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鸿门宴》教学教案

时间:2024-12-02 07:05:0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鸿门宴》教学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鸿门宴》教学教案通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门宴》教学教案通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掌握文言现象,并且识记“举”“谢”“为”“斗”“因”等词语的含义。

  3、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文章篇幅较长,采用适当点拨、引导与学生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手段:多煤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要点:掌握《史记》的体例。

  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一、导入课文

  课前事先安排好学生深情演唱歌曲《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却独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这首歌曲讲述的是项羽在楚汉之争中以失败告终,向爱姬告别的故事。同学都知道,项羽本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英雄,怎么却以失败告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拉开楚汉之争的序幕—《鸿门宴》,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貌。

  二、解题

  找同学朗读课下注释(1),了解本文出处及相关的内容。

  作者介绍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及课下的预习,介绍他所知道的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教师补充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公元前2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后,展示投影,找学生准确读出字音。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并借助注释了解文意。

  五、梳理文章的结构

  找几位同学复述这一篇文章的内容。

  学生自由结组,概括出稳重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展示交流结果:

  开端:无伤告密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

  高潮:刘邦谢罪项王留饮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逃席无伤被诛

  六、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分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下节课表演,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六组,每组找一个自然段的文言现象,整理到作业本上,下节课订正。

【《鸿门宴》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鸿门宴》教案优秀11-24

《鸿门宴》教案范文集锦9篇04-15

鸿门宴心得体会04-07

《鸿门宴》心得体会04-01

《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分析论文11-08

《鸿门宴》心得体会9篇07-09

剪纸教学教案07-24

《春》教学教案10-18

鲸的教学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