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花儿的秘密教案

时间:2025-01-03 08:04: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花儿的秘密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儿的秘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儿的秘密教案

花儿的秘密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经过加工会由透明变成其他颜色。

  2、愿意参与科学活动,通过操作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纸杯人手一份,各种颜色的水粉,毛笔,装满清水的盆子,六个专门刷洗小碗的盆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谈话,切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吗?(透明的、没有味道,可以流动)

  2、水会变颜色吗?

  总结:可乐和其他饮料中添加了大量的色素,所以它们就变成有颜色的了,我们平时要多喝水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喝水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知道吗?

  二、我来变魔术

  1、(出示一杯水和一杯有颜色的水)你们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呢?

  2、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把水变成带有颜色的水宝宝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回答)

  3、教师演示魔术(用毛笔蘸少量水粉放入清水中,并轻轻搅拌,让幼儿观察变化)

  4、你发现了什么?(水慢慢地变成有颜色的了)

  5、讨论: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杯子里的水不要装满,水粉不要弄到衣服上,毛笔蘸水粉的时候少一点,用毛笔轻轻搅拌)

  三、分享成果

  1、小朋友们真棒,你们都是小魔术师,谁愿意来讲一下你的作品?

  2、将幼儿的作品摆成两排,幼儿互相交流,看看伙伴们都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宝宝。

  总结:小朋友,今天你们的'魔术变得真棒,变出了很多好看的颜色,下次我们还要用两种颜色放一起,看看是不是能变出更好看的颜色,回去以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先试一试,明天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好吗?

花儿的秘密教案2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观察与测量》的第2部分,在同学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本课将对同学们进行五种基本测量技能(测量长度,估算面积、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温度、测量时间)的训练。

  第一课时

  二、设计说明:

  1、首先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这个课题。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测量树叶,测量什么?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让学生自己讨论。

  3、考虑到学生可能会说测量叶子的质量,因此老师在这节课安排了学习使用简易天平,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

  4、对于较困难的项目,如: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老师通过电脑课件给予介绍,供学生参考。

  5、接着让学生分组动手学习使用工具测量叶子,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6、最后让大家谈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尺子、绳子、厘米格、天平等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2、能够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同学交流结

  果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二、 教学重点: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教学难点:

  估算面积、简易天平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叶子、小天平、回形针、两个质量略有不同的盒子、绳子、方格纸若干张(厘米格)、实验记录单、电脑课件等。

  学生准备: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导出课题

  1、(播放课件)质疑: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哪片比较大?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重?

  2、生:观察、讨论汇报。

  3、师:只凭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这是两条直线吗?这两片叶子谁大?这两个盒子哪个重?

  4、生:讨论回答,导出课题——用工具测量

  (二)学习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测量树叶

  1、师:这节课我们来测量树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把讨论结果记在实验记录单。(后附)

  2、生:讨论、记录。

  3、生:汇报、交流。

  4、师:引导学生确定测量项目,如:叶子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

  5、师:注意,测量长度时,要从叶尖量到基部,不包括叶柄;测量宽度要以最宽处取值。(出示课件)介绍估测面积和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详见课件)

  6、生: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测量并做好记录。师巡视指导。

  7、生:汇报、交流。

  (三)反馈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觉不可靠怎么办?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的数据。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六、 反馈与体会:

  1、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在质疑可以从哪些方面测量树叶时,学生可能提出测量树叶的质量,因此安排了学习用简易天平测量树叶的质量。

  2、教学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选用工具、使用方法恰当,教态自然、学生听的清楚,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较好,教学效果不错。

  3、小组实验时老师应指导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有利提高课堂功能效率。

  4、重视学生探究技能的教学,合理利用电脑课件帮助教学。(估测面积和简易天平的使用)

  5、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技能,通过测量树叶的长、宽、周长、面积、质量等使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天平、绳子等工具测量物体的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花儿的秘密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及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松鼠、金鱼、马、蜥蜴、鳄鱼的图片。

  2、动物的秘密调查表。

  3、动物捕食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游戏"猜尾巴"。

  师:"今天本来有很多小动物来跟我们做游戏,可是因为它们太淘气,要和我们捉迷藏,让我们来找它。(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遮住身体露出尾巴)师:"请小朋友猜猜看它们是谁?"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从它们的尾巴不同,就可以猜出它是谁?"

  二、交流讨论图片上动物尾巴的作用?

  1、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小组讨论动物尾巴的用处。

  3、师:"那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尾巴本领也很大呢?(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4、师:"刚才我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在它们身上用处都非常大,其实这是小动物身上的一个秘密。

  三、看录像,了解动物的捕食过程。

  1、师:"那小朋友你们还想知道小动物的另一个秘密吗?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两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看视频里的'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呢?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3、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捕食的过程。

  师总:小动物在捕食的过程中都非常的小心,它们在攻击猎物的时候也非常的残忍。

  四、交流调查表。

  活动延伸:

  师:"动物王国里面的小动物身上都有它们自己的小秘密,需要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探索。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查一查小动物身上还有哪些小秘密,然后来告诉其他小朋友。"

花儿的秘密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

  2、学习用句型“邮递员熊伯伯给谁送来了什么”及“我要送给谁什么东西”来进行讲述。

  3、通过动物间礼物的相互赠送,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中小动物和礼物的图片、字卡:新年礼物

  活动过程:

  一、你收到礼物了吗?

  1、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会收到礼物呢?(新年、过节、生日)

  2、想一想,你都收到过谁送的礼物,都有什么?

  3、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二、收到礼物真开心。

  1、小朋友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那新年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有没有收到礼物呢?

  2、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3、请幼儿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收到了什么礼物。

  4、小动物喜不喜欢收到的礼物啊?但如果这时候小白鹅收到的是游泳圈的话,你们觉的是游泳圈更让它开心,还是溜冰鞋更让它开心呢?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溜冰鞋更让小白鹅开心呢?哦,原来,天冷了,小河结冰都不能游泳了,游泳圈都用不到,可是啊,溜冰鞋却可以让小白鹅在结冰的河面上学溜冰,看来送礼物时如果送别人需要的,别人会更加喜欢呢!

  5、小朋友真棒,听了一遍故事就都记住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简单的复述一下故事吧。

  6、讲的真不错,那谁能告诉我熊伯伯收到特别的礼物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7、自由讨论:全体小动物为什么要送一辆自行车给熊伯伯?

  8、小结:是啊,故事中,熊伯伯每天很辛苦的为小动物们送信、送礼物,小动物们收到快乐的同时,能体谅熊伯伯的辛苦,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也会做得很好,体谅身边关心我们的人。

  三、说说给谁送礼物。

  1、那我们来想想过年时给谁送礼物吧?你们先进行小组讨论。想想要送他什么礼物,为什么?并请小朋友们呆会用“我要送给谁什么东西”来告诉老师,并说说自己为什么想要送给他这个礼物。

  2、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礼物,我相信收到的人一定会很开心的。

  3、以后,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时间来制作一些小礼物。

  《新年礼物》这个语言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通过大家相互赠送礼物,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另外还要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让幼儿尝试用“邮递员熊伯伯给谁送来了什么礼物”和“我想送给谁什么礼物”这两个句型来说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花儿的秘密教案5

  2、5、3的倍数特征是分为两节课完成的,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概念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们接受呢?

  一、互动、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课伊始,我便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学生自然不相信,争先恐后地来考老师,结果不得而知。几轮过后,看到他们还是不服气的样子,我故作神秘说:“其实,是老师知道一个秘诀。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我便把它调到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三、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5的倍数特征相比较,2的倍数特征稍显困难,所以我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思路,小组合作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经过这样的合作讨论,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归纳。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四:

  课上完了,整体来说感觉良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的思维、热烈的气氛等均给人以很大的感染,仔细分析,我认为这节课课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2.3.5倍数的特征,它们在知识体系中是一个整体,而在特征和判断方法上有各自不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在“产生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积极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为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的学生提出“个位上是3的倍数”有的学生提出“某一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而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花儿的秘密教案】相关文章:

《花儿朵朵》教案03-06

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03-12

教案:《叶子的秘密》03-12

小班手工教案花儿(精选12篇)08-0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3-25

大班数学花儿与夹子教案03-2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07-11

桔子的秘密中班教案02-27

《鲁本的秘密》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