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15 07:41:1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汇编4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我在马路边

  二、设计思路:

  “兔子先生去散步”这个故事,如果我们只看文字,它是一本讨论标志的书,由许多个标志串成的一个故事,有些是我们常见的,有些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可是只要稍稍用心去体会,便能够猜出它们代表的意思,它不但可以得到小读者的共鸣,有些还有让小读者会心一笑的幽默效果。

  4—5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想用猜一猜的方式来让孩子欣赏整个故事。

  第一环节,我以兔子的家为导入,看看猜猜,“这是谁的家啊?”让孩子在细致地观察中发现,培养阅读观察的能力。

  第二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用看图猜谜的活动形式层层引入,根据故事中的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当然在过程中谜底不是绝对的,例如眼泪的那段,也可以是雨滴、水滴、油滴,以引发孩子的讨论。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在分段欣赏时,从故事开始到“小心坑洞”的那段,内容基本不变,后面的一段留一个疑问,“兔子先生掉到洞里后会碰到什么呢?”引起孩子完整欣赏故事的兴趣,在完整欣赏时了解答案。

  第三环节,注重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导孩子交流讨论生活周围的图象与符号,自然引入社会认知的活动,活动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如延伸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标志、幼儿园、马路上的标志等等。

  三、活动名称:

  兔子先生去散步

  四、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中的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2、感受故事的趣味激发幼儿的想象,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标志的关注。

  五、活动准备:

  PPT课件

  六、活动设计:

  (一)分段欣赏故事

  今天让我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去他的家里看看。(播放课件)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回应:原来房子的门上有兔子的标志。(播放课件)他是兔子家的谁呀?

  教师回应:

  1)他是兔子,他戴着红和黑相间的条纹领带,真神气!

  2)他还有个好听的称呼,因为它是男的,我们叫他先生。

  一起来和兔子先生打个招呼:兔子先生好!

  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好,今天我要出门去散步,你们想不想一起去呀?

  让我们一起去散步,让我们一起去散步,看什么样的草地?

  教师回应:绿油油的草地,躺在上面真舒服。

  让我们一起去散步,让我们一起去散步,感觉阳光怎样?

  教师回应:暖洋洋的阳光,洒在身上真温暖。

  刚走了一会儿,是什么标志?(幼儿观察讲述)

  播放课件:噢!这是往前走的`标志。

  咦!这又有一个什么标志?(幼儿观察讲述)

  播放课件:嘿!真是楼梯的标志,孩子们真聪明!如果是楼梯的标志,那么他会去哪呢?

  这个标志有点看不懂呀!(幼儿观察讲述)

  播放课件:恩!是桥的标志呀!你们真棒!

  下面的标志可有点奇怪!是什么意思呢?(幼儿发散想象)

  教师回应:兔子先生瞧都没有瞧。

  播放课件:哎呀呀呀,疼死我了,原来是小心斜坡的标志。

  哎呀!好疼呀!又有一个标志。(幼儿发散想象)

  教师回应:

  1)兔子先生摔疼了,小熊医生取来了医药箱为他包扎伤口。

  2)看看兔子先生的脸上,原来是眼泪汪汪的标志。

  摔疼了是回家去,还是继续往前走。(幼儿辨别)

  如果继续往前走,你要告诉他什么?(一路顺风、小心当心……)

  播放课件:是是是,知道啦!

  他看都没有看接下来的标志,是什么意思?(幼儿发散想象)

  播放课件:唉呀呀呀!原来是小心坑洞啊!

  教师回应:兔子先生瞧都不瞧,,你真是粗心,刚才摔了,现在又掉洞里了。

  14、掉到洞里,会碰到谁?(幼儿发散想象)

  来到了谁的家?(小老鼠的家)

  这是什么标志?(这是船的标志,还有海的标志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现代的都市和城镇充满了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让幼儿知道噪声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并萌发主动减少噪声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及音乐;

  2、物质准备:录有火车吼叫声及美妙音乐声的磁带、用手机自录的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故事挂图;小铃、钢琴等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操作乐器,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1)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乐器,并说说玩的是什么,声音是怎么样的。

  (2)请五六个幼儿集体操作,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听录音后,提问:你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

  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1)为什么火车的吼叫声使小动物逃走了?鲜花枯萎了?

  (2)为什么音乐气垫火车那么受大家欢迎呢?

  3、听幼儿自录的日常噪声,讨论噪声的.产生及危害。

  (1)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听噪声?(危害健康、听力下降、心情烦躁。)

  (2)我们如果听到噪声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躲开)

  (3)为什么会有噪声?(从自身的行为谈起)

  (4)如何减少噪声?(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活动延伸:

  观察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噪声的主要来源。

  效果分析:

  让幼儿把周围日常噪声录制下来,然后播放给大家听,使我们对常常充耳不闻、耳熟能详的噪声加以注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讨论过程中各抒已见,最后得出了"噪声有害环境"的结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教案 篇3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以下是“班阅读教案《大象的鼻子》”,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离奇惊险。

  2.根据画面或情节发展进行猜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 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长什么样?(小朋友说的很完整,总结一下大象的特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播课件第一页),故事中的大象和小朋友见过的大象有什么不同?

  二、观察画面 大胆猜想

  1、播放课件第一页

  *师讲故事:嗯,很久很久以前,据说大象的鼻子都很短。那时,在原始森林里住着一头什么都爱问个究竟的小象,他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什么人都想问个究竟。(师: “问个究竟”是什么意思?听听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终于有一天,他的妈妈说:“要是你在那么烦人,有一只非常可怕的鳄鱼就要来了。”(师:听,下面就是小象问个究竟的时候了)小象问:“鳄鱼?鳄鱼是什么?鳄鱼在哪里?他吃什么?”(小象问了哪些问题?小象为什么问这些关于鳄鱼的问题?如果它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它就知道鳄鱼“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了。问个究竟就是问出结果、问出答案的意思。小象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一定要问出个结果,直到自己明白为止。)但是妈妈非常烦,说到:“怎么说呢。。。。。。你闭一会儿嘴巴!该睡午觉了”妈妈开始迷迷糊糊地睡午觉了。(图片)可小象怎么也睡不着,(图片)孩子们看看小象的样子,你能学一学吗?(哦,这么调皮的眼睛。)他在想什么呢?他想如果我问一问鳄鱼,他肯定会告诉我的。我去找一找鳄鱼吧!

  2、播放课件第二页(上)

  *师:小象正快步走着,遇到了小鸟。这头爱问个究竟的小象赶紧问:“小鸟姐姐,你好!我想问一问鳄鱼在哪里呀?”小鸟说:“让我想一想。对了,你去波波呵看看吧。”

  4、播放课件第二页(下)

  *师:于是,小象去了波波河。在河边,他遇到了蟒蛇。小象会问蟒蛇大叔什么问题呢?(提示孩子先说礼貌用语:“蟒蛇大叔,你好!我想问问。。。。。。”)爱问个究竟的小象赶紧问:“蟒蛇大叔你好!我想问问鳄鱼吃什么。”孩子们,你猜对了吗?蟒蛇说:“那家伙很危险,赶紧回去吧!”蟒蛇大叔是怎么回答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可是小象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我还没有见过鳄鱼呢。”

  5、播放课件第三页

  *师:就在这时,谁来了?就在这时,等着大眼珠的鳄鱼来了,猜猜鳄鱼看到小象他想干什呢?他又会对爱问个究竟的小象说什么呢?“小象,我就是鳄鱼。过来吧!我告诉你鳄鱼吃什么。”你猜猜小象会怎样做呢?再看看蟒蛇大叔的的样子。蟒蛇大叔这样的动作说明他此时此刻怎样的心情呢?

  小象来到鳄鱼旁边,看看小象和鳄鱼的表情是怎样的?小象为什么高兴?鳄鱼为什么高兴?小象说:“哇,见到你我太高兴了”,再看看蟒蛇大叔的样子。(师幼模拟一下,刚刚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请你猜猜鳄鱼和小象之间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6、播放课件第四页

  (上图)*师:发生了什么事?鳄鱼说:“我吃的是这些东西。”鳄鱼用力拽小象的鼻子。看看小象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现在小象心情是什么样的?(惊慌、害怕、着急)再看看蟒蛇大叔想干什么?如果他不救小象,小象会怎样?蟒蛇大叔会想什么办法救小象?蟒蛇大叔看到后,赶紧过来救小象。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你会被吃掉的。他一边说一边咬住小象的尾巴。

  (中图)小朋友们猜对了,(鼓励鼓励自己吧)

  嘿呦!嘿呦!嘿呦!嘿呦!这是什么声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都在用力拉拽呢?(闭着眼睛,蟒蛇大叔的身体在颤抖,尾巴勾住大树)请孩子表演。

  (下图)哼哧!哼哧!这又是什声音呢?小象能得救吗?森林里又发生了那些事情?请小朋友书中自己寻找答案。

  7、播放课件第五页

  *师:小象得救了吗?谁救了小象?可是小象的鼻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蟒蛇的帮助下,鳄鱼终于松开了小象的鼻子。可是小象被拽长的鼻子再也不能复原了。(复原是什么意思?)

  8、播放课件第六页

  *师:(第六页第一幅图)哪个是“爱问个究竟”的小象?你从哪看出来是这只小象的?他在干什么?可是其它的象却吃不到。(第六页第二幅图)谁能说说这两只小象分别在干什么?“爱问个究竟”的小象站着就能轻松的喝到小河里的水,可是其它的象却不能。(第六页第三幅图)飞来一只蚊子,爱问个究竟的小象可以怎么赶走它?可是其它的象却不能。

  9、播放课件第七页

  *师:你猜猜其他的象喜欢小象的长鼻子吗?为什么他们喜欢小象的长鼻子呢?其他的象很羡慕:“哈,哈,你的鼻子真好啊!怎么变长的?快点儿告诉我们。”小象的伙伴们听说后排着队到波波河来了。他们大声喊:“鳄鱼先生,拜托你把我们的鼻子拉长一些吧!”(现在小朋友就是鳄鱼先生,我们一起帮忙将小象的鼻子拉长吧!拉长的时候会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从那以后,大象的鼻子就都变长了。

  *师:故事好听吗?你猜猜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

  三、播放课件 完整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听完后)小象最爱干什么?(问个为什么,问个究竟)小朋友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爱想爱问是件很棒的事情,但不要被危险的事情伤害自己,要学会好好保护自己。好了孩子们,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记在心里,还要将给你喜欢的人听,好吗?再见!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学习用水粉表现又高又直的大树。

  2、通过欣赏几米作品、迁移已有经验,尝试画出粗细不同的树干和简单的树枝造型。

  3、在绘画过程中,积极大胆地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树、写生过树。

  2、各种树的图片。

  3、刷有颜色的作业纸,水粉颜料(灰色、咖啡色、黑色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树,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教师:我们看过也写生过树,谁来说一说,树有哪几部分呢?(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

  2、欣赏几米的作品,观察高高直直的大树。

  (1)教师:我们平时看过的大树是什么样的?那画家画出的'大树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吧!

  (2)教师:你喜欢哪张画?看到这些大树,你有什么感觉?画中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大树的生长从下往上有什么变化?树干怎样?树枝怎样?(可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树的造型)

  3、集体讨论用画笔表现树干的粗细。

  (1)教师:我们用画笔怎样来表现细细的树干?怎样来表现粗粗的树干呢?

  (2)个别幼儿示范。

  (3)教师:你想画什么样子的树枝呢?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今天在你自己画好的作业纸上画高高直直的树。

  提醒幼儿在用颜料时要注意舔笔,以免颜料太多。

  5、展示幼儿作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经典】09-25

(精选)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经典)01-0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11-03

【精选】中班教案01-30

中班教案[精选]10-26

【经典】中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