈队,专门表演《化蝶》这个舞蹈,谁愿意参加?
2.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师观察幼儿表现。
3老师:我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结束的时候就用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来表示。(个别幼儿示范,摆出静止造型动作)
4.点击电脑,师谈话:让我们看看蝴蝶仙子是怎么跳舞的?
5.提供盆花(自制纸花),邀请四名幼儿表演。师谈话:让我们看看,谁会被蝴蝶仙子选中呢?(根据大多数幼儿的评判,为表演的幼儿佩带红、蓝标牌)
6.师谈话:祝贺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选上的小朋友也别泄气,继续努力哦。
(五)扮演角色,充分表现。
1.出示蝴蝶,花朵头饰,师谈话:看,蝴蝶仙子送来了什么?
2.要求幼儿两两相对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听音乐,按乐句做蝴蝶或花动作。
3.师观察幼儿表现,见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与“花朵”的目光交流。
4.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欣赏活动,还是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器乐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双主体互动模式,使幼儿能充分感受乐曲,在此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现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来学会分解乐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静止造型来表现,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而谜语式的导入方式针对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活动一开始,我就用谜语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体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电脑动画启发幼儿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音乐的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较大的感染力。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强烈地需要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动静结合;另一方面,幼儿能较形象直观地掌握乐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自由发挥,互通信息,这种开放性的形式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广阔天地。
教师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采用双主体湖动模式,只要不影响同伴,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而教师始终饱含热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最后环节中优美的乐曲加上可爱的头饰,幼儿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或是一朵美丽的花,用舒缓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
《化蝶》教案 3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化蝶》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练习跑跳步、躲、爬、滚等动作,练习穿、脱衣服动作。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2、能顺利穿脱布袋。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活动中的重点动作基本熟悉。
2、每位幼儿一个花布袋、安全的场地、音乐磁带、录音机、树叶、地垫。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谈话、创设情景。
2、分配角色、布袋发放,老师演毛毛虫妈妈,小朋友全部是毛毛虫宝宝。
3、带领小朋友到户外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随音乐跑跳步,去“郊游”。(《郊游》的音乐)
2、“下雨了”, 带领幼儿跑、躲雨。(《大雨小雨》的音乐)
3、“雨停了”,高兴、跳一跳,去找吃的。(《毛毛虫》音乐)
4、“毛毛虫吃饱了,睡了”,趴在地垫上。(《化蝶》音乐片段)
5、脱下外壳(布袋群),化成小蝴蝶了。
三、结束部分
1、学习小蝴蝶飞一飞,飞进教室。
2、谈话、小朋友说说游戏的感受。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玩得开心、很感兴趣,但也有孩子不能大胆参与,老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引导和关注;
2、大部分孩子玩得投入,认知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也有少数一两个幼儿一直都在赶节奏,没有自由自在投入游戏的感觉;
3、准备很充分,特别是音乐很贴切、有趣,也大大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符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4、对少数能力差的幼儿个体关注不够。
《化蝶》教案 5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初步尝试借助图谱感知分辨分辨乐句,模仿蝴蝶飞以及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盆花、图谱、蝴蝶、红色标牌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初步感知音乐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蝴蝶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我也很喜欢蝴蝶。
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一首关于蝴蝶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藏在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
2、提问:音乐听完了,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请小朋友们猜一猜音乐里藏着关于蝴蝶的什么故事呢?
幼儿回答师总结
二、欣赏视频动画,初步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师:小朋友的讲的故事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就知道了。
(幼儿边欣赏化蝶动画师边讲故事)
三、分段欣赏,共同分析音乐结构,小组合作探索
(一)介绍图谱,让幼儿讨论所表达的音乐形象
(二)分段欣赏音乐,合作探索,寻找与音乐相匹配的图谱
1、欣赏前奏段音乐
(1)那最后一段音乐就和剩下的图相配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否匹配。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的最后一段。
2、欣赏a段音乐
找一找哪个图谱和这段音乐相配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蝴蝶在跳舞、游戏,请你们坐在位置上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也来学一学。(跟着音乐学做动作)
3、欣赏b段音乐
(1) 找一找哪个图谱和这段音乐相配 ?
(2)现在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飞起来找一朵美丽的花朵。(学蝴蝶飞舞找到花之后深情对望)
4、欣赏c段音乐
(1)这个又和哪个相配呢?
(2遇到暴风雨时的蝴蝶会怎么样呢?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现这时的蝴蝶。
四、老师点图谱完整欣赏
让我们静静地坐下来完整的欣赏这首音乐。(边点图谱边配上轻轻的讲述声或自己的动作)
五、创编动作,感悟音乐。
1、师:蝴蝶说,它要成立一个舞蹈队,专门表演《化蝶》这个舞蹈,谁愿意参加?
集体跟图谱随音乐做蝴蝶飞舞动作,师观察幼儿表现。
2、玩“蝴蝶找花”游戏
(1)老师做蝴蝶,找一名幼儿做花示范游戏
(2)找两组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
(3)分组,集体游戏
分花和蝴蝶两组玩游戏
提升要求:每一乐句结束,蝴蝶(幼儿)要飞到一朵花(幼儿)得面前,并做出花的造型。师幼共同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
师:让我们看看,谁会被蝴蝶仙子选中呢?
(根据大多数幼儿的评判,为表演的幼儿佩带红、蓝标牌)
师:祝贺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选上的小朋友也别泄气,继续努力哦。
六、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化蝶》教案 6
课题:《化蝶》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化蝶演唱《化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呈示部主部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也是整个协奏曲的主题旋律,感人至深!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课前对梁祝的故事也基本上有所了解,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故本课从激发兴趣入手,层层深入。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及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了解两部作品的关系,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能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背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化蝶”,学习变化演唱速度、力度、音色等方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3、欣赏的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乐器演奏《化蝶》的效果,从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钢琴演奏《化蝶》的前奏,学生欣赏,并引出音乐主题《化蝶》。(教师的钢琴演奏前奏,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出“化蝶”主题。)
二、展开
师: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1、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化蝶》,请学生谈谈感受。问: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为什么?
2、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师: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越剧《十八相送》
(1)小提琴协奏曲取材于越剧音乐,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2)学唱一段越剧唱腔,让学生体验一下中国戏曲。
(3)请两个学生身着越剧服装表演越剧《十八相送》,播放背景音乐。
三、深入
1、朗诵《化蝶》歌词导入
师:传说,梁山伯与英台楼台相会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在出嫁那天路过梁山伯的坟前去祭奠。祝英台一心寻死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2、让学生选择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化蝶》,比较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效果和感受。师:所有的人都会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就请大家来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化蝶》
二胡、钢琴、吉他、小提琴、排笛、萨克斯、手风琴、双电子琴、扬琴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乐器曲,欣赏2—3首,并让学生谈谈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感受。
3、欣赏学生琵琶演奏《化蝶》。
4、学唱歌曲《化蝶》
(1)用“mu”、“ma”来哼唱旋律一二段主题旋律,再视唱第三段主题旋律。
(2)演唱歌词
(3)请学生分析歌词。
问:歌词共有几段?各表现了什么内容?连线题:(学生讨论,回答)
第一段惜别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第二段化蝶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三段相爱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4)聆听范唱,注重情感表现。
思考:每一段在速度、力度、音色上有何变化?(结合歌词内容,强调第三段的情绪、力度都要加强。)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拓展
1、欣赏FLASH吴奇隆《梁祝》。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流行歌手,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吴奇隆是怎样演绎《梁祝》的。
2、欣赏录像:舞蹈《化蝶》(双人舞)
师:吴奇隆演唱的《梁祝》哀怨悲切,感人至深。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演唱了《化蝶》,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化蝶》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蝴蝶找花”的游戏,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旋律,学习分辨乐句。
2、创编蝴蝶飞舞动作,以及停止时的造型。
3、做蝴蝶飞舞时不相互碰撞,能愉快的'与同伴交往。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磁带。《梁祝》小提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你见过蝴蝶飞舞吗?蝴蝶是怎么飞的?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性质,并学习分辨乐句。
1、初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旋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讲的师关于蝴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后有什么感觉?这首音乐师怎样的?好像蝴蝶在干什么?
2、再次倾听,能用动作表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感觉好像蝴蝶在干什么?让我们听这音乐来学蝴蝶飞舞。
3、再次倾听音乐,能分辨乐句。
师:你听到音乐里的蝴蝶一共飞了几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蝴蝶每飞一次就拍一次手。
4、幼儿听音乐,在乐句结束的地方拍手一次。
三、听音乐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以及乐句结束的造型。
1、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和结束造型。
师:蝴蝶师怎么飞的呢?它找到了花会做什么动作呢?
幼儿创编动作,师引导幼儿相互学习,鼓励幼儿创编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2、幼听音乐做动作,进行游戏“蝴蝶找花”。教师提醒幼儿不吐用版相互碰撞。
四、结束,师请幼儿欣赏完整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并讲解有关典故,引导幼儿了解民乐。
《化蝶》教案 8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一份。
自备小提琴曲《梁祝》。
蝴蝶头饰(红黄蓝绿)若干,花朵头饰(红黄蓝绿)若干。
由幼儿在美术区里制作的若干“纸花”插成的花篮4个,顶部贴有蝴蝶的教鞭1根。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优美动人的旋律,努力用连贯、优美的肢体动作表达。
借助图片分辨乐句,感知乐句长短,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动作,并在句尾表现花的造型。
感知动作幅度大小与空间大小的关系,知道根据空间大小的变化改变自己蝴蝶翅膀的姿态和动作幅度。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韵律活动“绿毛虫”。
教师:春天来了,毛毛虫动了动身体,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它在做什么呢?
二、欣赏音乐《梁祝》片段——《化蝶》。
1.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想像蝴蝶在干什么。
教师:毛毛虫已经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了,让我们来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蝴蝶可能在干什么?(完整欣赏)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所表现的蝴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做什么?
2.观察教师用装饰有蝴蝶的教鞭指图谱《化蝶》,再次感受音乐。
教师:蝴蝶飞啊飞,它们是要和花儿做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一遍)教师边指图边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听音乐感受乐句。
教师:这段音乐中的蝴蝶在花园里找了几朵花?图上只有四朵花,表示这段音乐有几句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蝴蝶每飞一次就拍一次手。
教师: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教师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教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把掌声送给你。
三、听音乐,分辨乐句的长短。
教师:请你们听听,蝴蝶找花的过程中,那一朵花最难找,用的时间最多?我们一起来帮助它!
四、随音乐根据乐句分别做蝴蝶飞的动作和花儿的造型。
教师不断反馈与分享幼儿优美独特的造型。
教师:这朵花真自信,它开到了我的眼前;那些花是朋友,它们开成了一片;这些花一定也是小雨的朋友,我曾经看到它们和小雨一起跳舞。……
五、玩游戏“蝴蝶找花”。
1.教师将幼儿制作的“花篮”布置在场地的四个方位,然后引导幼儿按乐句找花,一个乐句找一个花篮,在乐句末尾做花的造型。
2.改变“花篮”的位置,再次玩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悟:根据音乐长短、速度调整自己的飞行,距离远就要快快地移动,距离近就可以慢慢地移动。
六、分角色玩游戏。
根据幼儿意愿确定分工,一部分幼儿做花,另一部分幼儿做蝴蝶。
教师扮演小仙女,在音乐结束后用魔棒(教鞭)将幼儿的角色互换,再次游戏。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在美工角提供材料让幼儿画蝴蝶或折纸。为音乐游戏区提供音乐磁带、录音机,鼓励幼儿随音乐跳舞。将幼儿在美工角制作的花或蝴蝶作为道具,并提供纱巾作为蝴蝶的翅膀,让幼儿利用自制道具来表演。
《化蝶》教案 9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听音乐做游戏。
2、初步学习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以及蝴蝶停飞时的造型。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蝴蝶活动教具、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美的音乐,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小动物在做游戏?”
二、完整欣赏
1、幼儿欣赏第一遍,教师提问:“你们听出是什么小动物在做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在图谱的引导下第二次欣赏音乐
(1)“这首曲子讲的就是蝴蝶和小花做游戏的故事。”
春天来了,花儿伸伸懒腰,展开了美丽的花瓣!红花、兰花开了,黄花、紫花开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一会儿停在红花上采蜜,一会儿飞到黄花上闻一闻,一会儿停在蓝花上比美,一会儿又和紫花说着悄悄话。花儿与蝴蝶把春天打扮的分外美丽。
(2)“请你再来听一听音乐里的故事,用你的小耳朵找一找哪里是花开的音乐,哪里是蝴蝶和小花做游戏的音乐?”(最前面是小花开花,后面是蝴蝶和小花做游戏)
(3)“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前面的音乐停了一下,蝴蝶才开始和小花做游戏的)
3、幼儿欣赏第三遍,教师再次演示音乐图谱,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乐句。
(1)提问:“蝴蝶在花园里一会儿飞,一会儿停,它在花上停了几次?”
(2)“蝴蝶是一开始就马上找到花的吗?它是怎么找的?”
三、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并听音乐律动
(1)“请你学一学小蝴蝶飞舞的.动作。”
(2)“蝴蝶找到小花停在上面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它停在花上又会对小花说些什么呢?”
(3)幼儿听音乐律动。
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教师及时肯定幼儿优美的动作和造型。
四、活动结束
“你们真棒,让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和小花做做游戏吧!”
《化蝶》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优美、舒展,并能用相匹配的动作表现。
2、能大胆地创造不同的蝴蝶形象。
3、体验活动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化蝶》。
2、长卷背景图、黑色勾线笔。
3、幼儿穿好纱衣扮演小蝴蝶,教师扮演蝴蝶仙子。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蝴蝶姐姐,今天能和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真开心,一开心我就想去花园玩了。
二、图形刺激:
1、欣赏音乐第一遍,教师听音乐跳舞。
师:(1)刚才蝴蝶姐姐去花园玩,心里怎么样?(真开心)
(2)蝴蝶姐姐去花园的路上都看见谁了?(白云、小鸟)
(3)它对白云说了些什么?它对小鸟说了些什么?
(4)蝴蝶姐姐飞了一会有点渴了,干嘛了呢?(喝水)
(5)我们一起来喝口水。(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6)有点累了,怎么样啊?(休息一会)
(7)美丽的`花园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花,蝴蝶姐姐干什么了呀?(闻花香、亲亲花、捉迷藏)
(8)它是怎么做的呀?(请幼儿做一做)
3、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跳(第一遍)
4、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跟音乐相符的动作。
5、观察各种姿态的蝴蝶画面。
师:这些蝴蝶长得什么样子呀?(翅膀的形状和花纹)
它们在干什么呢?(姿态)
三、创造表现:
师:看,那边有个美丽的花园,还有几只小蝴蝶在玩呢?让我们也来变出许多美丽的蝴蝶到花园里去玩吧!
四、作品赏评:
在音乐声中互相欣赏花园里的蝴蝶,并再次翩翩起舞。
《化蝶》教案 11
活动目标
学习借助图片分辨音乐乐句。
能够用连贯、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感受音乐优美、动人的.旋律,体会音乐中蝴蝶找花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蝴蝶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2.欣赏音乐《化蝶》。
(1)初步欣赏音乐,想像蝴蝶在干什么。
(2)播放蝴蝶找花的ppt,再次感受音乐。
3.结合画面感受音乐乐句,并分辨乐句。
(1)出示四朵花图片,并用顶部贴有蝴蝶图片的棍子引导幼儿边观察画面边欣赏音乐,感受乐句。
教师:请你们听听,这段音乐中的蝴蝶在花园里找了几多花呢?图上只有四朵花,表示这段音乐有几句呢?
(2)再次听音乐,分辨音乐乐句长短。
教师:蝴蝶找花的过程中,哪一朵花最难找,用的时间最多?我们一起来帮它!
4.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蝴蝶飞、花儿的造型。
(2)教师不断反馈与分享幼儿优美独特的造型。
(3)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5.根据幼儿意愿分角色扮演蝴蝶和花,随音乐做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材料,引导幼儿画蝴蝶或用纸折蝴蝶。
《化蝶》教案 12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及掌握乐句的句末,模仿蝴蝶飞以及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1、谜语导入,师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集体猜谜语)。给大家一个惊喜喔。
2、大家真聪明,美丽的蝴蝶仙子飞来了。它给我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步欣赏,幼儿结合。
1、听完曲子后提问:听这首《化蝶》,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2、谈话: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乐曲。它是音乐剧《梁祝》中最经典的一段音乐我们再来听听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邀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师谈话:听这首乐曲,除了能感觉到蝴蝶飞来飞去,还说了什么事呢?
4、师生谈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蝴蝶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1、师:(1)这么好听的乐曲,你们知道它有几句呢?(请幼儿欣赏,自主分辨)
师: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几次?
2、师:我们听出来了,这首乐曲共有四个乐句,那每一句在哪里停呢?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蝴蝶仙子什么时候停在哪里呢?(老师演示,让幼儿掌握每句的句末)
4、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示。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
3、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四、创编动作,感悟音乐。
1、师谈话:蝴蝶仙子说,它要成立一个舞蹈队,专门表演《化蝶》这个舞蹈,谁愿意参加?
2、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师观察幼儿表现。
3、老师:我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结束的时候就用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来表示。(个别幼儿示范,摆出静止造型动作)。
五、扮演角色,充分体现
1、出示蝴蝶,花朵头饰,师谈话:看,蝴蝶仙子送来了什么。
2、要求幼儿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听音乐,按乐句做蝴蝶或花动作。
3、师观察幼儿表现,见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与“花朵”的目光交流。
4、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化蝶》教案 1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练习跑跳步、躲、爬、滚等动作,练习穿、脱衣服动作。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2、能顺利穿脱布袋。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活动中的重点动作基本熟悉。
2、每位幼儿一个花布袋、安全的场地、音乐磁带、录音机、树叶、地垫。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谈话、创设情景。
2、分配角色、布袋发放,老师演毛毛虫妈妈,小朋友全部是毛毛虫宝宝。
3、带领小朋友到户外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随音乐跑跳步,去“郊游”。(《郊游》的音乐)
2、“下雨了”, 带领幼儿跑、躲雨。(《大雨小雨》的音乐)
3、“雨停了”,高兴、跳一跳,去找吃的。(《毛毛虫》音乐)
4、“毛毛虫吃饱了,睡了”,趴在地垫上。(《化蝶》音乐片段)
5、脱下外壳(布袋群),化成小蝴蝶了。
三、结束部分
1、学习小蝴蝶飞一飞,飞进教室。
2、谈话、小朋友说说游戏的感受。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玩得开心、很感兴趣,但也有孩子不能大胆参与,老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引导和关注;
2、大部分孩子玩得投入,认知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也有少数一两个幼儿一直都在赶节奏,没有自由自在投入游戏的'感觉;
3、准备很充分,特别是音乐很贴切、有趣,也大大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符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
4、对少数能力差的幼儿个体关注不够。
《化蝶》教案 14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够以歌唱的方式准确的表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情感。
3.能够在体验与探究的过程中,分析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的表现作用,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蝴蝶动画,引导学生从中发生联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翩翩起舞的蝴蝶吗?(喜欢)老师也特别喜欢这种美丽的小精灵,古往今来,人们赋予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你们有谁知道有关蝴蝶的故事吗?谁能够来简单地讲述一下?
生:答
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浪漫、感人,被艺术家改编成了很多形式,如歌曲、戏曲、器乐曲等等,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中一首优美动听的经典歌曲:《化蝶》。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谱例,播放歌曲《化蝶》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歌曲的音乐构成要素如调号、主音、节拍、速度、乐句、乐段等,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特点。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旋律的构成要素。)
2.节奏训练
(1)跟随老师打节拍,念以下两条节奏。要求:节拍稳定,节奏准确。
X—||
4/4XXXXXXXX?XX|X?XXXXXXX||
(2)演唱两条发声练习。要求:缓吸缓呼,发音柔和连贯。
1=C2/4
14|15|16|17|11|1—||
U
1=F4/4
5672616535615|5672616535615||
UU
(设计意图:针对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音准进行基本训练,为之后学唱歌曲做铺垫。)
(3)歌曲学唱
①初听歌曲,思考:每段歌词陈述了什么内容?音色和情绪上有何变化?
②复听歌曲,随音乐哼唱。
③随琴声划拍视唱曲谱,注意音准,再填词演唱。
④难点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唱,随琴跟唱等方式,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特点以及歌词的含义。)
⑤艺术处理歌曲:尝试变换演唱速度、演唱音色、演唱方式、演唱力度进行演唱,感受最恰当的处理。
(设计意图:进一步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的`特点,学生可按照自己设计的不同形式来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4)难点部分重点突破,用多种方式反复加强练习。
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总结
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可是社会是现实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好好把握你们现在的学习时光,重心都放在建设未来上,这样你们以后的爱情也会更幸福!
《化蝶》教案 1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韵味。
2、初步学会分辨乐段,加深对乐段的理解。
3、尝试装扮自己,激发创编蝴蝶飞舞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蝴蝶翅膀道具、纱巾、春姑娘花环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我也很喜欢春天。
2、老师讲述故事,配上化蝶的课件。
3、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二、欣赏音乐《梁祝》
1、完整欣赏
(1)师:这么美的一个故事就藏要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
(2)提问:
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它分为几段?怎样的音乐是蝴蝶在飞舞、做游戏、照镜子?当蝴蝶遇到暴风雨时的音乐又是怎样的?
2、分段欣赏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蝴蝶在干什么呢?让我们坐在位置上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也来学一学。(跟着音乐学蝴蝶飞)
(2)现在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飞起来。(自由找空地方学蝴蝶飞舞)
(3)怎么啦?会发生什么事呢?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4)遇到暴风雨时两只蝴蝶会怎么样?这时候的音乐和刚才优美的音乐还一样吗?我们怎么样来表现蝴蝶这时的动作呢?
(3)两只蝴蝶最后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的最后一段。
3、完整欣赏
让我们静静地坐下来完整的欣赏这首音乐。(配上轻轻的讲述声或自己的'动作)
三、听音乐表演
1、介绍音乐名称。师:今天我们听的这一首好听的音乐是我国经典名曲《梁祝》中的一个选段“化蝶”
2、装扮自己
师:这儿有一些道具,让我们来装扮一下自己,看看谁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3、幼儿自由结对,听音乐表演。
4、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飞到外面去吧。
【《化蝶》教案】相关文章:
雨后化蝶-随笔作文02-15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教案10-20
(实用)高中教案教案01-21
中班教案:春风教案及反思11-24
高中教案教案经典2篇01-21
绝句教案 杜甫《绝句》教案11-29
区域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优秀11-21
观潮教案设计优秀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