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猫教案

时间:2025-03-14 07:48: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猫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猫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猫教案七篇

猫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课

  【教学目标】

  1、 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枝折花落”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搜集生活中小动物的图片,办一期展览。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插图揭题。

  1、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一下吗?(出示猫的图片)这小朋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找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大花猫,同学们都说到它的古怪,请你马上来找找,大花猫的古怪具体表现在哪里?

  二、重点研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2)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又老实又贪玩)

  (3)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4)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师: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5)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6)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7)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8)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还读到了什么。(学生会从文章的写作手法上入手,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精妙的写作手法。)

  2、自读第2自然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生齐说: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谁来说说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猫是怎样一只大花猫?

  2、多媒体出示:这是一只既( )又( ),既( )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又( ),胆小时( ),胆大时又( )的古怪花猫啊!

  3、总结写作方法:围绕中心句,用具体事例介绍特点。

  4、 老舍先生的笔墨多么酣畅淋漓,那古怪的大花猫是那么的惹人喜爱,现在我们将要走进满月的小花猫,去看看它又是怎样的。是用哪些具体实例来介绍小猫的?

  四、写作练笔(大屏幕出示写作内容):

  1、学习围绕中心句,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生练笔,集体交流,评析。

  【板书设计】

  15、 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吭

  (中心句) 什么都怕 那么勇敢

  小猫 淘气 耍个没完没了

猫教案 篇2

  猫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

  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a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 ) 惩戒(ch?ng) 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 红绫 (líng )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死亡丢失死亡

  4、依据表格,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5、文章生动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6、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次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7、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过渡)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第三只猫大打出手的呢?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呢?

  三、精读赏析

  重点品读15-------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评判一下此次案件。

  学生跳读这部分后同学之间议论,合作交流后每组派代表发言,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1、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作者为什么怀疑是那只丑猫?)

  (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的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不是)事实真相: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了案件的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过,自责,内疚 ( 知错就改同情弱者严于自省勇于自责)

  (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

  由于我的过失

  “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做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草率的做出了判断。 根本原因:“我”对那只丑猫抱有偏见。

  (3)师:就是因为我的偏见,才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的难过。(此处穿插题)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作者借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平等地对待生命 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a.“我终于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了!”

  b.“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c.“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d.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家人、朋友及所有身边的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五、总结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是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猫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喜爱大熊猫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自学,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3、教育学生爱护大熊猫。

  教学用具:

  课文挂图录像

  教学方法:

  角色表演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初步认识大熊猫。

  1、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录像片。

  2、指名说说看见了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发言。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1、教师领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大熊猫。

  1、出示教学挂图,通过看挂图学习大熊猫的样子。

  教师让学生说出挂图上有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再指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利用角色表演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师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让学生都想象自己是一只大熊猫,教师边读课文边让学生表演。(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问:大熊猫最喜爱吃什么?学生齐回答。再指图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四、课堂检测。

  1、教师出示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爱吃什么?学生自读问题,思考题意。

  2、指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3、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自己写出答句,教师个别讲析。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猫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教学目标:

  1、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14个生字;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2、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难点: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大熊猫,试着边看边描述大熊猫的样子。

  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录音带,熊猫娃娃。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课时

  一、谈话激趣,直观教学引入新课

  1、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大熊猫。

  2、板书课题:大熊猫 (读题)

  3、出示大熊猫娃娃,在说说你看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熊猫

  1、边看熊猫娃娃,边听录音,问:你听到的大熊猫是怎样的?

  2、老师带读课文,注意你不认识的字。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

  三、指导识记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

  3、小组汇报:展示本组记住哪些生字,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

  4、认读生字,学生纠正读音,指名读,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老师范写,讲清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的写法。

  2、练习书写生字。

  3、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学习方法:听 读 画 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物、数、胖、尾、巴、全、黑、圆、候、活、喜、皮、爪、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以“火车快快开”游戏巩固认记生字。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下面问题:

  (1)读课文1、2自然段。讨论: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大熊猫的什么?找出有关语句,并读出来。

  (2)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知道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3)读课文最后一段: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2、小组展示: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大熊猫的样子:第二自然段。

  大熊猫小时候:活泼、顽皮。长大后:爱睡觉。

  大熊猫最爱吃:竹叶、竹笋。

  4、同学们喜欢大熊猫吗?请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

  5、小结:课文分别介绍了大熊猫的可爱的样子,喜爱的活动,喜爱的食物。

  六、回归课文,拓展延伸

  1、选拔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评。

  2、说说你还懂得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3、指导看大熊猫娃娃介绍大熊猫的样子。

  七、作业

  1、寻找有关大熊猫的一些事。

  2、识记生字。

  3、找出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 很可爱

  小时候: 活泼、顽皮

  长大后: 爱睡觉

  爱 吃: 竹叶、竹笋

猫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是在文本、世界与人的心灵之间架设的一道桥梁。要想让学生的阅读“到心灵”,其主要途径是凭借语言文字。本文的教学,我引领学生从题眼“可爱”入手,透过语言文字,通过想象、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大熊猫的珍奇、可爱,在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词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的习性,产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通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奇,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懂得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要引导孩子围绕题眼“可爱”,从课文中的具体描写中体会熊猫的“可爱”,通过勾画想象等方式进行感悟。

  教材分析 :

  儿童最喜欢动物,他们对动物最感兴趣,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从大熊猫的外表谈到它的贪吃,再谈到它的好喝,抓住儿童的兴趣指向,引领孩子满怀向往地去探寻大熊猫王国里的趣事。文章用浅显易懂、俏皮上口的语言将肥胖、慵懒、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形象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使孩子对它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量通过阅读去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想象等方式去感悟大熊猫的慵懒憨态与可爱。本课的重点在题眼“可爱”,要引导孩子从具体描写中体会熊猫的“可爱”。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猫教案 篇6

  课题:

  7、大熊猫。

  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景,把孩子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物、数、胖、尾、巴、全、黑、圆、侯、活、喜、爪、抱、呼”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巴、爪、皮、双、许、动、全”学习“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点:

  随文识字。

  难点:

  学习“言字旁”、“人字头”。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投影、挂图。

  方法:

  谈话法、探究法、观察法。

  课时:

  二课时。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由于繁殖难度高,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数量一直有限,从开始饲养至今,国内外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饲养场,用于展出,繁殖,研究的需要,先后从野外获得大熊猫240余头,目前仍成活饲养(包括自繁数量在内)不足100头。

  二、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图让学生看图简单说说大熊猫。

  2、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哪种动物被称为“国宝”?

  三、自渎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生字画出来,遇到不懂的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注意“数”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

  四、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麽内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你知道了什麽?

  3、大熊猫哪些地方最吸引人呢?小组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4、交流汇报:

  (1)第二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2)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3)同桌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4)看熊猫图,复述熊猫的样子。

  (5)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熊猫喜欢干些什么活动?

  (6)用“——”画出大熊猫喜欢的活动。

  (7)自由朗读,配上动作。把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8)看图:它最喜欢吃什么?指导朗读

  小结:

  课文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喜爱的活动,喜爱的食物。你认识大熊猫了吗?你用上课文的词来描述大熊猫了吗?

  后记:

  1、同学们很乐意与自己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较好的体会了学习的快乐,通过生动的画面,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创设情景,把孩子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了解了大熊猫,认识大了熊猫,喜欢上大熊猫。

  3、通过投影放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大熊猫的外向形特点。再通过自主、合作讨论、寻找答案。很快找出描写大熊猫,外形特点的有关词句,和它小时候、长大后有什么不同之处、喜欢吃什么。

  第二课时

  一、指导背诵。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小组内进行背诵比赛,选出背书小能手。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分组进行认读比赛。

  2、争当小老师,说说用什麽办法记住这些字。

  3、认读会写字。

  4、指导书写:

  (1)认读部首。

  (2)重点指导书写“巴”和“双”,其他学生观查,独立书写。

  三、积累词语,拓展练习。

  1、组词比赛。

  2、完成练习第3题,照样子说句子。

  3、读词语,摘词语。

  四、作业。

  写生字

  五、选词填空。

  胖胖的,短短的,厚厚的,黑黑的,白白的,圆圆的,毛茸茸的,大熊猫身子( ),尾巴( ),全身的毛( ),四肢和肩膀( ),( )身子和头( )黑眼圈( ),黑耳朵( )。

  小结: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我们要保护大熊猫。

  后记: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认识了大熊猫,会读会认字。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动手做,学到的东西才能记得住,记得牢。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复习,同学们都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

  3、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读准字音,并且让学生动口、组词,动手写一写,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掌握。

猫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熊猫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

  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

  (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

  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

  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小百科: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xx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10-21

《猫的故事》教案03-05

郑振铎《猫》教案09-22

老舍《猫》教案11-14

初中猫教案11-08

《猫》教案精品[15篇]10-21

幼儿园猫教案09-20

小班语言猫和鸟教案12-25

老鼠画猫大班音乐教案12-27

大班综合教案:老鼠画猫03-06