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时间:2024-10-23 12:26:2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

  【教学设想】

  《小松鼠找花生》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童话。它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小学生,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找到一个花生──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全在泥土里。

  本课的教学要通过感情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使学生了解花生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科普童话既富有童趣,又蕴含着科普知识,因此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如何针对这一特点组织教学呢?

  1、初读整体感知: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面对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特点,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2、精读品味领悟:

  对精读的要求是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入情。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突出一个“悟”字,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课文特点,在阅读、形象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在指导学生精读时,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

  ⑴ 看画面,读有关的课文句段;

  ⑵ 提出问题,找有关语句读;

  ⑶ 理解内容后,动作表情演读。

  重视用多种多样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努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进行。最后让学生配合课文内容、课堂表演,对课文难点的理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的。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相当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尽可能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发表见解。激发学生努力去寻找学习的钥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谁?

  2、齐读课题。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评价。

  3、指导生字和有些长句。

  (为学生铺路架桥,降低了朗读的难度)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

  ⑵ (出示花生画面)这就是花生。你能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吗?

  ⑶ 指导朗读。

  (直观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多美的花生呀,小松鼠好奇极了。

  ⑴ 分角色朗读对话。

  ⑵ 松鼠认识了花生心情怎样?它为什么高兴?指导学习朗读:“它想……”。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有了个美好的愿望,它盼啊盼啊,它找到果子了吗?

  ⑴ 轻读第三、四自然段。全班交流。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并进行朗读指导。

  ⑵ 老师引读第五自然段“所以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

  ⑶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地说…”(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

  ⑷ 表情朗读。

  4、突破难点

  ⑴ (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朋友,你能告诉小松鼠,花生躲到哪儿去了吗?

  ⑵ 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了,小松鼠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以问促读,问促结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四、 回归整体,表情朗读

  同桌朗读,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的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

  (课堂演读,变“讲台”为舞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五、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

  1、练读生字并找朋友。

  2、学新偏旁“田字部”和“母字部”,注意“每”的笔顺。

  3、学生看笔顺图,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相应的词、句。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中明白花生的果实生长在地下这一特点。

  3、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两盆盛开的鲜花;松鼠和鼹鼠头饰;课件一:谜语、花生、小松鼠图;课件二:隐现花生埋在地里的情景;课件三:游戏摘苹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猜出后出示花生图)

  2、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出示小松鼠)瞧,它也很喜欢吃,你认识它吗?谁来介绍它?

  3、今天,我们就和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让学生提出困难字,指名生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3、出示课文插图,听录音,想一想哪几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段是写第二幅图的内容。

  三、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1、出示图一:

  ⑴ 图上画了些什么?让学生明确图中花生花的位置。

  ⑵ 课文中是怎样写花生花的?找出句子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读。鲜艳是什么意思?课文里指什么鲜艳?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学生举例,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⑶ (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出示“格外”一词,是什么意思?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或灯光下格外鲜艳。)

  ⑷ 四人小组读,选出读的最美的学生比赛读,评价,模仿读。(突出格外)

  ⑸ 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表演)

  ⑹ 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有什么想法呢?

  ⑺ 自由选择第1或第2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好朋友听,还可以读给老师听。

  2、出示图二:

  ⑴ 请你再仔细看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松鼠的表情怎样?出示“奇怪”一词。“奇怪”是什么意思?小松鼠为什么奇怪?

  ⑵ 谁能用奇怪的感觉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⑶ 拓展读。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全班起立读。

  ⑷ 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一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其他人吗?那他是对谁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 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

  ⑸ 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价,模仿读。

  ⑹ 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他吗?(学生可能会说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说花生没有结果,还可能说花生的果实在地里等,要让学生充分的说。)

  ⑺ 那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让电脑来揭密。(演示课件:花生果实在地里)

  四、发挥想象续编

  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五、复习巩固新字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

  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读这些词吗?开火车认读,如遇学生卡住时请其他学生当修理工来修理,再认读一次,然后又继续。

  2、游戏摘苹果。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一组一个果篮,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正确认读后放在果篮里,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六、课外拓展练习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可以把自己续编部分加进去。

  2、问问家长或看看其他书,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地里的?

  【设计理念】

  1、注重识字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自学生字,自主提出有困难的生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时,设计了摘苹果游戏,让识字在游戏中完成,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激情。

  2、注重在合作学习中朗读与感悟:本教学设计十分重视读的训练,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朗读的形式多样,有找朋友读;通过理解关键字,引导读;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读;读后进行评价,模仿读等。教学中还设计了每组辅导一名学生参加朗读比赛,不仅发挥了小组的合作精神,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新教材注重了图文并茂,所以学生爱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图的作用,通过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如:观察第一幅图,引出“格外”一词,从松鼠与鼹鼠的对话,体会松鼠高兴的心情;观察第二幅图,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语”,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

  4、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教案中,我还设计了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和了解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等环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采用科学言语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即与课文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请小松鼠来作客,帮助小松鼠解决困难为主要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热情,使他们兴趣十足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进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及自主学习,讨论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见、果”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跟你们一起上课,你们喜欢他吗?(出示小松鼠图),快跟小松鼠打个招呼吧。看到小朋友这样欢迎它,小松鼠可高兴了。可是它遇到了一个困难,需要大家帮助,你们愿意帮助它解决吗?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⑴ 生自读第一小节,说说读完后知道了什么?

  ⑵ 你喜欢这些小花吗?为什么?理解“格外”一词。

  ⑶ 你们眼里的小花是这样的吗?(出示阳光下的花朵)

  ⑷ 练习感情朗读。(教师指导长句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⑴ 这些花真美,我们看到了,小松鼠和鼹鼠也看到了,听他们在说什么呢?(分角色读)

  ⑵ 指导朗读。

  ⑶ 听听鼹鼠的话,小松鼠可真高兴,经时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树上长满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⑷ 小松鼠越想越高兴,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又怎样呢?

  3、学习三~五小节:

  ⑴ 生自由读三~五小节,并思考:小松鼠奇怪什么?他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呢?

  ⑵ 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小组内交流。

  ⑶ 生汇报。(不统一答案,可任意想象)

  ⑷ 小朋友们,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花生生长过程的.动画)

  ⑸ 看了动画你知道了什么?(用我知道……说话)

  ⑹ 小松鼠知道这些吗?你怎么知道的?(朗读时读出小松鼠着急的心情和奇怪的语气)

  ⑺ 小松鼠这样着急,快把你知道的告诉他吧!(生讲花生到底哪儿去了)

  ⑻ 小松鼠知道了花生在什么地方,他已经提着篮子去挖花生了。他让我谢谢你们。

  ⑼ 编编结尾: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编编故事。

  ⑽ 指名上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三、扩展练习

  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你们还知道哪些也是征生长在地里的?

  教师总结。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相关文章: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0-14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03-02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2-13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5篇)10-13

园大班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1-14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通用20篇)03-10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方案12-25

课文《小松鼠找花生》优秀教案(精选20篇)11-09

第二课时小松鼠找花生教案设计03-23

中班音乐活动《小松鼠找松果》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