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9篇【精华】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初步感受身体以及心理等的变化。
2、体验成长的快乐,愿意以唱歌、跳舞、游戏等形式来庆祝。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小班以及幼儿最近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一岁了。
1、提问: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小班时候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们最近照的,你们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同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对,过了一个新年,我们长大了一岁,有了一些变化了。
二、通过比较、讨论,了解长大以后,身体、心理等的变化。
1、提问:长大了一岁,到底有哪些地方有变化呢?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2、幼儿回答,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
例如:长高了、头发长长了、手脚变大了等。幼儿回答,教师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记录。
3、继续提问:长大了一岁,除了身体上有变化,你还学会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本领呢?
4、教师小结:长大了一岁,我们有了很多变化,比如长高了、变重了;手脚长大了;变得更懂事了,更能干了。
三、和幼儿一起讨论庆祝方案,开展长大一岁的祝贺会。
1、师:我们长大了一岁,变得更能干了,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方式来庆祝呢?
2、幼儿讲述,教师组织游戏。
玩击鼓传灯笼的游戏,传到哪个小朋友手里,那个小朋友可以说说新年愿望或者表演歌曲、舞蹈等。
四、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幼儿表现,鼓励孩子们当好弟弟妹妹的榜样,在新学期力努力学习,多学本领。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把幼儿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联系成趣味横生的模仿动作或具体的游戏情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设计中,注重各领域教育内容互相渗透如在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唱着歌沿曲线走,使幼儿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合作的`快乐。
目标:
培养幼儿走跳钻滚翻等动作。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能力准备:
1、小椅子数把
2、绳子若干条
3、皮球
过程:
1、第一组幼儿唱着歌沿曲线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2、第二组幼儿做模仿动作沿曲线跑跳步走过
3、第三组幼儿做小兔样双腿跳过来
4、全体幼儿爬上台阶由滑梯上勇敢滑下来滑的时候怎么样就慢一些,而且怎样脚就伸不出去
5、钻过山洞,取皮球左右手拍数下,最后投进圈中
6、幼儿四路纵队,按顺序双腿跳过小河
7、小朋友玩得热不热,累不累,小狗是怎么洗澡的?打个翻搓搓背腰,好,我们也来打个滚,放松一下吧!全体幼儿打个滚,翻过来,依次站好队
8、教师表扬全体幼儿不怕累,不怕热,我们这次的踏青游戏,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活动“我喜欢”的主题开始,在我们班中许多的幼儿都知道、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表情与表现各种表情。但对于人们在各种工作中的快乐与烦恼的心理与情绪还不是太了解,今天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故事中了解、体验阿嘟在工作中的快乐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阿嘟热爱工作的快乐情绪。
2、喜欢小火车头阿嘟的角色,从中体会工作的快乐。
重点:感受故事中阿嘟热爱工作的快乐情绪、从中体会工作的快乐
活动流程:
导入――欣赏讨论――分享体验
活动准备:
故事《小火车头阿嘟》、一个玩具火车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带来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你们想看一看是什么东西呢?
2、我们来听一听是怎么样发出声的呢?老师用模仿的`口吻向幼儿打招呼:嘟突,嘟突……我是快乐的小火车头阿嘟!你们好!
3、虽然我只是一个最最小的火车头,但我觉得非常快活,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我喜欢一边工作一边唱我的《快乐工作歌》。
4、老师用角色的形象,模仿阿嘟快乐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唱《快乐工作歌》:嘟突,嘟突,阿嘟我来了;嘟突,嘟突,阿嘟我去了;嘟突,嘟突,阿嘟多快乐!
二、欣赏讨论
1、老师完整的讲述《小火车头阿嘟》的故事。
2、阿嘟在修理厂里做的什么?他喜欢他的工作吗?
3、漂亮火车头没有请阿嘟帮忙,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4、最后阿嘟帮助漂亮火车头了吗?当漂亮火车头道歉时,阿嘟是怎么说的?
5、再讲述故事一遍。
三.分享体验
1、你喜欢小火车头阿嘟吗?为什么呢?
2、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一定是快乐的,即便是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象阿嘟那样,他永远快乐。
3、老师再次出事阿嘟形象,请幼儿跟着小火车头阿嘟一起唱《快乐工作歌》。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特色
本次活动《魔法绳》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尝试玩普通的绳子,发展跑、跳、钻、爬等动作,并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玩绳子带来的乐趣,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同时,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让孩子们边玩边动脑筋思考。在活动中作了示范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行为积极主动,经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即在活动中的主体精神。在本次活动中,老师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越过障碍物,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动脑筋,便会有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游戏环节中培养幼儿勇敢沉着、胆大心细和意志坚强的品质,使他们学会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勇敢的人,这将对孩子终身有益。而在课堂中精炼、明确的语言,也让小朋友快速地融入到了游戏有趣的气氛当中。
设计思路
《魔法绳》选自整合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惊奇一线》里的一节健康课。绳子是我们周围很普通又很有用的东西,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一次玩绳子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对手上的跳绳产生了好奇,他们不仅关注绳子的玩法,更对绳子的种类和材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如何引导孩子从认识各种绳子到了解各种绳子在生活中的用途,从而更好的利用绳子来开展各种游戏呢?我创编并组织了这次关于绳子的游戏活动。此次活动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说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和他们接受能力快创造力强的特点,结合我对新《纲要》和《指南》的理解,从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幼儿在玩绳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绳子的用途和特点并发展幼儿的平衡力。
2、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绳子的各种玩法。
3、使幼儿乐意和同伴一起开展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使幼儿更加的了解绳子会变形的特点。(让幼儿在玩绳子的过程中,能更加地知道原来徐了可以跳舞、走钢丝、还可以变出这么多的小花样,让他们在探索中和玩的过程学的更多。)
活动难点
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出尝试用绳子在地上围出各种形状"直线、数字、独木桥、"(鼓励幼儿大胆地使用绳子来尝试摆出各种各样的形状,通过小组共同探索新游戏、制定游戏规则、小组竞赛等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孩子的锻炼合作的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本活动始终围绕绳子,通过"个别体验、合作探索、分析记录、评价反馈、集体竞赛"这一主线,对幼儿进行教学。具体教法如下:主题教学法 整个活动都围绕有魔法的绳子进行。游戏化教学 游戏的方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区别对待法《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竞赛激励法 最后的集体竞赛活动算是本次活动的小**,他帮助幼儿巩固前面的活动内容,加强游戏规则。在活动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努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指导幼儿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受益,让每个幼儿都发展。
二、学法
本活动我参考了《纲要》的一些知识:
1、自主学习。在个人探索时,不要求幼儿的游戏多么新颖独特,只要会玩绳子,喜欢玩就可以。
2、合作学习 。在多人游戏时,同伴间相互合作探索、交流。从而培养了合作的精神。
3、创造性学习。在多人组合玩游戏环节,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4、探究式学习。在制定游戏规则和记录环节,都是让幼儿通过探究"这样的游戏需要什么样的游戏规则?
5、评价式学习。每个环节中的交流、展示、评价,都有利于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体验成功。儿童
说活动准备
1、大头绳(人手一条)
2、跳绳两条
3、欢快音乐
4、小红花(当小礼物送给幼儿)
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森林探险好吗?(好)那我们一拿出两只小拳头,开火车去吧!(在软跑地胶两圈)哇!我们终于来到了森林,现在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一的小点点站好,快那个小朋友的速度比喜洋洋更快,哇,好棒喔!那我们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去森林探险!(播放音乐请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做热身)
二、导入部分
师:今天森林里面的国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请你们先闭上眼睛,然后一起数一、二、三后,睁开眼睛看看国王给你们的是什么。(哇!好多绳子)出示"大头绳",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魔法绳"。
师:那你们知道魔法绳有什么玩法吗?(钓鱼、走平衡木)魔法绳除了可以钓鱼、走平衡木之外,还有哪些新奇、有趣的.玩法呢?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去探索一下绳子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分成5个五个当小组去探索)
幼儿自由玩绳个体和合作探索绳子的玩法:
(给每位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组织幼儿一起练习。(鼓励幼儿介绍不同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请幼儿进一步熟练自己玩过的绳子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新玩法。老师及时发现幼儿新奇的玩法并给予肯定,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如:1、绳子变"独木桥":把绳子直直的摆在地上,让幼儿踩在绳子上面打开双手,小脚脚跟并脚跟地在绳子上面来回走。
2、绳子变"数字":老师<好朋友>叫口令,请小朋友在地面上摆出老师<好朋友>叫的数字宝
宝("7""6""9"...),看哪组的小朋友摆的数字宝宝最快。
3、绳子变"木马":把绳子放在裤子下面用两只小手把绳子的前后抓住,骑小马,跳起来。
三、游戏部分
师:哇!刚刚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绳子的玩法,好厉害!可是森林国王他一点都不开心喔!因为森林里面的坏人把他的森林用绳子破坏了,他想请小朋友帮一帮他把森林抢回来,因为坏人设计了很多关卡,请小朋友们以探险的形式去帮他,好吗?(好)
游戏一:穿越丛林
师:我们来到森林了,你们看那是什么?(绳子做成"蛇")由配班老师拿"蛇"的一头贴着地面晃动,吸引幼儿注意力。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大胆跳过"蛇"(绳子),进行游戏2-3遍。(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两两相对,手执"蛇"的一头晃动,另一组幼儿穿越丛林,(跳过绳子)不能被绊倒。老师向幼儿介绍规则后,游戏3次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增加游戏难度,把"蛇"的一头系在椅子上,老师(小朋友)拿着另一头,不断变化"蛇"的高度,幼儿想办法穿过(爬、钻、跳跃等)。
游戏二:过小河:
师:刚刚"小朋友真勇敢,都勇敢地穿过了森林。现在有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怎样过河呢?"用两条"跳绳"(出示跳绳)定出"小河"两岸,向幼儿介绍玩法并示范,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排成一排并立定跳过"小河",不能掉进小河,反复玩几次。增加难度,加宽小河,有助跑、跨跳的方法过"小河"。
游戏三:搭楼梯:
师:刚刚小朋友好棒喔,既然能勇敢地过了小河,但是坏人们在森林里盖了很多围墙,需要小朋友"搭楼梯"过这栋围墙,现在请小朋友分成两组(男一排,女一排)排好队,把大头绳拉直平放在地上,(到配班老师那里排好队)扮小白兔竖起小耳朵放在耳边,双脚并拢跳过楼梯,男女比赛,看那组小朋友比兔妈妈还快。
四、结束部分
师:哇!森林国王好开心喔,因为小朋友帮他打败了坏人,把森林王国抢回来了,所以他想送给小朋友一份礼物(出示小红花)刚刚小朋友很累啦,(听音乐)帮自己的小手和小脚按摩按摩吧,现在我们把这件好事去告诉爸爸妈妈吧,Let's go。退场。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了解现在的很多蔬菜都是温室里种出来的。
2、 知道各种不同的蔬菜的成长需求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蔬菜的图片、温室的有关材料、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讲故事的前半部。
张奶奶到菜市场买菜,她最后买到了吗?
为什么没有买到?
二、 教师将故事的后半段。
后来张奶奶买蔬菜了吗?
他为什么愿意买那些蔬菜了呢?
三、 介绍温室栽培的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和电脑画面,向幼儿介绍温室栽培的技术。
讨论:现在除了在温室里种蔬菜外,我们还用什么样的方法中出很多很多不同的`蔬菜?
四、 帮张奶奶一起买菜。(绘画)
原来农民伯伯这么厉害啊,可以种出这么多的菜。
现在张奶奶又遇到问题了,菜市场里有那么多菜,她不知道要选择哪些?你们能帮助她吗?
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菜篮子。
拓展:欣赏完成的绘画,统计所画蔬菜的种类。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挚情感。
2、萌生爱护树木的愿望。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第九号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讨论
出示挂图最后一幅:小鸟看着火光,流下泪水。
你看到了什么?小鸟怎么了?
小鸟为什么流泪呢?
二、欣赏故事
完整地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讲到了谁?
3、故事里的小鸟和谁是好朋友?
4、小鸟回来时,大树变成了什么?
三、逐幅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1、小鸟为什么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离开大树时,大树说了什么?小鸟怎么说的?
2、春天,小鸟回来时看到了什么?树桩告诉小鸟大树到哪儿去了?
3、工厂的大门告诉小鸟大树变成了什么?
4、小姑娘又告诉小鸟什么?
5、最后小鸟找到大树了吗?大树变成了什么?
四、谈话活动“和树做朋友”
1、小鸟为什么哭?你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2、大树不仅是小鸟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树木。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去年的树》是一篇拟人体童话,主要讲述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个活动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让幼儿理解故事。首先,活动一开始我先请有幼儿观看PPT主页《去年的树》,直接说出故事的名字?对于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会识字。直接对故事题目的展开,既是激发对故事的喜欢和期待,又是引导孩子情绪渐渐投入的必须过程。通过教师的口语讲述,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幼儿第一遍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当故事的讲到:树怎么不见了,只剩下树墩呢?我马上让幼儿猜测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故事的后半部分埋下伏笔,吸引幼儿入情入境。听完故事,通过提问: 1、故事的名称,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回答出自己对故事的初步理解。
中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星夜》是梵高的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色彩的对比、流动的线条(波浪线、螺旋线)生动地描绘了星夜蓝色的夜幕下,星月灿烂,彩云翻滚,大树卷曲旋转着向上升,让人感到生命的运动,宇宙的不停运转。整个画面倾泻着画家渴望生活的满腔热血,洋溢着画家激荡而顽强的生命力,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2.创作“有星星的夜晚”,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星夜”、梵高的自画像
2.幼儿人手一张画纸和笔
[活动实录]
1.直接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老师:小朋友,请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
幼儿1:我看到了龙卷风、房子、星星、月亮、火、树、大海……
幼儿2:我看到了洪水涌过来了……
幼儿3:我觉得天空在翻滚了……
(2)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
幼儿:有黑的、灰的、黄的、蓝的……
老师:什么颜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蓝的、紫的)这些是灰暗色还是明亮色?(灰暗色)
老师: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对比强烈,心里有点不开心……
教师小结:画家用了深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3)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
幼儿:用了波浪线、螺旋线……
老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树用了波浪线,好像向上长一样。(请幼儿学一学)
幼儿:天空用了波浪线,我觉得云在滚动……
老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
幼儿: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
老师:你有什么感觉?(好像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肯定很难受)
请小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难过。
(4)引导幼儿整体感受.
老师:你看了这幅作品,有什么感觉?
幼儿:很难过、恐惧……
教师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5)请幼儿为这幅画起个名字。
老师:谁来为这幅画起个名字?
幼儿:星星和月亮、害怕的.夜晚、恐怖的天空……
3.欣赏梵高自画像,了解凡高的生平
4.讨论
老师:我们看到的有星星和月亮的夜空是什么样的?心情怎样?
5.创作“有星星的夜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参与性很强,互动和谐。具有以下两大主要特点。
1.宽松的互动环境
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对艺术作品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宽松愉悦的环境对幼儿的表达非常重要。本节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平等互动,让幼儿思维活跃,畅所欲言。
2.有效的问题引领
这是一幅抽象的作品,但个性明显。本节活动中,教师预设了几个大问题,孩子们在问题的引领下充分感受了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和意思,体会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瓶子,了解瓶子的各种特征和不同用途。
2、尝试根据瓶子的材质、用途进行分类,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各类瓶子(人手一个),各类废旧瓶子做的玩具。
学具:分类操作板,各类瓶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瓶子
1、以游戏导入课题。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瓶子并进行介绍。
师:你拿到的是什么瓶子?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瓶子。
3、引导幼儿相互比较瓶子,说说瓶子不一样的地方。
4、教师小结
二、尝试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讨论各种瓶子的'分类。
师:你们逛超市时,超市里的瓶子是怎么放的?今天也要请小朋友将手里的瓶子放回超市里去,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放呢?
2、幼儿操作,尝试用实物瓶子按照瓶子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都说的非常好。现在呢请小朋友按照瓶子的不同用途将瓶子放回超市里去。
三、拓展幼儿生活经验,知道各种瓶子可以废物再利用。
1、出示各类废旧瓶子做成的玩具,请幼儿观察。
师:在生活中我们用完的这些瓶子还可以做成很多东西,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东西。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玻璃瓶可以如何废物再利用。
3.小结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能发现事物的差别,尝试用事物特征排除法寻找目标,逐步发展分类能力。
2.积极参与猜找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礼物盒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进入故事情景,萌发活动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小熊一家到森林里游玩。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座漂亮的城堡。“哇,这么漂亮的城堡,它的'主人是谁呢?”
二、认识小兔子的特征,猜测城堡的主人,学习分类方法
(一)认识小兔子的特征(帽子、衣服、鞋子)
师:1.小兔子说:主人只有一个,就在我们中间。你们先仔细看一下我们的样子,然后再猜猜看。
2.小兔子有几个?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帽子、衣服、鞋子)
(二)找城堡主人 师:这么多小兔子都不一样,到底谁是城堡主人呢?小兔子想和小熊一家玩一个“猜人”的游戏,让小熊一家提三个问题,由小兔子回答“是”或“不是”,最后请小熊一家猜出城堡主人。
1.播放熊与兔子的录音,幼儿自主找城堡主人 熊爸爸:城堡主人是戴帽子的吗? 熊妈妈:城堡主人是穿红衣服的吗? 小熊:城堡主人是穿红鞋子的吗?
2.师幼验证,学习肯定分类
(三)找城堡厨师
1.请幼儿根据标识提问,学习否定分类
(1)(出示帽子标识)熊爸爸会怎么问?帮熊爸爸想想,把哪些小兔子请出来?
(2)(出示黄衣服)熊妈妈会怎么问?帮熊妈妈想想,把哪些小兔子请出来?
(3)(出示红鞋子)小熊问了一个和猜城堡主人一样的问题,它是怎么问的?
(4)城堡的厨师是谁?
三、运用分类方法进行猜找游戏
(一)游戏一:猜猜礼物盒
1.观察礼物盒的特征
师:(1)这一天,小熊一家在城堡里玩的很高兴,下午该回家了,小兔要送一份礼物给小熊。礼物就在其中一个的盒子里,猜对了就可以把礼物带回家。
(2)我们来看看有几个礼物盒?它们有什么不同?
2.学习提出问题,寻找礼物盒。
师:这么多礼物盒,只有一个盒子里有礼物,小熊觉得很难找到,请我们帮助它,用提问的方法把礼物盒找出来,我们可以怎么问呢?比如说颜色可以怎么问?还可以问什么?(高矮、带子)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颜色不同、高矮不同、是不是系带子来提问。
3.在操作板上寻找礼物盒。
4.验证礼物盒 你们是怎么找到礼物盒的?
(二)游戏二:礼物送给谁 根据小朋友的性别、穿戴等特征进行送礼物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中班教案(经典)11-03
中班教案(精选)10-19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经典]11-04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9
[精选]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经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