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游公园教案

时间:2025-01-11 09:20:58 教案 我要投稿

游公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公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公园教案

游公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创编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学会在游戏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免碰撞。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带领孩子唱《逛公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唱《逛公园》。

  2、游戏

  (1)全体幼儿围成大圆逆时针方向走,被指定扮演爸爸的幼儿在圆内顺时针走,同时演唱第一段歌词。

  (2)第二段,扮演"爸爸、妈妈"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方向走。

  (3)第三段,扮演妈妈的幼儿用左手从大圆上拉上一个扮演小弟,三人一起手拉手在圆内顺时针走。

  (4)第四段唱完后,被指的"小猫"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喵—"说完马上去捉在场的人,被捉到的就是"老鼠",已跑到位置的人不能再捉了。

  3、待熟悉游戏后,再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增加趣味性。

  教后感:第二课时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边唱边玩,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唱起来也很快。

  活动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

  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

  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

  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

  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

  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游公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排列、组合、连接,合理布局搭建公园主题造型,并引导幼儿合理地利用替代,自制的游戏材料。

  2、鼓励幼儿互相合作表现主题,体验合作的乐趣。

  3、创造性地开展游戏,丰富游戏情节。

  活动准备:

  雪片花胶粒、树枝、大型积木、可乐瓶、泡沫、地垫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上次游戏存在的问题。

  如:游乐场的.玩具不够丰富;围墙不够对称……

  二、引导幼儿使用材料大胆建构、篱笆、围墙(如加强围墙的对称性、使用废旧材料搭建游乐场的设施等)启发幼儿用辅助材料布置的公园内的场景。使我们的公园看起来更加美丽。

  三、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1)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声量

  (2)不破坏他人的建构成果

  (3)玩具归类收拾等

  四、幼儿分组自选材料自由塑造、拼搭。

  五、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学会商量、分工,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引导幼儿在建构的基础上,开展角色游戏。

游公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的物体,说出总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数量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花猫头饰1只、小铃1只,教师用1—6点子卡片1套,每张幼儿座位上放置幼儿用1—6数字卡片1张。

  2、幼儿每人1张点子卡片、幼儿用书第35页相应的数字贴纸,笔1支。

  3、幼儿用书1页。

  4、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按数找位置。

  1、教师:今天,我们要做火车去森林公园玩,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分发点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就找到数字几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儿按点子数量找到有数字卡片的位置。

  ——教师:你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找到的是数字几的位置?(引导幼儿互相检查。)

  3、教师:我们都找到了位置,火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

  4、教师:森林公园到了,请检票员检票。(每组两名幼儿分别把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收起来。)

  ——教师:你收到了多少火车票?(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二、按数量画圆点。

  1、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来看按森林里有些什么,有多少?(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1页,点数图上各种东西的数量。)

  2、教师: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标记的意义。)

  3、教师:请你在这些标记的后面画上圆点,有几棵树就画几个圆点。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验证:如:3课松树,3个圆点。4棵苹果树,4个圆点等等。

  三、做游戏"小猫喵喵叫"。

  1、教师:公园里风景真美,小花猫也出来了,跟着猫妈妈来喵喵叫吧。(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猫动作,同时跟教师学猫叫,教师叫几声。(以5—6声为主)

  2、教师的叫声换成小铃声,幼儿用叫声或动作回应,方法同上。

  四、按数字找位置。

  1、教师:我们要坐车回家了,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看看是数字儿。(引导幼儿拿数字卡片,并互相说说自己卡片的数字。)

  2、教师:提示牌开始翻动,看看卡片上有几个点点。(引导幼儿说出每张卡片上点子的'数量。)——教师:提示牌停在了1上,1号车票的上车。(引导拿数字1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3、继续翻动点子卡片,幼儿说点子数量,卡片停在某一数量时,持该数字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4、教师:所有的小猫都上车了,我们的火车开啦。

  ——在音乐中,幼儿模仿开火车出教室。

游公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并感受大自然的美和集体生活的快乐。

  2、通过体验、观察、模仿、发现,能够随音乐有节奏、有个性地跳舞。并喜爱表演。

  设计思路:

  这篇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小小猪》,向幼儿展示一群快乐的小猪,在蔚蓝的天空下,沐浴着阳光,生活在一个开满向日葵花的大园子里。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温馨的小猪之家。他们之间团结、和睦,他们很幸福、快乐的成长。

  通过韵律游戏,使幼儿了解小小猪的基本体态特征并能运用肢体表大胆地、富有韵律感地表演,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引导他们抓住个性特征表演,培养幼儿去发现,去创造。通过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小小猪》让幼儿享受表演的乐趣,感受小小猪和谐、团结、快乐的集体生活氛围,激发幼儿的音乐表演欲望,提高幼儿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模仿小小猪的基本体态动作。并抓住个性特征表现出来。

  2、感受歌曲《小小猪》的韵律。并有理解的表演。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游戏教学法,演示法,发现法

  活动设计:

  1、设置小猪之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小猪的基本体态特征并自主做出模仿,发现小猪个性特征并表演出来,培养学生发现创作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小小猪”,体验韵律游戏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手工:师生手工课自制的小猪头饰,教师准备的向日葵花。

  2、幻灯片:配合歌曲《小小猪》的歌词选择图片制作幻灯片(如,胖乎乎的小猪,粗粗腿的小猪,大耳朵的小猪等),帮助幼儿理解和熟记歌词并且根据歌词做出相应模仿。

  3、情境布置:。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小猪之家,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被情境所感染,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小小猪》,学生听着音乐,戴着自制头饰走进教室,自愿结组坐好。

  2、语言导入新课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小猪之家(蓝蓝的天,灿烂的阳光,周围插满向日葵花)。你们喜欢这个温馨的'家吗?

  3、播放幻灯片,观看各种各样的小猪形象。并学一学。

  师:小小猪们都生活在一个音乐之家家,他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快乐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只小小猪在我们小猪之家里快乐地跳舞呢?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模仿跳舞的小小猪?幼儿说出自己最喜爱的小猪特性,并有角色的模仿出来,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谁最会模仿跳舞的小小猪。教师就奖励他们一个大大的向日葵花。

  5、播放韵律游戏的视频,幼儿观察韵律游戏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模仿跳舞的小小猪的。

  6、看一看,跳一跳,跟着视频一起做一只跳舞的小猪。

  7、教师做分解动作的示范:(也可找个别小朋友做示范)

  1)根据歌词和示范分别模仿出自己喜爱的小猪。胖乎乎的小猪,朝天鼻的小猪,大耳朵的小猪,腿儿粗的小猪,走路的小猪,摇尾巴的小猪,唱歌的小猪等。

  2)幼儿评选出最会模仿、最有特性的“小猪”,分享动作要领。

  8、幼儿分组比赛:

  播放音乐,幼儿拿上自己的向日葵花,分组随音乐完成韵律游戏。

  9、游戏:

  1)“我是小小猪”,教师任意弹唱一句歌词,请小朋友们配合歌词做出模仿,看谁反应快,看谁模仿得像。

  2)“帮助小小猪”,配合教材,小朋友帮助丢了大耳朵和粗粗腿的小猪找回耳朵和腿(时间允许也可加上其他器官),并安放回合适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气氛活跃,小朋友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并能主动参与,多数小朋友能够完整地完成表演。部分小朋友还把各种特性的小猪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还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游戏环节中,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小猪们”都去帮他站起,那场面构成了一幅很好的情景剧,给了我很大的提示。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加进一个小情景剧,效果会更好的。这不仅能够更好的体现和放大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还能促使幼儿在集体表演中增进友情,团结友爱。教学点评: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设计新颖,目标明确。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性和幼儿参与性强。教学过程中,既体现面向全体,又体现个性培养,有层次感,教学线条清晰,有节奏感。教学情境美轮美奂,令人耳目一新。不但是一节很好的音乐韵律课,也是很好的一节美育课。

游公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感受4/4拍音乐的优美,了解日本音乐的风格。

  2、学习走碎步。

  活动准备:

  图谱、课件、道具扇子(书、花草)

  活动过程:

  (一)激趣: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辨别声音的强弱、长短

  (1)石块:让幼儿探索三至四块石头可发出的声音,例如互相撞击、摩擦等不同的效果。

  (2)树叶:让幼儿探索树叶可发出的声音(握碎、吹动、晃动、踏碎),比较各种树叶可造出的效果的不同。

  (3)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4)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捻指、打舌等)

  (二)指导认知:

  1、欣赏音乐,让幼儿说说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

  教师导语:小朋友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吗?是欢快还是优美的,是热烈的还是缓慢的?

  2、带领幼儿拍打歌曲节奏。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的小火车带来了一群音符宝宝,我们一起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图谱,与幼儿一起拍打节奏)

  3、结合课件再次欣赏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在这美丽的公园里,到处鲜花青草地。

  多幽静,多漂亮,我要爱护珍惜它。

  4、学习歌词并指导幼儿按照节奏型朗读歌词。

  教师导语:现在老师神奇的'小火车要带着小朋友去唱歌,但是要求

  小朋友们得按照小火车里音符宝宝的节奏把歌词说出来火车才可能出发哦,我们比比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棒!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与幼儿一起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教师先清唱歌曲,在逐步和幼儿一起跟随钢琴或磁带演唱)

  2、让幼儿欣赏日本的舞蹈,介绍日本舞蹈的特点(重点强调小碎步)。

  (歌曲唱完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日本舞蹈吧)

  3、利用道具扇子(书)等带领幼儿做日本律动。

  4、幼儿自由创作动作,教师提醒幼儿加上小碎步。

  (四)迁移运用:

  利用乐器进行伴奏(重拍用铃鼓拍打)

  (五)扩展放松:

  引导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结合道具花草等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游公园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

  提问:先是谁陪谁逛公园的?(先是爸爸,接着爸爸带妈妈逛公园;妈妈带着小弟逛公园,最后我不带小猫去公园),那么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快乐)为什么我不带小猫去逛公园啊?(因为它不捉老鼠)

  2、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

  (2)教师带领幼儿琴声学习演唱歌曲。

  3、儿随歌曲旋律唱歌曲。

  (1)听着音乐,幼儿轻声哼唱歌曲,注意歌词与乐曲旋律的匹配。

  (2)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表现出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

  4、全体幼儿跟音乐齐唱。

  反思:

  《逛公园》是一首愉快而又带些诙谐有趣的歌曲,节奏明快,根据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注意弱起拍唱,并能拍准重拍,能在重拍处及时带人。在活动中不仅要学唱歌曲还要按照规则游戏,还要注意圆圈的顺逆时针走,对于大班上学期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掌握的知识点还是蛮多的。

  这个律动的加入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如果加入律动,可改为边唱边走,拍准强拍,也可作为课前准备。教师第一次范唱可改为清唱,让幼儿听清楚歌词。钢琴伴奏声音一定要低一些。在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清楚强调“带人”的规则——在第一强拍处。角色表演唱这部分可放在前面学唱歌曲时,放在后面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投入。游戏处应注意对幼儿情绪的收放自如,对于猫抓住了老鼠也应给写奖励(贴花纸)。当猫捉老鼠时教师应关注好“爸爸、妈妈、小弟”,从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冷场。

游公园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是小班孩子,他们的认知有限,说话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时,效果不是很理想。可能我涉及的内容有点多,让孩子们一时反应不过来,有的孩子一整堂课都没有说话,没有起到全面引导教育的作用。还有就是觉得对孩子启发不够,孩子认识不够深入。以后在设计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课时,我想我会吸取这次的教学经验,力求内容恰当,容量合适,主题鲜明,让孩子们易于接受。而且最好就是真正带孩子们到公园去,那样实际的参与效果远比这种模拟教学效果好得多。“实践出真知嘛”其实儿童更需要这种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氛围。以后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游公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游公园教案11-07

小班安全教案《游公园》03-10

游公园作文10-05

游公园作文[经典]12-01

游公园作文02-26

游公园的作文08-13

游公园小学作文02-10

游公园小学作文[精选]09-11

游公园小学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